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大学老师一定要搞科研吗?
提问者说道,同事为了评职称,把精力都花在了做课题和写论文上,在教学上不怎么用心,“与其把精力放在写一些不痛不痒的文章上,不如多一点时间研究怎么上好一节课。”
我们就来讨论讨论,高校教师一定要搞科研吗?不搞科研可以吗?
· 壹 ·
高校一定要做科研吗?
高等学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和重大科研任务。而基础研究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根基。
换句话来说,国家需要高校源源不断地提供日益精进的科技力量。
2019年,科技部和教育部共同起草《推进高校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行动方案》,目的是进一步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同年8月,科技部等6部门印发《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意见中指出,高校和科研院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
……
高校在科研上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高校一定要做科研吗,是但又不完全是。
根据职能定位不同,高校可划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普通本科学校、普通专科学校/高等职业院校/成人高等学校。
- 对“211”这类科研为主的大学,要求在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的情况下,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推广,强调科研成果的转化;
- 对普通本科类以教学为主的院校,要求突出教学业绩,同时兼顾科研;
- 对普通专科学校、高等职业院校、成人高等学校,则要求以教学业绩为主,鼓励广大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中。
可以看出,越是重点高校,就越重视科研。在其位,谋其职。如果教师身处普通本科以上的学校,却不想做甚至不会做科研,是不现实的,也不合理。
一方面,对于重点建设或冲击“一流”称号的高校来说,它们需要人才来为学校赋能,强调科研能力是必然的。如果你进去了这类高校,却想以教学为主,大概率会相当痛苦,。
另一方面,职称评定多数情况下是和科研成果挂钩的,没有科研产出意味着难以晋升。当然,有的教师可能觉得没有职称也没关系,我不看重这个,我教的好不就行了吗?
未必。
脱离科研,对前沿知识不了解,讲基础课或许还可以,但是过多几年,依然停留在基础教学,不进则退,对比旁人,教学能力下降是肯定的。
还有一种可能是你在教学上真的有能力,把知识都吃透了,课堂教学深入浅出,学生都觉得你教得好。但是教得好,怎么样为之教得好,本身是难以量化的,上级也自然青睐那些能够出“实绩”的老师,到时候你是否能无怨无悔?
总的来说,科研可以不强,但一定不能没有。否则,教师很容易被卷进淘汰或边缘化的旋涡之中。
· 贰 ·
高校科研乱象
既然要做科研,那就做吧,但是另一个问题来了:追逐科研成果的过程,滋生出不少乱象。
01.只做科研
回到最开始提问者的问题,提问者指出,同事把时间都用在课题论文上,而很少用在教学上。必须承认这种情况是确实存在的,有不少学生反映,自己的老师科研能力很强,但在教学方面基本不管,说不上一个好老师,甚至有同学直接指出,希望学校能管管老师的教学水平。
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校教师的三大基本职能,科研只是其中一项。传道授业解惑同样重要,纵观学生分享的事例可以看出,一位好老师能够提供榜样示范作用,为学生作出人生道路的指引,对于学生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02.乱做科研
学校需要成果来展示自己的实力,教师也需要成果来保住自己的工作,压力自上而下,也使得整体氛围急于求成,产出缺少创新性和含金量。部分教师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甚至出现水论文、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刘庆生认为,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学术现状并不能怪罪到学术论文上。发表学术论文是检验教师水平的方式,因此论文是不能不写的,但是怎么写值得探讨。
· 叁 ·
如何建设高水平大学?
高校教师一定要搞科研吗?不如说,为什么高校教师要搞科研。
未来乃至当下,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是科技的较量。高校服务于社会,肩负着传播知识的责任和培养人才的使命。
少年强则国强,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强烈,对高校赋予了更多的期望。为了实现人才目标,高校自然也就需要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矛盾和问题是难免的,坚决推行是共识,我们要做的应该是看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一方面,大学教师不能把教学和科研分开。
教师不能丢掉自己的教学能力,学校也不能盲目追求SCI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等。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指出:“很多成功的大学都把老师分为学术型、教学型、学术为主型,教学为辅型、教学为主型,学术为辅型以及服务社会型,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分类,也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
另一方面,人才评价考核体系需要优化。
近年来我国坚持推进“破五唯”,其中就包括破除“唯论文”的倾向。我国的论文产出数量持续增长,但质量与美国等科技强国相比仍然存在差距。究其原因,不合理的人才评价方式导致跟风做科研,在功利主义的学术氛围下,为了写而写,出来的成果可想而知。推动高等学校科技工作转型发展,从数量积累转向质量提升,建立正确科学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结语
在“大学老师一定要搞科研吗?”这一提问下,有人提出质疑:不搞科研为什么要去高校?这句话虽然不完全得当,但击中了高校核心。
进入高校,如果没有科研能力,职业生涯的道路注定不会好走,越往上走越是如此。无论你是出于什么而做教师,科研都是一门利器。
▍往期内容
>>《读研要慎重!多所高校清退千名研究生丨高才情报局第9期》
>>《爆料招聘“潜规则”:女性求职为何这样难?丨高才情报局第8期》
>>《回顾教育10件大事,事关教师待遇发展丨高才情报局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