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参加高校人才网2022下半年博士暨中高级人才RPO线上面试会,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报名参会,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现场交流。
1.参会场次
RPO线上面试会第三场(举办日期:
举办平台:腾讯会议平台
RPO线上面试会第四场(举办日期:
举办平台:腾讯会议平台
本次招聘会针对参会人才免费,不收取参会人才任何费用。
3.活动咨询
咨询热线:020-83627641
咨询微信:15360009397(小波)
(添加微信请备注“姓名+学历+专业+毕业院校+RPO面试会”,客服老师将邀请您加入相应的活动交流群)
4.入场方式
活动开始前我们将会通知您意向单位的面试房间号,届时凭面试房间号入场与参会单位交流面试。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兰州化物所)建成于1958年,由原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催化化学、分析化学、润滑材料三个研究室迁至兰州而成立,1962年6月启用现名。
兰州化物所目前主要开展资源与能源、新材料、生态与健康等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工作。战略定位是“西部资源与能源化学和新材料高技术创新研究基地”,力争建成具有“一流成果、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人才”,特色鲜明,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国内不可替代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立研究机构。建所以来,经过几代科研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开拓创新,获得科技奖励24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41项(含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9项、摩擦学领域国际最高奖1项,为国家经济建设、科技事业发展,特别是我国石油化工及战略高技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在催化、润滑和摩擦学理论以及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贡献。
兰州化物所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1个中科院工程实验室,2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1个所级研究单元,分别是: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润滑材料与技术创新中心,精细石油化工中间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特色药用植物资源高值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同时为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材料磨损与防护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高端装备润滑油脂工程实验室,甘肃省黏土矿物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清洁能源化学与材料实验室。此外,研究所还在青岛、苏州等地建设了异地科研单元。
近年来,研究所每年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900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及引用的论文数量名列国内科研机构前列;每年申报300多件的国家发明专利及一定数量的国际专利,2020年授权专利191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在甘肃省科研院所名列前茅。
研究所建立了绿色化学化工技术、特种润滑防护材料与工程技术、西部特色中药藏药、生态环境材料与工程等4个研究技术平台。拥有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百余台。拥有相关领域图书50多万册,期刊1000多种。是甘肃省化学会、甘肃省材料学会、甘肃省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学会的挂靠单位;负责编辑出版《摩擦学学报》《分子催化》《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3种学术期刊。
目前,研究所共有在职职工78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际摩擦学金奖获得者1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4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卓越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在职职工中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11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69人。
