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系中科院原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所属的营养科学研究所、健康科学研究所、计算生物学研究所、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等研究单元于2016年底整合组建而设立的独立事业法人研究机构。
营养与健康所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围绕“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聚焦“重大慢病防控与老龄健康促进”科技战略重点,打造融“营养、大数据、健康”为一体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机构,促进健康产业发展。
二、招聘岗位及要求
(一)博士后岗位
合作导师 | 研究方向 | 专业要求 |
胡国宏 ghhu@sinh.ac.cn | 肿瘤转移调控机制,包括转移干细胞的鉴别及分析,调控肿瘤转移的免疫及代谢微环境,寻找癌症预后诊断的标记和转移治疗的新靶点及新策略 | 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或医学相关专业背景;以第一作者发表过较好的SCI论文;在肿瘤、免疫、代谢等领域有专长的实验技能 |
荆清 liuzhihua@sinh.ac.cn | 心血管发育、疾病、修复及衰老机制,包括:人源干细胞向心血管系统重要谱系细胞的定向分化机制及临床转化应用,心血管系统发育、损伤修复及衰老机制,非编码RNA介导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疾病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 | 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过第一作者论文者优先 |
孔祥银 xykong@sinh.ac.cn | 肿瘤个性化治疗性疫苗研究;TCR-T细胞治疗技术研究 | 免疫生物学或肿瘤生物学相关专业背景者优先考虑 |
龙凌云 lylong@sinh.ac.cn | 用系统生物学手段研究T细胞功能在肿瘤、自身免疫病、代谢性疾病等多种病理条件下的调控机制,开发治疗策略 | 生物学、医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
鲁明 mlu@sinh.ac.cn | 癌细胞-转移器官微环境特异性脂质代谢互作机制 | 生物学、医学及相关专业背景;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熟练掌握生物学实验技术;有肿瘤微环境、癌转移动物模型或氧化还原研究经验者优先 |
秦骏 qinjun@sinh.ac.cn | 研究表观遗传与肿瘤细胞命运决定及微环境重塑与肿瘤定植、休眠与唤醒,揭示肿瘤细胞命运决定的关键调控机制,推动临床转化应用 | 以第一作者在领域核心学术性期刊发表过研究论文 |
邱菊 qiuju@sinh.ac.cn | 利用炎症性疾病模型、细胞分子实验及生物信息学等,研究调控ILC2和ILC3发育和功能的分子机制及对炎症性疾病的影响 |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领域核心期刊发表过研究论文 |
孙宇 sunyu@sinh.ac.cn | 聚焦世界范围人口老龄化、主动健康和科技应对前沿技术,致力于细胞衰老、器官退行及相关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侧重人类多器官衰退过程中炎性微环境造成肿瘤临床治疗抵抗等关键病理现象的深层机制探索与药物开发 | 具有扎实的生物医学基础知识;以第一作者在学科相关核心期刊发表过SCI研究论文(2篇以上者优先) |
王跃祥 yxwang76@sinh.ac.cn | 肿瘤进展的分子机制及相关转化医学研究,包括:肉瘤进展的分子机制;KRAS突变癌(胰腺癌、肺癌等)进展的分子机制;整合多组学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新型诊断试剂及抗肿瘤药物的研制 | 生物学、遗传学、医学、肿瘤学、药学等相关专业背景,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高水平研究论文 |
肖意传 ycxiao@sinh.ac.cn | 免疫衰老的调控、致病机制及靶向性干预策略研究 | 具有免疫学、细胞分子生物学、肿瘤学、生物信息学、基础医学及相关专业背景,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领域相关核心学术性期刊发表过研究论文 |
姚依昆 ykyao@sinh.ac.cn | 肠道蛋白糖基化和肠道稳态、开发靶向肿瘤蛋白糖基化的免疫治疗方法 | 生物学、计算生物学、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背景;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关领域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有免疫、肠道、肿瘤、小鼠模型、计算生物学背景优先 |
