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蓉城相约
第八届国际生物医药与中医药论坛
论坛面向全球诚邀生物医药与中医药相关领域: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和专业的优秀青年人才相聚成中医
时间:2024年10月下旬
地点:四川成都
学校将向报名的优秀青年学者发送参会邀请函,并提供会议期间食宿和往返差旅费。
双一流学科平台
国家级领军人才
高水平人才团队
全方位服务保障
团队介绍
序号 |
团队信息 |
||
团队名称 |
团队简介 |
团队带头人简介 |
|
1 |
本草基因组学团队 |
本草基因组学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6月,集聚了一批优秀药用植物和药理领域研究专家、学者和青年研究人员,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陈士林担任学科带头人。团队聚焦于药学研究,以靶点筛选、“千种本草基因组计划”为基础,运用药物化学、药理药效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药物分析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手段,系统开展新药筛选、分子作用靶点、天然活性成分发现、药效作用机制、分子育种等研究。与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团队获得四川省TP专家、青年科技人才项目,国家及四川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项目等。团队成员在Nature、Nature Genetics、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Plants、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
陈士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任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兼任CGCM(中药全球化联盟)副主席、中国质量协会中药分会会长,为教育部“CJ学者和创新团队计划”创新团队负责人,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等。担任APSB、Chinese Medicine、CHM、《药学学报》等期刊副主编。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
2 |
穴位效应特异性研究团队 |
团队围绕“穴位效应特异性”这一针灸学科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临床、机制和转化研究,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及部省级科研项目4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及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聚焦穴位效应特异性,通过确证穴位效应特异性规律并以穴位敏化为关键阐释穴位效应的生理病理基础,实现了针灸理论的创新突破;通过对穴位效应关键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促进了临床疗效的显著提升;通过以智能化为特征的穴位特异性诊疗平台构建和虚拟装备研发,推动了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成为《新时代中医药标志性科技成果》(2012-2022)中唯一入选“中医药新学说、新学科形成”的代表性针灸成果,有力地促进了针灸学科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 |
梁繁荣:成都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带头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国家级TP专家。从事针灸穴位临床疗效和生物学机制研究40余年,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各级课题46项,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SCI源刊247篇,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培养硕博士生180余人。 |
3 |
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多维评价研究院 |
团队秉承面向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学研究宗旨,以“系统中药学”思想为指导,以西南特色中药资源为研究对象,开展附子、红花、莨菪等西南特色中药资源的品质形成生物学机制研究、性效用评价研究、药代毒代研究、构效关系研究等,通过团队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复杂体系多维评价研究模式,揭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品质形成的分子机制,推动中药品质和疗效的科学评价及开发利用一体化,带动西南地区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
彭成: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中药学学科带头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八届中药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药学与中医药学部委员、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编委会主任委员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多维评价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中药药理学学科带头人,《Phytomedicine》副主编、《泰国中医药杂志》和中国《中药与临床》杂志主编。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创新药物专项和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60多篇,最高影响因子60.615分、ESI高被引论文15篇,全球知名学者、中国高被引学者;参加国际特邀学术报告20多次;主编“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等专著和教材20多部;获国际发明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40多项。 |
4 |
药用植物活性天然产物与生物合成研究团队 |
团队瞄准创新药物研发、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等国际前沿,面向国家和人民对原创新药的重大需求,系统开展药用植物药效物质基础、前沿交叉和转化应用研究。目前,团队已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NSFC-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云南生物医药重大专项、云南省创新团队等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在Angew Chem、Plant Cell (cover article)、New Phytol、Nat Prod Rep、APSB、Sci China Life Sci、Plant Commun (cover article)等领域内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期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项,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 |
黎胜红:博士,首席教授,二级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TP专家、德国洪堡奖学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科院“百人计划”(A类)、中科院优秀导师、四川省卫生健康领军人才等。长期从事药用植物天然产物结构、功能与生物合成等相关研究。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NSFC-云南联合基金重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3项)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 |
5 |
针灸脑科学研究院 |