兰州化物所于1962年开始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工作,1981年成为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0年设立化学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成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现有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材料学、材料与化工5个博士招生专业,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材料学、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6个硕士招生专业,并设有化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所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99人、硕士生导师58人。在学研究生共计355人,其中博士190人、硕士156人、留学生9人。在站博士后18人。建所以来,已累计为社会输送博士、硕士研究生1800余名。现每年招收博士生60余名(含与兰州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10名)、硕士生约50名。
根据研究所工作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人才,诚邀海内外有志之士加入,共创辉煌。
一、招聘计划
(一)国内外高层次人才
1.招聘岗位
研究所“特聘青年研究员”6名,符合条件者可推荐申报国家、中科院各级人才计划。
2.应聘学科与研究方向
润滑科学与技术:聚焦世界摩擦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建设国际一流的润滑科学与技术研发平台,发展润滑新原理新方法、颠覆性润滑技术,创制系列国家重大工程需要的高性能润滑与密封材料。
低碳催化及二氧化碳利用:聚焦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战略,建设国际一流的低碳催化及二氧化碳转化利用研发平台,发展低碳副产转化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分离与循环利用及其耦合转化的先进技术。
分离分析与矿物功能材料:聚焦西部植物与矿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建设西部特色资源高值利用研发平台,发展精准分离分析材料与技术、黏土矿物高值利用关键技术、固废资源化利用与环境污染控制技术。
3.应聘基本条件与程序
详见《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特聘青年研究员”招聘启事》或直接向研究所人事教育处咨询。
(二)优秀青年人才
招聘岗位:副高级及以下岗位科研人员/博士后
应聘基本条件(其他条件见附件1):
1.具备岗位所需的学历、专业和技能条件。
2.学风端正,科学态度严谨,爱岗敬业,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3.已在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或申报专利。
4.有较好的英语基础。
5.身体健康。
二、招聘办法及要求
(一)自发布招聘启事之日起,凡符合招聘岗位要求的人员均可报名。
(二)应聘者须提供以下材料:
1.岗位应聘申请表(见附件2)。
2.本人学习和工作简历(包括研究工作概况,发表论文目录、专著、代表性论著、专利证书、本人详细联系方式等)。
3.学历、学位证书及其他能证明个人能力水平的相关材料的复印件或扫描件,应届毕业研究生提供《就业推荐表》。
(三)应聘程序
1.符合条件应聘者提出申请,将应聘材料以电子邮件形式投递到课题组(人才团队)联系人,初审通过后向人事教育处提交相关应聘材料纸质件。
2.研究所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
3.通过审查的应聘者,研究所将组织专家进行竞聘答辩评审,应聘者根据要求提交相关材料。
4.通过专家评审的应聘者,研究所领导集体研究确定拟聘人员,进入研究所的聘任程序。
5.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应聘者按中国科学院及研究所关于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相关聘用规定办理。
三、聘后管理
(一)为加大拔尖青年人才培养与支持力度,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后备科技领军人才,研究所“特聘青年研究员”岗位招聘人员纳入事业编制自然科学研究系列,按照中科院及研究所岗位聘用规定进行管理。入选者在执行期内实施25-60万元(税前)协议薪酬。研究所分阶段提供25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聘用期间的人事、工资、保险福利等待遇按照国家、中科院、地方以及研究所相关规定执行。
(二)为加强创新性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针对应届博士毕业生及工作年限不满三年的博士毕业生,研究所实施“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制度。特别研究助理的薪酬水平相当于研究所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薪酬的平均水平,对于特别优秀或做出突出创新贡献或取得重大成果的,可提高其薪酬水平。特别研究助理可申请“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两年内中科院给予每位入选者60万元资助,研究所给予每位入选者20万元匹配经费)。特别研究助理岗位为项目聘用岗位,聘期满后,可竞聘研究所事业编制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岗位,符合条件者可申报中科院人才项目。硕士毕业生按照项目聘用人员管理,工资待遇参照研究所事业编制内同级同类岗位人员情况,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确定。
(三)项目聘用岗位聘期内实行合同管理,合同期限一般为三年。项目聘用人员享受企业五险一金等待遇。项目聘用人员在研究所连续工作满三年且聘期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可申请竞聘研究所事业编制支撑或管理类岗位,具体岗位设置根据研究所实际岗位需求情况确定。