张亮 zhangliang01@sinh.ac.cn | 利用小鼠模型和人类样本研究皮肤干细胞的衰老、再生、病变机制,开发皮肤创伤修复、疾病防治、美容抗衰的新技术 | 生物学及相关专业背景;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高质量论文 |
王元高 ygwang@sinh.ac.cn | 染色体外环状DNA(eccDNA)和细胞应激、死亡产生的免疫调控分子 | 分子生物学及相关专业背景;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SCI研究论文;具有良好的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基础,在以下两个方向受过良好训练者优先考虑:A,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等)分离纯化;B,二/三代核酸测序技术开发 |
高莹 yinggao@sinh.ac.cn | 以人群研究(流行病学)为基础,结合表观遗传学组学和基因组学等方法,探索表观遗传和遗传因素及其与营养等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对生命全程的健康影响;脂肪酸摄入和代谢在代谢紊乱、癌症和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 医学、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及相关专业背景;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领域核心学术性期刊发表过研究论文 |
李于 aycui@sinh.ac.cn | 糖尿病、NAFLD和NASH发病的分子调控机制 | 细胞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等专业背景;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论文;掌握多种组学统计分析技术,如RNA-seq、CHIP-seq、ATAT-seq、单细胞测序等,熟悉Unix/Linux环境,掌握R及python等编程语言 |
陆炯明 jmlu@sinh.ac.cn | 用细胞、果蝇和小鼠模型,研究营养及其感应机制诱导健康衰老的分子机理,开发新型延长健康跨度和寿命的干预方式;用全化学食物系统解析单氨基酸干预在健康衰老中的作用,研究氨基酸翻译、代谢和感应机制介导健康衰老的分子机理 | 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等专业背景;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关领域学术期刊发表过研究论文;有细胞,小鼠,或者计算生物学相关背景者优先 |
武爱波 abwu@sinh.ac.cn | 围绕食品真菌毒素安全控制研究集中攻关 | 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高质量论文;在酶制剂研发、病原微生物—毒素—酶互作分子机理等方面独立开展研究;有真菌毒素与食品安全研究经历优先 |
杨立峰 lfyang@sinh.ac.cn | 活体同位素代谢示踪-结合高分辨率液相质谱技术定量研究器官、肿瘤代谢:氧气对器官代谢的影响;氨基酸摄取限制营养干预与临床一线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协同作用;氧化还原应激对糖尿病、慢性肝病的作用及机制 | 分析化学(质谱背景)、生物学、肿瘤学等相关专业背景;以第一作者发表过高水平研究论文 |
詹丽杏 lxzhan@sinh.ac.cn | 利用类器官技术、动物模型、细胞生物学以及单细胞技术探讨:上皮细胞稳态失衡与肿瘤转移前微环境调控;肝胰上皮屏障极性异常与代谢综合征中代谢免疫微环境改变 | 免疫学、细胞分子生物学、肿瘤学、生物信息学等专业背景;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核心学术性期刊发表过研究论文 |
周犇 benzhou@sinh.ac.cn | 利用细胞、线虫和小鼠模型,结合多组学分析,从细胞器互作、细胞通讯等角度研究衰老和衰老相关代谢性疾病之间的互作和发生机制 | 生物学相关专业背景;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领域核心期刊发表过研究论文 |
周章森 zszhou@sinh.ac.cn | 细胞器互作与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利用高通量筛选、蛋白质组学、三维重构等手段,结合基因敲除和代谢性疾病小鼠模型,旨在揭示内质网相关细胞器互作与代谢调控及其在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机理 | 生物学相关专业背景;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专业期刊发表过研究论文 |
宗耕 alsheng@sinh.ac.cn | 营养素生物标记在营养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膳食、生活方式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队列研究;有机污染物与肥胖、2型糖尿病等人群研究;膳食临床营养干预 | 生物信息学、公共卫生、营养等相关专业背景;须具备队列建设或人群现场工作经验;扎实的统计分析基础和编程能力 |