针灸脑科学研究院正式成立于2017年,并于2018年入选针灸脑科学研究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于2023年获批建设针灸脑科学研究国家创新引智基地,团队依托针灸推拿学国家重点学科、“针灸防治老年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不断深化针灸与脑科学的交叉融合,牵头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等国家级课题1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等;在Gastroenterology、Neurology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穴位效应研究论文26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20余部,研究成果被纳入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指南和美国、欧洲、日本等多国临床指南/专家共识并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汇编。 |
曾芳: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副校长,博士研究生导师,针灸防治老年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针灸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针灸学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国家级TP专家、国家“青年岐黄”学者等。在Gastroenterology、AMJ Gastroenterology、Neurology、中医杂志、中国针灸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 |
6 |
中医基础与临床协同创新研究团队 |
团队致力于利用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等多种组学、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挖掘中医经典理论、中医学派、名家的临床验方、验法的现代生物学内涵。团队成员由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智能医学等多个学科的优秀专家学者构成。团队成员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等国家级、部省级课题20余项,相关成果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 |
刘毅: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国医书院院长、教育部中医学类教指委《各家学说》课程联盟副理事长,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负责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第四届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传承专委会主任委员。从事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创新与推广研究、历代名医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研究、中医文化研究等。近5年主持国家级、部省级课题7项,主编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各家学说》、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师承系列教材”《中医学派概要》、全国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专业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以及《经典诵读手册》等教材及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20余篇。获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首届中医药国际贡献奖—著作奖二等奖、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 |
7 |
针灸效应作用机理研究团队 |
团队负责人为全国针灸领域唯一的国家中医药交叉创新团队带头人,团队重点围绕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针灸效应作用机理开展临床-基础-转化全链条系统整合研究,汇集了针灸学、神经科学、免疫学、循证医学、生物信息工程等多学科交叉人才,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等系列国家级重大项目。 |
余曙光:博士研究生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国家重点学科针灸学学术带头人、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交叉创新团队带头人(全国针灸领域唯一)、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科协副主席、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TP专家,担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四川省针灸学会会长、教育部中医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围绕“针灸调整神经-内分泌-免疫机制研究”等研究领域进行了近30年的学术研究。率先系统阐释艾灸穴位效应的始动机制,证实了艾烟的安全性;率先凝炼了穴位特效与共效的特征,并阐释了穴位特效与共效的生物学基础;率先成立中医针灸领域唯一国家“111”创新引智基地及全国第一个中医药养生健康产业发展重点研究室,提升针灸社会服务能力,推动四川省中医药养生健康产业发展。 |
8 |
中医药与炎症调控研究所 |
团队依托“张之文名老中医工作室”和“巴蜀温病流派工作室”,采用“道术结合”和多元研究方法,传承创新巴蜀温病名家经验。同时,运用组学技术深入研究慢性肝病中医证候,探索其生物学本质,为精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并寻找疗效评价的生物标志物。此外,通过构建疾病模型,从多层面研究中医药对慢性肝病的防治机制,揭示病理机制,明确疗效靶点。 |
冯全生: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从事温病与感染病研究。任教育部中医学类教指委温病学课程联盟理事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抗疫先进个人。为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温病与感染病分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传承分会主任委员,国家新冠中医药防控专家组成员,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和国自然会评专家。担任全国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温病学》及创新教材《瘟疫学》主编。主持承担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及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课题。近5年公开发表SCI、中文核心等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6部。指导培养博士后、硕博士100余名。 |
9 |
以生物评价为核心的中药治疗整合评控体系研究团队 |
团队长期从事道地中药冬虫夏草和川芎的研究,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化学手段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冬虫夏草形成机制、冬虫夏草蛋白质组与修饰蛋白组、冬虫夏草代谢调控与分子鉴定、冬虫夏草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解析、川芎镉富集作用机制、川芎降镉新方法与作用机制、川芎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解析等工作。同时对相关药物进行临床疗效评估与新药开发。 |
国锦琳: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四川省TP专家。中国药学会动物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药资源生态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四川省林学会副理事长。主持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上基金、青年基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子平台项目、中医药重点专项课题等40余项,近五年纵向与企业委托项目1000万以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等论文10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项,转化1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牵头)、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牵头)。参与开发一类新药1个,二类新药1个,保健食品与健康食品数10个,研究转化了四川省第一个新食品原料,国内第一个通过欧盟和美国有机认证的中药材并出口美国12年,开发了熊猫友好型产品认证体系,开发转化单品过亿产品4个。 |