(四)博士后流动站全年招聘,纳入特别研究助理管理。同时可享受甘肃省博士后政策支持。出站博士后可直接竞聘研究所事业编制岗位。
(五)研究所根据不同的人才计划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科研专项经费和薪酬待遇;提供住房补贴、一次性安家费等。
附件1: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2年人才需求计划 |
|||||||||
序号 |
需求条件 |
岗位设置 |
用人课题组(人才团队) |
工作地点 |
备注 |
||||
专业(方向) |
学历 |
人数 |
岗位类型 |
岗位职责或工作内容 |
课题组(人才团队) 名称 |
联系人 |
|||
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55人) |
|||||||||
1 |
物理化学相关专业 |
博士 |
3 |
特别研究助理 |
从事催化剂及催化反应工艺的研发 |
分子催化技术组 |
刘海龙 |
兰州 |
|
2 |
工业催化相关专业 |
硕士 |
5 |
助理工程师 |
协助开展催化技术的开发和放大 |
分子催化技术组 |
刘海龙 |
兰州 |
|
3 |
催化相关专业 |
博士 |
5 |
特别研究助理 |
CO2的转化利用,电催化和非均相催化 |
羰基合成与转化组 |
丁玉晓 |
苏州 |
|
4 |
催化相关专业 |
硕士 |
5 |
助理工程师 |
催化材料的制备和测试 |
羰基合成与转化组 |
丁玉晓 |
苏州 |
|
5 |
有机化学相关专业 |
硕士 |
1 |
助理工程师 |
开展有机合成相关工作 |
羰基合成与转化组 |
刘超 |
苏州 |
|
6 |
催化相关专业 |
硕士 |
1 |
助理工程师 |
主要从事课题组相关项目的研究工作,包括羰基化反应及其催化剂的研究 |
羰基合成与转化组 |
李臻 |
苏州 |
|
7 |
物理化学相关专业 |
博士 |
2 |
特别研究助理 |
从事能源与催化研究,研制新型催化剂、研究反应过程和机理 |
环境催化与清洁能源组 |
吕功烜 |
兰州 |
|
|
|||||||||
甄文龙 |
|||||||||
8 |
物理化学、材料化学、无机化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2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
纳米材料化学、光/电催化 |
多相催化与选择氧化组 |
李鑫恒 |
苏州 |
|
9 |
物理化学、材料化学、无机化学等相关专业 |
硕士 |
1 |
助理工程师 |
纳米材料制备、光/电催化 |
多相催化与选择氧化组 |
李鑫恒 |
苏州 |
|
10 |
磁性材料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 |
羰基金属在磁性材料方面的研发和应用 |
羰基金属功能材料组 |
胡斌 |
兰州 |
|
11 |
化学、化工等相关专业 |
硕士 |
1 |
助理工程师 |
新型反应器的开发及工艺优化 |
羰基金属功能材料组 |
胡斌 |
兰州 |
|
12 |
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等合成化学相关专业 |
博士 |
3 |
特别研究助理/副研究员 |
新型合成方法学研究,药物中间体的多步合成和工业化路线研发 |
仿生与不对称催化组 |
夏纪宝 |
苏州 |
|
13 |
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等合成化学相关专业 |
硕士 |
2 |
科研助理 |
新型合成方法学研究,药物中间体的多步合成和工业化路线研发 |
仿生与不对称催化组 |
夏纪宝 |
苏州 |
|
14 |
催化、有机、纳米材料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3 |
特别研究助理 |
催化材料制备、表征、性能研究,反应机理研究 |
均多相融合催化组 |
崔新江 |
兰州 |
|
15 |
催化、有机、纳米材料等相关专业 |
硕士 |
2 |
助理工程师 |
催化材料制备、表征、性能研究,反应机理研究 |
均多相融合催化组 |
崔新江 |
兰州 |
|
16 |
催化化学相关专业 |
硕士 |
1 |
助理工程师 |
开展生物质转化相应的催化剂制备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
清洁催化与合成组 |
李福伟 |
苏州 |
|
17 |
纳米材料、电催化、催化化学等相关化学化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5 |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
CO2转化利用,CO2光电催化等;开发新型、高效有机金属、纳米金属(氧化物)催化材料等 |
低碳资源催化转化组 |
李跃辉 |
兰州青岛苏州 |
|
18 |
分析化学、催化化学等相关化学专业 |
硕士 |
5 |
科研助理 |
CO2转化工业化,新型配体的研发等 |
低碳资源催化转化组 |
李跃辉 |
兰州青岛苏州 |
|
19 |
金属有机、有机化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2 |
特别研究助理 |
负责实验室日常科研活动,独立开展课题 |
吴立朋人才团队 |
吴立朋 |
苏州 |
|
20 |
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相关专业 |
硕士 |
2 |
助理工程师 |
负责实验室日常科研活动 |
吴立朋人才团队 |
吴立朋 |
苏州 |
|
21 |
物理化学相关专业 |
博士 |
3 |
特别研究助理 |
CO、CO2催化羰基化,均相催化,多相催化体系设计合成。应用为导向的C1催化研究,基于均/多相催化体系创制,发展CO、CO2为羰源的高效羰基化转化路线,实现高值功能分子选择性制备 |
何林人才团队 |
何林 |
苏州 |
|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79人) |
|||||||||
1 |
材料、物理等相关专业 |
博士或硕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助理工程师 |