AndrewTeschendorff andrew@sinh.ac.cn | 研究单细胞癌症系统生物学和系统癌症表观基因组学相关领域,开发和应用统计和数学模型,进行个性化医疗开发癌症风险预测 | 统计学、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等专业背景;熟练掌握R或Python,熟悉linux操作系统 |
李虹 lihong01@sinh.ac.cn | 深度学习或统计建模相关的算法开发;单细胞和空间转录组数据分析与应用;肿瘤相关组学大数据整合挖掘 | 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背景;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网络建模等相关算法开发经验、单细胞组学和空间组学数据分析经验的优先 |
李昕 lixin@sinh.ac.cn | 人类功能基因组学、罕见疾病的精准医学和人工智能方法 | 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具有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基础的优先 |
邵振 shaozhen@sinh.ac.cn | 表观、转录、蛋白组等组学数据的计算和人工智能建模;单细胞和空间组学数据分析;癌症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大规模组学数据挖掘分析 | 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数学、统计、物理、计算机专业背景,对生物组学数据定量建模和分析感兴趣;发表过方法学研究论文或有大规模组学数据分析经验者优先 |
汪思佳 wangsijia@sinh.ac.cn | 统计遗传学、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皮肤基因组学、表型组学领域;研究人类体质复杂性状与重大疾病解析 | 统计遗传学,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及相关专业背景;具有统计学知识、良好的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和扎实的编程能力 |
魏刚 weigang@sinh.ac.cn | 表观遗传学、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领域;研究癌症与代谢性疾病的表观遗传组学解析 | 表观遗传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及相关专业背景 |
张国庆 lujian@sinh.ac.cn | 人口健康、精准医学与表型组、微生物组等领域,研究生物医学大数据的关键技术,建设生物医学大数据的管理、治理和应用体系 | 生物信息、生物医学数据治理、知识图谱、人工智能、流行病学等相关科研经验 |
(二)科研岗位
研究组 | 岗位名称/人数 | 岗位职责 | 任职要求 |
系统生物学研究组 (李虹) | 副研究员或助理研究员 1名 | 从事下列一个方向的研究:深度学习或统计建模相关的算法开发/单细胞和空间转录组数据分析与应用/肿瘤相关组学大数据整合挖掘 | 博士学位;至少两年博士后或相关科研工作经历;以第一作者发表过高水平研究论文;主持过省级或国家级基金项目 |
干细胞与发育研究组 (张亮) | 副研究员或助理研究员 1名 | 申请、承担科研课题及发表论文、协助指导研究生;主要研究皮肤及其毛囊的衰老/再生/病变机制,并开发应用于毛发再生、创伤修复、美容抗衰、皮肤病防治的新技术 | 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至少两年博士后或相关科研工作经历;以第一作者发表过高水平研究论文 |
肿瘤耐药研究组 (孙宇) | 副研究员 2名 | 高质量开展衰老领域相关的科研活动;项目申请和论文撰写、发表;协助PI完成研究生培养 | 生物、化学、临床或药学等专业博士学位;至少两年博士后或相关科研工作经历;较强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有高校或科研院所工作经历者优先 |
食品安全与真菌毒素研究组 (武爱波) | 副研究员 1名 | 开展真菌毒素、致病微生物的定量检测、防控阻控技术与产品的研发;承担日常风险监测任务;申请科研项目,发表论文,促进成果转化应用 | 食品科学、微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专业博士学位;至少两年博士后或相关科研工作经历;以第一作者发表过高质量论文;有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阻控研究经历者优先 |
表观遗传学和营养相关慢病研究组 (高莹) | 副研究员 1名 | 开展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项目申请和论文撰写;参与研究生指导和管理 | 流行病学和医学相关博士学位;至少两年博士后或相关科研工作经历;有营养流行病学,癌症流行病学,或母婴健康领域科研经验者优先 |
表观遗传学和营养相关慢病研究组 (高莹) | 助理研究员 2名 | 开展分子流行病学或细胞生物学研究,项目申请和论文撰写;参与研究生指导和实验室管理 | 医学和生命科学相关领域博士学位;至少两年博士后或相关科研工作经历;流行病学,统计学,计算生物学,或细胞生物学专业优先 |