10 |
慢性疾病针灸防治研究院 |
团队围绕“慢性疾病针灸防治”这一国际针灸领域的科学难题开展了临床、机制和转化研究,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及部省级科研项目4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及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团队基于循证医学开展了以慢性疾病为研究的大样本临床研究,研究论文发表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Neurology、Neurology等国际顶尖医学期刊,用高质量证据有力证明了针灸防治慢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基于神经影像学、分子生物学,开展了针灸效应机制研究,以阐释针灸防治慢性疾病的科学内涵,研究结果被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基金委作为优秀成果报道;基于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进一步开展了成果转化和市场推广应用,获得包括国际PCT专利在内的授权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相关成果已被全国70多家医院、3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引进并应用。 |
赵凌:研究员,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级TP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国家“青年岐黄”学者,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优青等国家级、部省级项目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及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Internal Medicine、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Neurology等发表论文100余篇,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
11 |
创新药物发现研究院 |
建立一支依托于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道地药材协同创新中心、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等先进科研平台组成的团队,主研人员均由具有博士学位的多学科方向的青年骨干组成,结合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特点,融合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系统毒理学、手性合成、计算化学等多学科手段,开展基于经典中药药效物质化合物库构建及创新药物设计开发的研究工作。 |
韩波: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入选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国家级TP专家、国家“青年岐黄学者”、四川省TP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获四川省政府首届“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华医学青年科技奖、四川省青年科技奖等。主持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等。专利授权14项;主(副)编教材/专著11部。国家“双万计划”国家一流专业药学专业负责人,世中联道地药材多维评价专委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委会青年委员、四川省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药学会副理事长、首届“科创中国”天府青年百人会副秘书长。 |
12 |
民族医药学术传承创新研究团队 |
以民族医药基础研究和创新药物开发为重点,团队采用器官芯片、质谱成像、微流控技术等,从民族医药文献智能知识库及深度应用、“理-效-物-地-亲”新思维品质整合评价、“理-效-物-用”功效物质发现及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在过去5年中,团队成为全国唯一承担民族医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发展联合基金重点专项的首席主持团队,到账经费超过6000万元。牵头编撰了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大型民族医药工具书《中国民族药辞典》,厘清了全国少数民族医药资源发掘和品种家底。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获批5个民族药新药批件。 |
张艺:全国模范教师,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少数民族药学”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TP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领军人才和四川省中医药院士后备人选。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首席科学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各级奖励20余项;主编《中国民族药辞典》《民族药物学》等专著和教材,在Trends Anal Chem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培养了博士后、博硕士研究生170余名(含我国第一位民族医药博士后)。 |
13 |
呼吸与感染病的中医药交叉创新团队 |
团队是由国家级TP专家带领、四川省杰出青年等高层次多学科人才组成的交叉创新研究团队,团队成员涵盖中医临床、中药药理学、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包括3名正高级职称专家和1名副高级职称专家。团队致力于中医药防治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的研究,重点围绕疗效评价、机制探讨及产品研发三大方向展开。团队通过多学科交叉合作,结合现代技术手段,系统研究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及各类感染性疾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不仅专注于理论研究,还积极推动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开发新型中医药产品,以提升临床疗效。通过创新与合作,团队致力于在中医药防治呼吸与感染病领域取得突破,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提升临床应用价值作出贡献。 |
张传涛:成都中医药大学医院管理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国家级TP专家,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四川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四川省TP专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等,长期从事中医药防治呼吸与感染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等七个国家级学会任副会长、常委,任四川省中医药学会温病与感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开展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23项,专著6部,申请发明专利20项,发表论文130篇,其中SCI论文48篇(发表ESI高被引SCI论文1篇、中科院分区一区SCI论文1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超过20分的SCI论文1篇),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 |
14 |
基于生物效应评价的道地药材研究及开发应用团队 |