负责球差电镜及其制样设备的日常运行与维护、样品测试与管理、故障诊断、检测及分析方法的高级功能开发,负责用户管理、操作培训和技术服务,以及公共平台相关事务 |
公共技术服务组 |
王云霞 |
兰州 |
熟悉透射电镜原理与操作,有分析测试经验者优先;有材料学科背景和研究经验,从事过交叉学科研究者优先 |
2 |
机械工程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 |
开发基于图像识别、温度场模拟以及润滑材料关键参数监测的轴承润滑智能检测技术 |
青岛中心公共技术组 |
娄文静 |
青岛 |
|
3 |
机械工程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 |
研发新型嵌入式油液传感技术;基于油液大数据的分析、诊断及故障预警研究 |
青岛中心公共技术组 |
娄文静 |
青岛 |
|
4 |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机械工程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5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
主要从事润滑脂、合成润滑油、润滑添加剂、摩擦润滑科学技术等研究工作 |
合成润滑材料组 |
郝俊英 |
兰州青岛 |
|
5 |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机械工程等相关专业 |
硕士 |
5 |
助理工程师 |
主要从事润滑脂、合成润滑油、润滑添加剂、摩擦润滑科学技术等研究工作 |
合成润滑材料组 |
郝俊英 |
兰州青岛 |
|
6 |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机械工程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 |
防护涂层材料设计与制备,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并推广应用 |
合成润滑材料组 |
徐书生 |
青岛兰州 |
|
7 |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机械工程等相关专业 |
硕士 |
1 |
助理工程师 |
防护涂层材料设计与制备,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并推广应用 |
合成润滑材料组 |
徐书生 |
青岛兰州 |
|
8 |
化学、材料学、摩擦学、环境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2 |
助理研究员/特别研究助理 |
润滑乳液、润滑防护薄膜、润滑液肺部毒性 |
合成润滑材料组 |
徐路 |
青岛 |
|
9 |
材料化学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 |
具有摩擦学方面的专业能力,主要从事复合润滑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协助指导培养研究生 |
合成润滑材料组 |
张霞 |
青岛 |
|
10 |
材料学(润滑材料)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 |
二维片层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摩擦学性能及应用研究;润滑材料的减摩抗磨机理研究 |
功能润滑材料组 |
王金清 |
兰州 |
|
11 |
材料学(传感材料)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 |
新型柔性材料制备及其压阻、摩擦等传感性能研究;基于二维材料的组装体的构建以及应变传感器件的组装和性能测试 |
功能润滑材料组 |
王金清 |
兰州 |
|
12 |
材料物理与化学相关专业 |
博士 |
3 |
特别研究助理 |
低维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基础研究;柔性材料的制备与摩擦学、力学、传感性能研究 |
功能润滑材料组 |
王金清李章朋 |
青岛 |
|
13 |
材料物理与化学相关专业 |
硕士 |
2 |
科研 |
二维纳米材料的宏量制备和应用研究;传感器件的组装和性能测试 |
功能润滑材料组 |
王金清李章朋 |
青岛 |
|
14 |
材料学、化学、物理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2 |
科研 |
固体润滑薄膜材料与防护涂层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真空气相沉积技术应用推广 |
低维润滑材料组 |
张广安 |
兰州 |
|
15 |
材料学、物理等相关专业 |
硕士 |
1 |
科研 |
真空气相沉积技术应用推广 |
低维润滑材料组 |
张广安 |
兰州 |
|
16 |
有机合成、化工工艺、化工机械、机械设计、润滑科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10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
高分子化学合成、润滑新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新型高性能合成基础油与添加剂、高性能润滑油与润滑脂的技术产品开发与工程化研究 |
高端装备润滑组 |
赵改青 |
青岛 |
|
17 |
有机合成、化工工艺、化工机械、机械设计、润滑科学等相关专业 |
硕士 |
5 |
助理工程师 |
高分子化学合成、润滑新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新型高性能合成基础油与添加剂、高性能润滑油与润滑脂的技术产品开发与工程化研究 |
高端装备润滑组 |
赵改青 |
青岛 |
|
18 |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物理学、机械工程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3 |
特别研究助理 |
主要从事固体润滑薄膜、固体-液体复合润滑薄膜材料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等工作 |
