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申请条件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4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4年3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3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参照2023年海外优青条件,具体以2024年基金委发布通知为准。
02相关待遇
1.事业编制,教授学术头衔、博士生导师,专属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博士后招收人数不限。
2.科研启动经费300-500万元(含国家配套),特别需求者可面议。
3.基础年薪45万元+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学校缴纳部分约12万元/年+学院绩效分配+科研及社会服务收入,部分学科优秀者可另获25万元/年特别资助,上不封顶。
4.提供充足办公、实验场地,生活补助及安家费150~200万元(含国家地方支持)。
5.提供周转住房或购买学校人才房。
6.优先支持申报国家、省部级项目。
7.办理陕西省三秦优才卡,可实现户籍办理、配偶就业、医疗保健、交通服务、旅游服务等11项人才便利服务。
8.提供本地区最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享受国内一流医院高水平医疗服务。
03申请时间
系统开放日期:2024年1月
申请截止日期:2024年3月
04研究方向
物理相关学科。
05联系方式
有意向者请将简历发至邮箱:v.wang@xjtu.edu.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某某岗位+本人姓名+高校人才网;简历应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含教育、工作经历、联系方式),主要学术成果(论文、项目、专利和获奖情况等),以及申请人认为其他必要的内容。
与学院达成意向后,学院将安排专属团队全力支持申报!
联系人:王老师
办公电话:86-29-82668559
06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交通大学物理系始建于1928年,在近百年的办学历史中,名师荟萃、桃李满天下,汇聚和造就了以裘维裕、胡刚复、吴有训等为代表的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的教育家;学院坚持“基础课程教学一流、基础科学研究一流”的发展理念,以科教融合、创新发展、造就引领未来物理专业拔尖创新人才为宗旨,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年来,物理学ESI国内高校排名稳居第12-13名,已成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支撑学科之一。
组织架构: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85人,其中教授55人,副教授64人,国家级领军人才7人,国家级青年人才7人。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博士点、新一代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工程博士点。设有国家工科大学物理教学基地和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质非平衡合成与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科技部新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及陕西省先进功能材料及介观物理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量子信息与光电量子器件重点实验室、陕西基础科学(数学、物理学)研究院和“智能光子成像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教学科研:
近年来,学院科研、教学改革取得重要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7项;省部级科技奖20余项。首批入选国家基础学科(物理)拔尖人才培养1.0、2.0计划和“强基计划”,“应用物理”、“材料物理”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学科方向:
学院学科方向聚焦前沿、特色发展。理论物理方向聚焦量子可积系统、引力与量子关联、冷原子与量子模拟等学科前沿;光学方向瞄准高新技术,聚焦超分辨成像、量子测量、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凝聚态物理方向注重理工医结合,聚焦相变与材料物性调控和软凝聚物质与新医药;高能量密度物理方向聚焦超强激光QED效应、离子束与激光等离子体作用。
国际影响:
学院国际交流广泛、社会影响显著。近年来,学院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国际化进程,与MIT、UC伯克利等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合作、联合培养学生;邀请国(境)外诺贝尔奖得主和院士等专家来校讲学100余人次,先后主办多次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并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17所大学和机构开展了实质性科研合作和联合培养学生。
面向未来:
学院秉承百年交大兴学强国的办学宗旨,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不断加强自身发展,持续传承弘扬西迁精神,勇担国家使命,在“双一流”建设中奋斗创造新的辉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物理学院网站:http://phy.xjtu.edu.cn/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cV36f6hWr_9AzLCs1Ghx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