团队一直致力于中药治疗妇科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选择著名川产道地药材及其复方为研究对象,利用现代先进的分析技术、化学手段和生物学方法,开展药效物质研究和作用机制解析,阐释中药功效的科学内涵,并开展相关的创新药物研究,同时对已上市的相关药物进行临床疗效评估。近年来团队共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32项,发表学术论文212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 |
熊亮: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国家优青、国家青年岐黄学者、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TP专家、四川省杰青、成都市TP专家等。主持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优青、面上、青年基金、霍英东基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国博士后基金等4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5篇,出版专著8部,获授权发明专利35项,转化9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
15 |
中医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研究所 |
团队聚焦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临床防治瓶颈,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从临床防治、循证评价、机制探索等多方面联合攻关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领域防治难题。团队目前已构建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专业覆盖全面(中医学、临床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信息学、医学影像学等)、多学科交叉、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层次专业技术团队,通过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方式,凸显中医药防治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优势,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
谢春光:教授/主任医师,国家中医临床研究(糖尿病)基地负责人),二级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岐黄学者,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中医内分泌重点学科及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内分泌病学)带头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名中医,四川省中医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负责人,代谢性疾病中医药调控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承担国家及部省级课题4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各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获新药证书2项;授权专利3项;主编/参编教材及出版专著30余部;指导博士后8人,3人已出站;培养硕、博士研究生160余名。 |
16 |
高原病中/藏药防治与开发创新团队 |
团队以高原缺氧、心脑血管病导致缺氧脑损伤防治研究为重点,以探究特色民族药药理作用及机制为核心,采用系统生物学、类器官、分子影像学和组学等多学科交叉技术,开展藏药等特色民族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分子靶点机制研究。团队近年来采用3D人脑类器官、近红外二区、质谱成像和微流控细胞/器官芯片等交叉学科技术研究了民族药防治缺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建立了民族药活性成分快速筛选及分子靶点研究技术方法学体系。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发展联合基金重点专项等。研究成果先后在Chem Rev、Trac-Trend Anal Chem, Ccs Chem等杂志上发表。 |
孟宪丽:二级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2000年归国后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计划,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四川省首届优秀博士后。从事中药及民族药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主持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教育部、人事部留学归国人员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四川省重大科技攻关等科研项目,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9项。已发表学术论文380余篇(最高IF72.087),ESI高被引论文6篇。培养硕、博士研究生120余名,博士后6名。 |
17 |
中医药与多组学 |
团队致力于利用最前沿的分子生物学多组学创新技术来研究中医药抗肿瘤科学内涵。团队由一支多学科交叉、包括中西医结合基础、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技术等多个专业背景的优秀科学家组成。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三个:(1)高通量多组学创新技术研发;(2)抗肿瘤中药新药研究;(3)肿瘤转录重编程机制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Nature、Nature、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Science Advances、Cell Research、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国际一流刊物发表,其中2篇入选全球top1%高被引论文,单篇最高引用次数>900。 |
王栋:二级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成都中医药大学讲席教授,基础医学院学术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TP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清华大学毕业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中医药分子肿瘤学,共发表SCI论文60余篇。申请美国和中国专利14项,授权11项,转化1项。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3项)、北京市首都健康培育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重点项目、四川省天府英才工程等多个项目。现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健康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委员,3个国际SCI刊物编委。 |
18 |
证候芯片研究中心 |
团队涵盖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生物信息、人工智能、多组学研究等领域,目前团队内研究生以上学历成员已达5名,属于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团队致力于利用医学大数据、人工智能、多组学、队列研究等技术,将中医证候研究推到分子水平,进而构建系列证候芯片用于临床疾病的检测及监测分析,为中医精准化、现代化做出贡献。 |