润滑与防护薄膜组 |
郝俊英 |
兰州青岛 |
|
19 |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物理学、机械工程等相关专业 |
硕士 |
3 |
助理工程师 |
主要从事固体润滑薄膜、固体-液体复合润滑薄膜材料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等工作 |
润滑与防护薄膜组 |
郝俊英 |
兰州青岛 |
|
20 |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机械工程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2 |
科研 |
开展材料表面与界面研究,高分子生物医用材料研发,润滑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材料表面与界面组 |
蔡美荣 |
兰州 |
|
|
|||||||||
青岛 |
|||||||||
21 |
高分子材料相关专业 |
博士 |
2 |
特别研究助理 |
涂层材料 |
材料表面与界面组 |
于波 |
兰州 |
|
22 |
高分子化学、有机化学、材料化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10 |
特别研究助理 |
聚合物分子刷合成及表面改性应用,Janus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润滑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材料表面与界面组 |
盛文波 |
兰州 |
|
23 |
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 |
深海环境下金属材料腐蚀磨损与交互作用机制研究 |
聚合物摩擦学组 |
王建章 |
兰州 |
|
24 |
材料学相关专业 |
博士 |
2 |
特别研究助理 |
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摩擦学等相关学科毕业,开展新型薄膜材料制备及服役行为研究 |
空间及核辐照摩擦学组 |
王鹏 |
兰州 |
|
25 |
物理相关专业 |
博士 |
2 |
特别研究助理 |
等离子体物理、核科学与技术、凝聚态物理等相关学科毕业,开展极端环境下材料服役行为研究 |
空间及核辐照摩擦学组 |
王鹏 |
兰州 |
|
26 |
材料学相关专业 |
硕士 |
2 |
助理工程师 |
金属材料学、金属热处理、金属加工等相关材料学科毕业,开展物理气相沉积薄膜材料制备及性能评价 |
空间及核辐照摩擦学组 |
王鹏 |
兰州 |
|
27 |
凝聚态物理相关专业 |
硕士 |
2 |
助理工程师 |
材料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等相关学科毕业,开展物理气相沉积薄膜材料制备及性能评价 |
空间及核辐照摩擦学组 |
王鹏 |
兰州 |
|
28 |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2 |
特别研究助理 |
摩擦学研究,传感器设计或理论模拟 |
摩擦物理与传感组 |
王道爱 |
青岛 |
|
29 |
材料、化学、物理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 |
高效能摩擦发光材料的开发及其在摩擦学工程与信号传感方面的应用研究 |
摩擦物理与传感组 |
王赵锋 |
兰州 |
|
30 |
物理学、微电子、计算机等相关专业 |
硕士 |
1 |
助理工程师 |
摩擦物理和光物理技术的市场需求调研与分析、摩擦传感器件的辅助设计 |
摩擦物理与传感组 |
王赵锋 |
兰州 |
|
31 |
模拟计算相关专业 |
博士 |
2 |
特别研究助理 |
开展材料表/界面性能多尺度计算;开展材料数据库建设和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大数据进行分析 |
计算摩擦学组 |
鲁志斌 |
兰州 |
|
32 |
材料学、摩擦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 |
复合材料热喷涂设计制备研究,相关科研项目、国家课题申请 |
润滑系统工程组 |
易戈文 |
兰州 |
|
精细石油化工中间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人) |
|||||||||
1 |
环境催化、多相催化、工业催化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2 |
副研究员 |
从事多相催化剂、环保催化剂的研发 |
工业催化组 |
唐志诚 |
兰州 |
高层次人才 |
2 |
环境催化、多相催化、工业催化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3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
从事环保催化剂的研发与产业化 |
工业催化组 |
唐志诚 |
兰州 |
|
3 |
物理化学、能源化学、催化化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 |
开展涉及CO2捕集、存储和转化利用等相关方面的基础研究工 |
催化新工艺组 |
孟旭 |
苏州 |
从事过CO2转化利用相关科研工作者优先 |
中国科学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20人) |
|||||||||
1 |
化学、材料化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科研 |
分离材料、萃取材料、分析方法研究 |
色谱材料与分析技术组 |
郭勇 |
兰州 |
|
2 |
材料化学、天然产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2 |
科研 |
多孔分离新材料、新技术,色谱分离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特色植物资源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 |
