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最新动态
- 求职攻略
- 职场分享
- 就业形势
- 观点热议
- 学术科研
- 新闻动态
-
高校人才网招聘信息日报(2024年11月20日)
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24年度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招聘人数:若干截止日期:详见正文报名方式:站内应聘2、烟台南山学院2024年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招聘人数:若干截止日期:详见正文报名方式:站内应聘3、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2024年招聘简章招聘人数:若干截止日期:详见正文报名方式:站内应聘4、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2024年人才引进计划招聘人数:若干截止日期:详见正文 报名方式:站内应聘2024-11-210 浏览 · 0 收藏 -
高校编制岗不足3%,未来三年还有机会“上岸”吗?
在这个学历日益内卷的时代,高校编制岗位的竞争愈发激烈。据高校人才网统计数据显示,高校教师及行政超7万个招聘职位中,仅有2000个左右是带编制的,占比不足3%。这一数字无疑给许多寻求稳定职业发展的硕博带来不小的压力。然而,即便在这样的背景下,机会依然存在,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和利用这些机会。高才VIP 助力求职体验升级,为你提供全方位的求职解决方案!点击了解详情成为高才VIP开启你的专属求职之旅成为高才VIP有什么优势?一键掌握编制岗在编制岗位稀缺的今天,精准的信息至关重要。高才VIP会员专享的编制查询服务,让你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编制岗位信息,不错过任何一个“上岸”机会!智能人岗分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才VIP提供的竞争力分析工具,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你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让你清晰了解自己在求职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投递,提高成功率。投递简历优先展示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你的简历需要被优先看到。高才VIP的投递置顶服务,能让你的简历在招聘方的简历列表中排名靠前,增加曝光率,提升被选中的机会。免费获取求职干货求职路上,知识就是力量。高才VIP会员可以免费获取我们精心准备的求职干货,包括岗位分析、面试技巧、笔试攻略等,让你在求职过程中更加从容不迫。……除此以外还可享公告热度查询、免费简历模板等会员权益升级高校人才网求职VIP多达12项权益,助你就业加速!↓高才VIP完整权益一览↓权益钻石VIP黄金VIP投递置顶✔️❌简历置顶✔️❌简历刷新不限次数1次/天竞争力分析✔️✔️公告热度✔️✔️编制查询✔️✔️简历模板✔️✔️浏览足迹✔️✔️收藏查看✔️✔️求职资源✔️✔️专属标识✔️✔️高才优课✔️开通180天加赠立即成为高才VIP开启你的专属求职之旅!↓点击链接了解更多↓https://www.gaoxiaojob.com/vip.html2024-11-2014 浏览 · 0 收藏 -
一位名校教授的人生自省:别让“排队上车”成为你的目标
编者按:安山是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的博士,发过几篇不错的论文,5年即顺利毕业。在他看来,读博士跟本科差不多,“你只要努力了,发论文就没有太难的”。此后,他曾有2段博士后经历,之后去了一所加拿大大学担任教职。直到今年,他回国到母校当上教授,那是国内的顶尖高校。尽管外人看来安山的人生算是顺遂,但自博士毕业后,他一直在反思:按照绩点“排队上车往前走”不应该是人生目的,人生应该有更多可能性。由此,安山的人生也有了更多尝试。接到学院领导布置的给新生作分享的任务,安山很快就有了思路。想到20年前坐在台下忐忑的自己,他当然知道那些新生最关心的是什么,“我知道他们心里都是虚的,希望可以帮助他们缓解一下”。他翻出了自己当年的日记。大一刚入学的安山,最担心的事情是自己考试能不能及格,千万别被勒令退学。毕竟身边是200多个学霸,不是奥赛金牌得主就是省市状元,而自己物理竞赛连铜牌都没拿到。安山告诉新生们:在这所学校,本科毕业后读博士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但那不过是按照绩点“排队上车往前走”的惯性,“我们真的认真思考过自己是谁、自己的路在何方吗?”读博前的安山,除了做物理学家,从来没有考虑过人生其他的可能。直到博士快毕业,这位拖延症晚期患者才被迫开始思考人生追求,他的经历正是无数物理学子的一面镜子。他说,千万不要让“排队上车”成为你的目的,因为总有一天,所有的车都将到站,“你总归要一个人看清方向,独自上路”。这是一个做题家自省的故事。开局即恐慌 作为大一新生,安山的不够自信是有来源的。他的父母都是国企职工,从小学到高中他都是在安徽省的一个三线城市就读的,正是小镇做题家的样板。在高中,他并不是那个学习最拔尖的,毕竟自己的同桌是当年全市高考裸分第一,而自己从来没拿到过第一名。之所以后来能入学国内顶尖高校,他自认为是运气好,最终在2004年因为安徽省物理竞赛获得保送。像其他孩子一样,小时候的安山一直被父母要求好好学习,他也因此养成了读书学习的惯性。《十万个为什么》也是翻阅了多遍,追求科学似乎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进入物理学院,是安山奋力争取的结果。他觉得报物理专业是理所应当的,结果在当年春节拿到的却是地球物理专业的录取通知书。他很难接受,直奔学校招生办提出质疑。还好,招生办最终给他改了过来。如果学了地球物理专业会怎么样?安山没法给出答案,只是觉得那个专业转行似乎不太容易。不过,他读博时曾遇到一个一起打羽毛球的地球物理学博士,后来去了石油公司,薪水高得惊人。在物理学院,他完全不知道大家到底实力如何,这潭深水到底有多少蛟龙。身边同学差不多三分之一是竞赛保送而来,三分之二是高考尖子。作为做题家,他每天都在忐忑中。上高数课的时候,他觉得每个人头顶上都贴着“学霸”的标签。每当上课有的地方没听懂,或者作业中有一道题不会做,他都会觉得自己是全班唯一一个没听懂、唯一一个不会做的。他还会把这个忧虑放大。他推测,按照这个发展趋势,自己很可能会跟不上课堂进度,最后因为几门课不及格而被退学。他用了一个当时的流行语来形容那时的恐慌,“求此刻心理阴影面积”。时间给了他答案。经过第一次期中考试,他终于长出了一口气。他说,其实熬过第一年就会不一样,“时间会让你逐渐发现,你和周围的同学,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他发现,相对于高考生,竞赛保送生占了很大便宜,因为一些课程已经在高中学过了,“这在某种意义上属于作弊”。那些竞赛生只要能保持之前的学习劲头,就没什么考试压力,而一些高考生,尤其是边远地区的高考生,即便是省市状元也会显得吃力。多年以后,他把当年入学时的恐慌看透了,“考试这个事情其实是最简单的,正是做题家最擅长的事情,你都不需要多聪明”。大学4年,他做了4年作业,然后就毕业了。回头看,也挺快乐。本科毕业的时候,10个同学里有9个选择了深造读博士。安山也不例外,他一样“排队上车”。按照自己的课业表现,他顺利申请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生资格。他没有想到,人生真正的挑战在5年后博士毕业之际才会到来。四处出击 2013年,临近博士毕业的时候,安山才察觉没有书可读了。他定睛一看,没有人再按照成绩来“排队”了,有人去做了码农,有人去了投行,有人去了咨询公司。他的一个师兄甚至在读到第四年的时候去华尔街挣钱了。不过,这个师兄一直惦记着这个学位,导师大发善心保留了答辩的机会。直到第十年,师兄终于抽出时间回来答辩。那个时候,安山还是一个纯粹的博士生。他有些蒙了,原来不是只有从博士后到教职这一条路径,原来人生的可能性有这么多。他观察到,选择去做博士后的不到三分之一,那才是少数人的选择,毕竟选择博士后就意味着要走学术之路了。他决定走出去试试,虽然社会上有太多的未知而让人畏惧。第一个选择是跟随一个师姐的脚步,去了北京的一家咨询公司,前后待了不到3个月。作为乙方,他们工作的核心就是帮助甲方把利润提高,也就是压缩开支,增加收入。他参与了两个业务。第一个客户是一家跨国食品公司。项目需要进行市场调研,设计这家食品公司在中国的铺货渠道。安山发现,这里的业务仅仅需要做一些加减乘除的事情,完全用不到他多年来学到的专业技能。第二个客户是一家国际快递公司。他们需要帮甲方制定一套门店经营手册,培训销售人员的业务能力,总结竞争对手的成功经验。他发现了一个真相,自己的名校学历仅仅起到给公司打招牌的作用,而非为了解决业务技能需求。至于业务本身,一个高中生都能应付得来。为什么去这家咨询公司?安山给出的答案很坦诚:“首先给的钱多,其次不需要做什么准备。”不过,他很快就辞掉了这份工作。尽管在2013年的时候,这家咨询公司给安山提供了接近百万的年薪,但老板严厉的push(催逼)让安山很难适应,每天熬夜也让他深感疲累。他还是喜欢学校里的松弛,以及老师们和蔼可亲的面孔。不过相较而言,他对这份工作还是相对满意的,毕竟工作本身有一定成就感,能知道自己在其中发挥了多少作用。而在硅谷做码农的同学则是纯粹的工具人,有时候完全不知道自己写的代码体现了什么价值。第二个尝试更像一次伟大创业的前奏,可惜起步即夭折。他所在院系有一个同届博士、本科毕业于哈佛的美国人,更早的时候就在办公室宣扬自己的“伟大”创业设想:100年后的马路上一定不会再有燃油车,所以新能源一定是全球最火的领域,他要在这个领域大干一场。安山说,他的宣扬就像传教一样,多数人只是听听而已,只有自己有点当真了。他们决定第一步是去夏威夷卖太阳能热水器。他们的商业思路很丰满:夏威夷是太平洋上的群岛,所有的燃料都需要从美国大陆补给,油价几乎是美国大陆的2倍,同时当地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那么作为能源消耗大头,热水器采用太阳能的话一定是有前途的。那是一项“空手套白狼”的业务,两个人决定先进行“to B”的业务,也就是专门针对当地的酒店、学校和健身房等热水器需求大的机构。他们拜访了二三十家酒店、一家学校和一家健身房,递了名片后就帮对方计算投资回报率,并告诉对方2年即可回本。然而磨破了嘴皮,只换来了潜在客户的敷衍,最终一台热水器都没卖出去。回头看,安山认为问题出在了他们的物理学思维上。学物理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就是只关注两头,容易忽略中间细节,怎么去实现才是更考验人的,“那比做教授难多了”。之后他还考虑过两个事情。其一是参加一个名为“美丽中国”的西部支教项目,待遇很低,但他想的是一方面可以做一些公益的事情,另一方面可以找时间读书。只是对方要求至少要签2年的合同。安山对自己的坚持没有信心,还是放弃了。另一个机会是专利相关的,时薪都有几百元,也不用做什么准备,但安山用了一分钟的时间就拒掉了,“还是挺枯燥的,我懒得天天做一个比较无聊的事情”。灵魂之问 安山只是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干啥,在四处出击之后,他终于走上了博士后之路。其实他的博士后offer在折腾那些事情之前就已经拿到了。大部分的折腾都是在写完博士论文到博士后入职期间进行的,只有“美丽中国”支教的事情发生在博士后入职之后,那次支教面试是在旧金山进行的。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的博士后。那时他刚从咨询公司离职,他告诉博士后导师自己对将来发展的困惑。身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导师告诉他,自己已经50岁了,其实也不确定以后是不是继续从事这个行当。相比国内多数博士生的延毕,安山已经是学术界的幸运儿了:在普林斯顿遇到了一个不错的导师,对课题虽不是每天做梦都梦到的那种,但也比较感兴趣,发了几篇不错的论文,5年即顺利毕业。不过在他看来,读博士跟本科差不多,“你只要努力了,发论文就没有太难的”。他做了2次博士后,然后去了加拿大一所大学担任教职,直到今年,他回国到母校当上教授。之所以能做到名校教授,安山觉得运气占很大的成分。他研究的是太阳系外行星和形成机制。在这个领域最大的成功者当数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也就是来自瑞士的Michel Mayor和Didier Queloz,他们发现了一颗系外行星。安山的评价是,那是一个巨大的赌局,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人类还不知道太阳系以外的地方存在行星,有些基金评审认为系外行星研究属于伪科学范畴,Michel Mayor和Didier Queloz竭尽全力做这件事是抱着巨大的勇气的。安山的课题也有“赌”的成分,只是冒的风险没有瑞士那两位诺奖得主那么大。他打算用人工智能代替现在的模拟计算,但是目前的数据还远远不够。对于天文学者而言,对所研究的领域一直感兴趣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天文学研究无需做实验,有台电脑就行,从读博到上班都不用打卡,那么对自我管理的要求就很高——如果对这个事情兴趣不够,就很难坚持下来。事实上,安山的内心深处有另外一个念头一直在萌动,那是因他的一个高中同学引发的。那个同学保送去了复旦,读的是软件专业,他在毕业以后读了复旦历史系硕士,之后又去美国读了历史学博士,如今在美国的大学教授历史。在大约10年前,当得知安山在研究宇宙学,他就提出了一个让安山宛若当头棒喝的问题:“你觉得会发现那个最终真理吗?”这个灵魂之问让安山惊觉:以前一直认为,努力就可以获得终极答案,但真相是残酷的,很可能永远不会获得终极答案,自己这一辈子大概只能做出一些小的发现。当时有那么两分钟,安山觉得自己应该立马金盆洗手,离开这个行当。他或许理解了,当年的博士后导师为什么都年过半百了,还在想着人生的其他可能性。初中的时候,他的语文老师告诉他,以后可以去当作家,因为安山写了一篇读起来很合理的、字数颇多的小说,那是一个关于洪灾中一家人曲折命运的故事。同时他在看《动物世界》节目的时候,又对大型动物的社会结构很感兴趣。这么多年来,他对未来人生的其他可能性一直都有隐隐约约的期待。他说,这或许是天文学家的通病,世俗中的烦恼不多,但会徒增人生意义层面的纠结。(安山为化名)2024-11-2010 浏览 · 0 收藏 -
“优师计划”师范生须履约任教 若违约将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中工网讯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优师计划”师范生毕业后须按协议约定,到定向县中小学履约任教,确保“优师计划”师范生离校前全部落实任教学校。《通知》强调,“优师计划”师范生毕业后须按协议约定,到定向县中小学履约任教。国家优师专项师范生未按规定履约的,按照协议约定承担相应责任,违约记录归入人事档案,依法依规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各培养院校要高度重视“优师计划”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履约任教。《通知》要求,优化就业服务,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机构编制部门,在核定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额内,提前安排、准确核查接收“优师计划”师范生编制计划,统筹制定招聘计划。《通知》明确,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履约管理。除规定的三种特殊情况外,未到定向县中小学任教,或者履约任教未满6年且不继续履约的国家优师专项师范生,视为违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违约记录归入违约学生个人档案,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此外,教育部提到,各地要为“优师计划”师范生到农村任教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优师计划”师范生履约任教后的专业发展纳入各级培训计划,持续支持“优师计划”师范生专业发展和终身成长。(于霏)2024-11-200 浏览 · 0 收藏 -
正规的职称申报渠道有哪些?
正规的职称申报渠道有哪些?2024-11-208 浏览 · 0 收藏 -
高校人才网招聘信息日报(2024年11月19日)
1、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校本部2024年专任教师招聘公告招聘人数:若干截止日期:详见正文报名方式:站内应聘2、江苏科技大学2024年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招聘人数:若干截止日期:详见正文报名方式:站内应聘3、福建师范大学2024年海内外英才论坛诚邀您参加招聘人数:若干截止日期:2024-12-10报名方式:站内应聘4、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2024年人才招聘公告招聘人数:若干截止日期:详见正文 报名方式:站内应聘2024-11-200 浏览 · 0 收藏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4年招聘公告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参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的大学。大学以创建一所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国际化的氛围、中英并重的教学环境、书院制传统、通识教育、新型交叉学科设置和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目前,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0多名优秀学子正在港中大(深圳)求学。自2014年成立以来,经过十年的发展,大学学科建设已逐步完善,现有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医学院、音乐学院、公共政策学院七个学院以及一个研究生院。2024-11-190 浏览 · 0 收藏 -
湖南实施“双一流”建设计划,7个学科予以优先支持
11月15日,湖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湖南省高等院校布局优化实施方案》《湖南省高等院校学科专业优化实施方案》(简称《两优方案》),将实施“五个一批”“五个计划”的重点任务,全面提升高等院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根据《湖南省高等院校布局优化实施方案》,“五个一批”指“整合资源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整合优化一批同质化高等院校、整合优化一批师范类高等院校、整合优化一批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资源、整合优化一批独立学院资源”。《湖南省高等院校学科专业优化实施方案》提出,实施“五个计划”的重点任务,具体为“双一流”与“双高”建设计划、支撑主导产业学科(专业群)建设计划、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发展计划、学科专业限制停招撤销计划、学科专业内涵重塑计划。实施“双一流”与“双高”建设计划,着力加强世界一流培育学科建设,从中遴选临床医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园艺学、交通运输工程等7个学科予以优先支持和重点保障。同时,着力建设一批国家级高水平高职专业群。遴选15所左右高职院校进行重点支持,着力提高湖南主导产业发展支撑能力、技术创新水平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实施支撑主导产业学科(专业群)建设计划,在本科高校建设150个左右优势学科,在高职院校建设20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支持引导其他学校同类学科专业资源向优势学科、高水平专业群聚集。实施学科专业限制停招撤销计划,限制一批学科专业布点,对英语、法学、汉语言文学等全省布点超过30个的本科专业,医卫类、教育类中的国家控制布点本科专业和艺术类本科专业,以及全省布点超过30个、在校生规模排前15的高职专业,原则上不再新设并逐年调减招生规模;停招撤销一批学科专业点,对在校生人数全省排名前60位且就业率全省排名后60位的本科专业,以及毕业就业率低于60%且本省就业率低于50%的高职专业,除特殊专业外,调减招生规模、停招直至撤销。(文/张璐)2024-11-196 浏览 · 0 收藏 -
广东社区学院在华南农业大学揭牌
11月14日,广东社区学院揭牌仪式暨全省党建引领社区运营人才培训班(第一期)启动仪式在华南农业大学举行。记者获悉,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唐斌任广东社区学院首任院长。广东社区学院由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与华南农业大学共建,依托华农公共管理学院建设,将整合政府、学校、企业及社区等多方面资源,承担社区工作者示范培训、建立社区工作者培训师资库和资源库、开发社区治理和服务课程、社区工作者学历教育、开展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和基层治理服务相关研究等工作。揭牌现场。安沛 摄华南农业大学于1999年开办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是广东省最早开办社工专业的高校,社工专业被评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4年获批全国第三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学位授权点。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省委“两新”工委书记崔建军表示,希望广东社区学院建成广东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全国社区人才的培训基地、社区工作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基地、国际性的社区工作交流基地、新型现代社区建设的智库。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指出,政校携手共建广东社区学院是顺应新时代社会发展趋势、推动社区教育创新发展的积极探索,这不仅是学校办学11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学校服务社区、回馈社会的要事,标志着学校在教育事业发展和服务社会领域迈上了新台阶。活动现场为广东社区学院导师团和院长颁发了聘书。中国社会工作学会秘书长邹学银、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张和清、香港新家园协会总干事黄颂、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会长吴小丽等19人获聘导师团特聘专家。揭牌仪式后,广东社区学院导师团专家召开座谈会,围绕广东社区学院建设相关问题深入交流探讨。同时,由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主办、广东社区学院承办的全省党建引领社区运营人才培训班(第一期)正式开班。2024-11-193 浏览 · 0 收藏 -
8年未获终身教职必须走人,顶尖高校“非升即走”惹众怒
作为“非升即走”制度的起源地,美国哈佛大学近期惹了众怒。该校文理学院规定,包括学院研究员、讲师、辅导教师和教学助理在内的非终身轨教职人员,最多只能任教8年,只有极少数情况例外。就连今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美国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Victor Ambros),也曾因为研究过于“超前”无人理解,错失哈佛大学终身教职。而在今年春天,哈佛大学非终身轨的教师自己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捍卫自身权益的工会组织——哈佛大学学术工作者工会,旨在与校方协商提高工资、改善福利,从而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日前,记者就哈佛大学制定有限任期相关政策的理由、与工会组织的磋商现状邮件询问校方,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反对者众 在哈佛大学流传着一个古老的笑话:“在大多数高校,要想获得终身教职,你得写本书;而在哈佛大学,要想获得终身教职,得等到有人写一本关于你的书。”在哈佛大学获得终身教职的难度可见一斑。据统计,哈佛大学大约有6000名员工属于非终身教职,即以短期合同聘用的学者,其中大部分合同不可续签且有时间限制。相较于稳定的终身教职,非终身轨教职人员面临许多困境,包括工资低于生活成本,工作不稳定,缺乏对国际员工的保护,儿童保育支持、育儿假和医疗保险方面不平等,以及歧视、骚扰和欺凌等问题。此前,由哈佛大学非终身教职教师等成员组成的“有限任期工作组”,针对341名该校文理学院的教职工、学生和校友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91.2%的受访者表示支持终结文理学院教师的任期限制政策。在该调查结果的发布会上,工会组织成员亦呼吁立即取消这一限制。这份长达46页的报告显示,受访者认为有限任期在多方面具有负面影响:- 跨学科合作:该制度对部门的连续性、士气和文化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超过三分之二的受限受访者表示,有限任期阻碍了协作和跨学科工作。- 同事关系:有任期限制对当事人与同事的关系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教育质量:有限任期对教育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校学生和校友均强调,有限任期妨碍了他们从相关教师那里获得指导和情感支持;更有42%的学生和校友报告称,由于任期限制相关政策,他们失去了导师和任课教师。- 多样性:对教师群体的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招聘:该政策使哈佛大学在与其他常春藤联盟高校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对生活质量的直接影响:任期有限的教师报告称,该政策对他们的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包括在学术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等。一位哈佛大学非终身轨教职人员表示,生活在全美最昂贵的地段之一,收入与生活成本不相称。根据公开数据,哈佛大学所在的剑桥地区一居室公寓的平均月租金为2700美元,而许多哈佛大学非终身轨教职人员的年薪约为5万美元,相当于需要将超过六成的年薪用于支付租金。在一位哈佛大学教授意第绪语的教师看来,现行的有限任期政策“残酷、具有破坏性、荒谬”。她表示,“这份工作一直是我生活中的乐趣。但同时,由于没有机会在8年后继续发展,我的能力受到了限制”。她介绍,每当一位意第绪语教师离开,整个项目必须从头开始。目前,她已在哈佛大学工作6年,她说,“我所做的一切都将在一年半后付诸东流。”另一位教授亚美尼亚语言和文化的教师,则面临更短暂的时间线:“还有8个月的时间,我就会被解雇。”她表示,这种政策不仅对教师有直接影响,同时也会损害学生的权益,会让他们失去导师和推荐信撰写者。“我们不是要求终身教职。”她说,“我们的要求是,根据系里的需要和担任该职位员工的表现可以续签合同。”工会抗争 今年春天,哈佛大学的非终身轨教职人员成立了一个工会——哈佛大学学术工作者工会。该工会隶属于美国联合汽车工会(UAW),后者是一个拥有近40万名成员的工会,涉足多个行业和领域,是美国高等教育工作者工会化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哈佛大学学术工作者工会的官网显示:“我们的工作在推动哈佛成为世界领先的研究和教育机构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相信,组建工会能够让我们与哈佛协商提高工资、改善福利,从而给我们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为学生和学校持续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研究。”此前,美国部分高校也曾成立相关工会,经过谈判后,部分高校已经争取到可观的权益:- 福特汉姆大学:2018年开始,该校的非终身轨教职人员工会谈判取得了以下成果:一是前3年的工资中位数增加13%;二是所有工作已满5年的全职教职工可以拥有为期两个学期的学术带薪休假。- 加州大学:在2022年达成的协议中,该校大多数博士后将在2023年10月之前上调20%至23%的工资,上调工资高达12000美元;目前,工资最低的博士后预期在5年内工资增加57%。- 哥伦比亚大学:2022年,经该校工会谈判博士后底薪上调为6万美元,助理研究员底薪上调为66100美元。调整后的博士后底薪成为纽约市内最高的博士后底薪。由于工会与学校的正式集体谈判需要一段时间,哈佛大学学术工作者工会希望在与该校达成首个共识协议前,暂停对有限任期教师的解雇。对此,哈佛大学的管理人员表示,他们不会在正式的集体谈判过程之外处理这个问题。这一拒绝可能意味着更多的教师在谈判拖延的不确定期内被解雇。制度起源 实际上,“非升即走”制度即起源于哈佛大学。18世纪前,哈佛大学的教师职位分为教授与助教两种类型,前者从校外招聘,属于永久职位;后者通常由本校毕业生担任,在7年任期后可以续约。在1716年和1760年的两次助教任期制度改革后,助教的任期规定为最长8年,期满后需视情况决定是否聘用。这一任期限制可以说是“非升即走”制度的雏形。但当时,任期后离开学校并非强制措施,期满多次续约成为常态。直到1860年,哈佛大学要求在一定任期之后,教师继续任教的前提是职称的晋升,由此形成了“非升即走”规则。此后,陆续有美国高校借鉴该聘任制度,而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也推广了这一制度。至今,“非升即走”制度已成为不言自明的规则。但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仍值得深思,诸如在考察期内,学术人才能否充分展示学术才能;外在考核压力是否超越内在驱动力;科研环境是否构成充足保障等。正如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Lewis Coser)所说,学院人的典型生涯是一个在学术地位的阶梯上缓慢攀升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可能是优秀知识分子取得成就的障碍,因为学术晋升的要求和知识进步最理想的条件并不一致。参考资料:https://www.insidehighered.com/news/faculty-issues/tenure/2024/10/28/non-tenure-track-faculty-demand-harvard-stop-forcing-them-outhttps://academic-appointments.fas.harvard.edu/appointment-parametershttps://www.thecrimson.com/article/2024/5/23/labor-commencement-feature/https://www.thecrimson.com/article/2023/2/7/union-non-tenure-workers/https://harvardacademicworkers.org/https://matt-welsh.blogspot.com/2010/06/how-to-get-tenure-at-harvard.html何柳.(2021).“非升即走”制在我国的实施现状及完善路径研究.(eds.)《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1年第16卷 总第64卷(pp.100-106).岳英.(2015).美国大学的"非升即走"制度及其期限设置的合理性.北京大学教育评论,13(2),13.张东海.(2013).“非升即走”的逻辑及其引入我国高校的可能性.比较教育研究,35(11),6.2024-11-1916 浏览 · 0 收藏 -
高校人才网招聘信息日报(2024年11月18日)
1、湛江科技学院2024年招聘优秀人才招聘人数:若干截止日期:详见正文报名方式:站内应聘2、浙江外国语学院2024年招聘公告招聘人数:若干截止日期:详见正文报名方式:站内应聘3、海口经济学院2024招聘计划招聘人数:若干截止日期:详见正文报名方式:站内应聘4、湖州师范学院2024年诚聘高层次人才(教师)公告招聘人数:若干截止日期:详见正文 报名方式:站内应聘2024-11-190 浏览 · 0 收藏 -
深圳理工大学2024年招聘公告
深圳理工大学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优质丰厚的科教资源为基础,“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学。学校在中国科学院和广东省的支持下,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教合作、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学校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打造一流的交叉学科专业,构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新体系,将教育与科研、产业、人才一体设计,统筹推进,培养“修德正身、知行合一”的创新拔尖人才。2024-11-180 浏览 · 0 收藏 -
清华大学成立四个新学院
11月15日,清华医学发展大会在清华大学主楼后厅举办。大会以“推动医学创新,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医疗健康体系建构与实践,共同探讨医学教育深刻变化与新范式探索,推动全球医疗卫生事业的创新发展。大会现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作视频致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正部长级),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熊四皓,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路明出席活动并致辞。大会由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宏伟主持。会上,清华医学新成立学院揭牌仪式举行。与会嘉宾代表共同为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疗管理学院、临床医学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揭牌。在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海淀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李俊杰,李路明,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黄天荫的共同见证下,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姜培学和海淀区副区长林航分别代表清华大学与海淀区签署《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清华大学关于共建清华医学园区的战略合作协议》。随后,美国国家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曹文凯(Victor Dzau)受聘清华大学名誉教授仪式举行。李路明为曹文凯颁发名誉教授聘书。在主旨报告环节,黄天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曹文凯三位专家分别以“清华医学:推动未来医学高质量发展”、“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健康医疗服务体系的清华实践”和“医学的未来:从实验室到临床、到人群、到社会的转化”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报告分享。为期三天的清华医学发展大会将相继举行医学教育、肿瘤前沿、感染与免疫、衰老与退行性疾病、新药创新前沿科学和技术、医工交叉与人工智能医学、现代医疗管理等7个学术分论坛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等系列活动。来自全球医疗卫生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袖以及跨领域权威人士等齐聚清华,共同分享和探讨未来医学发展,积极为推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清华大学医学院下设教学研究机构和附属医院。教学研究机构包括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疗管理学院、器官移植与仿生医学研究院;附属医院包括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黄天荫担任医学院院长。清华医学将以“推动医学创新,共创健康未来”为愿景,秉持创新、引领、国际、融合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工程技术为驱动、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数字化赋能为特色的学术型医疗体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临床研究等方面不断发力,全面提升在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医疗服务领域的创新力、影响力和领导力,服务最广泛乃至全社会的患者、健康人群等。全面贯彻创新、引领、国际、融合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医疗服务、人才队伍和国际化五个方面,砥砺探索植根中国、面向世界的新医学发展趋势,以全新理念、全新体系和全新举措迎接新时代医学事业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2024-11-184 浏览 · 0 收藏 -
