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宁波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经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同意,市水利局直属宁波市水文站、宁波市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心、宁波市水务设施运行管理中心、宁波市河道管理中心、宁波市水库管理中心、宁波市水利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决定公开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19名。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单位简介
宁波市水文站是市水利局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协助做好全市水文行业管理和业务指导,配合做好全市水文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并组织实施;协助做好全市水文站网规划制订和组织实施,对全市各类水文站的设立、撤销、迁移等提出建议;协助做好全市水文水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业务管理,支撑水资源管理工作;负责全市水文资料的整编、汇总审查及管理使用;负责全市实时水雨情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预警工作,指导全市水文预报方案的编制,负责市级报汛计划和协调跨行政区报汛业务;承担水利防汛抗旱技术支撑工作。
宁波市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心是市水利局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的技术支撑工作,并协助指导区、县(市)相关工作;承担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稽查的技术支撑工作;协助做好水利工程参建企业的信用评价和水利建设工程的质量创优工作;承担全市水利工程质量考核的行政辅助工作;协助做好重大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承担浙江省水利水电建设经济定额站宁波分站的有关工作。
宁波市水务设施运行管理中心(宁波市农村水利管理中心)是市水利局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职责为:承担海塘及其附属设施等水利水务设施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的指导工作。承担全市农民饮用水、农业水价、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等农村水利工作的技术支持保障。配合做好水利水务设施标准化建设。承担职责范围内水利水务工程防汛抢险保障工作。配合做好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和排水行业政策、规范、标准制定工作。配合做好市属排水设施行政审批的初审和行政辅助工作。做好市属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协助做好全市排水行业日常监督管理。
宁波市河道管理中心是市水利局所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市河道湖泊和水生态治理的规划编制、政策制订及建设与管理的技术支撑工作;协助做好全市河道及其相关设施的业务管理工作;协助做好全市河湖水资源调度和防汛抢险工作;承担全市水土保持及灌区工作的技术支撑;承担市直管河道、闸泵、灌区等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承担市级水利水务工程抢险物资储备和管理工作;承担河(湖)长制、三江联席会议办公室的行政辅助工作;配合做好涉河项目初审及水事违法案件查处工作;配合做好相关水规费收缴工作。
宁波市水库管理中心是市水利局所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协助拟定水库、山塘及农村水电管理、保护的政策和规章制度;承担全市水库、山塘及农村水电建设管理指导、监督检查指导的技术支撑和行政辅助工作;协助做好全市水库、山塘的防汛调度和水利抢险工作;负责皎口水库、白溪水库和周公宅水库大坝枢纽及其他附属工程的安全运行管理、防洪抗旱、供水、发电、灌溉、生态用水及水资源保护管理等工作。
宁波市水利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是市水利局所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主要职责为:承担全市水利发展战略、规划及重大问题研究的技术支撑;承担重大水利工程、技术方案的咨询、审查的技术支撑和行政辅助工作;承担全市水利科研发展规划、计划管理的行政辅助工作;承担市直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协助做好其他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承担全市水利水务科技工作的技术支撑工作;开展水利技术培训工作。
二、招聘原则和办法
招聘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采取公开报名、统一考试和择优聘用的办法进行,通过笔试、面试、体检和考核等程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
三、招聘对象基本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和法规;
(二)遵守纪律、品行端正,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三)具有招聘岗位所需的学历、资历、专业、任职资格、职业(执业)资格及技能要求;
(四)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五)具备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四、招聘单位、岗位、人数、专业、学历和范围及资格条件
招聘 单位 |
招聘岗位 |
人数 |
岗位类别 |
岗位职责 |
招聘专业及 学历(学位)要求 |
招聘 范围 |
其它资格 条件 |
备注 |
宁波市 水文站 |
水文分析及预报 |
2 |
专业技术 |
水文分析、计算及水文预测、预报、预警,资料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 |
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 |
面向 全国 |