药物工艺标准组 |
邵瑾 |
兰州 |
|
3 |
有机化学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特聘研究助理 |
荧光探针分子的设计与合成、生物分子识别与光化学传感及生物成像研究;药物吸附分离及稳定化新材料的设计及宏量制备与应用技术研究;协助课题组长完成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管理及维护 |
药物分子识别与传感技术组 |
董树清 |
兰州 |
|
4 |
材料化学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特聘研究助理 |
化学修饰电极及光电极设计制备传感器构建、电化学分析新材料新方法、光电催化分析及成像技术研究;药物吸附分离及稳定化新材料的设计及宏量制备与应用技术研究;协助课题组长完成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管理及维护 |
药物分子识别与传感技术组 |
董树清 |
兰州 |
|
5 |
分析化学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 |
疾病早期诊断或食品、药物分析的新方法、新技术研究 |
药物化学成分与分析技术组 |
哈伟 |
兰州 |
|
6 |
天然药物化学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 |
植物化学成分分离、鉴定、结构修饰、活性评价、定向递送及相关新方法、新技术研究 |
药物化学成分与分析技术组 |
哈伟 |
兰州 |
|
7 |
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等 |
博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 |
药物分离或标志物检测新材料、新方法研究,具有色谱分离纯化经验优先 |
手性分离与微纳分析组 |
邱洪灯 |
兰州 |
|
8 |
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等 |
博士 |
1 |
博士后 |
药物分离或标志物检测新材料、新方法研究,具有色谱分离纯化经验优先 |
手性分离与微纳分析组 |
邱洪灯 |
兰州 |
|
9 |
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等 |
硕士 |
1 |
助理工程师 |
药物分离或标志物检测新材料、新方法研究,具有色谱分离纯化经验优先 |
手性分离与微纳分析组 |
邱洪灯 |
兰州 |
|
10 |
化学生态学相关专业 |
博士 |
2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
阐明植物化感作用及微生态系统的互作机制及应用技术研发 |
植物化学生态组 |
秦波 |
兰州 |
|
11 |
化学生态学相关专业 |
硕士 |
2 |
助理工程师 |
阐明植物化感作用及微生态系统的互作机制及应用技术研发 |
植物化学生态组 |
秦波 |
兰州 |
|
12 |
药理学相关专业 |
博士 |
2 |
特别研究助理 |
藁本内酯衍生物在抗脑卒中、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学研究 |
植物化学生态组 |
柳军玺 |
兰州 |
|
13 |
分析化学相关专业 |
硕士 |
1 |
助理工程师 |
负责大型仪器运行、维护与管理,仪器技术性问题的处理和故障排除,进行对外测试服务,配合科研人员完成项目申请等 |
药物公共测试管理组 |
胡玥 |
兰州 |
|
14 |
天然药物化学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
植物天然产物的制备和表征 |
杨军丽人才团队 |
杨军丽 |
兰州 |
|
15 |
合成药物化学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
基于靶酶的天然产物结构改造和优化 |
杨军丽人才团队 |
杨军丽 |
兰州 |
|
16 |
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
神经精神性疾病模型建立、化合物分子机制研究 |
杨军丽人才团队 |
杨军丽 |
兰州 |
|
中国科学院材料磨损与防护重点实验室/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究发展中心(29人) |
|||||||||
1 |
材料学、化学、物理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2 |
特别研究助理 |
开展特种润滑防护功能材料设计、制备与应用研究工作,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 |
磨损与表面工程组 |
李红轩 |
兰州 |
|
2 |
材料学、化学、物理学等相关专业 |
硕士 |
4 |
助理工程师 |
开展特种润滑防护功能材料设计、制备与应用研究工作 |
磨损与表面工程组 |
李红轩 |
兰州 |
|
3 |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2 |
特别研究助理 |
聚氨酯、聚酰亚胺等聚合物自润滑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磨损机理研究 |
聚合物自润滑复合材料组 |
王廷梅 |
兰州 |
|
|
|||||||||
青岛 |
|||||||||
4 |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 |
硕士 |
2 |
助理工程师 |
橡胶及聚合物自润滑复合材料的研发及生产制备 |
聚合物自润滑复合材料组 |
王廷梅 |
兰州 |
|
|
|||||||||
青岛 |
|||||||||
5 |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凝聚态物理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4 |
特别研究助理 |
高性能固体润滑及防护薄膜材料的设计、制备;金属表面改性技术研发;苛刻环境条件下材料的损伤、防护及服役行为研究 |
物理气相沉积润滑薄膜组 |
高晓明 |
青岛 |
|
6 |