【热点思考】关注“慢就业”现象 助力青年顺利启航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持续攀升,毕业生中选择的“慢就业”比例逐渐增加。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在2023年曾对4000余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开展就业创业情况专题调研。结果显示,38.0%的受访者选择了“慢就业”,其中32.0%是为了继续深造,6.0%选择暂缓就业。正确认识和有效应对“慢就业”现象,对于缓解青年就业压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毕业生中的“慢就业”现象,是指他们在毕业后暂不踏入职场,而是通过筹备择业、创业、备考等多种途径来寻找就业机会,推迟就业。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对职业规划和岗位条件往往有更高期望。“慢就业”现象可分为主动型与被动型两类。主动“慢就业”的毕业生有工作机会,但他们为了更高的职业追求,选择毕业后继续深造、参与各类培训与考试,或进行就业前的强化训练,以期找到更符合自己期望的高质量岗位,因此暂时搁置就业计划。相比之下,被动“慢就业”的毕业生则面临不同的情况。他们或因缺乏就业机会,或因自身技能不足,或因职业规划不明朗,导致就业步伐滞后,只能徘徊在就业市场边缘。“慢就业”背后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宏观环境是“慢就业”的重要背景。由于技术运用和产业结构调整,传统行业的招聘岗位逐渐减少,压缩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其次,专业与岗位要求相关度不高的结构性问题是“慢就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再者,家庭因素在毕业生择业过程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对“慢就业”产生了直接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收入较高的父母,往往对子女的职业选择持更为谨慎的态度。一项针对本科毕业生的调研显示,60.95%的“慢就业”者得到了父母的明确支持。最后,个人择业偏好也是“慢就业”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进步,青年群体愈发重视就业质量,更加注重职业发展与工作生活的平衡。他们中许多人秉持着“初职定终身”的观念,对于不符合期待的工作往往不愿意接受,从而进入“慢就业”状态。“慢就业”现象所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它可被视作大学毕业生步入职场前的调整期。对于那些拥有清晰职业规划与择业安排的毕业生而言,这一阶段至关重要,是一个必要的准备阶段,有助于提升未来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更加顺利地实现就业。另一方面,“慢就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职业空档期。在此期间,可能会面临人力资本折旧的风险,进而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薪资水平,对未来就业产生消极影响。需要注意的是,长时间的未就业状态可能会消磨就业意愿,导致“懒就业”,甚至形成长期的就业障碍。此外,这种状态还可能引发心理焦虑,进而产生更为广泛的群体性社会问题。毕业生选择“慢就业”的目的是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让毕业生更好地实现职业理想,还需要学生、学校、家长、社会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助力青年顺利启航。第一,引导主动“慢就业”毕业生理性审视就业市场。高校要密切关注产业变革与技术进步的新要求,在强化人才培养对经济支撑和引领的同时,就业服务亦需紧贴市场需求。通过实施就业预期辅导、结构化面试模拟、职场体验等精准指导措施,助力毕业生理性择业。同时,加强对毕业生职业理想的价值引导,有效缩短主动“慢就业”周期。第二,需加大对被动“慢就业”毕业生的关注力度,做好政策预案。被动“慢就业”的毕业生就业能力较弱,职业规划不明,应成为政策扶持的重点。政府应协调好就业规划及技能培训,帮助被动“慢就业”毕业生明确就业方向,提升求职能力。第三,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化“慢就业”监测分析。依托教育大数据实施“慢就业”预测,提前识别风险。对毕业时未就业的学生,要尝试运用大数据追踪其就业状况,分析并跟进帮扶措施,拓宽就业指导与援助服务范围。第四,做好家长和毕业生就业观念调适工作。“慢就业”现象部分归因于就业观与择业偏好的转变。政府应倡导科学合理的择业观,尤其关注家长观念对毕业生的影响,加强宣传引导,摒弃“考公唯一”等片面观念。第五,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民营经济作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其发展对于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具有根本性作用。要加大力度推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不断提升新增就业岗位的数量与质量,助力大学生顺利就业。(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2024-11-185 浏览 · 0 收藏 -
扩招成趋势,授权点持续增加,研究生培养如何量质齐升
10月,教育部印发《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为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此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拟新增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近年来,为了让更多学生接受高层次教育、培养出满足国家需求的高质量人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基于此,如何通过优化培养方案、改革培养模式实现研究生教育的量质齐升,已经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议题之一。 研究生扩招成为趋势“研究生扩招已持续多年。”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副教授武婷婷表示,研究生扩招是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为本科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如今,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招生数量均有明显提升。例如,中国海洋大学计划在2025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比2024年增加了约100人;湖北工业大学计划招收2025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比2024年增加100人;江西农业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预计为1600至1700人,而2024年的招生人数为1508人。除了扩大招生规模外,为了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和学科设置、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升研究生招生质量,包括高校在内的研究生培养单位还新增了不少硕博士学位授权点。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此轮新增的硕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了各个层次的高校。从地区来看,高校更倾向于新增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专业学位点;从学科领域看,新增的硕博士点主要集中在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学科领域,如新能源、新材料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新增学位授权点不仅提升了高校的教育层次,也是研究生教育与市场进一步对接的必要举措。特别是专业学位的增加,强化了教育与市场的联系,使得接受专业教育的人才能够更顺利地进入相关行业和企业。教育部-清华大学教育战略决策与国家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李立国指出,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能够反映一个国家高层次教育的发展状况。无论是研究生招生数量、学位结构还是学制的调整,其根本目的都在于提升研究生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完善培养结构是关键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也引发了公众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注。储朝晖认为,这从侧面反映出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科研能力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这是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的重要特征。为了切实培养并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与能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李立国说。李立国举例,如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来说,当前研究生培养单位亟待构建一套以职业胜任力为核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这一体系应整合校内与社会资源,有效融合理论与实践,并体现研究生课程的独特性,避免研究生课程成为本科课程的简单复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沦为学术学位课程的翻版。此外,研究生培养单位还需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强研究生实习实训,满足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不同学习阶段研究生的实践需求。在毕业论文环节,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加强对研究生的论文指导,引导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创新的转变。“我国虽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且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但研究生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经济发展之间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李立国表示,除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外,完善研究生培养结构同样关键,这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合理规划和调整学科设置。他建议,面向国家需求,重点扩大基础学科博士研究生以及工程类硕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提高理工农医类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同时,需聚焦关键产业,引导相关学科专业调整招生计划,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占比。储朝晖认为:“我们不应该将研究生教育仅仅视为专业教育和知识传授,而应将其与学生的个人成长相结合。通过精心设计培养环节、实施导师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将研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优势潜能、个性特长以及人生规划相融合,助力他们充分展现并发挥自身长处,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市场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要让研究生学位保持“含金量”,除了需要相关部门进行顶层规划以及研究生培养单位不断优化培养举措外,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也非常重要。储朝晖表示,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除了接受学科教育,也应结合社会实际需求主动思考自己的优势所在。只有将这两者相结合,才能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确保自己获得的学位在未来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是研究生教育中需要着重引导的一项工作,同时也是学生需要自主探索和努力的方向。”储朝晖说。(原标题: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位授权点持续增加——研究生培养有量更要保质)2024-11-181 浏览 · 0 收藏 -
高校人才网招聘信息日报(2024年11月15日)
1、唐山学院2024年面向社会公开选聘博士研究生公告招聘人数:若干截止日期:2024-11-30报名方式:站内应聘2、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2024年第二批全球人才招聘公告招聘人数:若干截止日期:详见正文报名方式:站内应聘3、武汉晴川学院2024年招聘公告招聘人数:若干截止日期:详见正文报名方式:站内应聘4、事业编制!广安理工学院筹建处2024年下半年直接考核招聘博士公告招聘人数:若干截止日期:2024-11-21 报名方式:站内应聘2024-11-180 浏览 · 0 收藏
-
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谋事在先、从长计议,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火热的秋招季,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研究生举办了一场生涯规划课,不同领域的优秀校友以“过来人”身份,分别就深造读博、就业心得等分享经验、提出建议。“面试时留给考官自信大方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深入了解应聘学校的文化、教学理念、岗位需求。”就职于上海某中学的毕业生康怡清的话,引发共鸣。求职就业须得“谋事在先”,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学校和学生的共识。如何引导毕业生“从长计议”,明确自我认知、明确职业方向,做好知识、技能、素养的准备?如何通过系统化的课程、丰富的活动、精准化的咨询,切实帮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让求职路少一分盲目、多一分从容?各地各校纷纷不断积极探索。“职业体验周”“简历加油站”,生涯规划教育活泼生动找工作,是迎合外界的期许,还是倾听内心的声音?面对日趋显著的求职竞争,该如何“修好内功”?9月5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学睿信书院“时间里的咖啡屋”,一场特别的“生涯读书会”正在进行。10名本科生围坐一圈,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教师韩璞带领他们品读生涯发展经典书籍《做自己,还是做罐头》。“调研发现,不少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如何规划存在困惑,但平时接触到相关知识的机会不多,与他人的深度交流也较少,容易局限在个人的想法里‘出不来’。”韩璞表示,在“生涯读书会”上,通过带领阅读、学习理论、聚焦问题导向、讨论与分享,每个人都很投入地参与其中,既贡献自己的想法,也吸收别人的智慧,大家都“收获满满”。再不是一板一眼“讲概念”“话大道理”,生涯规划教育活动“换了面孔”,吸引了更多学子参与。10月24日,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招聘大厅里人头攒动,这是“就业嘉年华”活动现场。来自各院系的硕士一年级学生参与了由逐梦探索、能力成长、实战达成、赋能未来等板块组成的11个体验活动,通过游戏、问答等个性化任务,了解生涯规划理论,探索职业目标和发展路径,最后,还可以生成一份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报告”。“西安交大已经连续八年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体验周’活动,旨在通过富有趣味的手段引导大学生沉浸式探索未来职业生涯。你看,‘穿越职场大迷宫’引导学生了解职场规则,提升求职信息收集能力;‘简历加油站’让学生切换到HR视角给简历评分,引导大家把握书写简历的要点;‘面试剧本杀’通过扮演面试官、应聘者角色,大家很快熟悉了结构化面试的思路。大家反响很热烈,报名人数接近2000了,第一天就来了700多人呢!”该校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郑旭红介绍。打开思路,增强本领,就业“矩阵”助力学生“谋事在先”“我曾经以为,毕业后只能从事与专业所学‘强相关’的工作,如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等。但参与‘生涯读书会’‘生涯电影赏析’等活动后,一位学长分享他承担‘解决方案工程师’岗位工作的经历,让我一下打开了思路。”北理工徐特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2级本科生田明雨表示,“原来,‘技术范’的工作也有能让‘e’人(外向者)展现沟通、团队合作等优势的机会。今后我要多与老师同学交流、找机会去企业参观实习,探索更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在这所学校,“生涯教育活动进书院社区、进宿舍”只是学校立体化全覆盖开展生涯教育系列活动的一部分。该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林骥佳告诉记者,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一对一”个体咨询、朋辈辅导和“摆渡学堂”系列职涯辅导活动,内容涉及自我认知、职业信息、求职技巧、生涯规划等类别,还开设多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供学生选择。“大家要做的,是行动起来,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类资源,如参加选修课、预约职业咨询、参加指导活动、报名参与教育部主办的职业规划大赛等。”郑旭红表示,学校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等4门选修课,打造了校内外互补、专兼职结合的就业指导教师和朋辈指导员队伍,持续开展精准化、个性化的职业咨询服务,还通过持续举办就业讲座、生涯体验周、创业实践大赛、全球治理人才训练营、“名企行”等活动提升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求职创业能力。“面对就业领域的结构性矛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更为重要。”天津市教委学生处处长杨明表示,天津市通过市级统筹设计,每年组织近千场就业观教育活动,包括讲座、企业家入校座谈交流、优秀校友分享、企业参观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职业判断与自我定位,与用人单位需求更好衔接,达成“双向奔赴”。学生如何提升生涯规划的系统性、可行性和针对性?郑旭红建议:“一是提高认识、尽早行动,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观,规划出切实可行的、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发展道路;二是脚踏实地、学以致用,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本行业内知识和前沿技术的学习掌握,把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学习深度融合;三是勇担使命、志在四方。如这次设计的职业榜样、‘英雄之旅’等体验活动,让学生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树立远大志向,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这也是西安交大实施‘学生就业五个引领计划’的底层逻辑。”聚焦难点,拓宽渠道,满足学生职业探索多样化需求当前高校生涯教育存在哪些短板?“一是起步较晚,缺乏系统连贯性,大部分学生初高中忙于读书,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自我探索,只有部分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在中学时期接触过生涯规划,导致很多学生初入校园时比较迷茫;二是实践性学习仍然偏少,缺乏对所学内容在实际工作岗位应用场景的了解;三是选修课覆盖面仍有待拓展,目前500多门的总课容量仍然偏小,尚未做到全覆盖;四是校企合作中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对于学生培养环节的介入也应该更早。”郑旭红分析。郑旭红建议,为适应学生对前期规划、职业探索的更多需求,应加强大中小学生涯规划一体化教育,在学生初高中阶段就开展生涯启蒙,鼓励他们进行自我探索;拓展校企合作广度,让合作企业导师早些介入学生培养环节;政策引导国有企业吸纳应届毕业生,并引导其招收在读实习生;在培养方案中适当增加实习实践学分、细化相关要求。“生涯规划活动走进书院社区、进宿舍,改变了过去学生有问题找老师的模式,老师主动来到学生身边,帮助学生解答问题。”林骥佳表示,今后会将职业生涯教育向低年级推进,除满足普遍性的需求外,还会结合学生不同的学科专业特点和年级层次,针对部分学生生涯规划意识缺乏、对自我和职业环境认知不足、存在迷茫焦虑情绪等个性化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实现职业生涯教育精准化指导和全面覆盖。记者注意到,备受关注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校赛日前已经在多地拉开序幕。无论是本科低、中、高年级学生还是研究生都可以参加比赛的成长赛道、就业赛道,和同龄人一同展示求职素质与风采,与用人单位展开深度对话。“下一步,天津将把职业规划大赛拓展到高中阶段,并通过‘津校招’公众号和‘网络思政名师工作室’,针对大学生关注的‘进入大学如何寻找人生方向’‘如何写一份好简历’等热点话题定期发布生涯规划指导文章、视频,打出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的生涯规划教育‘组合拳’。”杨明表示。(本报记者周世祥)2024-11-1245 浏览 · 0 收藏 -
入职老年大学当老师,硕博就业的另一条路子?
众所周知,现在想要入职高校当老师简直是难上加难,拼学历博士起步,拼运气略显不足,投简历石沉大海,入职后有点想哭。正所谓人生无限好,只要不比较,普通高校不要咱,咱就换赛道,那不是还有老年大学嘛,先不管老年不老年,你就说是不是大学吧!01.老年大学是啥,有发展前景吗?实际上,老年大学并不是近些年新出的概念,据小编查阅资料,其实早在1983年,我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老年大学就在山东济南成立了。2016年10月,教育部等多部门推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数据来源:教育部官网)2022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任务分工方案》,提出“每个县至少建一所老年大学。”(数据来源:发改委官网)2023年2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国家老年大学筹建工作方案》,共同推进国家老年大学建设。2023年3月3日,国家老年大学正式挂牌成立。(数据来源:央视CCTV官网)结合上述官方文件可以看出,老年大学是具有官方背景的、且符合老龄化社会需要的新型大学。另外,未来“每个县一所老年大学”的发展规划也将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这对有意愿在老年大学任职的毕业生来说,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02.不同层次的老年大学岗位有哪些区别,都有编制吗?既然有了岗位,那么下一步就要分析这个岗位是否值得去。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目前全国老年大学的建设情况。小编整合了下官方数据。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断加大力度推进和参与老年教育发展。老年大学办学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建设老年大学的主体主要有五类:一是组织部门、老干部工作体系主办的老年大学。这类老年大学岗位主要是公务员、参公单位或事业单位编制。二是文化和旅游部依托各地文化馆、艺术馆、图书馆等设立5000多所老年大学。这类老年大学以事业单位为主,但也会面向社会招聘劳动合同制人员或劳务派遣人员。三是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国老科协创建军休老年大学、老年科技大学。同文旅部主办的老年大学一样,招聘的岗位类型多样,需结合当年的招聘须知做进一步了解。四是国家开放大学依托开放大学体系,在各省分部设立的省级老年教育机构和县级老年教育学习点。国家开放大学本身是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属性,招聘的岗位兼有事业编制和兼职教师。五是社会教育机构主办的老年教育机构,由于主办方的市场经营属性,招聘的岗位并不带有编制。(数据来源:教育部官网)总体来看,老干局、教育系统、组织部门是老年大学办学的主要推动者,绝大多数老年大学都具备官方背景,如果招聘的岗位能够提供参公编制或事业单位编制,也不失为另一种就业选择。03.老年大学待遇如何?从稳定性上看,老年大学属于国家老龄化战略的重要一环,经费来源方面主要是政府投入与学校自筹为主,再加上绝大多数老年大学事业单位的属性,可以说老年大学是比较稳定的单位。(部分老年大学招聘信息,数据来源:高校人才网)从工作内容上看,老年大学尽管有“大学”两个字,但是工作内容上与一般意义上的高校还是有所差别的。一方面,老年大学的师资主要是以社会招聘为主,少量校招主要是以声类、舞蹈、书法、绘画、摄影等艺术类专业为主。另外,老年大学还会招聘教学管理人员,一般以硕士生为主,主要工作内容为学生管理、课程安排等,类似于普通高校的教务处、学生处。另一方面,由于老年大学学生主要是以老年人为主,课程教学上并不像普通高校那样以成绩、就业等为导向,更多的是以体验性、娱乐性为主。有些老年大学打出了“康养学游”的口号,也就是说工作安排上还会安排同老年学员一同游学。从这两个方面看,在老年大学无论是从事教学还是教务管理,工作内容上较之普通高校会轻松许多。从工作压力上看,尽管工作内容比较轻松,但是工作压力可能并不小。一方面,老年大学公益性的属性确定了教学组织性和纪律性并不会要求太多,在课程组织和教学服务方面会占用教学人员很大的精力。另一方面,老年学员对教学人员的要求会相对较高,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也会很大,这也无形中加大了工作压力。从职业发展来看,目前老年大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的财政经费投入,但财政投入的力度不够,额度较小,在财政经费中的占比很低,这也就意味着薪资收入很大程度上与当地政府的投入水平强相关,另外也与当地老年教育发展水平关系很大。如果与普通高校相比,在老年大学任职的薪资待遇不会很高。另外,尽管老年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但老年大学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建设体系,老年大学教职工在职称评定、科研转化、教学表彰等方面的制度规范还很不足。换句话说,入职老年大学后,论文发表、科研申报、个人获奖等方面的发展会受到很大限制。最后啰唆几句小编一直觉得,不论就业形势的严峻是大环境,大环境是不因个人意识而转移的,个人能掌控的是自己的职业选择和发展规划。任何职业、任何岗位都有利有弊,未来发展如何也很难预知。小编的建议是,用宽容的心境先进入职场,然后随时准备好进入下一个职场。2024-11-01435 浏览 · 0 收藏 -
20多个博士竞争一个科研行政,这个岗位究竟是干什么的?丨高才情报局第143期
有网友截图晒出了某本科院校科研管理岗的复审人员名单,一个科研处行政岗,却有20多名博士报名竞争。由此引起网友的热烈讨论:一个看似普通的本科行政岗,究竟有何魅力,能够吸引如此多高学历人才的青睐?首先要说明的是,该岗位的招聘条件原本就规定为博士学位,更重要的是这个岗位是有编制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得到博士们的青睐了。信息来源: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科研处,乍一听起来可能会让人感觉比较陌生,但是深入了解,却意外地发现不少好评——“科研行政比专任教师香多了。”“科研处,不管是是领导还是员工都对你很客气。”“科技处对基层教师权力最大。”……究竟科研处在高校是什么样的存在,科研行政又是做什么的呢?01.科研处/科研行政岗是做什么的?高校科研处的工作职责通常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与服务、科研人员管理等。具体工作涉及:- 组织国家、省部及校级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 监督和管理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 负责科研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和晋升等工作;- 建设和管理科研平台(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所等);- 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专利申请、技术转让);- 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如学术会议、研讨会、工作坊等。信息来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科研处官网注:有些学校也会将科研处拆分为科技处和社科处,工作性质是差不多的。总而言之,科研处在保障科研活动顺利开展以及提升科研效率与质量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长久以来,高校行政的不专业现象饱受教师诟病,不少教师抱怨行政人员不了解他们的实际工作,制定出不合理的政策。因此,招聘博士来担任科研行政岗位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一方面,博士在研究生阶段就接触过科研项目,在评估科研成果时也就能够凭借自己的专业背景做出更加专业和的判断;另一方面,博士的学术背景也使他们更容易与科研人员建立有效的沟通,理解科研人员的需求和挑战。由于拥有相似的学术经历和思考模式,他们能更有效地为科研人员提供支持和服务,从而促进科研团队的合作和创新。那么,对博士来说,科研行政是一个好选择吗?02.科研处/科研行政岗有哪些优劣势?有人形容,科研行政就是教师的辅导员,核心职责是围绕教师的科研活动提供服务和支持。不过,科研行政的工作虽然也聚焦服务,但相对没那么琐碎,工作内容主要紧密围绕科研事宜。科研行政工作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通常情况下,工作流程相对规律,但一旦遇到项目申报、中期检查或结题等关键节点,工作量便会显著增加,变得异常繁忙。而且科研行政工作的忙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与学校对科研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在那些高度重视科研、积极追求科研成果与学术影响力提升的学校,科研氛围浓厚,竞争激烈,教师们面临着较高的科研压力与任务要求,相应地,科研行政需要承担的工作也会大幅增加;反之,在科研要求相对不高的学校,科研行政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小,工作内容也更为常规和基础,主要集中在维持科研工作的基本运转,但这样的环境可能限制了个人职业发展的空间。如果你对科研有一定热情,那么建议选择科研实力较强的高校。在科研处工作的一个显著优势是更接近科研平台,能够直接接触到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人脉网络,这对于提升个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视野都是极其有益的。综合来看,如果喜欢从事学术研究相关的工作,对科研项目管理、政策研究等有兴趣,并且能够适应一定的工作压力和文字工作,那么科研处是一个值得考虑的职业发展方向。尤其是在有编制的情况下,可以说是相当不错。值得注意的是,在科研处工作或许会肩负一定的科研任务,因此也要注意自身学术水平的提升,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创造更多机会。▍往期内容>>《硕士应聘中学勤杂工?为什么我不建议你“先就业再择业”丨高才情报局第142期》>>《研究生人数超本科生?本研「倒挂」对硕博有哪些警示?丨高才情报局第141期》>>《博士自述:上岸大专教师1个月vs 1年后……丨高才情报局第140期》2024-10-12855 浏览 · 1 收藏 -
双非硕士也有公办高校编制?除了行政,这个岗位也很香!
