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差不多半年了,我依然没有找到工作。”
小林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邮箱和手机,看看自己投出去的简历有没有反馈。然而,大多数情况下,回应他的是无声的寂静,偶尔收到的回复也是冰冷的“对不起,您不符合……”。
长时间的求职失败是很打击人的,尤其是对面没有反馈的时候,你不知道自己好还是不好,又为什么没有通过。
每天小林都在摆烂和奋斗之间反复横跳,一边想着“就这样吧,找不到我有什么办法”,一边又抱有期待“干它!我就不信我找不到工作!”
就这样几个月过去了,小林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工作,更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最近,在网上围观了一些硕博毕业生分享他们找工作的心路历程。其中有硕士也有博士,有双非也有985,有文科生也有理科生。不同的人,但都有着相似的处境,都同样对未来感到迷茫——
硕博毕业找工作屡屡失败,问题究竟出在哪儿?总结一下,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01.第一学历不够优秀
尽管我们说学历不应该是唯一标准,但现实是,许多单位在筛选简历时,还是会以本科学历为重要参考。
如果你的本科学历不是985、211之流,那么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可能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利地位。别说进门了,可能连门把手都摸不着↓
图源网络
即使招聘公告中没有写明,可能也只是为了避免被求职者指责就业歧视。至于简历收回来,怎么挑选就是单位的事了。
不过,也要承认,第一学历好的人未必只是赢在本科,他们的文章也可能非常厉害,用人单位只是优中择优罢了。
02.科研成功/实践经历不够
想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仅有学历远远不够,还有很多附加条件。
就拿进高校来说,跟你竞争的都是硕士博士了,科研成果才是比拼的关键,看数量,看质量,看一作,看期刊……而对于双师型教师/应用型本科招聘,求职的加分项则是有企业实践、项目背景等。
信息来源:高校人才网
03.“天坑”专业市场需求小
某帖子:好焦虑,985博士找不到工作……
网友扎心评论:985博士找不到工作?哦,生化环材啊,那没事了。
大部分的文科专业也是如此。即使求职者具备高学历,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岗位需求有限,竞争变得异常激烈,许多高学历人才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04.地域限制了工作机会
为什么大家都向往在大城市工作?除了大城市拥有优质的生活条件和更高的薪资水平,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工作机会多。
部分高学历人才回到家乡就业,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当地可能根本就没有招聘自己所学专业的岗位,也不需要那么高的学历。
而在大城市,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有更多优质的平台,硕博可以更容易地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岗位。当然,竞争也更加激烈。
05.资源错配导致被拒
在求职多番失利的情况下,自信心受挫,一些硕博就干脆“摆烂”,心想只要是份工作都可以,于是投递一些基础岗位。
然而,这些基础岗位也拒绝了他们,这下子自信心更加受打击了。
高攀不起,向下就业还不行吗?可能还真不行,研究生求职因为学历高而被筛的案例并不在少数↓
学历太高也是错吗?其实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招聘岗位学历、经验要求都比较低,工资不高,工作内容也比较简单。即使求职者表示不介意,用人单位还是会担心研究生适应不了,出于稳定性考虑而选择非研究生。
对于研究生来说,没能进入这样的岗位并非是损失。盲目求职不可取,与其病急乱投医,不如积极主动寻找工作机会,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挫折时,冷静反思是哪方面出了问题,如何调整策略。
结语
通常来说,找工作越早进行规划,越能占据先机。
比如说,要进高校做辅导员或思政相关的岗位,党员是必须的;又比如说,进高校和进企业是完全不同的思路,前者看重论文,而后者则更看重实习实践经验。
等到求职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有所欠缺,机会已经跟你说再见了。最好趁还没有毕业的时候,想清楚自己想往哪个领域发展,好让将来求职时能更符合用人要求。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一开始就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在摸索中前行,走着走着才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所在,甚至有时候,走着走着,就踏上了未曾设想的道路。
所以,即使没有早早规划,也不必过于焦虑。
找不到工作也未必是你不够优秀,可能只是没有找对方法罢了。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尝试,相信机会总会出现的。
▍往期内容
>>《民办劝退,公办进不去,“新型民办高校”了解一下!丨高才情报局第116期》
>>《应届可报,专业不限,双一流高校行政岗值得去吗?丨高才情报局第115期》
>>《重磅!辅导员评职称“取消论文限制”,哪些人会获利?丨高才情报局第1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