化学与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模拟计算等相关 |
博士 |
2 |
特别研究助理 |
特种润滑油脂与添加剂的研发 |
特种油脂与密封材料组 |
宋俊杰 |
青岛 |
|
7 |
数值模拟计算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 |
材料磨损表面的磨损定量分析与预测模型 |
特种油脂与密封材料组 |
宋俊杰 |
兰州 |
|
8 |
有机化学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 |
特种润滑油脂合成 |
特种油脂与密封材料组 |
宋俊杰 |
兰州 |
|
9 |
材料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2 |
特别研究助理 |
开展激光表面工程、3D打印制备功能涂层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
金属基高温润滑材料组 |
梁军 |
兰州 |
|
10 |
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模拟计算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2 |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
摩擦模拟,超滑,微观尺度摩擦学 |
纳米润滑组 |
张斌 |
兰州 |
|
11 |
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模拟计算等相关专业 |
硕士 |
3 |
助理工程师 |
摩擦模拟,超滑,微观尺度摩擦学 |
纳米润滑组 |
张斌 |
兰州 |
|
12 |
材料、化工、机械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 |
聚合物复合材料理论与技术研究 |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组 |
张嘎 |
青岛 |
|
13 |
材料、化工、机械等相关专业 |
硕士 |
1 |
助理工程师 |
聚合物复合材料理论与技术研究 |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组 |
张嘎 |
青岛 |
|
14 |
金属、陶瓷材料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 |
开展新型金属/陶瓷基润滑耐磨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研究 |
金属陶瓷耐磨材料与先进制造组 |
孟军虎 |
兰州 |
|
15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 |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润滑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工程用特种润滑材料组 |
王宏刚 |
兰州 |
|
甘肃省黏土矿物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环境材料与生态化学研究发展中心(9人) |
|||||||||
1 |
材料学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 |
从事黏土矿物功能材料研发工作,拓展黏土矿物的新应用 |
功能复合材料组 |
王爱勤 |
兰州 |
|
2 |
化学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 |
从事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工作,为黏土矿物高值应用解决关键共性问题 |
功能复合材料组 |
王爱勤 |
兰州 |
|
3 |
矿物学相关专业 |
博士或硕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助理工程师 |
从事黏土矿物微观结构及应用研究工作,开发黏土矿物相关产品 |
功能复合材料组 |
王爱勤 |
兰州 |
|
4 |
计算化学相关专业 |
博士 |
1 |
特别研究助理 |
从事黏土矿物结构演化计算分析 |
功能复合材料组 |
王爱勤 |
兰州 |
|
5 |
分离分析、食品化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或硕士 |
3 |
特别研究助理/助理工程师 |
马铃薯功能营养分离分析方法与食品安全因子精准分离分析方法研究。马铃薯蛋白等结构特征与加工性能研究。相关植物功能组分分离分析方法研究 |
材料与分离分析组 |
曾凡逵 |
兰州 |
|
6 |
物理化学、材料学、高分子、有机化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2 |
特别研究助理 |
从事超疏液涂层研制及其产业化;黏土矿物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如锂电池隔膜、气凝胶、界面蒸发材料...)方面的工作 |
硅基功能材料组 |
张俊平 |
兰州 |
|
清洁能源化学与材料实验室(6人) |
|||||||||
1 |
材料学、物理学、化学、光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或硕士 |
3 |
特别研究助理/助理工程师 |
开展双碳目标下能源薄膜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涉及太阳能光热转换、高温红外辐射、界面水蒸发、辐射制冷、水冷壁防结焦和耐高温腐蚀、防护与防覆冰、增透与自清洁、抗氢脆渗漏、电解电极材料 |
低碳能源材料组 |
高祥虎 |
兰州 |
|
2 |
化学、材料学、物理化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3 |
特别研究助理 |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研究 |
电化学储能材料组 |
郎俊伟 |
青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