最近,笔者在某社交平台上,偶然看到有位硕士网友分享了上岸高校的感受:“真的很幸福“。点开内容一看,发现原来这位网友是双非硕士毕业!很顺利就入职了某所省属公办二本的实验教师岗。而且,据该网友分享,这个岗位是有编的。图源小红书用户关于高校“实验技术岗”的问题,每年都有不少硕博网友关心,很多提问中都分享了该岗位在高校,常有编制傍身。而且硕士博士都有机会入职。很多硕博都会遇到“要不要入职大学实验技术岗?“”大学实验技术岗有没有发展前景?“的问题,本文在此讨论一下这个岗位的待遇和发展前景。 实验技术岗的性价比真的不高吗?笔者一直认为,【待遇好不好】这件事和【相对性】是很难分开讨论的——比如某高校实验技术岗年薪10万,放在同高校年薪二十多万的专任教师岗面前,少人家一倍有余,这肯定是不够看。但是,如果是家附近的高校实验岗,在自身有一定经济条件、高校工作包吃住、早下班、没有专任教师教学科研指标压力大的情况下,高校隐藏福利(寒暑假,各种津贴,社会地位,工作环境等)一样同等享受,那不到十万年薪的高校实验岗,也会让人感觉性价比很高。私企员工想要跳槽高校实验技术岗(事业编)尤其在当下的就业环境下,还有连专任教师都没有的编制,实验技术岗的“性价比”自然就因人而异了。 影响实验技术岗收入的主要因素?其实影响大学老师收入的主要因素,无非就几点——编制、政策、平台、职称、地域、学校层次等。编制不用多说,有和没有的区别大家都懂;职称越高收入越高;地域也是如此,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学校层次越高,对生源的吸引力越大,财政预算或学校预算也会更加宽裕。除此以外,实验技术岗的发展会比教师岗要更受到政策和平台的限制。第一点,政策。打个比方,实验技术岗的“天花板”收入普遍共识是:比专任教师低。但很多人不明缘由。那当然也是政策依据的,比如从官方层面看——- 2021年9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实验技术人才职称设初级、中级、高级,初级分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分设副高级和正高级。”- 人事部、教育部在《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 》规定:“高等学校其他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原则上应低于教师岗位。”也就是说,实验技术人才哪怕到了最高等级,其职称地位仍低于同层级的专任教师。除了官方有此规定,很多公办高校的《岗位设置管理办法》也能看到“最高等级限制”——比如正教授岗位,除了一级是国家特设,二级就只有专任教师能评,其余专业技术岗位都是最高三级。再说学校层面的规定——高校里的实验技术岗甚至存在无法评级晋升的情况。也归因于第二点,平台。实验技术岗,为什么可能无法评级晋升?除了单位的岗位设置不明晰外,也可能和单位的工作平台有关。很多实验老师的工作环境只有学校的教学实验室,实际上评聘高级职称,除了满足工龄,有的还需要在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基地、校级及以上试验基地的工作经历(学校可能没有条件)。很多高校还明文规定了实验技术岗要评职称,必须满足——- 承担大型仪器(所在的学校有大型仪器吗?)的操作与管理;- 满足工作工时时长(也有实验老师同时兼其他工作,导致实验室工时减少);- 个人的科研成果(所在的学校实验老师发论文容易吗?)数量;- 有无高级职务的教授推荐信(有这个人脉吗?);- 主讲大型仪器技术讲座或培训的次数(什么样的实验技术人员可以开大型讲座?)等。规定是规定,个别高校没有这个条件给老师,就也评不了职称,实验老师们也就没办法在收入上更上一层楼了。以上,是对高校实验技术岗的一点经验分享。不同高校规定会有差异,也有人在实验技术岗上做得轻松愉悦,生活事业两手抓,重点还是看各高校的情况如何。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而人会学着会去适应它。正如那句“Never underestimate your power to change yourself! ”永远不要低估你改变自我的能力。岗位本身并没有差异,希望大家都能入职让自己满意的工作。2024-10-101134 浏览 · 1 收藏 -
高校内优先给编的岗位,原来不止辅导员?
我的新同事小张,刚放暑假都收到了让她喜忧参半的消息。喜的是尽管没有收到正式通知,但她已经确定试用期肯定是通过了,以后可以全额领工资了。原因就是让她忧的部分:“经学院领导慎重决定,以后你就是学院党建组织员了。”01.什么是党建组织员?党建组织员的提法最早见于《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其中规定:“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应当在编制内配足,总数不低于全校师生人数的1%,每个院(系)至少配备1至2名党建组织员。专职辅导员岗位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 从这条规定里可以看出3点:一是条例由中共中央印发,这也就意味着条例适用于全国所有的普通高校,也就是说,全国普通高校,都要设置党建组织员。二是综合条例内容来看,党建组织员从事的是党务工作,属于专职党务工作人员。而专职辅导员和专职思想政治课教师属于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三是根据条例规定,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应当在编制内配足,也就是说,党建组织员是有编制的。不过,由于高校编制收紧,高校是否有足够编制配备党建组织员是存疑的,而且现实中大部分党建组织员由辅导员兼职。也就是说,小张很有可能两项工作一把抓,属于是另类“双肩挑”了。02.党建组织员主要工作是什么?党建组织员,顾名思义就是负责党建工作。不过,党建两个字看似简单,却内涵广泛,工作不可谓不多。首先是指导学院各个党支部开展发展党员工作。尽管发展党员的程序已经有明文规定,照章办事即可,然而现实却是,越是有明确规定的事越不好干。比如,每个班级都只有几个入党积极分子名额,如何产生?谁来产生?发展党员看似是一件小事,却和就业求职息息相关,自然是学生和学院领导关注的重点。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党建组织员负责收取并审核各个支部上交的发展党员材料。往往有问题的材料是绝大多数,有时甚至还要反复沟通,手把手地教。总算把材料都审核完成,还要指导各个支部接收预备党员、撰写给学院党委的请示签报、组织学院班子投票表决、向学校组织部汇报工作情况。每一个步骤都意味着极大的沟通成本。其次是协助开展党建考核。只要是考核,就关系到每个人的年底绩效,凡是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事都不好干。而党建考核往往是年底整体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党建考核往往是学院关注的焦点。在党建考核工作中,党建组织员主要负责制定考核指标、审核各支部党建工作材料、组织述职评议考核会、核算考核结果、考核结果反馈等,各个工作间还穿插着各类部署会、报告会,各种请示报告等文字材料。总之,党建组织员既要沟通具体业务,还要写各类文稿,属于笔杆子嘴皮子一把抓了。最后是日常党建活动的组织。比如学院党委的例会、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的组织和记录;学院层面整体党建工作报告、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支部书记述职、意识形态工作总结等撰写;“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等组织生活制度的执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安排;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党内统计等工作。03.党建组织员VS专职辅导员尽管文件明确要求每个院(系)至少配备1至2名专职组织员。但是不少高校还是由辅导员兼任党建组织员,换句话说,专职辅导员和党建组织员在工作职责上是有不少重叠的,现实中很难泾渭分明。不过,党建组织员和专职辅导员还是有些差异。从身份属性上看,党建组织员属于管理岗,部分高校规定管理岗不做教师资格认定,因此党建组织员不具备教师身份。而辅导员则是纳入思政教师管理,原则上必须进行教师资格认定,因此辅导员才具有双向晋升的优势。从工作层级上看,党建组织员向上直接对接学校党委班子和学校组织部门,向下对接学院各个党支部,工作层级比较简单。而专职辅导员的工作层级就多得多了,除了要向上对接学校领导班子外,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都能和专职辅导员形成工作对接关系。向下专职辅导员至少要对接200名学生。由此可见,党建组织员相对比较轻松。 (图源:笔者根据相关资料自制)从工作难度上看,党建组织员主要负责党建工作,政治性和程序性要求高,也正因为此,各项工作可借鉴的工作流程和经验就有很多,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而专职辅导员面对的工作就更为复杂多样,且会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从这个角度上看,党建组织员相对简单。(图源:笔者根据相关资料自制)从工作前景上看,党建组织员和专职辅导员职业上升通道并没有太大差别,都是走职务路线或者职称路线。职务路线的不确定性太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们的意见,因此并没有比较的可能性。不过,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党员担任院系负责人原则上要有基层党务工作经历。”从这一点上看,党建组织员在职务晋升上有一定优势。而职称路线方面,在高校不论处在什么岗位,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对于晋升是有很大帮助的,党建组织员的局限在于政治性较强,创新空间不大,且关于党建工作方面的期刊较少,科研成果产出上比较受限。而专职辅导员的科研空间比较大,局限在于工作过于繁忙,科研时间上难以保证。 (图源:笔者根据相关资料自制)从工作待遇上看,高校非教师岗位的收入基本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构成,二者差别不大。专职辅导员可参加的竞赛多一些,获得奖励性绩效的可能性也就比较高。而党建组织员虽然也可以参加各类竞赛,但由于参加的是党的活动,奖励应从党费列支,往往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较少。从这一点来看,专职辅导员的收入可能略高些。写在最后对于职场“牛马”来说,大多数情况下工作和岗位并不匹配,不同岗位在现实里很难区分孰优孰劣。有时候,政策往往只是一段文字,岗位的区分也只不过是自我安慰的方式。从来都没有什么事少钱多离家近,有的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2024-09-23664 浏览 · 1 收藏 -
有编制,文科可报……党校真的是体制内“神仙单位”吗?丨高才情报局第135期
招聘文科专业,有编制,科研压力小……有人说,对比初中,党校简直是神仙单位,网友回复:“对比几乎所有行业,它都是神仙单位。”那么,党校工作真有这么好?它与高校有什么区别,究竟值不值得去,又适合谁去呢?01.在党校工作怎么样?(1)编制情况首先说说求职最关心的编制问题——党校是有编制的,而且数量还比较充裕~党校里的员工主要分为两类,参公管理和事业编制。行政岗主要是参公管理,即在管理和待遇上参照公务员的标准执行;而教师等专业技术岗属于事业编制,晋升方式与高校较为相似。以天津、广西、江苏党校为例,招聘公告中都有明确待遇为事业编制↓《中共天津市委党校2024年公开招聘博士公告》《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广西行政学院)2024年公开招聘教研人员公告》《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2024年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公告》(2)工作内容与高校相比(特别是本科),党校在教学与科研上就有比较大的不同了。党校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上课,传授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以及实践经验,帮助学员提升政治素养和领导能力。在党校,上好课是很重要的,教学能力强的教师还会被一些单位邀请去讲课——可以获得相应报酬。而党校教师的工作压力主要也来源于教学。一方面,党校学员的层次往往较高,多为各级领导干部,相应地也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讲课能力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党校工作对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的要求也很高,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确保培训内容能够紧密结合最新的方针政策。不过,党校对于科研的要求相对较少,这也跟平台支持有关。通常而言,省级及以上党校能够给予一定程度的科研支持,但总体上仍与高校存在差距。(3)晋升发展在高校,教师评职称通常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在职称评定时,往往需要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有突出表现,尤其是科研成果非常卷。而相比高校,党校教师评职称就要容易很多,科研压力也没有那么大。而且党校作为培养领导干部的摇篮,也为教师提供了从政空间。相比高校,党校教师干部更有机会转入仕途,尤其是出身中央党校的干部。例如,现任全国妇联主席的谌贻琴,便是从贵州省委党校助教起步,逐步晋升为讲师、副主任、副校长,而后一路攀升至贵州省委书记、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信息来源:百度百科-谌贻琴类似的例子还有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中央政治局委员李书磊、中央政治局委员石泰峰等。信息来源:百度百科-李书磊02.怎样进党校当教师?想进党校工作,政治立场的坚定自不必多言,首要条件必须是中共党员(含中共预备党员)。除此之外,就党校教师的招聘而言,在学历上通常要求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只有部分市委及以下党校面向硕士研究生了。信息来源:高校人才网而在科研要求上并不是很高,有些甚至没有明确要求,仅表示“具备岗位所需专业素养、较强的研究能力”。不过在专业上,限制就比较大了,理工科基本不对口,反而是文科有较大优势。党校的教学和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信息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2024年公开招聘博士公告》如果你有意愿应聘党校,建议你尽可能选择市级以上,省会党校更好,县级及以下党校则不太推荐。一方面,基层党校管理上比较乱,教师往往需要身兼多职,既要上课又要搞行政,非常累人;另一方面,基层党校的待遇也比较差,职称天花板相对较低。总的来说,如果你是文科专业出身,科研能力并不是十分突出,那么党校对你来说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往期内容>>《入职高校后,我对教师职业“祛魅”了!丨高才情报局第134期》>>《为什么我不建议你考县城事业编?真实差距究竟有多大?丨高才情报局第133期》>>《留校失败!做师资博士后,转编制教师的成功几率到底有多大?丨高才情报局第132期》2024-08-092252 浏览 · 1 收藏 -
硕士入职公办本科难吗?试试编内、校聘、人事代理!
Q:除了公办大专,2024年的硕士还有入职公办本科的可能吗?A: 有。01.这些公办本科,仍然招聘硕士教职工!2024年1月,攀枝花学院(公办本科)官网发布了《攀枝花学院2024年全职引进硕士研究生公告》,招聘5名硕士专任教师,签聘用合同。信息来源:攀枝花学院官网根据洛阳理工学院(公办本科)的官网显示,学校在2019年~2024年,发布了多则以人事代理形式,招聘硕士学历专任教师/实验员/辅导员/行政等岗位的公告。信息来源:洛阳理工学院(公办本科)官网需求专业很广,岗位选择也多,甚至不要求应届,近三年毕业的硕士都可以报名。于是有些人诧异了:“博士都难进的公办本科,对硕士要求却不高?这是不是短期用工,做不长久啊?”公办本科招大学老师,甚至专任教师都还招硕士,原因有很多。其中一种:有些公办本科高校每年大力引进博士师资,但如果博士没招满,院里仍有师资需求,有空置的计划岗位,那么也可一并向人事处提出申请,增加一批硕士教师名额。以洛阳理工学院为例,关于人事代理岗的用工方式,简单来说:人才与高校之间只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人事管理关系已经从高校分离,由当地的人才服务中心接收档案。这是否代表着「不稳定」呢?也不一定。像洛阳理工学院这样,学校常年招聘硕士学历教职工,其未来考核和发展,可参照《人事代理暂行办法》的相应规定——“人事代理人员须与学校签订聘用合同,聘期一次3年。首次签订聘用合同时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为1年。试用期包括在聘用期内。”“人事代理人员聘期内不能转岗。”“聘用合同期满前60日,受聘人员可以书面形式向用人单位提交聘期履职报告和续聘申请。”“确因学校工作需要离岗进修的,经学校同意,保留聘用关系。”(来源:人事代理暂行办法 校发〔2016〕92号)由此可见,3年一聘期,而且原则上支持硕士老师进修,可以在攻读博士期间保留聘用关系……种种规定看起来:学校也不想随便辞退硕士教师。另外,学校的人事代理岗教职工来源,既有硕士,也有政策安置型人员,考核是避免不了的。但考核的目的一定是为了刷掉老师吗?根据学校规定,即便不符合所在岗位的聘用条件,学校也能给予五年过渡期;如果还是不能达到岗位要求的条件,有调岗降薪/解除聘用合同,这两种结果。图源:洛阳理工学院人事处 党委教师工作部有淘汰的,自然也有考核通过的。这两年,一些公办本科人事代理岗的硕士,最后也成功纳入了事业编制管理。信息来源:西安理工大学(公办本科)官网02.这些硕士在公办本科,做“校聘老师”校聘的意思很好理解:教师的聘用直接由学校决定,学校接收档案,人才和学校签聘用合同。2024年4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办本科)发布了《校聘岗位公开招聘公告》:专任教师岗,博士1位;综合管理岗,硕士9位。信息来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众号类似的,一些公办高校给编外老师(包括人事代理、校聘等)的聘期,很多采用了“3-3-无限期”的模式。有校聘的高校老师现身说法:“相比编内少了职业年金,其他待遇一样,3年一签,第二次续签可转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来源:公众号“高校人才网V”【知识点】:“校编和校聘,二者有区别吗?”二者都是学校聘用制,二者的档案和人事关系都在学校,用工实质是一样的,一个意思。都没有事业编制,也不像员额编那样需要上级单位审批,校编/校聘人员直接由学校统一管理。判断是校编/校聘,还是学校普通合同工的主要方式:是否和事业编制人员一样,享受“同工、同酬、同工作时间、同休假。”图源:某公办高校校编人员招聘公告03.硕士求职公办高校,需要注意什么?大部分硕士求职高校的目标都是公办。甚至一些人觉得:“公办本科比公办大专院校更好,只是比较难进。”作为高校的过来人,想说一句:学校更好,这个角度是「宏观叙事」。在公办高校,尤其是大部分以博士学历作为进校门槛的公办本科。学校的“好”,能不能落实到硕士教职工个人身上?这才是要多方面了解的。公办本科硕士岗位有编的情况,这里不多展开,基本都是有编选编,遇上了就铆足了劲儿报。顺便提醒一下,像往年广西一些公办高校还招硕士给编制,今年也开始“控制数”招人了,意思是:录取了暂不入编;有空编时,可以从控制数补充,再办理入编手续。再说说大部分公办高校无编岗位的情况。首先,了解该岗位的教师流动性如何。有的公办本科虽然每年都招硕士教职工,学校也不太主动辞退老师们,但这些硕士岗位的人员流动性仍旧很高。通常是因为:待遇过低(有的高校给硕士月薪仅三千左右),学历歧视(周围都是博士),边缘岗位不受重视(和某些安置人员挤一个办公室了),没有资源,晋升无望等。其次,除了清楚该岗位的考核标准,尽量了解岗位领导的相(zuo)关(feng)情(zuo)况(pai)。对于没有编制的大学老师来说,掌握了选聘权和考核标准的领导口碑如何,这一点非常重要。关于高校非编教职工具体的考核标准,人才们可以在高校的官网里,自行搜索类似《XX非事业编制人员年度考核实施办法》的文件,各校在考核人员和赋分比例的规定和难度会有所区别。举些例子——- 有的公办高校,非编人员的考核到不了学校的人事部门,由院里领导自行确定考核档次;- 有的岗位存在长期借调的情况,是原院里领导考核,还是实际所在部门领导考核?还需要根据借调的时长等因素决定;- 不同岗位的考核人员不同,假设你不是教师岗,而是行政岗或其他专技岗,学院的分管领导、人事处的领导、部门领导还有办公室同事关系,可能都会影响考核打分。……以上,分享一些高校招聘的情况给硕博人才们,可当做部分参考。2024-07-311488 浏览 · 4 收藏 -
博士高薪引进竟被“坑”,高校招聘的水有多深?丨高才情报局第131期
某985高校在招聘时开出优厚的条件,包括入职30万年薪、20万安家费、副高待遇以及解决子女上学问题等。而入职后,各种条件却大打折扣,每月实际到手不足万元。如果未达到考核要求,还可能什么都拿不到……博士入职高校,待遇打折的现象确实屡见不鲜。在招聘时,高校往往会打出各种吸引人的旗号,让人听得一愣一愣的,但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那么,高校招聘中都有哪些“花言巧语”,背后又藏着哪些“套路”呢?1.薪资首先,我们来说说薪资。如果招聘公告写得很笼统,面试的时候追问也还是含糊其辞的话,大概率待遇不怎么样——要是待遇好,他早就主动告诉你了。众所周知,高校教职岗位伴随着诸多令人向往的隐形福利,如节日慰问金、食堂饭补、工会活动等。于是,高校在招聘时很可能会将这些福利也算进去,好让整体待遇看起来更加诱人。还有就是绩效奖励,可能是按100%算的。但绩效是与实际完成情况挂钩的,这意味着,真正到手的绩效奖励可能并不是全额,学校给你的是一个最高值,这个饼能不能吃到就看你自己了。所以,当真正入职后,有些人才会发现所谓的薪资并不像想象的那样丰厚。当然了,你说这些福利也是实打实给教职人员的呀,不算吃亏吧?是这么说没错,但是假如你手头有offer需要比较,如何准确判断薪资的真实构成很关键。比如说同样安家费50万,一个是税后,一个是税前;又比如说同样是年薪30万,一个是基本年薪,一个是综合年薪(含绩效奖金和补贴等)……数字更高的,未必是待遇更好的。比较笼统的待遇,需要具体了解↑2.人才补贴当地政府为了引进高层次人才,通常会提供人才补贴(生活补贴),人才补贴几乎是每个高校都有的,每个地区和学校不一样,但给予人才补贴不算是什么特殊福利。当然了,也是有例外的——浙江事业单位的人才补贴仅限市本级所属或区、县市级,不包括浙江省属事业单位。也就是说,入职浙江省属高校,是领不了人才补贴的。3.科研启动经费一些高校在招聘的时候说科研启动经费多少多少万,实际兑现却很难,尤其是三四线高校,发放难,发放慢,导致教师想要推进工作,就不得不垫付甚至倒贴做科研。另外,高校在招聘时不一定会告诉你的是科研启动经费的给出方式。有的学校,科研启动经费要经过财务和领导审批,流程冗长,效率低下;有的学校,科研启动经费仅适用于特定领域报销,很多方面是禁止使用的;有的学校,教师需先成功申请项目立项后方可申请科研启动经费,至于怎么立项……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考核不通过需不需要退还科研启动经费,是全额退还,还是按比例退还?4.安家费首先,怎么交税就是一个问题。由于各高校及地方政府对于安家费的缴纳方式和计算公式的规定各不相同,实际到手的安家费差异可以非常大。详情可看:《高校巨额安家费,实际到手差太远?博士人才究竟能拿到多少?》其次,是如何发放——一次性发放还是分期?分期又是分多少年?需要完成任务才能发放吗,任务难度有多高?完不成的话需要退还吗?还有个别学校要求人才购房才能领取,而且条件相当严格,不仅要新买的房,还要买的第一套房,并且提供房产证↓最后,是一些求职建议。对于博士教师来说,如果你想做科研,平台是很重要的。平台意味着学校对科研的重视程度、已有的科研基础、以及能够为你提供的科研资源和支持。招聘的时候说得再漂亮也没用,给出的承诺能不能做到,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学校的水平。还有一点容易被忽略,就是你的专业在高校是强势还是弱势。在高等教育领域,资源分配往往是不均衡的,强势专业通常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和项目;而弱势学科得到的资源就不会太多,即使学校再有钱,分到你头上也不剩多少了。如何避免被高校“套路”?在面试过程中与高校就薪酬待遇进行沟通时,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细致入微地了解待遇的具体形式,避免日后因待遇问题而产生不必要的纠纷。简单来说,一问时间,二问条件。前者指发放时间、周期等,后者指申领条件、限制等。有人就要说了,高校这儿又是坑那儿又是坑,哪规避得过来啊?那实在不行,咱看看违约金呢↓▍往期内容>>《有编制!硕博想进高校,还有这些机会……丨高才情报局第130期》>>《我,一个入职了辅导员的倒霉蛋丨高才情报局第129期》>>《“放弃高校offer后,我到企业当牛马”丨高才情报局第128期》2024-07-122453 浏览 · 4 收藏 -
有编制!硕博想进高校,还有这些机会……丨高才情报局第130期
“什么样的高校现在还有事业编制?”“硕博想进高校,有哪些职位选择?”“除了高校,还有什么单位给编制?”……根据高校人才网近期发布的招聘公告,小高我找到了一批提供编制的职位,这就来讲讲,如今的形势下,硕博都有哪些就业方向,以及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01.想进公办,硕士一定没编制?其实也不一定,机会还是有的。比如湖南文理学院(公办本科),硕士教师岗没有,但是可以考虑一下辅导员和思政教师,学位要求均为硕士及以上,还有编制↓信息来源:高校人才网又比如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公办专科),招聘岗位包括教师、辅导员和行政管理岗,均为硕士可报,同样提供编制↓信息来源:高校人才网不过要注意的是,公办高校为硕士提供的编制岗位往往伴随着更为严格的选拔标准。除了基本的学历要求外,还可能要求应聘者具备副高及以上职称、特定领域的专业技能证书(如运动员等级证书)或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等。即使非教师岗也是如此。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招聘宣传职员,其中任职要求包含了“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和“具有主流媒体新闻采编从业经验5年以上”。↓信息来源:高校人才网毕竟事业编制更多是为了引进高层次人才,所以岗位要求也会比较高。如果你不追求编制的话,条件会宽松很多,否则就只能考虑偏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了。02.高校下设或关联的机构怎么样?总的来说,硕士机会不多,博士可以考虑一下。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研究院,编制仅针对博士岗。硕士岗大多没有编制,要不就是说“特别优秀者给予事业编制”“符合……可申请入编”等,是不是画饼就要自己评估一番了。信息来源:高校人才网但是跳开高校,科研所、实验室等科研机构面向硕士的岗位就比较多,而且待遇也相当不错。比如说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今年发布的招聘,硕士可报,均为事业编制岗位↓信息来源:高校人才网一些建议1.不要死磕高校对于硕士来说,想进高校越来越难,如果你是技能型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与实践经验,还有较多机会,可以留意专科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这类学校需求“双师型教师”,更青睐有企业相关工作经历的人才。如果不是技能型人才,想入编就要有所取舍,热门地区、热门职位基本上是没有编制留给硕士的。可以考虑辅导员、思政教师等职位,或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这些地区往往因人才相对稀缺而提供更多的编制机会。2.把握应届生机会之前我们讲过应届毕业生身份的重要性,这一身份在就业市场上往往享受更多政策倾斜和支持。(详情可看→《应届身份有多重要?非应届毕业生真的很难找工作吗?》)。以上海海关学院为例,今年发布的公告,要么招应届博士,要么招有职称的博士。建议应届毕业生可以多关注并积极参与此类针对性强、竞争相对有利的职位招聘↓信息来源:高校人才网再以湖南文理学院为例,去年事业编制岗位的招聘中,超过半数的名额限定为面向2021、2022、2023届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开放↓信息来源:湖南文理学院人事处官网按国家有关规定,处于择业期内(通常为毕业后两年内)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是可以享受应届毕业生同等待遇的。所以,记得要看清楚公告对于“毕业生”的界定范围(涵盖的毕业年份)是什么,切勿因自我预设的“毕业年限限制”而错失良机!3.打破求职信息差建议关注自己省/市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以及政府门户网站,这些平台会不定期发布编制考试的公告,通常是各类事业单位一起的,机会也比较多,高校人才网也会综合发布这类信息。最后,找工作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运气。建议各位求职者放平心态,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尽人事以听天命。▍往期内容>>《我,一个入职了辅导员的倒霉蛋丨高才情报局第129期》>>《“放弃高校offer后,我到企业当牛马”丨高才情报局第128期》>>《高校大量招人又辞退?入职这类高校要小心!丨高才情报局第127期》2024-07-053041 浏览 · 3 收藏 -
教育部提醒:毕业生求职需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在毕业生满怀热情忙于投简历、面试之时,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躁动”起来,打着招聘的幌子挖坑设陷,致使诈骗钱财、盗用信息、诱导犯罪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毕业生的就业权益。对此,教育部近日发布高校毕业生求职提示,提醒毕业生要增强风险防范、信息安全和依法维权等意识,防止跌入各类求职陷阱。如在求职中自身合法权益遭受侵害,要积极收集并留存有关证据,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非法中介虚假招聘频发“想要一毕业就轻松拿高薪吗?”“选我们,职场升职加薪快!”……在求职市场上,这类充满诱惑力的宣传语总能吸引不少“涉世未深”毕业生的目光。但实际上,看似待遇丰厚的招聘背后,隐藏的可能是非法职业中介的虚假招聘陷阱。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实践中,一些没有资质或冒用、伪造资质的“黑中介”经常打着介绍工作的幌子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他们以“拿高薪”“升职快”为诱饵,使用各种手段骗取毕业生钱财。比如,非法机构以介绍工作为名,向求职者收取高额中介费,却找借口拖延或直接不履行合同。还有的非法中介向求职者承诺提供高薪行业就业岗位,但须交纳相关服务费用,此类“付费内推”行为涉嫌不正当竞争和欺诈,求职者难以主张自身权益。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诱导求职者参与违法行为。比如,有的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事先编造的招工信息,以“高薪急聘”“学历不限”等字眼诱导求职者逐步暴露个人信息、下载刷单App,骗取求职者钱财。还有的以“勤工俭学”“招聘兼职”“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求职者落入传销组织圈套。对此,教育部提醒高校毕业生,要积极参加学校及相关部门组织的就业指导和安全教育活动,增强识别就业陷阱和违法违规行为的能力。如果通过中介服务机构求职,应选择诚信可靠、经营规范的服务机构,核实中介机构或招聘企业的工商注册、企业信用等信息,不要轻信口头承诺,一定要在确认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签订正式服务协议。同时,高校毕业生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通过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高校就业网站以及地方和高校的校园招聘等正规途径获取就业信息,多渠道甄别,不随意打开陌生招聘网址链接,不盲目轻信一些职业中介所谓的“求职捷径”,警惕潜在的“高薪骗局”。一旦在求职中遭遇此类情况,应立即求助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或公安机关,拒绝支付相关费用。 严防各类招聘收费陷阱“入职前需要先交一些押金,等办好入职手续就退还。”“单位需要为新员工统一购置新工服,要先交服装费。”……实践中,一些不法分子常以招聘为名变相向求职者收取各类费用,牟取非法利益。有的以押金、保证金、办证费、服装费、资料费等名目收费,再以各种苛刻要求迫使求职者自动放弃求职或离岗,已交费用以各种理由不予退还。还有的用人单位以招聘为名变相招生,要求入职者付费参加入职或考证培训,一旦收取费用便以各种理由拒绝履行承诺,甚至直接“卷款跑路”。对此,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劳动合同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因此,如果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以各种理由要求租用、购买各类工作设备或者要先交钱才能够安排入职,求职者应果断拒绝,以免上当受骗。如果交费一定要求相关机构出具正规发票并加盖单位公章,为可能发生的纠纷维权保留证据。当前,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与不良网贷平台勾结,利用毕业生初入职场、求职心切等特点,设置培训贷、购车贷、美容贷等新型招聘陷阱。以培训贷为例,2023年5月,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的2023年第1号预警显示:“培训贷”骗局时有发生,且呈上升态势。个别不良培训类机构以只要报名参加培训课程就提供兼职与就业机会、学费可以分期付款等承诺,诱导学生在网络贷款平台进行借贷。但课程开始后,学生并未得到机构承诺的兼职或就业机会,而且面临退费困难和高利贷风险。对此,教育部提示,不要轻信培训机构所谓“边学边赚钱”“先学后付”等诱惑贷款的承诺,更不要在陌生网络平台注册信息、转账汇款及办理贷款等,避免落入培训贷等各类招聘陷阱。 警惕用人单位合同陷阱对于广大求职者而言,能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意味着工作终于有了着落。但实践中,却有个别用人单位出于降低用人成本、规避用工责任等目的,在和求职者签订劳动合同时设置“猫腻”合同陷阱,侵犯毕业生合法权益。比如,有的用人单位仅与求职者签订就业协议书,或以谈话、电话等口头形式约定工作相关事项,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有的劳动合同内容简单,缺少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工资、劳动条件、合同期限等具体内容。有的用人单位以少缴税款为由,同时准备两份不同薪资的“阴阳合同”。还有的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设定“霸王条款”,要求员工几年内不得结婚、无条件服从加班、试用期离职不结算工资等。当毕业生到岗工作后,一旦和用人单位出现争议,就可能被用人单位以没有书面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合同相关条款为由,拖欠或拒发薪酬。对此,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高校毕业生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应与用人单位认真协商、慎重对待,不可草率签订。同时,在和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核实清楚是否具备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必备条款,比如,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条件等,特别要高度警惕合同中于法无据、明显不合理的条款,防止掉入陷阱,难以维权。若因故未能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订立协议,一旦遇到纠纷应及时寻求有关部门帮助,通过正规渠道予以妥善解决。 专项行动打击招聘欺诈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前,教育部已部署各地各高校于今年5月至8月开展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百日冲刺”行动以“千方百计拓岗位 提速增效促就业”为主题,通过开展多项专项行动,全力促进2024届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教育部将通过加强就业安全教育宣传等工作,帮助毕业生防范“黑中介”“招聘付费”等就业陷阱,并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严厉打击招聘欺诈、恶意解约、培训贷等违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毕业生权益。同时,要求各地各高校组织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通过形势政策讲座、党团组织活动、带生访企等形式,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畅通毕业生沟通反馈渠道,密切关注毕业生就业进展和求职诉求。2024-06-11459 浏览 · 1 收藏 -
高校招聘,明明条件都符合,为什么投的简历却没有回复?