系统生物学研究组 (李虹) | 研究助理 1名 | 财务报销和采购等、协助管理研究生和科研项目;参与数据管理和常规数据分析等工作;完成组长交办的其它任务 | 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信息科学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
免疫系统调控与炎症性疾病研究组 (姚依昆) | 研究助理 1名 | 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维护各实验系统的正常运行;协助科研项目申报和管理,负责财务报销和采购等;了解实验室关键技术,掌握常用实验技术 | 生物学、临床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有较强的中英文阅读与写作能力,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 |
干细胞与发育研究组 (张亮) | 研究助理 1名 | 为研究组提供技术支持并参与科研课题。主要包括基于小鼠和人类器官模型的皮肤衰老和再生表型分析;小鼠饲养、繁殖、鉴定;化妆品新原料和新配方的开发和评价 | 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熟练掌握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或小鼠遗传学研究技术,或有化妆品新原料和配方开发测试经验 |
肿瘤演变与转化医学研究组 (王跃祥) | 研究助理 1名 | 参与开展课题研究;完成研究组长安排的其他工作 | 生物学、遗传学、医学、肿瘤学、药学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经培训后能够完成常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样本库等基础实验 |
三、应聘方式
(一)博士后岗位
我所长期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符合条件者可全年申请进站。有意申请者,可通过附表的联系方式直接与合作导师联系投递简历等相关材料,或投递至HR邮箱hr@sinh.ac.cn(邮件主题请注明“应聘XX研究组博士后+姓名+高校人才网”)。
(二)科研岗位
1.应聘材料:
(1)应聘函:包括对应聘岗位的理解、认识及工作设想等;
(2)个人简历:包括联系方式及近期报名照片;
(3)有关材料:身份证复印件、学历及学位证书复印件、相关资格证书复印件、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4)应聘者认为重要的其他书面材料。
2.请应聘者将应聘材料电子版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hr@sinh.ac.cn,邮件主题请注明“应聘**岗位+姓名+高校人才网”。
3.研究所将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以电话或邮件形式通知初审通过者参加竞聘答辩相关事宜,具体时间、地点等另行通知。
四、待遇保障
应聘者一经录用,其人事、工资、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按照国家、中科院以及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相关规定从优执行。
对于进站博士后:
1.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年薪30万+),并为博士后及子女提供补充医疗保险。
2.积极支持博士后申报国家、中科院和上海市各类博士后人才及基金项目,如“博新计划”、“中科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等,入选人才项目后可按规定享受相关待遇及薪酬提升。博士后入站即纳入“中科院特别研究助理”岗位管理。
3.协助博士后申请市区级公租房和人才租房补贴,另外研究所2万平米人才公寓即将投入使用。
4.提供优良的科研环境、充足的科研经费及高水平的专业学术指导。
5.博士后进站后即可落户上海市,出站后如留沪工作,可享受配偶、子女随迁落户上海等优惠政策。
6.博士后出站留所工作,纳入事业编制内聘用。成果突出,表现优异的博士后出站后可直接竞聘本所副研究员岗位,并可申请中科院青促会、中科院引才计划等。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程老师、穆老师
电话:021-54923294、54920481
Email:hr@sinh.ac.cn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岳阳路320号
研究所人才招聘专栏:http://www.sinh.cas.cn/zszp/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www.sinh.cas.cn/zszp/202305/t20230510_6751533.html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资讯请关注高才博士后微信公众号(微信号:bsh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