2022届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
咨询电话:87362314 13655882606 联系人: |
宁波市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心 |
质量与安全监督 |
2 |
专业技术 |
负责全市水利建设项目施工质量与安全监督等相关工作。 |
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土木水利专业;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 |
面向 全国 |
2022届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
咨询电话:87526721 13484205785 联系人: |
宁波市水务设施运行管理中心 |
排水行业管理 |
1 |
专业技术 |
从事排水行业相关技术及管理工作。 |
本科阶段为给水排水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阶段为市政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 |
面向 全国 |
2022届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
咨询电话:87236121 13567460566 联系人: |
宁波市水务设施运行管理中心 |
排水行业管理 |
1 |
专业技术 |
从事排水行业相关技术及管理工作。 |
给水排水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 |
面向 全国 |
2022届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
|
宁波市水务设施运行管理中心 |
水利工程管理 |
1 |
专业技术 |
从事相关水利工程技术及管理工作。 |
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利工程专业; 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 |
面向 全国 |
2022届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
|
宁波市河道管理中心 |
调度管理 |
1 |
专技岗位 |
负责全市闸泵运行调度相关工作。 |
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 |
面向 全国 |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2022届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2.历届生,年龄35周岁以下,具有3年及以上相关工作经历;具有水利高级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的可放宽至40周岁。 |
咨询电话:87648916 联系人: |
宁波市河道管理中心 |
巡查管理 |
1 |
专技岗位 |
负责全市河道水利工程巡查管理等相关工作。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 |
面向 全国 |
2022届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
|
宁波市河道管理中心 |
堤防管理 |
1 |
专技岗位 |
负责全市堤防安全鉴定等相关工作。 |
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工程(土木工程类)专业;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 |
面向 全国 |
已取得学历学位的历届生,年龄35周岁以下。具有1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
|
宁波市河道管理中心 |
水土保持 |
1 |
专技岗位 |
负责全市河道水土保持管理等相关工作。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 |
面向 全国 |
2022届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
|
宁波市河道管理中心 |
水利科技 |
1 |
专技岗位 |
负责全市河道水利科技课题研究推广等相关工作。 |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 |
面向 全国 |
2022届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
|
宁波市水库管理中心 |
闸门运行管理 |
1 |
专业技术 |
水库闸门运行管理维护等,需要在本单位服务5年以上。 |
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 |
面向 全国 |
2022届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
咨询电话:87520304 13586535597 联系人: |
宁波市水库管理中心 |
电气 设备 管理 |
1 |
专业技术 |
水库电站设备运行管理维护等(需值夜班),需要在本单位服务5年以上。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 |
面向 全国 |
2022届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
|
宁波市水库管理中心 |
水利 工程 |
3 |
专业技术 |
水库工程运行管理等,需要在本单位服务5年以上。 |
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利工程专业; 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 |
面向 全国 |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2022届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2.历届生,年龄35周岁以下。 |
|
宁波市水库管理中心 |
水文 调度 |
1 |
专业技术 |
水库调度、水情监测、水情设备维护等,需要在本单位服务5年以上。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文学和水资源专业; 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 |
面向 全国 |
2022届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
|
宁波市水利发展规划研究中心 |
水利规划研究 |
1 |
专业技术 |
负责水利发展战略、规划编制、研究、管理等工作 |
