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医学遗传与发育生物学学科团队)2024年诚招博士后

共计1个岗位,招 若干查看此公告的职位列表
查看此公告的职位列表
基本信息
公告详情

一、学科建设简介

1. 学科平台先进

医学遗传与发育生物学学科团队因大学学科发展,于2001年在原生物学学科团队基础上改组后建科。先后入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组成单位和教育部创新团队组成成员,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为“消化系肿瘤整合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组成单元、国家“双一流学科”和军队“双重”学科、军事转化医学军队后勤科研重点实验室组成单位以及军队个体遗传信息检测和分析实验室;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科室、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学习成才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十一五”科技工作先进集体、西安市巾帼文明岗、正规化管理先进单位,基层建设标兵单位,并记集体三等功一次。

2. 师资力量雄厚

学科是以国家杰青、军队高层次人才以及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为主体的教研团队。现有师资力量11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80%有博士学位。学科团队围绕学科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逐步形成了以细胞与组织正常/异常发育的遗传规律研究、免疫微环境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研究以及干细胞发育缺陷相关疾病及遗传机制研究等主要研究方向。培养博士后17名、博士生(含联合)82名和硕士生93名。培养的研究生就业率100%,遍布全国和全军各大医院和科研院所。多数毕业生成为所在学科骨干。学科近三年先后获得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陕西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科技新星和陕西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荣誉称号和人才项目资助。2人获批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1人获军队育才银奖,1人入选学校首批军事医学创新中心PI

3. 学术水平一流

学科二十多年耕耘不辍的科学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论文、发明专利,受到国内外专家同行的高度认可和评价。近十年来在HepatologyJ HepatolCancer ResCell RepJ Immunother CancerJ AutoimmunHaematologicaProtein CellNucleic Acid Res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承担国科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国科金重点项目、“97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等国家、军队、省级等各类课题项目82项,累计经费5000余万元。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陕西省高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以及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等。同时培养出一系列服务国家和军队的医学人才,先后获空军级专家、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军队学科拔尖人才,获军队育才金奖和银奖,获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青年科技奖、陕西省科技新星、陕西省青年人才托举计划、校青年英才第一层次资助、校中青年后备人才资助、基础医学院骨干人才和苗子人才等荣誉称号。培养的研究生2人获得全军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5人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学科深耕科研的同时,积极推进教学工作的稳步创新。教学成果先后获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以及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学科现有博士后合作导师3

秦鸿雁

医学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学科团队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细胞分化研究单元骨干成员。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委员,陕西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特支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重点项目9项,军队面上项目2项,973课题子项目1项。作为项目骨干负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项目子课题1项和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军事医学创新工程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主、参编中英文专著7部。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2012-9)和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2006-22010-4)和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2023-1)。荣获陕西省青年科技奖和军队育才银奖。带领的“肝病的细胞分子基础与转化研究创新团队”获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团队。发表SCI论文56篇,其中以第一/通讯(含共同)作者25篇,IF大于107篇;IF大于202(参与)。代表性论文发表在HepatologyJ HepatolCell RepJITCCancer ResNucleic Acid Res等国际知名期刊。主要研究方向为固有免疫细胞发育及其在器官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和转化研究。

王涛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与发育生物学学科团队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总后勤部首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扶持对象”,空军军医大学军事医学创新中心首批研究员,曾赴美国南加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年。长期从事肿瘤靶向治疗和调控机制研究,聚焦肿瘤免疫治疗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在肿瘤过继细胞治疗特别是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治疗、造血干细胞和免疫细胞表观遗传学调控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突出成绩。在BloodImmunityCancer ResBiomaterialTheranostic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20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级校级课题多项。曾获中国免疫学会“中国免疫学青年学者奖”、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特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奖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享受军队三类人才津贴。现任陕西省医师协会整合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遗传学会理事。

赵俊龙

博士生导师,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军事医学创新中心研究员,围绕免疫微环境调控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与合成生物学开展研究工作。揭示了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互作对免疫微环境的调控和肿瘤进展的影响;阐明了巨噬细胞发育和功能重塑的分子机制,绘制了巨噬细胞的分子调控网络;开发了基于合成生物学和遗传编辑的炎癌转化免疫治疗新策略。近五年以第一/通讯(含共同)作者身份在Mol CancerCell RepAdv SciCancer ResJ AutoimmunJ Immunother Cancer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7篇,总IF=190;他引846次。获批/申请发明专利6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14项资助,总经费共计380余万元。获评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青年人才托举等人才称号。获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奖(2023-3),陕西省博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23-2),陕西省优秀自然科学论文二、三等奖。获批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2021)奖励。作为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Cancer ResInt J Biol Sci等多个杂志的审稿人。任陕西省医学遗传学会青年委员。

三、博士后研究方向

1. 免疫细胞发育和功能调控以及在重大疾病中的转化研究。重点围绕固有免疫细胞发育,以重大慢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为切入点,揭示疾病发生的机制,寻找预警标志物和干预靶点。

2. 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细胞学和分子机制研究。聚焦在遗传突变和肿瘤免疫微环境对肿瘤发生的贡献,阐明不同突变基因调控肿瘤进展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并进一步开发靶向治疗策略。

3. 基于合成生物学的遗传病机制与干预研究。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同时结合单细胞组学检测、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新锐技术,在多种家族性遗传病的小鼠模型上进行遗传病机制与干预研究。

四、诚挚招聘

诚挚欢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相关专业优秀博士来电垂询、进站工作!

联系人:樊老师

联系方式:15291816451casdial@live.com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mKThcOt4WVIp6UKn6jUEDA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资讯请关注高才博士后微信公众号(微信号:bshjob)。

公告热度
解锁详细分析
该公告在同类公告中的热度为 ***,目前已有 *** 对其非常感兴趣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人才网官方微信(硕博QQ交流群:572038191,进微信群请加:gzgxrcw06)
重要风险提示:如招聘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向求职者提出收取押金、保证金、体检费、材料费、成本费,或指定医院体检等,求职者有权要求招聘单位出具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许可证明材料,若无法提供相关证明,请求职者提高警惕,有可能属于诈骗或违规行为。
高校人才网
百万硕博人的择业平台
高校直招
5000+单位官方入驻
简历直投
30W+职位一键投递
{{applyDialogData.systemTips}}
{{applyDialogData.resumeTips}}
+ 上传
+ 上传文件
立即续费
{{successContentUp}}
{{successContentDown}}
我知道了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职位投递成功!
微信扫码关注【高校人才网服务号】

求职效率翻倍

实时接收投递反馈
精彩活动抢先知晓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