求职最煎熬的莫过于无尽的等待。找工作本来就着急,偏偏用人单位迟迟不回复。在不知何时到头的等待中,很多求职者会开始怀疑自己。然而,高校不回复,有时候真的不是你的问题——有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求职211高校无果,但是却通过了两所985高校↓“但是为什么我投的简历总是没有反馈呢?”主要原因有:1、岗位竞争激烈特别是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岗位,一发布出来,单位邮箱就会收到很多求职简历,你的简历可能难以被及时查看。2、招聘流程漫长高校、国企这类单位的招聘流程冗长,从投递简历到获得反馈可以横跨数月。特别是高校,一些教师岗长期招聘,有的学校每个月都有面试,但有的学校要累积到一定数量的应聘者才会组织面试。截图自小红书3、虚假招聘还有一种情况,虽然用人单位发了招聘公告,但并不是真的招人,发公告只是为了宣传单位或是寻找储备人才……招聘季转瞬即逝,岗位招满即止,压缩应聘时间很有必要。除了主动与单位取得联系,询问求职进度,你还可以借助一些求职工具来助你一臂之力!「求职快」简历曝光服务✅简历曝光提升6倍✅投递反馈速度提升80%✅求职效率提升210%「求职快」包含投递置顶、简历置顶、简历刷新三大权益,你的简历将被众多单位优先浏览,获得更多求职机会,详情请点击链接:https://www.gaoxiaojob.com/job-fast.htmlINTRODUCTION 权益介绍 INTRODUCTION1.投递置顶投递并使用置顶,你的简历将在用人单位的应聘列表中置顶展示,同时,投递信息将通过多渠道实时通知至单位端,更快被单位浏览和处理!2.简历置顶算法匹配全平台优质职位,你的简历优先展示于在招岗位的匹配人才列表,获取更多邀约。3.简历刷新系统定时自动刷新+无限次手动刷新,让你的简历排名始终靠前,更有助于获得单位关注!立即前往体验吧:https://www.gaoxiaojob.com/job-fast.html2024-06-072080 浏览 · 0 收藏 -
不论什么岗位都要签竞业限制协议吗?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详情请看↓2024-05-23565 浏览 · 0 收藏 -
高校毕业生求职提示:增强三个意识 严防四类陷阱
当前,距毕业生离校不足2个月时间,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招聘的幌子挖“坑”设陷,诈骗钱财、盗用信息、诱导犯罪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毕业生就业权益。为保护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一定要增强三个意识,严防四类陷阱。筑牢防线,增强三个意识一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参加学校及相关部门组织的就业指导和安全教育活动,增强识别就业“陷阱”和违法违规行为的意识与能力,不走所谓的“求职捷径”,警惕潜在的“高薪骗局”。二要增强信息安全意识。通过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高校就业网站等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和高校的校园招聘等正规途径获取就业信息,多渠道甄别,不盲目轻信;不随意打开陌生网址链接,谨慎对待索要敏感信息、扣留证明原件等行为。三要增强依法维权意识。主动了解学习求职就业有关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如在求职中本人合法权益遭受侵害,要积极收集并留存有关证据,及时向学校及有关部门求助,或向公安机关报案。提高警惕,严防四类陷阱一要严防非法职业中介陷阱。一些没有相关资质或冒用、伪造相关资质的“黑中介”,常打着介绍工作的幌子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以“轻松拿高薪”“升职加薪快”等为诱饵,使用各种手段骗取钱财。防范提示:高校毕业生通过中介服务机构求职,要选择诚信可靠、经营规范的服务机构,不要轻信口头承诺,一定要在确认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签订正式服务协议。一旦遇到“黑中介”,应及时投诉举报,拒绝支付相关费用。二要严防招聘收费陷阱。不法分子常以招聘为名变相收取各类费用,牟取非法利益。有的以押金、保证金、办证费、服装费、资料费等名目收费,再以各种苛刻要求迫使求职者自动放弃求职或离岗,已交费用以各种理由不予退还。有的宣称具有知名公司内部推荐权,打着收费推荐优质岗位的幌子骗取钱财。有的与不良网贷平台勾结,利用毕业生初入职场、求职心切的特点,设置培训贷、购车贷、美容贷等新型招聘陷阱。有的以招聘为名变相招生,要求付费参加入职或考证培训,一旦收取费用便以各种理由拒绝履行承诺,甚至直接“卷款跑路”。防范提示:《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若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以各种理由要求租用、购买各类工作设备或交钱、贷款才能够安排岗位的,应果断拒绝,以免上当受骗。对经付费培训可录用、包就业等要求,一定要警惕“挂羊头卖狗肉”陷阱,谨防既被坑骗钱财,又浪费时间精力。如交费一定要求出具正规发票并加盖单位公章,为可能发生的纠纷维权保留证据。三要严防招聘诈骗陷阱。不法分子常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诱导求职者从事、参与违法行为。有的在各类网络平台上发布事先编造的招工信息,以“高薪急聘”“学历不限”等字眼诱导求职者逐步暴露个人信息、下载刷单APP,骗取求职者钱财。有的以“勤工俭学”“招聘兼职”“高额回报”等为诱饵,吸引求职者落入传销组织圈套。有的以招聘“行政秘书”“生活助理”为名,或打着招聘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的幌子,要求女性求职者从事异性服务。有的以招聘名义,盗用求职者的银行卡、手机卡或支付账户等个人信息,用于诈骗、洗钱等违法活动。防范提示:高校毕业生要擦亮识别骗局的“慧眼”,掌握防范陷阱的“招数”,遇到“活少钱多”“轻松钱来”“躺平赚钱”等“听上去很美”的招聘信息和“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一定要提高警惕,多查多问多防备,谨防“踩雷”“掉坑”。四要严防“猫腻”合同陷阱。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个别用人单位为降低用人成本、规避用工责任而侵犯毕业生合法权益。有的仅签订《就业协议书》,或以谈话、电话等口头形式约定工作相关事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有的合同内容简单,缺少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工资、劳动条件、合同期限等具体内容。有的以少缴税款为由,同时准备两份不同薪资的“阴阳合同”。有的包含“霸王条款”,要求几年内不得结婚、无条件服从加班、试用期离职不结算工资等。毕业生到岗工作后,特别是当出现一些争议时,就可能被用人单位以没有书面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合同相关条款为由,拖欠或拒发薪酬。防范提示:《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高校毕业生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应与用人单位认真协商、慎重对待,不可草率签订。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核实清楚是否具备《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必备条款(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条件等),特别要高度警惕其中于法无据、明显不合理的条款,防止掉入陷阱,难以维权。若因故未能签订合同、订立协议,一旦遇到纠纷应及时寻求有关部门帮助,通过正规渠道予以妥善解决。2024-05-21626 浏览 · 0 收藏 -
公办高校这些岗位,至今仍招硕士生!
“2024年了,高校不招硕士了?”这个说法有点夸张,事实上,如果你找对合适自己的高校,自己学科专业对口,也符合报名要求,硕士想进高校未必真的很难。01.公办高校有哪些硕士岗位?高校分很多类型,综合类大学,理工类大学,师范类院校,语言类大学等等。由于公办院校的岗位设置很齐全,基本专人专岗,分工明确,就算是文科硕士,在理工类高校也有很多专业对口的岗位。 985高校,也招硕士比如华南理工大学2024年的辅导员和行政岗,硕士可报,专业不限,硬性要求只有一个,党员(含预备党员)。图源:华南理工大学官网像华南理工这种985高校的竞争性无需多说,能过初筛的简历也基本是本硕双985。顺便说下,华南理工的硕士专职辅导员是聘用制,薪酬待遇参照事业编制人员,也就是没有编制的合同工。不少985高校招聘硕士教职工都是这类情况(博士辅导员才有编制的可能),所以很多人觉得“不稳定”。据了解,这类院校的硕士教职工流动性,有些是因为这些名校硕士考上了其他单位编制后,再主动离职。主动不稳定和被动不稳定的差别,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另外提醒一下,985高校的硕士岗位的聘用方式很多,虽然都是“只签合同”,劳务派遣、聘任制、人事代理是完全不同的用人方式,人事管理的逻辑也是不同的。【知识点】聘任制——劳动关系+人事管理关系都在高校,是“直签合同工”。人事代理岗——档案不在高校,在人才中心,只有劳动关系在高校,是“临时工”(eg:很多博士入职高校,学校以人事代理的方式解决硕士家属的校内工作;如果后续博士教师离职,家属的工作也就跟着没有了)。劳务派遣岗——二者关系都不在高校,是“劳务工”(岗位含金量低,可替代性高,岗/人被裁撤的可能性也最高)。 省属重点公办本科,也给硕士编制如果觉得没编制,不稳定,也可以看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4年公开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公告》。辅导员、行政岗、教辅岗都招,且硕士起步,专业不限,给事业编制。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人力资源部官网有的高校把人才招聘放在学校官网,有的则有自己学校单独的人事处/人力资源部官网发布,求职者应尽量提前查清楚学校主要的人事信息发布渠道。实在找不到,也可以通过往年的招聘公告,自主总结单位发布渠道的规律,以免错过报名时间。 普通公办的硕士专任教师岗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是“双高计划”的公办高校,其《2023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里的31位专任教师岗都是硕士学历起步,且辅导员和行政干事也是硕士可报。图源:《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不过其2024年招聘工作人员的公告,要求就改成了“研究生学历及相应学位”,去掉了硕士描述。硕士研究生理论上也可以报名,但转变很明显,博士成了这类高校专任教师岗的主要对象。02.公办高校直属单位的硕士岗怎么样?理工类除了基本的专任教师岗、行政岗以外,还可以关注公办高校直属机构的岗位:实验技术员、研究助理、工程师、科研助理等。其中科研助理一般是有读博打算的硕士,会考虑过渡一下,很多高校设置科研助理岗位是为了给没有合适工作的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很多单位据说只给三四千月薪。所以客观来说,高校这类岗位待遇整体不如独立的研究所。如果考虑待遇和长期性,那么公办高校的专技岗,硕士们也可以多看看。有高校的硕士实验老师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上岸经验——公办高校的实验教学岗,很多并不要求博士学历,且应届限制小,许多上岸的新老师是有过几年工作经验的硕士;第一学历歧视几乎不存在,但是硕士层次通常略高于本校;待遇没有想象中低,坐标江苏,专技岗待遇一年大概12万~15万;撇开江浙沪的因素,有西北地区的省属高校实验教师晒出全年收入,大概12万左右。图源:小红书用户总结一下,硕士想入职公办岗位机会还是很多,但是岗位的“好坏”需要自己多加分辨,高校教师的红利期已过,即便是名校硕博进去了也不占优势,只是去了内卷的另一个赛道。不管哪一种,硕士去高校未来也基本都会面临“要不要读博”的问题,尽量早做考虑,掌握主动时机。2024-04-192612 浏览 · 2 收藏 -
花钱买工作?警惕求职中介“付费内推”陷阱
“帮你解决工作、落户问题,企业不同、福利待遇不同,费用90万-120万元不等。”正值“金三银四”春招季,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不少求职者发帖求职、交流信息、分享经验。但在这些帖子下方的评论区,却经常有大量刷屏的留言,“私我走央企内部渠道”“落户名额看这里”,留言者通常是一些打着“央企国企工作安置”“落户职业顾问”旗号的个人或公司,向求职者暗示能够以非正常渠道解决工作落户问题。这些所谓“付费内推”是如何操作的?其中隐藏哪些猫腻?“一对一求职辅导”有哪些陷阱? 花钱就能买到工作?记者以应届毕业生身份联系了几家求职中介公司。在他们提供的方案中,“中介”只是“外包装”,内里是明码标价的“就业、落户名额”——费用通常要几十万元,有的甚至高达上百万元。大部分公司拒绝在线上沟通中透露就业岗位、合同内容等信息,通常要求求职者提供个人简历并线下约谈。3月中旬,经与一名自称“北京某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的销售人员联系,记者来到该公司位于北京市某写字楼内的办公地点。办公区不到20平方米,有五六名员工。在会议室面谈时,销售人员递来的宣传册上公司名称却变成了“北京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我们有多个公司都在做‘就业咨询’,做教培服务的是教育公司,做人力资源服务的是人力公司。”该公司负责人李某解释。经了解,上述两家公司的经营范围除教育咨询外,还涉及劳务派遣、电子产品销售、保洁绿化、文艺创作、五金产品销售等领域。谈及如何解决在京就业落户问题时,对方给出了两种操作方案:一种是解决就业加落户,根据求职者背景安排进有落户指标的国企,一年半落户;另一种仅解决落户,不用实际参加工作,企业基本不可自选,“你每个月给这家公司转一笔钱,他们扣完社保再以工资的形式返还给你,不需要工作,下落户指标会比较快”。对方给出的服务报价在90万-120万元不等,分阶段打款。首付50%定金作为“打点费”,后期在不同阶段按比例付费,最终以进入单位成功落户为准付尾款。如果最后“没办成”,会全额退款,但求职方因个人原因中途放弃,则不予退款。李某自称与多家央企二三级子公司的董事长“十分相熟”,能“直批内推,把网申和笔试都免了”,且“面试保过”。至于民营企业,则可以走人才引进渠道,在问及人才引进是否需要特殊才能和突出贡献时,李某自信地表示:“我们把你一包装,你就是这个企业的突出贡献者。”李某还称能帮助求职者进入事业单位,并提供了从人社部官网复制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招聘公告。看到记者对某单位感“兴趣”,李某大手一挥,表示“可以安排”,但称在网申报名和笔试环节得“靠自己努力”,“顶多能在笔试环节要来30%的考试题库,不过面试可以保证通过,体检若有问题也可以想办法解决”。事后经核实,这家单位的高校毕业生招聘报名工作已于3月20日结束。4月上旬,当询问该公司销售人员相关情况,对方仍表示“可以安排”。当被指出招聘报名已结束时,对方稍作沉默后表示:“要再跟公司确认、沟通一下这个事。”又补充说,如果该单位之后有补录,可以保证安排进去。对于求职流程中的细节,不同销售人员的说法不尽相同、前后矛盾。前面称网申笔试“靠自己”,后面又称网申“保过”;前面称笔试仅能提供30%题库,后面又称能拿到70%,“我们就给你往前5名里去操作”,前面称事业单位安排成功的整体概率为50%,后面又改了说法。虽然声称对合同及客户信息全程保密,但在线下交流过程中,对方不仅在手机上展示了之前客户的详细简历,还展示了指导求职者如何升职加薪的聊天记录。“这是一个积德积福的好事情,我让你得到一个好的工作,你以后一定会记得我的。”李某说。在和求职中介的交流中,这样的“话术”不时出现。4月3日,教育部发文提醒毕业生,务必提高防范意识,避免落入招聘陷阱。其中第一条提醒就是要警惕“付费内推”。“付费内推”指某些机构向求职者承诺提供高薪行业就业岗位,但须缴纳相关服务费用。“付费内推”涉嫌不正当竞争和欺诈,相关求职者难以主张自身权益。 不靠谱的“一对一求职辅导”2023年下半年,在上海寻求市场营销岗位工作的刘睿娜,由于已经离开职场一年多,感觉自己急需求职指导。在朋友的推荐下,她找到了一家号称能“全流程解决找工作难题”的求职中介公司。前期沟通中,该公司的销售告诉刘睿娜,只需要缴纳498元的“会员费”,即能获得长达半年的求职陪伴服务,其中包含结合个人情况的“面试技巧课”“简历修改课”,以及与多家合作企业的“精准职位推送”。通过该公司的渠道成功签订劳动合同后,她需要再次付费,费用按照工作首月税前工资的75%计算,“这里的‘工资’不仅包括基本工资,还有奖金、提成等。”“销售让我放心,还展示了很多成功案例,说他们有许多知名企业的‘内部渠道’,能够加快我的入职流程。”刘睿娜缴费后,该公司负责求职指导的“导师”与她取得了联系,在了解基本情况后,向她索要了电子版简历,称会进行详细的“一对一修改”。“导师”还向她承诺,不用自己投简历,“我们替你修改后的简历会直达合适的企业招聘人员,等着去公司面试即可。”几天后,刘睿娜收到了修改后的简历,却令她大失所望,这份简历“只是套用了他们公司的模板,调整了格式”,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修改。“或许是此前的简历已经很完美了。”抱着这样的想法,刘睿娜仍然积极地与“导师”沟通。在购买服务后的最初两周,公司确实为她推荐了几个职位,“许多岗位与我本人的能力并不匹配,有的公司我花了很多精力去笔试面试,却被告知因没有相关工作经历无法被录取,之前‘导师’明明说了这个职位可以接受没有工作经验的。”几次失败后,刘睿娜希望“导师”能推荐更靠谱的职位,对方却变得冷淡起来,最后干脆不回复消息了。刚从上海某高校毕业的陶乐,同样遭遇了不靠谱的求职“导师”。2023年11月,在花费数万元购买了某公司的“一对一求职辅导”服务后,陶乐的“导师”并没有按照广告宣传中说的那样,为他定期推荐法律行业高薪岗位,而是每天在朋友圈转发各大公司的招聘简章,“其实全都是招聘App上的公开信息”。当初该公司销售人员承诺“内部推荐通道”“简历直达人事”,在陶乐看来,“还没有我自己去招聘App上直接和人事聊来得快”。现在,刘睿娜和陶乐都已找到工作。对于之前那些公司的“一对一求职辅导”,他们申请退款,“毕竟和当初承诺的完全不一样,不能花‘冤枉钱’。”刘睿娜说。这两家公司以“合同已履行”为由,没有同意她们的退款要求。 天上掉下的往往是陷阱今年2月初,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涉及求职者的诈骗案件。该案中,被告人王某以帮翟某的儿子找正式编制工作为由,虚构需要送礼、交押金等事由,多次骗取翟某钱款共计33.8万元。王某收取钱款后将资金用于偿还个人欠款及日常开销。在翟某取消委托、要求王某退款时,王某以各种理由推脱。翟某意识到自己被骗,向公安机关报案。庭审过程中,被告人及辩护人对犯罪事实和证据不持异议,但辩称应当扣除所骗取钱款中用于送礼的部分金额。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被告人及辩护人声称用于送礼的部分费用并无证据,故不予采纳。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6年,罚金10万元,并责令被告人王某退赔赃款33.8万元,发还翟某。法官表示,实践中,有不法分子利用家长想为孩子谋求稳定工作的心理,以收取“打点费”“介绍费”等形式骗取钱财,并在沟通过程中不断释放“可以办”“容易办”“抓紧办”的信号,在收取钱款后又以各种理由拖延不办,有的甚至直接失联。法官提醒,求职者在找工作时一定要擦亮双眼,莫被“捷径”蒙蔽双眼。教育部提醒,在求职中,不要轻信无任何要求且薪资待遇异常高的招聘信息,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的往往是陷阱。教育部建议使用正规求职渠道,通过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国聘平台、高校就业网站等官方网站,或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招聘活动获取求职信息。2024-04-19614 浏览 · 0 收藏 -
应届身份有多重要?非应届毕业生真的很难找工作吗?丨高才情报局第118期
“所有人都在羡慕我能提前博士毕业,但是没人知道找工作也是痛苦的一件事情。”一位博士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表示自从去年10月顺利获得博士学位后,至今仍未找到合适的工作。毕业是提前了,但求职没有。有网友评论:“博士没找好工作为啥要提前毕业。”提前毕业本来是可以节省时间,比别人更快一步就业,但是如果没有拿到offer,提前毕业的优势就并不明显了。在如今就业市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甚至越来越多研究生选择主动推迟毕业,为的就是利用这段时间继续深造或参与实习,以此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在毕业时能够找到更符合自己期望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可以保住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应届生身份有多重要?有人形容比金子还贵,没有用好应届生身份,会错过很多机会。截图自小红书01.应届毕业生的就业优势首先是机会更多。近几年的就业环境都不太好,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乎社会稳定。因此,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政策倾斜和支持。比如,在公务员招录方面,各省基本会为应届毕业生提供重点照顾,大多数职位对经验要求不高,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职位仅限应届毕业生报考。又比如国企央企招聘主要以校招为主,面向应届毕业生。社招的比例非常少,且门槛较高,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或工作经验,一般的社会人士是很难进去的。而且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岗位要求相对较低,不要求太多技能或经验,只要学历学位、学习能力等基本要求满足了,其他的都可以进去了慢慢培养。02.为什么更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简单来说就是便宜、好用。与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求职者相比,应届毕业生的薪资预期通常较低,单位招聘能够节省一定的成本。部分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还可以享受政策优惠。(注:各地政策不同)比如,上海2020年发布文件,要求市属和区属国有企业安排不低于50%的就业岗位定向招聘应届毕业生。对招聘符合条件的上海高校毕业生的企业,3年内以实际招用人数享受每人每年7800元的税费依次减免优惠。信息来源:新华社另一方面,由于没有过多的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就像一张白纸,具有更大的可塑性,也更易接受新知识、新技能,能够在系统的培训和引导下迅速成长,成为符合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还有就是——应届毕业生年轻啊,应届博士进高校可以有更多申请科研基金的机会。03.为何还是找不到工作?尽管应届毕业生有着不少就业优势,但是毕竟每年的毕业生那么多,就业压力依然不容小觑。对于即将毕业,踏入求职市场的毕业生——(1)找准赛道很多应届毕业生去面试,却发现对方想要有经验的人……当然了,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并不是处处通用的,一些企业更加愿意招聘有经验,一入职就能上手的人才。一般来说,校招看应届,社招看经验。应届毕业生走社招跟社会人士竞争,往往容易因为没有经验而被拒。换个角度说,也建议应届毕业生要好好把握校招的机会,校园招聘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是比较高的。(2)积累优势即使是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的岗位,现在的招聘要求也是水涨船高,哪怕你是初出茅庐的应届生,用人单位也会期望你有经验,能够快速创造价值。而且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积累更多的优势至关重要。若你希望进入高校,那么积极撰写论文,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将是关键;而若你志在企业,拥有丰富的实习经历则显得尤为重要。最后校招看应届,社招看经验,那中间的人怎么办?既不是应届毕业生了,但是工作经验也并不算多,还能找到工作吗?就业环境不友好,对于刚工作一两年的社会人士尤甚。相较于应届毕业生,用人单位对于社会人士往往抱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仅有一两年的工作经验,他们往往难以积累到显著的成就和经验,这就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容易遭遇挫折和困难。在充满挑战的大环境下,做好职业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求职者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发展目标,走好每一步,尽可能避免走弯路和回头路。▍往期内容>>《硕博毕业找不到工作的五大原因,你中了几条?丨高才情报局第117期》>>《民办劝退,公办进不去,“新型民办高校”了解一下!丨高才情报局第116期》>>《应届可报,专业不限,双一流高校行政岗值得去吗?丨高才情报局第115期》2024-04-102502 浏览 · 3 收藏 -
如何避开“付费内推”等求职陷阱?教育部支招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洁)教育部近日发文,提醒广大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期务必提高防范意识,牢牢掌握4招“求职秘笈”,避免落入招聘陷阱,实现尽早顺利就业。当前,正值“金三银四”求职就业黄金期,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借机挖“坑”设陷,“付费内推”“有偿就业”“实习生套娃”等乱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教育部提示,警惕求职骗局,不打无准备之仗。警惕“付费内推”。“付费内推”指某些机构向求职者承诺提供高薪行业就业岗位,但须缴纳相关服务费用。“付费内推”涉嫌不正当竞争和欺诈,相关求职者难以主张自身权益。在求职中,不要轻信无任何要求且薪资待遇异常高的招聘信息,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的往往是陷阱。警惕“实习生套娃”。“实习生套娃”是某些用人单位的员工甚至是非正式员工,以单位名义招聘实习生,借此分派自身工作任务骗取免费劳动,或进行“有偿实习”。在求职中,要通过正规渠道寻找实习或就业岗位,避免落入“空手套白狼”的圈套。警惕“虚假招聘”。“虚假招聘”是用人单位或非法中介机构进行虚假宣传,向求职者收取高额中介费,却拖延或直接不履行合同。在求职中,要核实招聘企业或中介机构的工商注册、企业信用等信息,对于将先交费作为条件的招聘等都需要谨慎对待。警惕“非法传销”。“非法传销”是指组织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其以购买商品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传销属于违法行为。在求职中,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树立拒绝传销的防范意识,一旦发现可疑情况或者被骗,立即拨打110报警。针对相关求职问题,教育部向高校毕业生提出4点建议:第一,使用正规求职渠道。通过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国聘平台、高校就业网站等官方网站,或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招聘活动获取求职信息。第二,及时核查招聘信息。通过查询用人单位的工商信息来确认是否合法注册。通过用人单位官方网站或拨打官方电话核实招聘信息,多种途径了解用人单位背景。第三,时刻保护个人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没有权利扣留他人证件原件。在求职过程中,不轻易将个人证件原件交付他人或泄露银行卡、网银密码,确需提供证件复印件或影印件时,要在合适位置注明具体用途。第四,坚持运用法律武器。如遇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第一时间保留证据,立即拨打12333电话或前往人社部门投诉举报。如遇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伤害,要立即拨打110电话向公安部门报警。原标题:如何避开“付费内推”“实习生套娃”求职陷阱 教育部教毕业生四招“秘笈”2024-04-07548 浏览 · 0 收藏 -
双非硕士想去高校,已经“无路可走”了吗?