张冠斌:博士,现任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智能装备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四川省TP专家,现任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主任、甘肃省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担任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耳聋基因诊断与防控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融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医学分会委员、福建省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分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医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康复医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康复医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同时担任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生物与医药专业产业导师。研发的系列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累计已让全国650万+新生儿从中获益。曾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科技奖励。 |
19 |
濒危药用动植物与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创新团队 |
团队主要研究濒危药用动植物与前沿生物技术交叉融合,团队创新提出干细胞/类器官等前沿技术对犀角、穿山甲、贝母等濒危药用动植物替代品开展新赛道研究;选择疗效确切的穿山甲、羚羊角、犀牛角、麝香、贝母等濒危药材,研究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发现并鉴定其作用靶标与调控网络,揭示靶标蛋白及作用通路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功能,阐明这些物质对疾病的干预和调节作用机制;围绕创新中药(新药材)和蛋白多肽类创新药物研究,研究与开发濒危药用动植物的饮片、医疗机构制剂、日化品等全产业链产品。 |
吴纯洁: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濒危药用动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药协会战略委员会专家、世中联合会中药饮片质量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中联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及四川省药学会药剂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参与起草国家标准15项,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 |
20 |
DDND研究所 |
主要是靶向药物的合成与药效学研究以及肿瘤炎症相关疾病的机制研究。团队所开发的靶向药物已成功转让2例,转让总经费超4000万。 |
鲁军: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四川省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四川省TP专家,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 |
21 |
中医药代谢性疾病防治 |
肥胖、糖尿病等神经/代谢/免疫关联的复杂性疾病,发病率日益增高,是中医药优势病种。本团队整合神经生物学、免疫学、内分泌学、代谢组学、细胞生物学等中西医学研究人员,从神经-内分泌-免疫交叉融合的创新界面切入,探究中医药防治代谢性疾病的科学内涵。 |
丁维俊: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证候与分子生物学三级科研实验室主任,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证候与精准医学中心主任,基础医学科研创新实验中心主任,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主持及参加国家级科研课题17项(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30余篇,SCI刊源文章49篇,他引3460余次。获部级科技奖9项,国家发明专利10项。培养博士研究生21名,硕士34名,博士后8名。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代谢性疾病的整合机制研究。 |
22 |
中医老年医学研究所 |
团队由中医老年病、肺病、脑病、肿瘤等不同专科人才组成。重点围绕肺间质纤维化、呼吸道病毒感染、PM2.5肺损伤、高原肺、肺癌、阿尔兹海默症、老年退行性疾病等呼吸与老年病的病因病机、证治规律、疗效评价、动物模型、中药复方作用机制、中医特色疗法等方面展开研究。从中医理论、临床疗效、现代机制等多维度阐释益气活血干预肺间质纤维化“气虚血瘀”证作用及机制。从多种通路及细胞程序性死亡途径揭示了重大新药创制——“感毒清颗粒”干预PM2.5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健康测评-疾病预警-预防干预为研究思路,建立了老年人个体化的主动健康中医干预方案。 |
王飞: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老年病)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中医药学术传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9年,致力于中医药防治呼吸病与老年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委、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委会主委。主持国家级、部省级等课题20余项,主持创新中药新药感毒清、五酯滴丸的研制。获发明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主编、副主编教材论著10余部。获部省、市级科技进步成果奖8项,培养博硕士研究生120余人。 |
23 |
态靶辨治研究所 |
团队是一支由多名专业临床医师、大学教师组成的综合性科研团队,团队成员均为医学博士毕业,其中主任医师一人,副主任医师一人,特聘副教授一人,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百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在中医学、分子生物学、医学信息学、组学、医学伦理学方面具有丰富的研究基础。团队根据仝小林院士提出的以“态靶辨治”为核心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创新体系为基础,融合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及研究方法,对中医传统理法方药量进行全面创新探索。目前已成立四川中西医结合学会态靶辨治专业委员会,联合10余家医疗单位,拟逐步建立高层次复合型中西医态靶辨治诊疗团队或治疗中心,建立态靶辨治多学科合作平台。团队成员目前主持包括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40余项课题,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多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 |
岳仁宋:成都中医药大学讲席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二级教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之名医✭卓越建树”称号获得者,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四川省名中医。医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专家评议委员会成员。1986年从事医、教、研工作至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甲状腺与骨代谢疾病方向负责人,四川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四川省保健专家。长期从事中西医防治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主持包括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近30项课题,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多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主编了包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专著10余部,培养硕博士研究生130余名。 |
24 |
中医脑病研究 |
团队聚焦中医优势病种和疑难疾病,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采用“基于经典,源于临床,证于实验”的研究思路,针对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偏头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围绕亚细胞器及炎症新机制,开展疾病风险因素发现及评价,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经典名方疗效机制的科学阐释以及中药功效的现代生物学基础研究。 |