水利水电工程丶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利规划研究方向或取得相关规划研究成果);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 |
面向 全国 |
2022届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需提供水利规划研究方向或取得相关规划研究成果相关证明材料。) |
咨询电话:89181670 15888073355 联系人: |
备注:注:1.年龄、工作经历的计算截止时间均为公告发布之日。凡公告中提到的工作经历均为全职工作经历,需提供劳动合同、缴纳社保以及人事部门出具的所从事工作岗位的职责及内容的证明。2.2022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五、招聘办法和步骤
(一)报名与资格审查
1、报名办法本次考试采取网络报名方式。
时间:
报考者登录宁波市考试网上报名系统(https://bm.nbrc.com.cn/),选择进入“宁波市水利局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进行网上注册报名,在仔细阅读相关公告信息后,按要求输入个人信息,严格按照招聘所设条件进行报名,每位报考者只能选报一个职位,填报过程中请认真填写报考信息。逾期不再受理注册及报名。
2、资格初审
时间:
此期间,招聘单位将对应聘人员的报考资格进行初审,应聘人员提供个人信息必须真实有效。初审期间系统不对考生开放。
3、查询并再次报名
时间:
已报名人员登录系统查询资格初审结果。通过初审的不能再报考其他职位;未通过的可再次报名并接受资格初审,资格初审在再次报名之日起1天内完成。
4、缴费确认
时间:
报考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宁波市考试网上报名系统(https://bm.nbrc.com.cn/),选择进入“宁波市水利局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查询初审结果。通过资格初审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缴费确认,并查询是否完成。未按时缴费确认的,视作自动放弃报考(注:缴费确认完成才算报名成功)。
笔试考务费标准:50元/科/人(浙价费[2018]21号)
报考同一岗位的应聘人数与招聘计划数之比不能低于3:1,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符合报考条件的应聘人数和招聘计划数比例不足3:1的,将核减该岗位招聘人数或取消该岗位招聘。
5、下载并打印准考证
准考证下载打印具体时间将在宁波市水利局网站(http://slj.ningbo.gov.cn/)请予关注。已报名并缴费确认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宁波市考试网上报名系统(https://bm.nbrc.com.cn/),选择进入“宁波市水利局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登录系统,下载打印准考证。
(二)考试
本次公开招聘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均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命题。
1、笔试
笔试内容为招聘岗位应知应会知识的公共知识。笔试卷面总分为100分,笔试地点和具体考试事项详见准考证,考生凭身份证和准考证参加笔试。
笔试后,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1:3比例确定面试对象(不足比例的按实际人数进入面试),如出现最后一名进入面试的成绩相同,可并列进入面试。笔试成绩和进入面试人员名单将于笔试结束15个工作日后在宁波市水利局网站(http://slj.ningbo.gov.cn/)上公布。
2、资格复审
通过笔试进入面试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携带身份证、学位学历(属于国境外留学回国境人员的凭国家教育部认定的学历学位认证书报名)、执业资格证书、职称证书、劳动合同或养老交费凭据和单位出具的从事本专业工作经历证明等原件到指定参加资格复审。
证件(证明)不全或所提供的证件(证明)与报名资格条件不相符者,不得参加面试。本人未按时参加资格复审的,视作放弃面试资格。因资格复审不合格(或放弃资格复审)情况出现面试名额空缺时,根据笔试成绩排序依次递补。
3.面试
考生凭身份证和准考证,按照《面试通知》上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面试。面试主要测试报考者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分析能力、回答问题准确性和举止仪表等。面试总分为100分,不足60分者淘汰。未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面试的考生视作自动放弃,由此产生的空缺不替补。
4、成绩
考试总成绩为笔试成绩的40%和面试成绩的60%之和,满分100分。在面试合格人员中,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1:1的比例确定体检、考核对象;总成绩相同时,按笔试成绩排序,总成绩和笔试成绩都相同的增加考试课目。面试和考试总成绩以及参加体检与考核人员名单将于面试结束3个工作日在宁波水利网上公布,考生可登陆网站查看面试成绩、考试总成绩和进入体检考核人员名单。
(三)体检与考核
参加体检人员在接到电话通知后,按要求时间到指定地点参加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浙江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试行)》执行。
体检结束后,招聘单位将对体检合格者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详细考核。考核不合格者淘汰。
因体检或考核不合格出现招聘岗位空缺时,在考试合格人员中,按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
(四)公示与聘用
拟聘用人员名单由主管部门报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后,同时在宁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及宁波水利局网上公示七个工作日。公示期满后无异议,办理人事关系转移手续并签订聘用合同。在办理人事关系转移手续时将审核档案资料,若发现招聘人员档案资料有不符合报考条件的,将取消聘用资格。
本次公开招聘咨询电话:见各岗位备注。
本次公开招聘监督电话:
宁波市水利局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rsj.ningbo.gov.cn/art/2022/5/23/art_1229114380_3979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