正值“金三银四”的招聘旺季,高校的各种人才引进宣讲会,国内国外都举办得如火如荼。打开招聘岗位一看,最普通的岗位都写着“博士招聘岗位”,最起码也是应届博士起步……那么,对于广大硕士来说,还有机会去高校就业吗?咱们先看看今年高校的一个招聘形势。一、2024年的高校招聘现状如何?硕士想要去高校任职,一定要心里清楚现在的高校就业情况。很多高校的2024年引才宣讲会,都只有博士岗位。不过招聘宣讲会开得这么多,引才经费如此充足的,多是一些层次较高,比如双一流及以上的公办院校。不缺钱,但缺超高水平的人才。而且这类学校表现出的“求才若渴”,人家的目标受众除了基本的博士学历外,还格外看重“海外经历”、“国际视野”、“重大科研成果”、“帽子”等。于是今年的海外博士后也“香”了起来。那么对于硕士来说,心态放平:咱不属于这块,可以瞄准其他更合适的赛道。二、硕士去高校工作,有哪些潜在机会?光盯着学校找,或许错过了其他上岸机会找高校工作,很多人的常规方式是盯着“xxx大学xxx校区的xxx岗位”。以福建省首个“民办公助”新型高校,福耀科技大学为例。其教师招聘要求,也就是教学科研岗,基本都是博士起步。(仅体育学还有硕士需求)图源:福耀科技大学(暂名)2024年教师招聘公告但是我们再关心一下和「福耀科技大学(暂名)」一个校长的「福耀高等研究院」呢?2023年学校拟招聘行政管理人员8人,辅助人员16人,学历要求多是硕士起步。如果你的目标是该校博物馆的岗位,甚至本科即可。图源:《福州市福耀高等研究院人员招聘公告》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两件事:关注岗位类别和同校的其他机构。除了教学科研岗,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岗位对于硕士来说或许更友好,机会更多;如果高校的岗位少,竞争大,求职的硕士们可以看看高校底下的其他机构用人需求。硕士去公办高校,机会如何?如果非公办不去,公办本科太难,也可以关心下公办高职类院校。不过现在很多公办高职招聘老师也要博士了,硕士机会更少了一些。不仅“大海捞针”的机会很难再得,现在的报名时间也越来越短!好不容易找到一所硕士可报的公办高校,结果发现:“嘿,这学校我本来可以报名的,结果看到的时候,已经报名期过了!”比如2023年6月,“双高计划”的公办专科院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招了一堆硕士,其中还有不少专任教师岗位。但是这所高校只开了6月12日、13日、14日三天报名期!那这种情况应该如何避免呢?从节省时间成本的角度,我们可以试试去提前搜集一些去年还招大量硕士的学校,看看他们今年还招吗。如果2024年的招聘公告还未出来最新的,就时时保持关注。还是拿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举例子,2024年的校聘岗位招聘公告从发布之日到报名截止,一共仅有5天时间,错过了也没了。信息来源: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人力资源部图源: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校聘岗位招聘公告而且招聘要求还是本科即可。如果硕士报名,相对来说,可能还会有学历优势。三、结语话到最后,笔者还是想说一下,硕士想去找一个高校的工作,并不完全“异想天开”,也未必真的“无路可走”。但既然走在职场的岔路口了,一定要弄清楚现在的就业局势,还有一个未来高校发展大方向。“逆流而上”真的很难,也会有很多隐患。有一位很快35岁的硕士,拿到某985高校的offer,是劳务派遣制的行政岗,年薪给到了15万,本地人,有户口,有车有房,有家庭。问这样的岗位值得去吗?客观地看,985高校的劳务派遣岗,在过去是比较稳定的。但是近几年的公家单位一直在强调“精兵简政”,其中公办高校这几年,也一直在往既简化机构,又缩减人员的方向马不停蹄……公办院校里没有编制的员工,稳定性已经不如从前了。如果是劳务派遣这种使用权和人事权完全分离的岗位,其实不太建议我们的一些硕士,单纯为了进高校就放弃现有的高薪工作。“慎思才能明辨,慎思才能笃行。”面对机会的时候不要犹豫,等到下决定的时候,再留点时间谨慎为好。2024-03-222537 浏览 · 0 收藏 -
民办劝退,公办进不去,“新型民办高校”了解一下!丨高才情报局第116期
近年,有哪些高校备受关注?西湖大学一定少不了。最近,又有顶尖学者加盟西湖大学,充分展现了西湖大学在吸引顶尖人才方面的卓越成果。与此同时,福耀科技大学(暂名)自建立之初便登上新闻热搜,在多方努力加持下,福耀科技大学(暂名)将在2024年秋季正式启动招生。而两所高校,无一例外都属于“新型民办高校”。图源:网络很多人一听到民办就被劝退,但是“新型民办高校”与传统的民办不同,甚至在治理机制和待遇条件上比一些公办高校还要好,且听我给你分析~01.工作保障传统印象里,民办跟企业是差不多的,企业经营不善,分分钟要裁员,在这样的学校工作岂不是很没有保障?这主要是因为传统民办高校“以学养学”,主要经费来源于学费,一旦生源受影响,学校的经营也会出问题。但“新型民办高校”的发起主体一般是知名科学家和一流企业家,建校资金充足,实力雄厚,受生源影响较小。以福耀科技大学(暂名)为例,首期捐资就高达100亿。同时,为了避免企业风险的波及,福耀科技大学(暂名)采用的是基金会办学模式,即使企业出现危机,学校也可以在基金会的支持下继续运作。信息来源:福耀科技大学(暂名)官网同时,新型民办高校均属于非营利性高校,创办者创办学校不求回报,不以赚钱为目的。(详情可看→《“与公办学校享受同等待遇”,非营利性民办值得去吗?》)对于这类高校,国家也会给予支持。信息来源: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官网02.制度建设关于民办高校,制度方面常受到诸多吐槽。在传统的民办高校中,创办者通常兼任校长一职。由于他们并非教育行业的专家,往往对于学校的深层次管理缺乏足够的认知和把握。管理上的不足,体现在管理体系不完善,规章制度不规范,架构职责分工不清等,时间长了积重难返,甚至阻碍教学工作和学校发展。而新型民办是新时代的产物,从一开始就有更明确的教育定位,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的经验,内部治理机制更科学,管理也更加健全。信息来源:福耀科技大学(暂名)官网另一方面,聘请专家担任校长和领导。比如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校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张东晓……这些专家为学校的学术研究和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更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信息来源: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官网03.职业前景民办劝退还有很大一个因素是——没有编制。诚然,即使是新型民办高校,也是没有编制的,但这里就涉及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非升即走盛行,公办高校编制也越来越少。如今提供编制的高校,要么要求高层次人才,要么地处偏远地区。前者资历不够,后者在科研平台、工作环境等条件上有先天的劣势。反而新型民办高校,小而精的定位,可以给予教师更多支持。比如西湖大学,前身是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致力于集聚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短短几年就引进了过百名优秀学者,其中不乏海外顶尖科学家加盟。又比如福耀科技大学(暂名),与西湖大学的科研定位不同,重在培养国内新兴产业急需的研究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更加注重与产业的联系。新型民办高校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且学校的运作紧跟时代步伐,符合社会当下的需求。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也可以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事业编制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稳定的选择,但要知道的是,编制只是为人才提供了一个基础的保障,而人才的发展上限仰赖平台的水平。简单来说,如果你满足于现状,想要安稳度日,那么编制自然重要;但如果你渴望更上一层楼,追求更大的发展,那么选择一个更高平台、能提供更多资源的学校才是关键。▍往期内容>>《应届可报,专业不限,双一流高校行政岗值得去吗?丨高才情报局第115期》>>《重磅!辅导员评职称“取消论文限制”,哪些人会获利?丨高才情报局第114期》>>《“能给没有招聘需求的高校投简历吗?”答案竟然是……丨高才情报局第113期》2024-03-213576 浏览 · 3 收藏 -
先交钱再上岗?求职毕业生不是任意割的“韭菜”
日前,《法治日报》曝光了一些求职毕业生遭遇骗局的现象,引起舆论的关注和热议。据报道,有些用人单位或培训机构,打着招聘的旗号,声称可以提供工作或兼职,前提是求职者自费参加他们指定的岗前培训以提升技能,当求职者支付不菲的培训费甚至不惜为此贷款后,才发现自己上当了。比如,某公司宣称新人入职、转正之后,月薪能到七八千元,但求职者要参加培训,实训时长在2.5个月至3个月左右,费用为24900元。这笔费用,对很多年轻的毕业生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更重要的是,交了钱也未必就能有工作岗位,甚至在现实中,有的公司拿钱后就“跑路”了,纯粹就是一场骗局。这样的骗局,本来不难被识破,部分求职者上当受骗,固然与其警惕意识较弱有关,但也与不少人对工作机会的渴望不无关系。一些不法者之所以能得逞,正是利用了部分毕业生求职心切的心理。很多被侵犯权益的求职者,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也不会去追究用人单位的责任。而且,求职季事务繁忙,很多毕业生确实也没时间和精力去维权,只能暂时忍气吞声,另寻他路。这也纵容了一些用人单位,不仅不纠正自己的错误,反而进一步想方设法骗取求职者的钱财,损害求职者的利益。从监管的角度来看,很多就业乱象牵涉的领域较多,需要统筹协调多部门,加强对求职者权益的保障,尤其是在执法层面,不应该纵容那些长期骗取求职者钱财的公司逍遥法外。对于这类乱象,应当及时出手,该罚款的罚款,该关停的关停,绝不能等到求职者权益受损、维权艰难的时候,才让那些违法的公司受到实质性处罚。此外,警惕“培训贷”陷阱,有能力识破骗术和套路,也应该成为年轻人的一项基本素养。此前,有网友曾在社交网站上分享经验称,“只要是让先交钱的用人单位,一律都是骗子”,这话虽然有点偏激,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正规的用人单位,不会让求职者入职前先交一笔所谓的“培训费”,更不可能让人贷款去“学习”。在求职过程中,擦亮双眼、提高警惕,才能避免上当受骗。对此,大学就业指导部门的老师,也该担起责任,帮助学生了解求职道路上的“危险”区域,及早产生警惕意识,防止上当受骗。2024-03-15492 浏览 · 0 收藏
-
一位名校教授的人生自省:别让“排队上车”成为你的目标
编者按:安山是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的博士,发过几篇不错的论文,5年即顺利毕业。在他看来,读博士跟本科差不多,“你只要努力了,发论文就没有太难的”。此后,他曾有2段博士后经历,之后去了一所加拿大大学担任教职。直到今年,他回国到母校当上教授,那是国内的顶尖高校。尽管外人看来安山的人生算是顺遂,但自博士毕业后,他一直在反思:按照绩点“排队上车往前走”不应该是人生目的,人生应该有更多可能性。由此,安山的人生也有了更多尝试。接到学院领导布置的给新生作分享的任务,安山很快就有了思路。想到20年前坐在台下忐忑的自己,他当然知道那些新生最关心的是什么,“我知道他们心里都是虚的,希望可以帮助他们缓解一下”。他翻出了自己当年的日记。大一刚入学的安山,最担心的事情是自己考试能不能及格,千万别被勒令退学。毕竟身边是200多个学霸,不是奥赛金牌得主就是省市状元,而自己物理竞赛连铜牌都没拿到。安山告诉新生们:在这所学校,本科毕业后读博士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但那不过是按照绩点“排队上车往前走”的惯性,“我们真的认真思考过自己是谁、自己的路在何方吗?”读博前的安山,除了做物理学家,从来没有考虑过人生其他的可能。直到博士快毕业,这位拖延症晚期患者才被迫开始思考人生追求,他的经历正是无数物理学子的一面镜子。他说,千万不要让“排队上车”成为你的目的,因为总有一天,所有的车都将到站,“你总归要一个人看清方向,独自上路”。这是一个做题家自省的故事。开局即恐慌 作为大一新生,安山的不够自信是有来源的。他的父母都是国企职工,从小学到高中他都是在安徽省的一个三线城市就读的,正是小镇做题家的样板。在高中,他并不是那个学习最拔尖的,毕竟自己的同桌是当年全市高考裸分第一,而自己从来没拿到过第一名。之所以后来能入学国内顶尖高校,他自认为是运气好,最终在2004年因为安徽省物理竞赛获得保送。像其他孩子一样,小时候的安山一直被父母要求好好学习,他也因此养成了读书学习的惯性。《十万个为什么》也是翻阅了多遍,追求科学似乎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进入物理学院,是安山奋力争取的结果。他觉得报物理专业是理所应当的,结果在当年春节拿到的却是地球物理专业的录取通知书。他很难接受,直奔学校招生办提出质疑。还好,招生办最终给他改了过来。如果学了地球物理专业会怎么样?安山没法给出答案,只是觉得那个专业转行似乎不太容易。不过,他读博时曾遇到一个一起打羽毛球的地球物理学博士,后来去了石油公司,薪水高得惊人。在物理学院,他完全不知道大家到底实力如何,这潭深水到底有多少蛟龙。身边同学差不多三分之一是竞赛保送而来,三分之二是高考尖子。作为做题家,他每天都在忐忑中。上高数课的时候,他觉得每个人头顶上都贴着“学霸”的标签。每当上课有的地方没听懂,或者作业中有一道题不会做,他都会觉得自己是全班唯一一个没听懂、唯一一个不会做的。他还会把这个忧虑放大。他推测,按照这个发展趋势,自己很可能会跟不上课堂进度,最后因为几门课不及格而被退学。他用了一个当时的流行语来形容那时的恐慌,“求此刻心理阴影面积”。时间给了他答案。经过第一次期中考试,他终于长出了一口气。他说,其实熬过第一年就会不一样,“时间会让你逐渐发现,你和周围的同学,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他发现,相对于高考生,竞赛保送生占了很大便宜,因为一些课程已经在高中学过了,“这在某种意义上属于作弊”。那些竞赛生只要能保持之前的学习劲头,就没什么考试压力,而一些高考生,尤其是边远地区的高考生,即便是省市状元也会显得吃力。多年以后,他把当年入学时的恐慌看透了,“考试这个事情其实是最简单的,正是做题家最擅长的事情,你都不需要多聪明”。大学4年,他做了4年作业,然后就毕业了。回头看,也挺快乐。本科毕业的时候,10个同学里有9个选择了深造读博士。安山也不例外,他一样“排队上车”。按照自己的课业表现,他顺利申请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生资格。他没有想到,人生真正的挑战在5年后博士毕业之际才会到来。四处出击 2013年,临近博士毕业的时候,安山才察觉没有书可读了。他定睛一看,没有人再按照成绩来“排队”了,有人去做了码农,有人去了投行,有人去了咨询公司。他的一个师兄甚至在读到第四年的时候去华尔街挣钱了。不过,这个师兄一直惦记着这个学位,导师大发善心保留了答辩的机会。直到第十年,师兄终于抽出时间回来答辩。那个时候,安山还是一个纯粹的博士生。他有些蒙了,原来不是只有从博士后到教职这一条路径,原来人生的可能性有这么多。他观察到,选择去做博士后的不到三分之一,那才是少数人的选择,毕竟选择博士后就意味着要走学术之路了。他决定走出去试试,虽然社会上有太多的未知而让人畏惧。第一个选择是跟随一个师姐的脚步,去了北京的一家咨询公司,前后待了不到3个月。作为乙方,他们工作的核心就是帮助甲方把利润提高,也就是压缩开支,增加收入。他参与了两个业务。第一个客户是一家跨国食品公司。项目需要进行市场调研,设计这家食品公司在中国的铺货渠道。安山发现,这里的业务仅仅需要做一些加减乘除的事情,完全用不到他多年来学到的专业技能。第二个客户是一家国际快递公司。他们需要帮甲方制定一套门店经营手册,培训销售人员的业务能力,总结竞争对手的成功经验。他发现了一个真相,自己的名校学历仅仅起到给公司打招牌的作用,而非为了解决业务技能需求。至于业务本身,一个高中生都能应付得来。为什么去这家咨询公司?安山给出的答案很坦诚:“首先给的钱多,其次不需要做什么准备。”不过,他很快就辞掉了这份工作。尽管在2013年的时候,这家咨询公司给安山提供了接近百万的年薪,但老板严厉的push(催逼)让安山很难适应,每天熬夜也让他深感疲累。他还是喜欢学校里的松弛,以及老师们和蔼可亲的面孔。不过相较而言,他对这份工作还是相对满意的,毕竟工作本身有一定成就感,能知道自己在其中发挥了多少作用。而在硅谷做码农的同学则是纯粹的工具人,有时候完全不知道自己写的代码体现了什么价值。第二个尝试更像一次伟大创业的前奏,可惜起步即夭折。他所在院系有一个同届博士、本科毕业于哈佛的美国人,更早的时候就在办公室宣扬自己的“伟大”创业设想:100年后的马路上一定不会再有燃油车,所以新能源一定是全球最火的领域,他要在这个领域大干一场。安山说,他的宣扬就像传教一样,多数人只是听听而已,只有自己有点当真了。他们决定第一步是去夏威夷卖太阳能热水器。他们的商业思路很丰满:夏威夷是太平洋上的群岛,所有的燃料都需要从美国大陆补给,油价几乎是美国大陆的2倍,同时当地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那么作为能源消耗大头,热水器采用太阳能的话一定是有前途的。那是一项“空手套白狼”的业务,两个人决定先进行“to B”的业务,也就是专门针对当地的酒店、学校和健身房等热水器需求大的机构。他们拜访了二三十家酒店、一家学校和一家健身房,递了名片后就帮对方计算投资回报率,并告诉对方2年即可回本。然而磨破了嘴皮,只换来了潜在客户的敷衍,最终一台热水器都没卖出去。回头看,安山认为问题出在了他们的物理学思维上。学物理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就是只关注两头,容易忽略中间细节,怎么去实现才是更考验人的,“那比做教授难多了”。之后他还考虑过两个事情。其一是参加一个名为“美丽中国”的西部支教项目,待遇很低,但他想的是一方面可以做一些公益的事情,另一方面可以找时间读书。只是对方要求至少要签2年的合同。安山对自己的坚持没有信心,还是放弃了。另一个机会是专利相关的,时薪都有几百元,也不用做什么准备,但安山用了一分钟的时间就拒掉了,“还是挺枯燥的,我懒得天天做一个比较无聊的事情”。灵魂之问 安山只是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干啥,在四处出击之后,他终于走上了博士后之路。其实他的博士后offer在折腾那些事情之前就已经拿到了。大部分的折腾都是在写完博士论文到博士后入职期间进行的,只有“美丽中国”支教的事情发生在博士后入职之后,那次支教面试是在旧金山进行的。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的博士后。那时他刚从咨询公司离职,他告诉博士后导师自己对将来发展的困惑。身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导师告诉他,自己已经50岁了,其实也不确定以后是不是继续从事这个行当。相比国内多数博士生的延毕,安山已经是学术界的幸运儿了:在普林斯顿遇到了一个不错的导师,对课题虽不是每天做梦都梦到的那种,但也比较感兴趣,发了几篇不错的论文,5年即顺利毕业。不过在他看来,读博士跟本科差不多,“你只要努力了,发论文就没有太难的”。他做了2次博士后,然后去了加拿大一所大学担任教职,直到今年,他回国到母校当上教授。之所以能做到名校教授,安山觉得运气占很大的成分。他研究的是太阳系外行星和形成机制。在这个领域最大的成功者当数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也就是来自瑞士的Michel Mayor和Didier Queloz,他们发现了一颗系外行星。安山的评价是,那是一个巨大的赌局,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人类还不知道太阳系以外的地方存在行星,有些基金评审认为系外行星研究属于伪科学范畴,Michel Mayor和Didier Queloz竭尽全力做这件事是抱着巨大的勇气的。安山的课题也有“赌”的成分,只是冒的风险没有瑞士那两位诺奖得主那么大。他打算用人工智能代替现在的模拟计算,但是目前的数据还远远不够。对于天文学者而言,对所研究的领域一直感兴趣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天文学研究无需做实验,有台电脑就行,从读博到上班都不用打卡,那么对自我管理的要求就很高——如果对这个事情兴趣不够,就很难坚持下来。事实上,安山的内心深处有另外一个念头一直在萌动,那是因他的一个高中同学引发的。那个同学保送去了复旦,读的是软件专业,他在毕业以后读了复旦历史系硕士,之后又去美国读了历史学博士,如今在美国的大学教授历史。在大约10年前,当得知安山在研究宇宙学,他就提出了一个让安山宛若当头棒喝的问题:“你觉得会发现那个最终真理吗?”这个灵魂之问让安山惊觉:以前一直认为,努力就可以获得终极答案,但真相是残酷的,很可能永远不会获得终极答案,自己这一辈子大概只能做出一些小的发现。当时有那么两分钟,安山觉得自己应该立马金盆洗手,离开这个行当。他或许理解了,当年的博士后导师为什么都年过半百了,还在想着人生的其他可能性。初中的时候,他的语文老师告诉他,以后可以去当作家,因为安山写了一篇读起来很合理的、字数颇多的小说,那是一个关于洪灾中一家人曲折命运的故事。同时他在看《动物世界》节目的时候,又对大型动物的社会结构很感兴趣。这么多年来,他对未来人生的其他可能性一直都有隐隐约约的期待。他说,这或许是天文学家的通病,世俗中的烦恼不多,但会徒增人生意义层面的纠结。(安山为化名)2024-11-2010 浏览 · 0 收藏 -
正规的职称申报渠道有哪些?
