一年一度的情人节又到了,博士阿俊在群里感慨,自己又单身了一年。群友回复他:“找不到对象好过找不到工作啊。”都说博士脱单难,又说高校教职一位难求,究竟博士找对象和找大学教职,哪个更难?
· 壹 ·
找对象和找教职的共通点
01.匹配
找对象和找教职,都是双方匹配挑选的过程,双方带着一定条件和目标,寻找合适的对象。这个过程,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完全一致,比如说——
高校找人才:年龄要求35周岁以下
博士找对象:我希望对方年龄跟自己差不多
高校找人才:要求学历在硕士以上
博士找对象:巧了,我希望对方学历不要太低
高校找人才:发表SCI篇数……这没有了吧→_→
博士找对象:那可不一定~↓
截取自微信公众号“高校人才网V”留言区
不过,既然是条件匹配,自然就会出现不匹配的情况——可能是你对人家有意思,人家未必对你有意思,也可能是你合适,但有人比你更合适。
02.空缺
有的时候,找对象和找工作都难在:有条件,没机会。你是合适的人选,但不代表你能入选。
找大学教职,岗位招聘人数有限,教授名额每年只有那么几个,没有老教师退出,新教师就没机会进去;找对象也是同样,恋人只有一位,好找对象的早就找到了,哪还轮得到。
求职/求偶者众多,不仅要经过匹配筛选,更要先下手为强。
03.圈子
《2021 中国单身硕博婚恋意向报告》指出,大多数硕博认为自己脱单的最大阻力是:圈子小,没机会认识异性。
找对象不能等着人从天而降,想要脱单,首要就是拓宽社交圈子,发展一些兴趣爱好,通过参与社团、活动等结识不同的人。
同样,好工作也是找出来的。
教职本身就抢手,想要及时获取招聘信息就需要拓宽求职渠道,包括求职网站、招聘会/宣讲会、公众号、线上直播等等。就业消息畅通,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
图源:知乎
· 贰 ·
找对象和找教职的不同点
01.主观vs客观
在快餐时代,单身往往因为没有一见钟情的资本,又缺少日久生情的条件。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形状,恋爱的前提是寻找到另一块与自己契合的形状,尤其是性格、三观等精神层面,主观性很强,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但与找对象不同,找工作要看你专业方向、研究课题与学校匹不匹配,更多是能力上的匹配,客观性更强。
工作可以通过理性思考和计算来获得,爱情却不能。
02.挑选vs被挑选
找大学教职,主要难点在僧多粥少。博士毕业生逐年攀升,高校的招聘门槛也越来越高——没有海外经历pass、年龄超过35岁pass、学校背景不够好pass、成果不够优异pass……
求职者往往处于“被挑选”的地位,关系是不平等的;但爱情不一样。
在爱情里,平等才是拥有良好关系的前提,因此不存在等待被挑选。相反,我们更多是从自己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恋人。
· 叁 ·
博士找对象和找大学教职,究竟哪个更难?
其实不论是找对象还是找教职,都可以向下兼容。
- 找教职,公办进不去还有民办嘛,名校进不去还有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
- 找对象,博士找不到硕士也可以吧,其他条件都好就个子矮了点也能接受吧。
只要想,大概率都能找得到,只是你想不想的问题。
关于爱情,相信很多单身人士的想法都是“不愿意将就”。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工作是必需品,但恋爱不是。
工作固然可以为了赚钱而忍受,但谈恋爱就是该开开心心的,如果恋爱也要忍受,实属不必。这样勉强的爱情不要也罢。
找到一份合心的爱情固然很好,但如果没有,也无需焦虑哀怨。“智者不入爱河,怨种重蹈覆辙,寡王一路硕博,建设美丽中国。”恋爱有恋爱的快乐,但单身也有单身的快乐。别着急,属于你的爱情可能正在路上。
我相信你正在与我相遇的路上 马不停蹄
所以当我拥抱整个世界的孤寂 也像拥抱着你
我不介意你慢动作 也不介意这次先擦肩而过
某天我们总会遇到对方然后说
原来啊 是你噢
……
你总会等到 姗姗来迟的我
我总会等到 姗姗来迟的你
——《致姗姗来迟的你》阿肆/林宥嘉
▍往期内容
>>《持续扩招!找教职难度加大,普通博士还有机会进高校吗?丨高才情报局第62期》
>>《“先画饼,再化缘”,硕博进高校要注意哪些潜在的「坑」?丨高才情报局第61期》
>>《清华硕士吐槽2万月薪践踏学历:“抱歉,高学历不等于高薪资”丨高才情报局第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