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北京市政府支持建设的首批高精尖中心之一,是以重大教育实践问题为导向、以教育科技创新为核心方向的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平台,面向全国提供教育公共服务智能平台与教育专家智库服务,推动教育的智能化转型,助力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中心的核心使命是从国家重大教育实践问题出发,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智能时代的认知科学规律,研发智能教育技术与产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和变革,创新智能教育公共服务,孵化面向未来的教育新生态,打造教育高地,建设智慧教育示范标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现面向校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数名,具体招聘情况如下:
Part 01 研究方向
01人工智能及其教育应用研究
招聘:2-3人
以教育和技术的双向视角,构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体系,探索技术赋能教育机构内外部服务链的分化与融合,推动不同教育主体间的人机结合,形成智能环境支持下线上线下融合、校内外跨界融合的新型教育服务组织形态,以破解教育发展难题为实践抓手,实现人工智能变革教育的业态创新。
研究领域:
1.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评价、教研等教育场景的应用研究;
2.教育大模型构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3.智能导学系统与学习者建模研究。
02教师教学能力智能评测与教学精准辅助技术研究
招聘:1人
聚焦研究“机器智能的教学嵌入”范式与支撑技术。在对网络联校场景理解与教师多维度教学能力评测的基础上,从备课、资源等方面提供可以直接嵌入实际教学过程的机器智能,利用人机协同方式对教师进行精准辅助,从而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胜任力。项目核心关注“教学能力的表征模型及其解释机制”和“机器智能的教学嵌入方式与机理”两个核心科学问题。
研究领域:
1.网络联校教学场景测绘与监测研究;
2.融合行为感知与理解的教师教学能力评测研究;
3.跨媒体教学资源的智能聚合与精准导学研究;
4.面向智能协同的可解释教学方案自动生成研究;
5.网络联校环境下的智能化教学创新示范应用。
03教育大模型及智能教学答疑关键技术研究
招聘:1人
借助前沿AI大模型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以及生成能力,构建人机协同生成答案模式。基于预训练大模型和学生进行多轮实时对话,模仿苏格拉底式教学风格,通过问题的形式一步步引导学习者回忆学过的知识,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个性化智能辅导新模式,提高在线答疑辅导的智能化程度,以及人机交互的性能。
研究领域:
1.教育大模型的预训练及微调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2.AI教学助手研究,使教育大模型能够针对学生提问,提供个性化的回答和问题;
3.个性化智能辅导应用模式研究,通过教育大模型精细化萃取辅导教师的教学特长,形成个性化智能辅导服务新模式。
04 AI增强语言学习的关键技术与教学应用研究
招聘:1人
搭建AI增强语文学习的课内外语言学习的智能语文系统,基于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教育技术学、语文教学等多学科视角,探索建立K12语文语料数据库、语文认知图谱、发展性能力诊断、学习者建模等关键技术,推动不同教育主体间的人机协同,形成智能环境支持下语文教育教学的新型服务形态,研究K12学生语文素养个性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研究领域:
1.语文学科教育模型构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2.智能语文学习系统与学习者语文素养建模研究。
3.人机协同的K12语文精准教学研究。
Part 02薪资福利
博新计划(国资计划A档)入选者年薪为税前50万(含国家资助经费),另为每人一次性配套中
北京校区B档入选者享受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博士后待遇,年薪为税前30万(含国家资助经费);学校为励耘博士后提供租房补贴5万元/年,并可根据房源情况租住博士后公寓;入选者正常在站期间可为其符合条件的子女办理入学(园)。珠海校区B档入选者年薪为税前40万(含国家资助经费)。
北京校区C档入选者年薪为税前25万(含国家资助经费)。珠海校区C档入选者年薪为税前30万(含国家资助经费)。
Part 03申请条件
01博新计划(国资计划A档)
申请人须为2024年拟进站或新近进站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良好思想品德。
2.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无科研失信情况。
3.
4.申报项目属自然科学,涉密项目须脱密。基础研究主要面向基础科学、交叉理论以及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应用研究主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数字经济以及各领域重大工程技术、共性技术等。
5.申请人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应为高水平专家,学术造诣深厚,可为申请人提供高水平科研平台。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倾斜。
6.拟进站的申请人须为全日制博士,应届博士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拟进站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在申报时须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已初步选定博士后合作导师,并与合作导师初步拟定研究计划。
7.新近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为
8.在职身份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不得申报。获选人员须在博士后设站单位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须将人事关系(含人事、工资关系及人事档案)转入博士后设站单位。
9.留学回国博士和外籍博士不可申请本项目。
10.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等各类国家博士后引进、派出项目(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除外),以及其他国家级人才计划的,不得申报。
02
申请人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含中国港澳台地区居民),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良好思想品德。
2.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突出的科研潜力和工作业绩,无科研失信情况。
3.
4.新近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为
5.入选博新计划(国资计划A档)、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以及其他各类国家博士后引进、派出项目(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除外)的人员不得申报。
6.申请人开展每站博士后研究期间仅可申报一次,在职身份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不得申报。
Part 04申请方式
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通过个人申请、应聘资格审查、面试(励耘博士后还需经过学校评审)、体检、学校人事部门审定和公示等环节,择优确定录用名单。
申请人将以下材料发送至指定邮箱,请【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邮件标题注明“
1.简历,包括教育经历、工作经验等;
2.近五年来三篇代表性学术论文;
3.其他相关的材料。
根据材料审查结果,安排应聘者进行面试(特殊情况者可采用视频面试)。面试合格者,准备相关材料,经学校和博管会审核合格者,办理进站手续。具体进站程序详见北京师范大学人事处网站博士后栏(http://hr.bnu.edu.cn/bsh/index.htm)。
Part 05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西三路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园G区3号楼4-5层
邮编:102206
联系人:
联系电话:010-56444401-0
网址:http://aic-fe.bnu.edu.cn/index.html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6uxpnszhWkXUHf2PNBOOAQ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资讯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