正规的职称申报渠道有哪些?2024-11-208 浏览 · 0 收藏 -
8年未获终身教职必须走人,顶尖高校“非升即走”惹众怒
作为“非升即走”制度的起源地,美国哈佛大学近期惹了众怒。该校文理学院规定,包括学院研究员、讲师、辅导教师和教学助理在内的非终身轨教职人员,最多只能任教8年,只有极少数情况例外。就连今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美国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Victor Ambros),也曾因为研究过于“超前”无人理解,错失哈佛大学终身教职。而在今年春天,哈佛大学非终身轨的教师自己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捍卫自身权益的工会组织——哈佛大学学术工作者工会,旨在与校方协商提高工资、改善福利,从而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日前,记者就哈佛大学制定有限任期相关政策的理由、与工会组织的磋商现状邮件询问校方,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反对者众 在哈佛大学流传着一个古老的笑话:“在大多数高校,要想获得终身教职,你得写本书;而在哈佛大学,要想获得终身教职,得等到有人写一本关于你的书。”在哈佛大学获得终身教职的难度可见一斑。据统计,哈佛大学大约有6000名员工属于非终身教职,即以短期合同聘用的学者,其中大部分合同不可续签且有时间限制。相较于稳定的终身教职,非终身轨教职人员面临许多困境,包括工资低于生活成本,工作不稳定,缺乏对国际员工的保护,儿童保育支持、育儿假和医疗保险方面不平等,以及歧视、骚扰和欺凌等问题。此前,由哈佛大学非终身教职教师等成员组成的“有限任期工作组”,针对341名该校文理学院的教职工、学生和校友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91.2%的受访者表示支持终结文理学院教师的任期限制政策。在该调查结果的发布会上,工会组织成员亦呼吁立即取消这一限制。这份长达46页的报告显示,受访者认为有限任期在多方面具有负面影响:- 跨学科合作:该制度对部门的连续性、士气和文化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超过三分之二的受限受访者表示,有限任期阻碍了协作和跨学科工作。- 同事关系:有任期限制对当事人与同事的关系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教育质量:有限任期对教育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校学生和校友均强调,有限任期妨碍了他们从相关教师那里获得指导和情感支持;更有42%的学生和校友报告称,由于任期限制相关政策,他们失去了导师和任课教师。- 多样性:对教师群体的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招聘:该政策使哈佛大学在与其他常春藤联盟高校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对生活质量的直接影响:任期有限的教师报告称,该政策对他们的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包括在学术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等。一位哈佛大学非终身轨教职人员表示,生活在全美最昂贵的地段之一,收入与生活成本不相称。根据公开数据,哈佛大学所在的剑桥地区一居室公寓的平均月租金为2700美元,而许多哈佛大学非终身轨教职人员的年薪约为5万美元,相当于需要将超过六成的年薪用于支付租金。在一位哈佛大学教授意第绪语的教师看来,现行的有限任期政策“残酷、具有破坏性、荒谬”。她表示,“这份工作一直是我生活中的乐趣。但同时,由于没有机会在8年后继续发展,我的能力受到了限制”。她介绍,每当一位意第绪语教师离开,整个项目必须从头开始。目前,她已在哈佛大学工作6年,她说,“我所做的一切都将在一年半后付诸东流。”另一位教授亚美尼亚语言和文化的教师,则面临更短暂的时间线:“还有8个月的时间,我就会被解雇。”她表示,这种政策不仅对教师有直接影响,同时也会损害学生的权益,会让他们失去导师和推荐信撰写者。“我们不是要求终身教职。”她说,“我们的要求是,根据系里的需要和担任该职位员工的表现可以续签合同。”工会抗争 今年春天,哈佛大学的非终身轨教职人员成立了一个工会——哈佛大学学术工作者工会。该工会隶属于美国联合汽车工会(UAW),后者是一个拥有近40万名成员的工会,涉足多个行业和领域,是美国高等教育工作者工会化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哈佛大学学术工作者工会的官网显示:“我们的工作在推动哈佛成为世界领先的研究和教育机构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相信,组建工会能够让我们与哈佛协商提高工资、改善福利,从而给我们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为学生和学校持续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研究。”此前,美国部分高校也曾成立相关工会,经过谈判后,部分高校已经争取到可观的权益:- 福特汉姆大学:2018年开始,该校的非终身轨教职人员工会谈判取得了以下成果:一是前3年的工资中位数增加13%;二是所有工作已满5年的全职教职工可以拥有为期两个学期的学术带薪休假。- 加州大学:在2022年达成的协议中,该校大多数博士后将在2023年10月之前上调20%至23%的工资,上调工资高达12000美元;目前,工资最低的博士后预期在5年内工资增加57%。- 哥伦比亚大学:2022年,经该校工会谈判博士后底薪上调为6万美元,助理研究员底薪上调为66100美元。调整后的博士后底薪成为纽约市内最高的博士后底薪。由于工会与学校的正式集体谈判需要一段时间,哈佛大学学术工作者工会希望在与该校达成首个共识协议前,暂停对有限任期教师的解雇。对此,哈佛大学的管理人员表示,他们不会在正式的集体谈判过程之外处理这个问题。这一拒绝可能意味着更多的教师在谈判拖延的不确定期内被解雇。制度起源 实际上,“非升即走”制度即起源于哈佛大学。18世纪前,哈佛大学的教师职位分为教授与助教两种类型,前者从校外招聘,属于永久职位;后者通常由本校毕业生担任,在7年任期后可以续约。在1716年和1760年的两次助教任期制度改革后,助教的任期规定为最长8年,期满后需视情况决定是否聘用。这一任期限制可以说是“非升即走”制度的雏形。但当时,任期后离开学校并非强制措施,期满多次续约成为常态。直到1860年,哈佛大学要求在一定任期之后,教师继续任教的前提是职称的晋升,由此形成了“非升即走”规则。此后,陆续有美国高校借鉴该聘任制度,而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也推广了这一制度。至今,“非升即走”制度已成为不言自明的规则。但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仍值得深思,诸如在考察期内,学术人才能否充分展示学术才能;外在考核压力是否超越内在驱动力;科研环境是否构成充足保障等。正如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Lewis Coser)所说,学院人的典型生涯是一个在学术地位的阶梯上缓慢攀升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可能是优秀知识分子取得成就的障碍,因为学术晋升的要求和知识进步最理想的条件并不一致。参考资料:https://www.insidehighered.com/news/faculty-issues/tenure/2024/10/28/non-tenure-track-faculty-demand-harvard-stop-forcing-them-outhttps://academic-appointments.fas.harvard.edu/appointment-parametershttps://www.thecrimson.com/article/2024/5/23/labor-commencement-feature/https://www.thecrimson.com/article/2023/2/7/union-non-tenure-workers/https://harvardacademicworkers.org/https://matt-welsh.blogspot.com/2010/06/how-to-get-tenure-at-harvard.html何柳.(2021).“非升即走”制在我国的实施现状及完善路径研究.(eds.)《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1年第16卷 总第64卷(pp.100-106).岳英.(2015).美国大学的"非升即走"制度及其期限设置的合理性.北京大学教育评论,13(2),13.张东海.(2013).“非升即走”的逻辑及其引入我国高校的可能性.比较教育研究,35(11),6.2024-11-1916 浏览 · 0 收藏 -
7年两次考核未过,高校副教授亲历“非升即走”
每天早上醒来时,马梅都有种失重感——太轻松了,似乎少了点什么。她已经从高校离职一年了,仍然会梦见“非升即走”7年考核期的日子:她正在去学校监考的路上,遇到意外事故,要迟到了,急得要死。梦里的她只想着,监考迟到是二级教学事故,会影响年度考核。作为曾经的心理学副教授,马梅知道这是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典型症状。在“非升即走”前,她最大的噩梦是高考迟到。2016年,马梅入职南方某高校(下称Z大学)的心理学院。7年考核期间,她拿到160万元的人才计划和270万+150万研究经费,指导了8名硕士生,获得过全校前6%的教学评价,发表了领域内的顶刊论文,但最终因没有拿到国家基金面上项目而未能通过“非升即走”考核。近日,马梅向《中国科学报》讲述了自己“非升即走”的故事。 3年考核,黄牌警告回想起来,“非升即走”的雷从入职起就埋下了。2015年9月,正在 香港大学做博士后的马梅开始和Z大学的心理学院接洽。这是一所新建立的学院,正在从世界各地引进人才。当时的 院长看中马梅发展心理学的背景和发表成果,极力邀请她加盟。在这之前,她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去做了3年新华社记者,然后才去中国科学院读了与德国联合培养的心理学博士。但签合同的日子一拖再拖。马梅后来才获悉,Z大学正在进行人事改革,2016年后新入职的教师都没有编制。作为补偿,这批新入职的教师的工资待遇都上了一个台阶。2016年秋季入职几个月后,一天,马梅接到人事部门通知,要签署一份3年考核期的“工作任务书”。这份“工作任务书”详细规定了3年期考核的论文数量、国家项目级别,尤其是2016年后入职的副教授要每3年拿到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如果考核期结束,未达到考核要求,将从副教授降为助理教授,且职称和待遇均降。马梅觉得不太公平,因为与学校签署入职协议时,并未谈及要签署“工作任务书”。但人事部门告诉他们,这是统一模板,大家都这样签。当时,马梅对自己的科研能力很有信心,对考核期结束后升正教授抱有很大希望。加之同年度入职的助理教授、副教授都没有提出异议,她便也在任务书上签下了名字。入职3年后,马梅迎来了第一次考核。她3年间没有申请到面上项目,只有一个入职前拿的青基项目,但无法纳入考核。马梅本来以为,按照往年的考核制度来看,多发的两篇SSCI论文可以替代一个国家基金项目。但人事部门拿出了那份3年前的“工作任务书”。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规定,马梅得到了一张“黄牌”,要从副教授降为助理教授。马梅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种变相的侮辱”,太不尊重人了。她决定离职,并告诉院领导,“我马上就走”。学院想留下她,便去跟校长反映情况。当年学校像马梅这样没有拿到国家项目的预聘—长聘制教师有很多,校长后来请各个院长开会,逐个说明情况。在学院的争取下,马梅没有被降为助理教授,并续签了合同。 申请“面上”,陷入死循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申请面上项目成了马梅的第一目标。每年寒假到次年3月,都是国家基金的申请季,也是马梅最焦虑的时刻。当年申请“青基”项目时,她一投即中,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她轮流申请,连续7年颗粒无收。拿不到项目的原因,马梅总结为没有“追热点”,且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头靠不上。在马梅所在的心理学领域,近年来的热门方向是脑科学研究。有经验的基金委评审专家告诉她,国内的心理学研究存在着鄙视链。只有做脑神经研究,才算是硬科学,“不写脑神经,绝对中不了”。但马梅的研究方向是家庭和儿童早期发展,研究儿童从出生到学前期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受家庭教养方式影响的规律。这类研究并不适合用脑神经的方法,且耗时长、产出慢,在激烈的量化考核竞争中处于绝对劣势。自2016年入职以来,马梅就启动了一项长达6年的追踪研究。她在妇产科医院开始招募胎儿期的受试家庭,追踪初生婴儿到学龄前的生长阶段。这意味着,她要在至少两年的追踪观察后才能完成第一批数据收集,然后才能分析数据、发表论文。“如果不能迅速发文章,等待你的就是被淘汰的命运。”马梅说,如果要竞争发文章速度,儿童早期行为观察研究“绝对是最慢的一条路”。事实上,研究方向和成果也同样会影响项目申请。马梅注意到,有几位发展心理学的同行都选择了改变研究方向,转向更容易出成果和拿项目的方向。调整的模式都很一致:“抓二十几个大学生,核磁共振成像仪‘哔哔’扫描完,然后分析数据、发论文。”但她不理解的是——脑科学真的能回答所有问题吗?父母怎么让孩子有更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自闭症儿童如何通过家庭干预改善症状?在马梅看来,许多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并不是一个高科技机器生产的数据能回答的。起初,马梅选择坚持自己的研究方法,但在申请国自然面上项目时,评选人认为研究“太软”,没有所谓的脑成像研究。问题是,在马梅所关注的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受试者通常年龄很小,很难在哔哔作响的核磁共振成像仪中躺10分钟,让研究人员做脑成像研究。这在世界范围内也少有先例。几年的失利后,马梅“被逼得没办法”,把儿童的大脑近红外成像写进研究方法,但依然没有通过评审。评委给出的理由是“申请者尚未实践过这种方法”。申请国自然无果,马梅也尝试申请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但评审认为她的研究“太硬”,常规社科研究通常不采用马梅所提交的实验方法。“只能陷入死循环。”马梅总结道。 没有“面上”,99%都升不了面上项目成了最大的阻力,这是7年前入职时的马梅没有想到的。“老东家”待自己不薄。入职时,学校许诺了160万元人才计划,已在5年内发放完毕。加上2016年后学校大幅提升了新教师的工资薪金,自己“税前差不多年薪百万”。2021年,马梅在所在城市买了房子,这也得益于这几年的高薪。相比马梅高达270万的科研启动经费,面上项目的研究资金只有20万~30万左右。马梅说,“拿面上项目根本不是为了研究经费,它已经变成一种资源、一种证明”。每年,学院至少十几位教授副教授申请面上项目,但在过去7年里,身边只有两位非升即走的副教授申请成功,且都是做脑成像研究的。马梅透露,有成功的“非升即走”同行分享经验——副教授与大佬教授“分工合作”,一人负责交际、搞资源、拿项目;另一人负责干活,为对方挂名,最终留了下来。面上项目的功能在部分高校的评价体系中被扭曲了。马梅介绍,在欧美和中国香港,即使是助理教授也能直接招收博士生;但在中国内地的一些高校,没有面上项目,即使是副教授,也不能升级为博士生导师,不能招收博士生。而硕士生学制短研究能力尚待培养,不足以支撑起深层研究。2022年,马梅迎来“非升即走”的最后一轮关卡。摆在她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申请评选正教授,如果无法晋升就只能离开;二是申请转成长聘副教授,但在下一轮申请教授的考核中,只计算此后积累的成果,本次考核期内的学术业绩将全部“清零”不被计入考核。“这太不公平了。”马梅说,自己已经做了7年副教授,如果成果清零从头积累业绩,从副教授“一年级”做起,就等于“上完高中,再从高一重新复读,抹杀了我这几年的努力”。而对于最终无法避免的“拿国家面上项目”的任务,她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感觉永远都拿不到”。她知道有同事选择转为长聘副教授。因为在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下,高校老师离职不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马梅选择申请长聘教授答辩,她认为自己的各方面成果都拿得出手,虽然没有面上项目,但手握几百万经费的省市级项目,还发过包括领域内顶刊在内的10余篇SSCI。在教学方面,马梅也不逊色。她在教学评价中的最好成绩是全校前6%。学生期末的匿名评价中,有许多学生评价她“讲课很生动”“专业知识和实际结合”“本学期专业课里最最最最好的老师”等等。实际上,直到离职一年后的教师节,马梅还会陆续收到以前学生的祝福。在“非升即走”的正式答辩前,马梅想,“万一通过了,就留下来”。但她也知道,没有面上项目就是“最大的硬伤”。在马梅所在的学院,众所周知的申请升教授的考核潜规则是,手里没有面上项目的,99%的答辩者都升不了,讲得再好,PPT做得再好都没用。答辩后没多久,马梅微信上收到了人事部门的消息,自己没有通过答辩。这一次,没有院领导来为她申辩。入职7年中,心理学院院长已经换了两任。2023年7月1日,马梅正式离职。 新的起点离职后,马梅体验到了“无职一身轻”的从容。她去海边听了场重金属音乐会,在全场摇摆嘶吼的几个小时里,她暂时逃离了不得不思考的去向问题。在她看来,大学教授看似一份体面、有社会地位的工作,但常年只做学术训练的科研工作者没有其他谋生技能,不一定能迅速找到出路。和马梅同期入职经历“非升即走”的同事们陆续离开的不少。在离开Z大学后,绝大多数选择去了有编制的地方院校,甚至是职业院校。马梅听到前同事们反馈说,这些单位虽然平台稍低、工资待遇普通,但胜在稳定,幸福指数也会提高。也有少数同事去了海外高校,或者进入企业工作。这一次,马梅没有和同事们作出同样的选择,她决定换一条赛道——暂时回归学生身份。她在美国东海岸某高校,读起了心理咨询专业硕士。她说,读硕士并不是为了拿学位,毕竟她早已取得博士学位,目的在于积攒当地的培训学时,以便拿到心理医师执照。学业安排得很满,每周有三天在医院工作,两天在学校培训学习。今年上半年在自闭症住院机构实习时,马梅的工作是帮助患儿们规范行为问题,以及表达和调节情绪。下半年她开始做家庭治疗,通过每周两次去客户家里进行家庭系统干预,改善孩子们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她很享受帮助孩子们、看着孩子们一点点进步的感觉。相比之前在高校,即使论文发了领域内最好的期刊,但并没多少人读,也没看到对世界产生多少影响。马梅说她是一个希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理想主义者。在工作间隙,“非升即走”的那段日子还是会在脑海闪回。最初被引进时,自己和同事都是“比较骄傲的人”,但经过惶惶不可终日、随时可能被赶走的六七年,大家已经“失去尊严”,自我感觉变得很差、很糟糕。后来马梅才知道,这是一种慢性应激障碍症状。人的自我疏导能力是有限的,在长期应激的状态下,人不能意识到自己生活在紧张的环境里。即使离职之后,她的应激症状还延续了近一年。在离职后她渐渐意识到,在“非升即走”的压力下,许多科研工作者很容易陷入“publish or perish”(不发表,就毁灭)的困境。在学校时,马梅晚上11点离开办公室时,别人办公室的灯还是亮着的。内卷只是最基本的。部分科研工作者为应对考核,只读对发表有帮助的本领域文献,被迫放弃纵向深入研究;部分科研工作者为了发文章、拿项目,把时间精力花在搞关系、走门路上,甚至不惜数据造假。也是在离职后,马梅才发现自己真正产生了“对知识的渴望”。她说,这一年读的书、过去一年的自我蜕变,相当于过去在学术圈十年的积累。明年5月,马梅将成为一名相当于住院医师的心理医师(执照前),再经过两年的训练,就可以拿到执照自己开心理诊所了。(文中马梅为化名)2024-11-04151 浏览 · 0 收藏 -
了解高校老师的好处以后,我狠狠地心动了……
就业市场风起云涌,高校考核那是一波接一波,看得人心都慌了不是?但别担心,咱们今天换个口味,不聊那些让人头疼的高校劝退故事,只说说高校教职工们可能会享受哪些“好处”?1.不用坐班的大学老师正在经历社会“毒打”“996”的打工人可能不知道,求职高校的人才们经常有一个默契的筛选offer的规则——「要是这学校坐班,我就不去了。」△一位高校在编硕士实验员因为“不想坐班”考虑脱产读博大学教职工普遍是比较自由的,不像私企需要上下班打卡。(有的私企hr还会计算员工在工位坐着的时间、程序员后台监控员工的工作电脑有没有在做无关的事情等,毫无自由可言。)这里顺便补充一点:不坐班的自由主要体现在高校专任教师岗。一线教师们普遍上完课就可以走了,他们只要完成规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就行(以结果为导向),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硕博人才求职高校会优先考虑做讲师。另外,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高校,很多学校会要求:硕士教职工坐班,博士则无需坐班。不过,现在一些高校的专任教师岗也有了坐班的要求。*坐班/不坐班的老师区别大不大?可以在公众号“高校人才网V”搜索《不坐班/坐班的高校老师,工作收入/时长差距很大吗?》一文了解。2.充足的假期曾经在网上看到一句共鸣很多的话——“上大学之后,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去工作之后,从此故乡只有深冬,再无春夏秋。”但实际上,如果你的工作是在高校的话,还是可以过上大学生一样的作息。参考高校人才网今年年初统计的《广东省部分本科高校的教职工寒假安排》的数据,大学老师们寒假天数最长的有45天,最短的也有29天!图源:高校人才网相较于某些职业,即便工作多年也只能享有5~15天的年假,而大学老师一年内所享有的寒暑假时间总和,无疑在假期长度上占据了遥遥领先的“绝对优势”。△一位二本高校老师的寒暑假感受:没有领导打扰,基本不联系同事随着2025年1月的春节日益临近,寒假又要来了,这个时间段很多公司职工正在冲刺年度kpi目标,相比之下,个别大学老师甚至已经开始规划寒假旅行的行程。3.有价值的校友资源和人脉关系高校,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的工作环境。与优秀的人共处(前提是相处得好),自己的专业进步也是飞快地。△一位民办高校老师:同事很优秀,上班会有成长的感觉随着高校招聘的门槛越来越高,大学老师们表示:经过严格筛选过的同事,既带来了竞争压力,也带来了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动力。在大学之中,除了同事群体外,那些被誉为“领军人物”的教授们,普遍代表着我国知识领域内最卓越的那批人。唯有高校这片沃土,能够近乎全面地汇聚来自国家各个行业领域的知识精英与尖端人才。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老师,虽然很难达到比肩“大牛”们的高度,但耳濡目染久了,专业领域内的视野开阔也是自然而然地。4.最后,说点高校的切实待遇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教师年平均工资为12.4万元;而我国绝大多数——约80%至90%的高校教师,其每月实际到手收入落在5000元至10000元的区间内。对于身处教学一线、承担授课任务的大学讲师而言,他们的年综合收入大致分布在10万至25万元之间。当然,也存在部分高校教师的年收入低于10万元。事实上,绝大部分的大学老师月收入可能并不算多,对于硕士博士而言,若选择在企业领域奋斗,多数人能收获更为丰厚的经济回报,甚至是翻倍的。然而,近年来求职高校的热度持续攀升,也无不彰显了高校工作在平衡生活品质与职业发展前景的高性价比。在此,笔者衷心希望每一位怀揣梦想与热情的硕博人才,都能找到那所既能实现个人价值,又能兼顾生活幸福的理想岗位。“当初吸引你来的,希望未来你也不曾想过离开。”注:本文部分参考资料和数据,源自各高校官网、知乎、小红书等。2024-11-01455 浏览 · 0 收藏 -
转成长聘后,36岁清华副教授依然选择“紧绷”
