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成气转化与精细化学品催化研究中心(DNL0805组群)长期致力于合成气转化和精细化工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新催化过程的工程化开发。现有研究人员30余人。从事合成气转化和精细化工催化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新催化过程的工程化研究,在实验室创新性催化技术的研发、中试放大研究以及工业示范或工业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并取得了多项成果。1999年以来,已有10余项技术实现了工业示范或工业化;其中3项技术具有原始创新性,2项技术打破国外垄断。3万吨/年乙醇胺临氢氨化制乙撑胺的整套技术出口印度,助力“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带动国内多种材料、设备的出口。多项技术在煤化工,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等行业获得规模化工业应用,产生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2012年获中国产学研联合会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15年和2022年两次获得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优秀奖”、2015年辽宁省政府“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2023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3部,申请发明专利250余件(其中已获国内外授权70余件);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近40名。
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氧化物或碳材料负载型或沉淀型金属纳米催化剂创制,有机多孔聚合物催化材料合成、单位点金属催化剂创制、烃类高效转化、大宗关键化学品绿色制备和清洁车用合成燃料生产以及洁净燃料油添加物的合成。所研发的合成气制重质烷烃、合成气直接制柴油等油品,合成气经C2含氧化物及其加氢制乙醇,合成气直接制α-高碳醇,合成气/甲醇多相羰基化加氢制乙醇或水解制醋酸或酯交换制系列醋酸酯,C2-C25烯烃多相氢甲酰化及其加氢制醇类精细化学品,二元酸甲酯化及其加氢制二元醇(包括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加氢制1,4-环己烷二甲醇等),邻苯类二元酯的加氢制无毒绿色1,2-环己烷类二元酯,有机酸或酯加氢制相应的一元醇类,一元醇胺或二元醇临氢氨化制二元有机胺等。
根据合成气转化与精细化学品催化研究中心的布局和发展,设立合成气定向转化制燃料研究组(DNL0811)、合成气选择转化制化学品研究组(DNL0812)、合成气耦合转化研究组(DNL0813)、精细化学品多相催化合成研究组(DNL0814)、特种胺绿色催化合成研究组(DNL0815)5个组群研究组。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组群研究组“特种胺绿色催化合成研究组(DNL0815)”组长,具体信息如下:
一、招聘组群组长岗位要求
研究组 (组群) | 应聘条件 |
特种胺绿色催化合成研究组(DNL0815) | 1.工业催化、材料或者化工相关专业,在著名大学、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及以上; 2.在相关领域具有较好的工程化经验; 3.在催化、材料或化工领域的国际一流刊物发表过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 4.具有开阔的视野,能把握本领域国际前沿发展态势、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有良好的团队精神、端正的学风和严谨的作风; 6.年龄在45周岁以下者优先。 |
二、应聘材料
1、填写《引进人才应聘申请书》(所外人员)/《应聘人员登记表》(所内人员填写),并由应聘组群主任或学委会委员推荐;
2、发表论文目录、重要成果相关材料,3篇代表性论文(电子版);
3、3名本领域知名专家的推荐函(请推荐人将签名的推荐信电子版发送至联系信箱);
4、其它可以体现个人研究水平的材料;
5、工作设想及其它要求。
三、岗位待遇
1、对于符合国家人才计划要求者,研究所将积极组织推荐申报。
2、根据引进人才发展需要,提供充足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保证一流的办公环境和实验环境,一事一议。
3、协议工资,提供丰厚的薪水,协助安排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托)。
4、如有其他特殊需求,具体事宜面议。
报名截止日期:2024年12月5日
四、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中国辽宁省大连市中山路457号(邮编:116023)
联系部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人事处
联系人:詹科萍、李振涛
联系电话:84379012、84379882
传系电真:0411-84691570
电子信箱:zhankp@dicp.ac.cn、lizhentao@dicp.ac.cn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www.zp.dicp.ac.cn/info/1067/67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