徐世军: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学系主任,中医脑病药物整合转化研究所所长,四川省TP专家、中国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学专委会副主委、中国药学会方剂组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等20余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3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获中药新药临床批件1件,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 |
25 |
药食两用中药研究所 |
团队旨在研究药食两用中药的资源、鉴定、化学、功效等,开发药品、保健食品、普通食品,促进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
吕光华:教授,民族医药学院原院长,药食两用中药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中医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天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药学会中药和天然药专委会主任委员等;先后获得吉林农业大学学士学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香港浸会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中国内地、香港的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从事中药和民族药的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 |
26 |
针灸推拿循证临床研究中心 |
团队依托针灸推拿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循证医学与针灸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方向,长期从事循证医学与针灸优势病种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近年来围绕面瘫、偏头痛、紧张型头痛、功能性胃肠病、荨麻疹等临床常见疾病与多发病,开展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发表了系列高水平的临床研究论文。2022年发表于神经病学领域Top期刊《Neurology》的研究成果,入选“2022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2023年发表于《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内科年鉴)Top期刊的论文,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团队带头人入选202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Neurology》的研究成果入选2024年国际中医药与传统医药高影响力研究。 |
李瑛: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杏林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中医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名中医,成都榜样-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针灸学会副会长,成都针灸学会理事长。先后主持“十一五”、“十二五”、“973计划”、“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1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17项。 |
27 |
时间针灸研究所 |
团队以针灸防治重大疾病的时间效应机制为重点,开展深入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通过跨学科合作,探索时间针灸对疾病进程的影响及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研究旨在为传统医学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蔡定均: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四川省岐黄学者及海外高层次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等部省级以上课题4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
28 |
针灸与内稳态调节研究所 |
团队以胃肠道疾病、脑肠相关疾病为重点,开展针灸神经内分泌免疫稳态调节的机制研究,并对相关创新性成果进行临床转化。 |
吴巧凤: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科研中心主任,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全国名老中医继承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
29 |
中西医结合康复团队 |
本团队作为中医康复学科的领军团队,秉承“辨证施治,科学康复”的理念,将传统中医的针灸、推拿、中药疗法与现代康复技术如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及心理康复等有机结合。 |
金荣疆:二级教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卫生健康领军人才;四川省TP专家;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国家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课题1项,四川省科技重大研发计划项目2项。主编卫生部、国家中管局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等10余部。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SCI论文20余篇)。 |
30 |
养生治未病研究所 |
团队通过养生治未病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养生治未病理论与疾病早期干预研究、“养生治未病+”跨界融合研究,致力于建设养生治未病服务体系,传播养生健康文化,提升养生治未病思想指导能力。 团队拥有三个创新平台:养生健康文化传播平台,以促进养生健康理论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养生治未病临床实践平台,提供中医药养生健康优质高效临床服务;养生治未病产品研发平台,研发系列大健康养生保健产品。 |
夏丽娜:二级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中医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抗衰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未来医学会中医药一体化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治未病专委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亚健康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常务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营养与食疗专委会秘书长,四川省健康管理师协会老年康养专委会会长,四川省保健科技学会副会长。从事中医养生治未病研究、康养产业研究。 |
“更好的成都,成就更好的你”
学校为各类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
杰出人才:面议。
领军人才:年薪60-80万元+上浮薪酬,安家费100-150万元,科研启动费按学科专业划拨。
拔尖人才:年薪40-50万元+上浮薪酬,安家费50-80万元,科研启动费按学科专业划拨。
优秀人才:年薪30万元+上浮薪酬,安家费30万元,科研启动费按学科专业划拨。
青年人才:年薪25万元+上浮薪酬,安家费15万元,科研启动费按学科专业划拨。
生活保障:全省最优质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资源。学校统一购买“五险一金”
子女教育:学校配置优良的附属幼儿园、小学、中学。人才项目入选者享有子女择校机会。
人才专员服务:学校专人提供生活保障、子女教育、人才住房等方面“一站式”服务。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18011799045
联系人:范老师
联系邮箱:cdzhongyiyaozpc@163.com
【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