紧绷多年后,36岁的伍珍终于能对人敞开心扉,讲述自己的过往了。最为紧绷的时期是她在衡阳市第一中学就读高中的时候,那是她真正“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三年,“教室外面打雷都听不到”。这皆因她曾向囊中羞涩的父母许诺要考到年级前十名,只有那样才能免学费,而躬耕于山村的父母是无力负担每年2000多元学费的。就是这种“考不进前十就没学上”的紧迫感,支撑着伍珍比所有人都更早起床、更晚睡觉,她会去亮灯的厕所背英语。那时候有北大和清华的学长去宣讲,她记下了一个北大学姐的一句话,并写在了课桌上:“把梦想放在悬崖边上,切断一切退路,梦想就会飞翔。”所幸这个励志故事有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伍珍常常在600多人的年级里雄踞榜首,并于2005年被状元云集的北大元培计划实验班(2007年成立元培学院)录取,最终选择了心理学专业。她于2015年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拿到心理学博士学位后进入清华大学工作。如今,这位外表娇弱的博士已经是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主管本科教学等工作的副主任。伍珍也拥有了诸多荣誉,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等,不一而足。2021年,她获得了“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这是清华大学青年教师的最高学术荣誉。今年7月,她又荣获2023年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这是清华大学青年教师的最高教学荣誉。这两个荣誉清华全校每年都各仅有10人获得。一系列肯定纷至沓来,那么历经困苦、紧张多年的伍珍松弛下来了吗?伍珍作为心理与认知科学系副主任主持系开学典礼。 她从山中来 对于高中以前的伍珍,“困苦”是她最重要的关键词。她的老家是湖南省衡阳县一个叫广元的山村,人口不过七八百,直到今天,从村口的公交车下来走到她家还要一个小时。3岁左右,父母带着妹妹和弟弟去外地打工,她成为了留守儿童,跟着外公、外婆和几个舅舅一起生活。伍珍没有上幼儿园,5岁就直接读了一年级。直到弟弟、妹妹要上学了,爷爷也得了重病,父母才回到家乡,一家五口才得以团聚。那时候伍珍也要读初中了。彼时小学未曾毕业的父母以务农为生,农闲时会做桌子、椅子、床等木工活,他们也经常去山上砍树来卖。农忙时节,他们要抢收抢种,把自己家的干完后还会去给别人打工,一天能挣20块到30块。小小的伍珍也是家里的劳力之一。让她记忆犹新的是,父亲把后山的松树砍倒,伍珍扛起碗口粗细的那棵,母亲扛着稍微粗一点的,父亲则扛最粗的,三个人为了抄近路翻山越岭,步行两三个小时到集市上去卖。然而有时候辛苦扛来的树并没有卖出去,到傍晚还要再翻山越岭扛回来。伍珍扛的那棵树才卖四五块钱,父亲的那棵也不过十几块钱。一家人等着钱过生活,起早贪黑去赶集,想买个3毛钱的包子吃都不舍得。懂事的伍珍不再提买吃的,可她还想买一本几块钱的词典。犹豫再三后,她把自己的长发剪了去卖。为了多卖一点钱,她剪了一个寸头。多年以后追忆这件事的时候,她苦笑着,“你知道吗?那个初中女孩对这个毛寸发型是多么敏感!”初中时候,她迷上了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尤其是主人公孙少安妹妹孙兰香的人生给了她很大的激励。她想,“苦难中长大的兰香考上了大学,我一定也要走出去。”她的亲属里和村里的同龄人几乎没有去读高中的,都选择了去打工。面对高中每年2000多元的学费,升学还是打工,这道选择题在伍珍心中的分量过于沉重。这时候她得知,衡阳市第一中学有一些高中自主招生名额,并且如果在入学后成绩能位居年级前十名的话,就能免学费。这对伍珍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诱惑,她想试一下。成绩优异的伍珍毫无意外被衡阳市第一中学录取,只是在入学摸底考试的时候,她的分数被录错了,本来化学考了97分,却被录成了79分,她本应是年级第三名。这件事情是后来入学后才查出来的,而当时她和父母只能竭尽全力到处拼凑第一个学期的学费。正是当时处处碰壁的拮据,坚定了她必须考进前十的决心,这成为她当时求学路上最大的动力。她接下来的高中生涯,就是见证奇迹的3年。伍珍说,除了有一次不记得是考了第七名还是第六名,她在其他的考试中都是年级第一名,并且经常高出第二名二三十分。在她毕业多年后,学校的老师们仍然觉得不可思议。她没有钱买更多的习题集,但会无师自通发明出错题本,并毫无保留地跟同学分享经验。伍珍回忆说,因为自己也没有其他爱好和才艺,只有学习这一件事,专注让她成为赢了的“做题家”。那时候她每学期奖学金有600元,她可以和同学合买一份饭,或者买点“老干妈”来拌饭。她终于不用找父母要钱了。当年那些同甘共苦的同学中,有的去了南开,有的去了天大,后来也出国留学了。当伍珍成为清华副教授后的某一天,她在食堂吃饭看到一个高高大大的男生只打了一份豆腐青菜,她想起学生时代的自己,好想上前帮那位同学多买一份菜。 金榜题名之后 初入精英云集的北大元培学院,迎接她的却是极大的焦虑。在迎接新生晚会上,伍珍发现自己什么才艺都没有,于是她自我安慰,至少自己还擅长学习和考试,也就坦然面对了。然而,现实很快打脸了。上大学之前,伍珍没碰过电脑,结果C++考试差点挂科;刚入学的英语分级考试,伍珍面对口语考试丝毫没有底气;而《普通化学》考试竟然不及格,那是她求学生涯中的第一次惨败。对比之下,伤害更大。有的同学在《普通化学》上考了接近满分的成绩。后来她才知道,那个同学是奥赛生。当同学们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的时候,伍珍还没有反应过来,直到在同学介绍下参加了一个争取学生权益的学生会组织。后来她发现自己实在抽不出那么多时间投入进去,很快就退出了。虽然进入北大的时候,衡阳市当地有个企业家赞助了伍珍第一学年的学费,但之后她还需要去申请学校奖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以及做家教挣生活费。做家教的报酬大约是150块钱一次,每次一两个小时,但加上路上往返时间至少得两三个小时。这样伍珍就没有空余的时间跟同学们出去玩,她的世界里仍然主要是学习。宿舍里另外3个女孩子都是省会城市来的,也都是独生子女。当宿舍同学每天事无巨细地跟父母通话聊早上吃了什么、上了什么课、见了什么朋友、干了什么事的时候,伍珍颇为不解,这些琐碎的事情有什么值得聊的呢?她很少跟父母聊这些,打电话太费钱。她也觉得有点孤独。有时候她会跟高中老师通个话,也能得到一些安慰,但这与跟父母的交流总归是不一样的。伍珍很快发现,有的同学很早就申请出国做交换生了,她对此一无所知。同宿舍的同学对伍珍早年的人生了解很少。同学们组织出去聚会,伍珍经常会找各种借口拒绝,她从来不说是因为自己没钱。许久以后,伍珍终于明白了,所有的这些鸿沟并不意味着自己不够努力、不够优秀,而是自己成长环境所致。但她并不觉得自己的成长环境是一种纯粹的负担,她会转换视角看问题。做家教让自己知道怎么帮那些学习困难的孩子,会思考怎么才能让他学会且愿意跟自己学,所有这些对自己如今的教学革新都是有助益的。 选择了心理学 除了数理化生,伍珍对大学其他专业知之甚少。元培学院的学生是可以任选专业的,伍珍也不知道选什么专业,于是就去听各个专业的课,《普通化学》《普通生物学》《普通物理学》等,直到她遇到了《普通心理学》。她发现,这门课考试不太难,老师的授课还能缓解自己内心的痛苦。后来她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会告诉大家:怎么选择专业?第一点就是你喜欢这件事情,可以从中得到积极的情绪。第二点你觉得它有价值,心理学能够帮助我们,帮助人类。第三点是你觉得自己擅长做这件事。的确,心理学专业拯救了一度困于焦虑和迷茫中的伍珍,那时候她都要抑郁了。尤其是在苏彦捷教授的《发展心理学》课上,伍珍认识到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身体、思想、认知、情绪和人格各方面的变化,“原来研究人的心理发展过程这么有意思!”在伍珍心目中,当初选择心理学就像儿童文学《小王子》中的主人公对待玫瑰的态度:那朵玫瑰花并不是小王子经过所有挑选后最美的那朵,而是因为他付出了足够多的时间和心血,让他的玫瑰独一无二,成为他的“passion”(激情)所在。心理学就是伍珍的那朵“玫瑰”。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伍珍开始研究课题了。她在北大申请到了校长基金,一年后参加挑战杯还拿到了特等奖。那是一个关于婴幼儿合作能力的课题,在那个暑假,她每天一大早就往海淀妇幼保健院跑,为的就是获取更多的样本数据,似乎那个夏天到处都是消毒水味。虽然曾不断被家长拒绝,她和合作的同学最终还是收集了70多个样本数据,并最终撰写了论文且发表在国际SSCI期刊上,这让她觉得“做研究挺有意思的”,于是决定出国读书,继续走科研这条道路。至于当年同宿舍的同学,有人去了光华管理学院,也有人去了生命科学学院,还有一位去学了微电子专业。当被问及为何没有选挣钱的专业,伍珍说,自己童年的时候太穷了,这反而让自己觉得挣钱不是个问题,“将来不管怎么说,北大毕业的我不可能过得像童年去卖头发、去扛树那么难,也不可能两个人再去打一份饭吃”。伍珍又提到了孙兰香。在路遥的小说里,出身贫寒的孙兰香选择了天体物理这个看起来更像诗和远方的专业,“她的这个选择让我当时很震撼”。 遗憾与释然 之所以当年没有申请常青藤高校的博士,伍珍有自己的算计。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考量是费用问题,那时候一个学校的申请费加材料邮寄就要花1000多块钱。为了省钱,她选择了申请把握更大的高校。然而这个决定,也成了她一直耿耿于怀的心结。爱荷华大学位于美国的中西部,中国学生也不少,伍珍说她交到了不少好朋友,“但确实北大清华的校友不多”。但那个地方特别宁静,人们可以安心做学术,这也治愈了她很多焦虑。她的博士课题是研究亲子互动对于孩子语言发展的影响,这属于发展心理学范畴,也是她自己提出的课题。从本科到博士,伍珍一直对发展心理学情有独钟,就像对待爱情和婚姻一样,她评价自己“还是挺专一的”。这也是缘于伍珍一直以来的思考:我到底是谁?我为什么会成为今天的自己?我为什么跟别人有些方面有相似性,但是又有很大的不同?未来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博士生的6年也是她独立发展的时期。导师是一位佛系放养的助理教授,伍珍则是她的第一个博士生。导师人很好,但要是伍珍不主动找她,她就不会主动指导伍珍,“我觉得好处就是,这让我一直很独立”。博士课题最难的是采集数据去验证自己的想法。伍珍需要跟当地的家长和孩子沟通,语言是第一道关,更难的是当地人烟稀少,数据匮乏。还好,伍珍最终发了一些很不错的论文,也申请到了一些研究项目,最终以应届博士毕业生的身份应聘到了清华的教研系列岗位,殊为不易。刚来清华时,她还是很紧张忐忑的,毕竟自己毕业的爱荷华大学在美国不属于常青藤高校,导师也不知名,而周围众多同事大都有名校光环加身,导师也不乏学术大咖、院士。有一次系主任刘嘉教授问她:“你怎么看起来那么紧绷呢?”刘嘉告诉她,只要是你认真走过的路,就没有弯路。去哈佛等名校不一定就是好事,自己当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读博士的时候,周围就有因为压力太大而自杀的。伍珍感到心结解开了:假如自己真去了斯坦福或麻省理工,说不定“卷”得自己更不自信了。她也看到,一些同学在名校过得并不开心,还不如自己当年在爱荷华大学这个相对较小的池塘里,做一条安心游弋的小鱼。她也从自己的学术研究中得到了自我成长和治愈。当初为什么不试一试那些更有名的学校呢?她通过自己的实证研究找到了解释:童年的资源匮乏会让人们在做决策时更加保守,那是一种居安思危,当然也是一种不够自信的表现。后来她的这项研究发表在了发展心理学领域的国际顶刊上。在这篇论文被接收后,她在朋友圈写道:做完这个研究,释然了许多,“只要是认真做的决策,就没有什么后悔的,因为那就是当下的时间点,那个时候的我能做的最恰当的决策了。”毕业离开前与导师合影。 越过山丘 2022年,伍珍顺利获聘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那如今,她松弛下来了吗?还没有。她觉得自己还是绷着一根弦,她需要想明白研究如何才能有更大的原创性突破,作 出更有价值的贡献。她希望自己的研究能成为国际领先,引领前沿。这就需要磨炼定力。她已经有意识地放慢了发论文的速度,论文质量也在稳步提高。然而紧绷在所难免,她在日记里不断给自己打气:“要更坚定地聆听内心的声音,努力摒弃外界的干扰,继续热爱且坚定。”从前的紧绷,是为了生存;而现在的紧绷,是为了意义。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曾说:“苦难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坎坷的人生也成了伍珍宝贵的研究财富。她想要研究留守、贫穷、隔代抚养、社会支持网络等经历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这些主题正是她自己人生经历的缩影。她还尝试结合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计算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来革新自己的研究。伍珍说,做学术研究,不仅可以谋生,还能够解开心结,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同时,这些研究又能促进社会进步,实在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回过头看,她觉得自己当初选择心理学“非常正确”。她常常跟学生说,做学术最大的快乐,是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是可以为你所在乎的人和事做出属于你自己的独特贡献。你的研究,一定带着你自己的独特印记,它烙印着你的过去经历、你的性格、你的关注点、你的思维方式、你的做事方法和品格。跟《中国科学报》记者畅聊一个下午后,伍珍又梦到了扛着树翻山越岭的自己。没错,越过山丘,在以后的人生里,她会不断地遇见那个昂扬生长的青春少女。(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2024-10-2976 浏览 · 0 收藏 -
“职场蠢人”:“扮蠢”不是最优解
从“职场虐我千百遍,我待职场如初恋”,到今天“上班恶心穿搭”,继而“职场蠢人”频频“出圈”,职场究竟怎么了?穿衣代表着心情。面对职场的不公、老板的批评、薪水的微薄、升职的无望,一些网友选择了躺平,不惜以“弄丑自己,恶心公司”来对抗。不但自己要尽可能穿得丑,连社交平台头像都要选那种“让老板失去沟通欲望的”。“这衣服好丑啊,正好留着上班穿”,丝毫不顾及自己的“脸面”与公司的“门面”。而最近在网络上流行的“职场蠢人”一词,称得上是“上班恶心穿搭”的进化,是对抗职场的升级。一些职场“打工人”开始以“扮蠢”的方式,来回应繁重且无穷无尽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压力面前——不会、不知道、干不了,用“一问三不知”作挡箭牌,尽可能使自己在职场上“隐身”,发薪水时除外。“职场蠢人”的人设其实并非今日才有,久经职场磨砺,一些人悟出了一个所谓“深刻”的道理——“任怨不任劳”,你可以批评我工作能力不行,我认,但让我多干工作,那可不行。放在过去,这种做法与心态简直震碎三观,可如今得到不少理解,这不免发人深思。在一些公司,谁能干谁就要时时承担最繁重的工作,稍有差池便会在领导面前落个不佳的印象;挑三拣四、惯于懒散的反而落了个轻松。这是倒逼“职场蠢人”出现最直接的生态。更何况,免费加班常态化,周末单休“制度化”,休假被挤压,降薪成常态,微信需要时刻在线,形式主义蔓延到职场,还有裁员时公司的各种扣罚……公司也有公司的苦衷。内外大环境重压之下,不少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若走到裁员这步多是不得已而为之。“打工人”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公司蒸蒸日上,作为其中的一员自然既有面子,也有里子,还有“票子”。可问题就出在,不能因为公司有困境就置相关劳动法律法规于不顾,剥夺员工应有的权利。诚然,当下工作难找,好工作更是千里难寻。可这不是漠视员工应有权利的理由,更不能因此将加班、单休、降薪看得理所当然。对员工多一些关心、关爱,以真心换真心,职场关系才可能有所改善。正如一首歌中唱的那样:一定是特别的缘分,才可以一路走来变成了一家人,他多爱你几分,你多还他几分。公司多关心员工,员工自然视公司为家。要倡导职场公平,努力营造良好的职场生态和氛围,激发员工在职场上不断磨炼自己、提升自己。否则,员工怀着“怨念”工作,宁可“扮丑”“扮蠢”,消磨时光,也不愿真心付出。长此以往,公司就成了真正意义上无可救药的“草台班子”,“塌房”自然是早晚的事。职场上出现的“鞭打快牛”现象,尤须关注。能者多劳,本质是对职场表现出众者的肯定。当职场负重者只能负重前行,却看不到希望,甚至遭遇“背刺”,刻意“扮蠢”也就不稀奇了。对员工多一些关爱,光靠企业自觉是不行的,监管必须硬起来,督促企业落实好员工的权利与福利。对于企业的劳动违法行为,该查处的不能模棱两可、选择性解释。既要体谅企业经营的不易,企业合理的诉求要采纳,又不能因此放任企业的违规甚至违法用工行为。多从以人为本的理念、站在群众的立场考虑问题,监管部门自然能作出正确的取舍。营造良好职场关系,扭转“扮丑”“扮蠢”式畸形职场文化,需要职场双方的共同努力。公司要及时回应员工现实关切,员工也要多一些理解和沟通,树立积极的劳动价值观。仔细想来,将脑袋埋在沙子中逃避压力,只会虚度光阴,终究于事无补。面对职场不公,既要勇敢表达,更要设法寻求最优解,让自身能力和内心日益强大起来,跳出越逃避越卑微的怪圈。2024-10-2558 浏览 · 0 收藏 -
劝退!为什么我不建议这类人做辅导员……丨高才情报局第145期
辅导员报考热的同时,也有很多劝退的声音。网上随便一搜,就能看到大量关于辅导员工作的吐槽,而吐槽原因不外乎钱少事多发展小。作为一名从事辅导员岗位的人,我想从几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那些对辅导员感兴趣却又犹豫不决的人提供一些参考。一、辅导员工作有多累?辅导员的工作比较繁琐,刚进高校那会儿,感觉自己每天都像是在打仗,要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和琐碎事务(想不明白这群学生到底为什么这么能折腾!)。但工作的时间长了之后,习惯了其实也就还好。对于网上劝退的声音,我觉得应该分不同情况看待:(1)不了解辅导员工作很多人对辅导员工作的吐槽,源于对辅导员工作的不了解,在报考前往往只看到了辅导员工作表面的好处,比如有寒暑假、工作稳定,又或者是报考门槛低,硕士可报,专业不限等。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真正进入这个岗位后,才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实际上,辅导员需要处理大量的日常事务,学生管理、班级建设、心理咨询……这些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其实,工作都有好有坏,无论你想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做好功课,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风,如果在报考之前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要求,或许能少一些心理落差,多一些心理准备。(2)缺乏社会工作经验还有一部分人,没有被社会毒打过,第一份工作就干的辅导员,因为没有其他工作做对比,所以会觉得辅导员工作特别辛苦。实际上,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不容易和挑战,没有哪一种工作是完全轻松又完美的。就拿在企业上班的人来说吧,他们可能得承受巨大的业绩压力和竞争压力,而且大多数人的工资也不是特别高。(3)领导和学院的问题当然了,也不能排除某些辅导员工作真的很辛苦。我常常觉得选择比努力重要,辅导员工作好不好做,跟领导和学校的关系很大。有的学校管理完善,对辅导员工作给予充分的理解,也能提供较大的支持,整体氛围比较好,在这样的环境下,辅导员能更顺畅地开展工作,也能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但也有一些学校,管理混乱或是领导管理风格强硬,辅导员可能会经常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尤其遇上不讲理的领导,辅导员的工作体验肯定是大打折扣的。二、高校辅导员不适合什么样的人?辅导员工作的辛苦,主要在其零碎性和突发状况多,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繁杂的工作任务和各种意外情况时做到有条不紊、处变不惊。如果说能力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来提升,那么个人认为性格可能是很难改变的。要说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做辅导员,我觉得是容易内耗的人。作为一名辅导员,我十分认同应该对学生负责,毕竟我们的工作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成长。然而,我也看到过不少例子,一些辅导员因为过于负责,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这类人往往过于善良、敏感,容易将他人的情绪和问题内化为自己的负担。这样的性格特质可能会导致他们过度投入,甚至牺牲自己的身心健康来换取学生的满意和认可。可能是因为学生的某句话而彻夜难眠,又或是因为无法为学生解决某个问题而感到深深的自责。如果你也是这样的人,我真心建议你: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这就好比医生也没办法救活每一个病人,我们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做到无愧于心就好。当面对学生的问题时,也要学会适度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面对和解决一些困难。辅导员就像是学生的摆渡人,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但不能包办一切。不要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因为我们不是万能的。在辅导员工作之外,我们也是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生活和需求。在帮助学生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照顾好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工作状态。如果我们自己都被内耗所困扰,又怎么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呢?最后,我想说,辅导员的工作可能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光鲜,但也并非像一些劝退贴所说的那样糟糕。这份工作的职责就是如此,任何职业都可能面临类似的挑战。希望大家能够真实、客观地了解这份工作,做出明智的选择。▍往期内容>>《上岸事业编也想辞职!“混编混岗”的坑究竟有多深?丨高才情报局第144期》>>《20多个博士竞争一个科研行政,这个岗位究竟是干什么的?丨高才情报局第143期》>>《硕士应聘中学勤杂工?为什么我不建议你“先就业再择业”丨高才情报局第142期》2024-10-231372 浏览 · 1 收藏 -
上岸事业编第一天就想辞职,“混编混岗”究竟有多坑?丨高才情报局第144期
一年多前,小茹考上了图书馆的事业编,以为自己即将过上安稳日子,却未曾料到竟是一头扎进了一个大坑……报到当天,小茹没等来图书馆来接人,被别的部门带走了。带她走的人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嘛,先去其他岗位历练一下,积累些经验,对你将来有好处。”小茹虽然心有疑虑,但也只能跟着走。等她到了新的工作地点才发现,周围大多是公务员,只有自己和另外一个人是事业编。在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小茹深刻地体会到,所谓的历练实在是太轻描淡写了,她这分明是在历劫。那些最不好干的工作都落到了她的头上,一旦做得不好,还会被指责能力不行。在这种“混编混岗”的环境下,小茹的日子过得格外艰难,说是事业编吧,在单位却不受待见,想辞职吧,又舍不得好不容易考上的编制,何况还有服务期限制,但是不辞职吧,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头呢。事业编,向来是众人挤破脑袋都想进入的岗位,然而,事业编就像开盲盒,有时候会开出不那么好的结果,而其中一种就是小茹这种“混编混岗”的状态,此时事业编人员的日子或许并不好过。信息来源:知乎那么,究竟什么是“混编混岗”,它会带来哪些弊端,又有没有办法可以避免呢?01.什么是“混编混岗”?混编混岗,是指行政机关所属行政编制人员和其下属单位所属事业编制人员或其他非行政人员交叉使用。在没有下属事业单位或人员较少的行政机关,甚至还会跨部门、层级借用事业人员到机关从事行政工作。“混编混岗”其实并不符合规定,根据机构编制法规和政策规定——行政机关使用行政编制,设置行政岗位,人员使用行政编制;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设置事业岗位,人员使用事业编制。但这种现象在基层单位仍然较为普遍,尤其是在乡镇一级。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基层行政编制不足,且工作任务繁重,导致这些单位不得不从事业单位“借人”。02.“混编混岗”坑在哪儿?之前在《有编制,免笔试,为什么「人才引进」上岸的人却后悔了?》也提过,一些进入事业单位的人感到后悔,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们虽然拥有事业编制,但实际上却进入了行政科室工作。具体来说,有哪些不好的地方?(1)工作分配不公在混编混岗的情况下,由于人员编制的复杂性,工作分配往往缺乏明确的依据,事业编人员常常面临着繁重的工作任务。一方面,这些单位借调事业单位人员本身就是因为人手不够;另一方面,在行政科室,行政编制人员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往往大量琐碎、繁杂的工作都会推给事业编人员。不仅如此,由于事业编人员相对处于弱势地位,一旦工作中出现问题,事业编人员往往更容易成为 “背锅侠”。(2)待遇不平等事业编制人员虽然肩负着繁重的工作任务,但在薪酬和福利方面却常常不如行政编制人员。例如,公务员享有的车补、绩效工资等福利,往往高于事业编制人员,一年下来,两者之间的收入差距达到数千甚至近万元。这本质是因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在身份上的区别,但身处同一个单位,从事着相似的工作,薪酬、福利和补贴等方面却存在显著的不平等,很容易让人感到心理上的不平衡。(3)晋升机会受限尽管活是事业编人员干的,但提拔却没他们的份。由于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有着不同的晋升体系,事业编制人员所在单位实际上并不是他们的工作单位,可以理解为“寄人篱下”。因此,即使工作表现再出色,事业编人员也无法被所在单位提拔,只能眼看身边的人晋升。03.如何避免进入“混编混岗”单位?建议选岗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独立的事业单位,像某某局下属的中心这种混编混岗的几率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说,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如普通高等教育机构、非营利医疗机构、非盈利学校等)混编混岗的可能性较小。不过,对于很多事业编来说,“混编混岗”几乎已是常态,作为个人,很可能并没有选择,尤其是很多时候是“岗选人”,而不是“人选岗”。假如不幸被调去了“混编混岗”的单位,应该怎么办?首要建议是放平心态,减少比较。毕竟行政编和事业编就是不同的,你属于事业编制,只不过是工作地点换了一个单位,要比也应该是跟原单位去比,跟行政编比没有意义,反而会加深自己的焦虑,影响心情。其次,“混编混岗”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领导。如果身处的单位还可以,那么不妨先干着,同时留意有没有机会回到原单位。对于不合理的工作安排或要求,也要懂得为自己据理力争,这次全盘接受,那下次很可能就会变本加厉了。毕竟是个事业编制,也不能把你怎么样。要实在做不下去,还有考公这条路可以选择。▍往期内容>>《20多个博士竞争一个科研行政,这个岗位究竟是干什么的?丨高才情报局第143期》>>《硕士应聘中学勤杂工?为什么我不建议你“先就业再择业”丨高才情报局第142期》>>《研究生人数超本科生?本研「倒挂」对硕博有哪些警示?丨高才情报局第141期》2024-10-181058 浏览 · 0 收藏 -
“职业倦怠”能靠“精神离职”解决吗?
阅读提示当下,很多工作逐渐数字化、要求在线协作,使得工作与生活的界限渐趋模糊,容易造成职工无法“离线休息”,进而导致职业倦怠的问题越发突出。专业人士建议,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来疏导和缓解职业倦怠。“我工作6年了,没想到现在领导、同事打来电话时,我竟然会感到心慌,忍不住地会回避。”90后的郑阳毕业后在北京一家企业担任审计,从职场新人到部门骨干,他成长得很快,也很有成就感。然而,当下,因为种种原因,他对工作感到深深的倦怠,开始重新思考工作的意义。如今,工作久了感到倦怠的人不在少数。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职业倦怠”作为职业健康综合征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伴随长期压力体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职业倦怠背后有何成因?这会对职工和企业产生什么影响?应如何化解和应对?《工人日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职业倦怠让人失去创新动力由于审计工作性质原因,出差、加班对于郑阳来说是家常便饭。为适应艰苦、偏远的出差任务,他常常压缩自己的睡眠时间。工作几年后,郑阳的体检结果显示一些指标异常,他开始对工作产生抗拒。而郑阳发现,领导常常以他未成家为由,不公平地安排工作。同时,他发现,近两年公司评定绩效时,“有同事活儿干得没我多,评优和晋升却都比我快,领导美其名曰‘轮流坐庄’。”这导致薪资涨幅很低,让郑阳倍感失望。分配不公和晋升难之外,工作的重复性也让人产生倦怠。张晓在一家新媒体公司担任运营3年了,她原以为新媒体工作可以发挥创造性,然而她发现,工作很容易形成套路,和自己的认知有很大落差,便逐渐失去思考、创新的动力。“工作要求持续追热点、追求点击率,同时微信却永远下不了线,信息必须时时回应,就算不在办公室,也要为工作操心。”张晓说。2023年12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1000名职场人士进行的调查显示,93.8%的受访者对工作有倦怠感,薪资达不到目标、工作时间长是倦怠的主要原因。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谢小云教授对《工人日报》记者表示,从组织层面看,职业倦怠主要源于工作要求与工作资源之间的不平衡。当职工面临过高的工作要求,比如时间压力、繁重的工作负荷,以及持续在线且即时响应工作时,就容易发生情绪耗竭。而当工作资源,包括上级反馈、组织支持等不足时,工作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则容易加剧职业倦怠。“当下,很多工作逐渐数字化、要求在线协作,使得工作与生活的界限渐趋模糊,容易造成职工的信息过载,无法‘离线休息’。而职工如果缺乏足够的休息时间和心理资源从中恢复,就使得职业倦怠的问题越发突出。”谢小云指出。职工期待适当的心理支持前程无忧发布的《2022职业倦怠状况调查》显示,针对职业倦怠,超六成受访者希望在工作中获得心理健康支持,同时近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表示目前企业管理者在察觉心理健康方面没有达到期望。在上海一家通信企业工作的夏凡已经数次收到公司提供的免费“心理咨询服务体验卡”。尽管有职业倦怠,他却一次都没有使用过。“比较担心自己的心理状态被记录在案,被管理人员掌握。”夏凡说。与夏凡的经历不同,肖晴跳槽到一家药企后,最满意的是该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制度,职工可主动与直管领导约定时间,每周进行半小时到一小时不等的一对一聊天,解决工作中的困惑。“我会跟领导聊项目的堵点,并开诚布公地说出我的想法和建议,这让我很快融入公司并高效地工作。”肖晴介绍,公司还设立了职业规划团队,外聘专家在心理小屋提供服务,帮助职工疏导工作和心理上的困惑。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王嘉悦对记者表示,当前,一些企业探索建立EAP(员工帮助计划)服务,旨在通过提供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等服务,帮助职工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然而,一些管理者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离职率为主要目的开展服务,忽视了职工的内在需求,容易使服务走偏、流于形式化。”谢小云指出,目前,很多组织管理者对职业倦怠认知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对其潜在影响认识不足。“当职工陷入职业倦怠时,易引发生产力下降、离职率上升。而倦怠造成的心理状态会使得组织活力降低,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他建议,管理者应提高对职业倦怠的认知敏感度,了解职业倦怠的症状和影响,提高对问题的识别能力,及时提供反馈和支持。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眼看新媒体端一篇篇文章发出去,我却感到十分麻木。”自觉极度缺乏职业成就感、对工作失去热情后,张晓选择了辞职。比起离职,不少年轻人开始采取“精神离职”的态度应对职业倦怠。所谓“精神离职”,是指在不丢掉工作的前提下,绝对不让工作占据私人时间。不过,也有人担心自己由此“摆烂”,却没有真正解决问题。“面对职业倦怠,这种‘精神离职’的方法可以暂时缓解压力。”谢小云指出,然而,从长远来看,却会导致职工对组织的认同感下降,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和组织的进步。“一些人选择将工作物化、异化、陌生化,以减轻痛苦,但这也异化、陌生化了自己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意义感。”王嘉悦建议,一方面,职工可以通过自我维护和照顾,逐步提升心理弹性,提升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组织环境可以通过改善人际体验和关系支持,为职工提供消化问题的空间。那么,用人单位应如何帮助职工化解职业倦怠?有管理者认为,让职工休个长假或可以解决。对此,谢小云表示,化解职业倦怠,休假治标不治本,如果不从组织层面对职工工作进行支持和调整,其职业倦怠问题依然会长期存在,“应注重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来疏导和缓解职业倦怠。”他建议,管理者要从组织层面着手,实现“标本兼治”。在组织机制层面,可以通过优化工作设计、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等来平衡工作需求和职工的资源,同时增强团队合作和支持,确保职工下班后的工作脱离,帮助职工恢复心理资源。在企业文化层面,管理者要鼓励开放沟通和心理健康支持,建立容错、包容的组织环境,使员工感受到组织的关怀。(部分受访者为化名)(记者 于灵歌)2024-10-0866 浏览 · 1 收藏 -
外国教授在西湖大学办暑校!他想为中国培养引领性数学人才
“我想传递一个信息,即大学应该更加开放地与高中生互动,这在其他国家被证明是非常有用的国际经验。”西湖大学理论科学研究院数学教授Ivan Fesenko说。Ivan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详细描述了他的美好愿景:就像父母帮助孩子,大学“发自内心地”帮助处于黄金年龄的高中生早日接触高等教育、思考未来的方向。这种活动是非营利性的,对高中生免费,且与竞争和选拔无关。优秀的教育家总是行动派。经过努力,Ivan将心愿“落地”了:在西湖大学,他成功地为15名热爱数学的高中生举办了第一届公益暑校,召集到资深数学家为他们讲高等数学,所有费用全包。阿里巴巴达摩院赞助了本次暑校。如今,Ivan 正在计划筹办第二届公益数学暑校。他希望与更多人合作,将参与学生增加到100名。他还有个更宏伟的目标:在中国建立专门的数学学校。“有数学天赋的人很稀有,但中国的人口基数是庞大的。由于环境或资源的限制,‘金子’被埋没了。”Ivan想通过一年年的传承,逐渐发现这些“金子”,为中国培养引领性数学人才。Ivan Fesenko为高中生讲课。 来到中国Ivan来自俄罗斯,有一双深邃的淡褐色眼睛。作为资深数学家,他曾在英国诺丁汉大学担任近30年的教授,培养的多位学生已在世界各国的大学担任教授。他的博士生Caucher Birkar更是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如今在清华大学任教。自去年来到中国、全职加入西湖大学,有个愿景就在Ivan的心中扎根——他一直想为中国的数学教育做点什么。18岁时,Ivan曾获得全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冠军,少时的他成长于俄罗斯教育体系下,从12岁开始,有很多公益性质的数学“圈子”就深深影响着他——譬如每周晚上的数学俱乐部、当地大学举办的数学寒暑校。在这些活动中,青少年与大学教授和高等数学密切接触,随自己的心愿和兴趣去选择、思考未来的研究方向。Ivan发现,不仅是俄罗斯,在很多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数学活动。而中国虽然是奥林匹克竞赛大国,在国际奥赛中成绩斐然,但中学生似乎鲜少与大学数学接触。“15到18岁是学习数学的黄金年龄,年轻人的大脑思考能力强,学习新概念的速度更快,他们非常适合领略高等数学的美,并做些新的事情。”Ivan强调,让高中生接触大学知识并非“揠苗助长”,关键在于方式——需要找到好的老师,用合适的方式帮助和激励热爱数学的青少年成长,他们很可能成为下一代引领人工智能革命等科技创新的中国数学家。说做就做,在得到西湖大学的支持后,Ivan邀请了他认识的一众数学家,志愿为热爱数学的高中生讲课。包括Ivan在内,共10位教授。 数学家庭第一届暑校经过报名,共有15位高中生参加,均为高一学生。他们的家庭背景不同,成绩不同,知识储备不同,但同样都有一颗热爱数学的心。授课老师则来自在中国高校工作的中、俄、意、波兰等国籍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教育下一代年轻人抱有很大的热情。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教授Nikita Kalinin说:“Ivan邀请了我,而我正好有教学经验,我喜欢教孩子。”Nikita向记者介绍,在上世纪的俄罗斯,每个城市或小镇都有公益性的、代代相传的数学“圈子”。从大学起,Nikita就成为“圈子”中的老师,面向7岁到18岁的孩子,兼职教学,一教就是7年。第一届暑校共持续2个星期,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包括热带几何导论、Burgers方程、集合论入门、p-adic数、椭圆曲线、数学建模导论、杨氏矩阵等。这是一场特别的数学暑校。没有选拔与比较,没有功利性目标,没有经济的负担,这些高中生轻装上阵,纵使一开始还有些羞涩、放不开,少年们却慢慢发现,面前的资深数学家们并不是想象中的“巨人”,他们目光明亮、言笑晏晏,总是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其实,面对这些中国孩子,要讲好高等数学是很大的挑战。授课使用全英文、学生没有高等数学基础、学生的性格和知识储备也不尽相同……但这难不倒授课老师。西湖大学数学讲席教授陈华一表示,在每堂课的开头,授课老师会先跟学生互动,了解每位学生的知识结构,然后一步步引导学生搞清楚高等数学的概念。不同于以灌输知识为主的传统课堂,暑校的老师不断地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表达,同时鼓励学生“挑战”老师。”陈华一为高中生讲课。毕竟,暑校的目标不是让高中生在短时间内掌握高等数学的知识,或达到什么高度,而是“打开一扇窗”,让他们领略到数学之美,让他们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除了数学学习外,还有丰富多彩的科学与文体活动,包括三场科学前沿讲座,参观西湖大学、中国丝绸博物馆、阿里巴巴,以及电影、艺术、体育、跨文化交流活动。参加暑校的高中生们。Ivan感到很满意,这正是他心目中“如同大家庭般”的数学“圈子”。数学教育不应止步于教科书或竞赛,而更具备传承精神——传递知识,传承精神,自由探索,平等讨论。他告诉这些高中生:“今天,你们是这个大家庭中最年轻的成员,衷心希望你们在未来成为国际上的佼佼者。如果以后你成为数学家,也将在这样的大家庭中教导下一代,就像父母帮助子女。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家庭,这是数学家庭。”暑校师生合影。王兆昱/摄 引领未来Ivan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数学的价值大大提高,培养数学家就等于为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底层的中坚力量。“ChatGPT-4已被大家广泛使用,但没有人知道其工作原理。只有数学家能从根本上理解它。这种理解将大大改进下一个ChatGPT模型,并为国家经济带来可观的收益。”Ivan说。陈华一也表示,科技成就的背后离不开数学。数学的本质是抽象,即归纳出超越直接经验的结构与规律。创新,即创造出之前没有的东西,这正是抽象给人带来的关键能力。Ivan希望,本次数学暑校能带动更多中国的优秀大学,从明年开始也开办类似的寒暑校。“中国现在需要开展类似的活动,以发现、支持和培养数学人才,他们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科学,使中国成为世界的领导者,尤其是人工智能革命的领导者。前景是广阔的。”Ivan说。在第一届暑校开办期间,Ivan奔走在校园中,忙得不亦乐乎。那是杭州骄阳似火的时候,他却不做任何防晒措施,他告诉记者,高温常常会催化他脑海中的数学灵感,许多灵感都是他在桑拿房里产生的。说罢便放声大笑。“年轻人拥有巨大的内在能量。也许只有1%的人有数学天赋,但中国的人口基数是巨大的。”Ivan相信,那些未被发掘的数学天赋就像埋藏在土壤中的种子,只要给它们合适的环境和足够的阳光,就能绽放出惊艳的花朵。无论是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还是在未来的数学殿堂中,他们的名字必将被铭记。而Ivan,则将继续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国度中,播撒数学的种子,等待未来的硕果累累。*文中图片除标注外,均为受访者提供2024-09-3032 浏览 · 0 收藏 -
复旦博士到民办高校当老师,活成别人羡慕的样子
最近,社交媒体上时常出现对博士学历泡沫和被“非升即走”困住的“青椒”的“吐槽”。每每刷到这些内容,李志春都会庆幸当初的选择。2016年,从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毕业的李志春,主动选择到一所民办二本高校——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成为该校社会科学部的一名讲师。如今的他,上课和同学倾诉,下课休闲娱乐,吃住在“公园”(学校),把对生活的体悟做成了研究,把研究过成了生活。最让他意外的是,自己第一年站上讲台就成了学校的“明星”讲师。授课不到一个月,学生就自发搜集了他的各种资料,并将其在朋友圈刷屏;临近考试,总有学生拿他的照片做各类头像;疫情初期上网课时,学生们在直播间刷爆各种礼物,吓得他只好放弃直播平台;毕业论文里,有学生把对他的感谢排在了导师前面……人生重要的不是向上,而是向前。当初那个看似向下的选择,实则拓宽了他前行的职业道路,还让他有机会重塑一堂课的教育生态。 开学第一课9月2日下午1点半,同济大学浙江学院H楼103阶梯教室,机械电子工程系专升本的大一新生坐得满满当当。这是他们的开学第一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李志春备课不死板,只是制定一个大致框架。针对这节课,他想谈一谈和学习有关的事情,然后聊一聊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至于具体讲什么,主要靠“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为了方便学生了解,李志春先做了一个自我介绍。当听到李志春的学习经历都是在复旦大学时,现场出现一阵小小的骚动。有人惊呼,有人鼓掌,还有人嘀咕这是“大材小用”。8年前,李志春在这样一所学校、这样一个课堂的出现可以算是异类。直到今天,在这届学生心里,依旧是“名校毕业生就该进好学校”。这种“阶层”意识根深蒂固,深刻影响着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以及行动力。李志春告诉大家,这些年,他看到这所学校的学生和复旦学生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在这里,很多人遇到困难时的心态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往往事情还没做,就觉得自己不行;但同样的困难摆到复旦学生面前时,他们可能不会想自己行不行,只会花很长时间去做。”李志春说,二本的学生总是误解自己能力不行,却不知在绝对的困难面前,既有成绩上的某些差距可以忽略不计。以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E)为例,李志春的英语不错,上海高考的成绩为140多分,进大学时的词汇量达到5000多个,但他第一次做题时却几乎遭到碾压,因为这项考试的词汇要求是2万个。“这时,如果你四级没过,哪怕词汇量仅有2500个,在GRE面前,我们的差距也完全可以被抹平。你不会的,我也不会。”他说。按照考试要求,学生需要在11分钟内做完一篇阅读理解的8道选择题,李志春第一次梳理完全部内容花了3个小时。在接下来的1周,他每天只做1篇,1个星期后,他花费的时间缩短到2小时50分钟。如此坚持了8个月,他终于可以在11分钟内完成了。“当你只看结果时,会觉得这个学生很厉害,但他其实整整坚持了8个月。有这个时间,只要是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可以完成。奇怪的是,这所学校的很多学生从一开始在心理上就输了。”为什么总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你不行”?李志春认为,这是因为从小到大,人已经被“分数”异化了,高分是一类,低分是一类,两者之间似乎有着永远无法弥合的鸿沟。李志春所在的上海高考模式那时是3+X,有的省份则是3+3。因为他有更多时间投入自己更擅长的学科,规避不擅长的学科,也就更有可能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同样是在上海,头部学校数量多、本地生源招生数量大,但考生人数却远远小于很多高考大省,优质学校的录取比例也就会更高。“所以,为什么会有人认为自己比那些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差?仅仅因为没有高分或者名校的标签?”他问学生。这个标签会跟随学生们很久,毕业后也会被附于每个人的简历上。招聘单位筛选时,首先看到的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一堆标签,“问题是,标签不等同于人”。最先提出人的异化概念的是马克思。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一个异化劳动者学说——劳动者生产的财富越多,其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在国民经济学假定的状况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李志春鼓励学生们读马克思的原著。“你会发现,马克思在替当代的打工人说话,替那些被贴上各种标签的异化的人说话。”然而,人在这样的社会中又该如何生活?李志春告诉大家,青年马克思是一个特别强调自由意志的人,从自由出发,从生存出发,从实践出发,去完成他一生的哲学革命。这也是今天的青年正在切身经历和想要解决的问题。这堂课的最后,李志春告诉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尽早找到自己喜欢做或想要做的事,然后坚持下去,没有任何人会说你不行。已经大三的李一鸣是李志春的“迷弟”。在他看来,“春哥的课总是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并且顺应着我们在课堂上的感受而不断向外延伸”。李志春说,自己上课从来不刻意设计,也没有预先的教条。他把上课看成是艺术化的过程,除了一些绕不开和必须要说的基本知识点,其余的就是自然而然,随性展开。“这堂课究竟会走向何方,取决于当时的一种情境涌现,即跟学生的互动。老师只是情境中的一环。至于学生能学到什么,只有回溯时才能归纳总结,而不是教师从一开始就能演绎出来的。”他说。 善学“慧”玩讲课时的李志春之所以自由、随性,是因为他的学生时代就是这样度过的。他有放养式育儿的双亲,很少对他提要求,而是告诉他开心就好。有一次,父亲参加学校家长会,散会后竟溜走赶赴邻居的麻将之约去了。父母的极度“松弛”,让李志春从小在学习上就没什么目标,对好学校也没有概念。事实上,他的小学、初中是在一片棚户区的学校度过的,那里是打架、闹事学生的“聚集地”,但他从不认为那些孩子本质上就是“坏小孩”。那时候,正在学骑自行车的李志春害怕上马路,他们便很讲义气地围在他的外圈,对他说:“别害怕,车来了先撞我们,撞不到你的。”当时的李志春不知道“善良”和“高分”之间,到底哪个才算“好孩子”,他只知道,跟这些孩子一起玩耍很快乐。高中时,李志春幸运地进入一所“玩学合一”的学校,它是上海最早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学校。“我们学校是全上海唯一 一所下午3点05分放学的高中,而且从来没有晚自习,一周双休。我们会在午休时间到学校对面的公园弹吉他、聊音乐,放学后组队去书吧看书、写作业、聊哲学。我们还在上海高中联盟的BBS里‘灌水’艺术板块、文学板块、哲学板块、音乐板块……”正是从那时起,他知道了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尽管他依然没有具体的目标,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他喜欢语文,喜欢音乐,喜欢一切生活的文本。学校十分鼓励学生自学,可以按照自己想学习的内容制订计划,遇到问题随时可以得到老师的帮助。“所谓学习目标,从来不是考上哪所大学,而是如何把这门学科学好,分析不足,改进方法,努力练习。如此,在得到结果后,能去哪所学校就去哪所学校。”李志春认为,这同样是一种自然而然。进入中文系后,李志春进一步放飞自我。常常上午看小说,下午在咖啡馆自习,晚上去酒店兼职弹钢琴,周末和社团的朋友唱歌、排练音乐剧。他还曾有过一星期逃8节大课去旅行的“壮举”。他说:“打破规则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只要能掌握知识,管我是怎么学的。”在李志春看来,学习的意义就是对一个人起到历史积淀的作用,并埋下一个机缘,如此而已。至于它最终会发挥多大作用,则由每个人未来生活的境遇决定。因此,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李志春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苏轼比较了两类画竹的方法,一类是“叶叶而累之”的“定取”,这种面面俱到如测绘般写实是一种知识性观看;另一类是“成竹于胸”,即“以神存之”的画法,竹子出生时节、叶已全,因此重要的不是竹子的外形,而是先于知识的、竹子于人生命中的意义关系,“执笔熟视”不是仔细端详竹子的外貌,而是体味竹子于人生命中的交互情意,涌现欲画之情,进而“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要知道知识物在被思考、处置前,总先行地与人共生着,基于同体共流的生存,人才能思考、处置本已在其中的竹子,至于知识的对象、有用的器物,不过是思考、处置的结果罢了。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体验、生活、体味事物与己身的关系更重要,而理性、知识、结果都是末端的事。 好好地生活比什么都好如果说学生时代的李志春是“生活至上”,当他走出校园、进入就业市场,并成为众多“打工者”中的一员,他又是如何选择的?2016年,即将博士毕业的他和其他同学一样,给江浙一带的高校投了一圈简历。结果发现,在那些名校眼中,一个复旦毕业生不过是平平无奇的求职者。名校“爱搭不理”,次一级甚至一些二本学校尽管抛出了“橄榄枝”,却要求他接受“非升即走”的考核。李志春厌恶这种“养蛊式”的教育生态。求职期间,李志春浏览了大量高校网站。他发现,每所大学都会把最新顶刊成果放在首页显眼的位置。“那里仿佛是一个赌场,所有人都在努力下注,忽然之间,从某个角落传出一声惊呼‘我中了’。于是,所有人都向他投去羡慕的眼光,因为赌场里多数都是输家。”不久前,李志春在复旦大学的一位师弟被上海某高校的“非升即走”政策扫地出门。即便他手握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还是因为没有发够3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论文而被淘汰。一边是愈演愈烈的丛林法则,一边是保守、沉闷的学术生态。李志春说,一些论文只是在“炒冷饭”,或在某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抠字眼,却能受到期刊编辑的青睐。“一旦保守的学者掌握了话语权,那些新鲜、有灵性的思想就会被边缘化,甚至很难被看到。”李志春是从中文跨入哲学的,属于非科班出身的“野路子”。之所以最终选择哲学,是因为他喜欢刨根问底,渴望讨论、研究事物背后更深远的问题,这是哲学的领地。在没进哲学学院前,他给自己的导师、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杨泽波发邮件,说自己想研究“兴”,因为它是中国独特的语言表达,李志春希望能从这种表达中看到中国人独特的思维、存在方式。这种语言哲学的方向在当时不是学界主流,却得到了杨泽波的肯定。正是由于导师的力挺,李志春有了很大的自由度,没有照着传统思想史的做法进行博士研究,但也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这种艰难来自别人对他的不认可,甚至当有人问他研究什么的时候,他都无法像别人那样简明扼要地说研究朱熹的礼、张载的气,而是要做更多的解释才有可能让人明白。当不被大多数人看好时,杨泽波给了他最有力的支持。经过博士生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的“暴风雨”,杨泽波把他叫到办公室,很严肃地对他说:“不要管别人说什么,你就做你自己,放心,有什么事我帮你兜着。”博士生期间,是杨泽波护住了李志春独特的性灵。也是在他的支持下,李志春最终选择了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这所民办高校。因为他在对这所高校做“背调”时发现,这所学校的教师离职率比较低,他们工作得很开心,学生也表示生活得很愉快。所以,吸引李志春的是快乐。杨泽波告诉他:“去小学校的好处是可以好好生活。有了好的生活,再去做学问。如果你是做学问的这块料,三五年后一定会有人找到你、发掘你;如果你不是做学问的料,你就好好地生活,这比什么都好。”如今回想,李志春越发能体会导师这番话的深意。在这所学校,李志春几乎没有考核压力,每周只需完成5节课左右,其余时间便可以肆意地读书、写作和生活。他吃遍了嘉兴知名、不知名的美食,有时徜徉在月河边,发一下午呆,再在那里的花市挑一盆好看的植物回家,弹琴、健身。每到假期,他都会跑到另一个城市,像当地人一样吃饭、散步。北宋理学家程颢在《秋日偶成》写到“闲来无事不从容”“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对于学者而言,闲是一种最好的境界。李志春说,闲会产生一种自发秩序,和那种目标导向、自上而下的秩序不同,更有利于创造性的活动。2022年,李志春晋升副教授,他在刊物上发表了十余篇论文,获得了英国伦敦劳特利奇(Routledge)出版社颁发的“劳特利奇奖(Routledge Prize)”。他独立主持了省部级课题,还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语言哲学史(多卷本)”的课题组成员。李志春说,他的人生一直在做减法,不设目标,但努力做事,安时处顺。这一路看上去弯弯曲曲,但和那些永远想要走直线的人生相比,他的生活处处是退路,处处是风景。2024-09-29280 浏览 · 1 收藏 -
“我是大学老师,在试用期内提出了辞职。”
“签了合同,高校也报到了,档案调了,试用期还没转正,想离职了。”2024年,由于硕博扩招、学历贬值等因素,导致高校的入职门槛越来越高。学历、顶刊、人脉……高校统统要看。既然“上岸”高校都这么不容易了,为什么有人还在“试用期”就选择放弃了呢?本文在此讨论一二。某博士在社交平台发帖:高校一年试用期未满,辞职要赔违约金吗? 高校试用期,辞职的原因都有哪些?初入高校教坛的老师们,在试用期便选择离职,原因很多样:有的是对学校环境的客观不适,有的则源于个人发展的主观考量。01.高校试用期(实习期)过长关于试用期的时间,各高校不一样。有的试用期短,只有一两个月,同期工资打折,社保不交;有的三个月定级,试用期工资是正式工的80%,期间社保正常交;有的高校老员工是三个月试用期,等到几个月后,引进下一批新老师时,试用期直接翻倍了;有的高校按学期算试用期;也有高校待遇比较好,明面上试用期一年,实际上半年后就与转正的待遇一致……不过,也有个别大学老师遇到过无端延长试用期的情况。甚至还有的,会在大学老师快到试用期时,高校突然提出让教师转岗……02.试用期工作量不均/工作内容与预期不符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有的高校老师会有“新手保护期”,试用期考核很简单,基本不做要求,无需老师坐班,排课量也很少,一个星期可能就几节课。但某些新来的大学老师,则是一进校,就感觉到了什么叫“物尽其用”——比如你不是这个专业的,却让你去教这些课,至于你会不会教那是老师自己的事儿;甚至工作量太大,安排不合理,以至于寒暑假也要取消……杭州某员额制高校老师:课程和专业无关,学校制度不合理,入职半个月辞职某高校老师离职前吐槽:坐班,高校工作量大,没有寒暑假,月收入四千多不过大学讲师岗相对还好。入职即跑路的例子,很多发生在“辅导员岗”或其他行政岗位。辅导员们分享自己“入职多久提辞职”的经历「学生工作难做,行政事务繁琐,领导难伺候」这一点,入职用不了一周就具象化了……03.收入过低归根结底,大部分高校老师在试用期就果断辞职的根本原因,恐怕还是收入付出不成正比。某大学老师分享试用期收入:不到四千当然,也有很多过来的高校老师表示:只要熬过试用期,大学老师后面的收入就很可观了。比如有的高校“青椒”,助教阶段每月实发4500,讲师时每月实发就一万一了。但仍有一些高校教师,对此发出“反对”的声音:“你确定只是熬过试用期吗?不考虑地域因素和专业差别吗?每所高校的情况都不同,不要误导其他人……”哪怕在同一所高校,不同院系的大学老师之间,收入差距都有可能会非常大。而在试用期阶段就因为收入太低提出辞职的一些大学老师,往往是了解到转正后的薪资可能也长期大差不离,这才慎重地做出了决定。再说,来高校不简单,其实走也不容易。哪怕你还没转正呢。 高校试用期辞职,有的简单,有的很难虽然试用期辞职的老师大多是主动想走,但不是每所高校都愿意“和平分手”。有的,是因为学校方面正处于“关键时期”。有博士在某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在高校每月工资4000元,养不起孩子负担不了家庭支出,打算辞职到企业工作,但明明还在实习期,学校却以申请硕士点为由,不允许博士教师辞职。也有辅导员分享自己试用期为什么“辞职难”——省里有辅导员1:200配比的检查,人事处不放人。有的高校,则是在试用期的赔偿金上和大学老师们继续拉扯;还有的,辞职难的原因单纯是相关领导不好说话……除了提辞职的时候,高校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能够卡住大学老师们的离职流程。当人好不容易从上一家离职成功了,原以为入职新的高校就是开始新的生活了,没想到上家的不愉快,还延续到了下家。比如,有高校老师吐槽:新高校试用期没过,因为入职背调不通过。没到考核阶段,高校老师被认定为“教学能力不达标”既然入职难,辞职也难,那干脆从一开始就求稳。所以硕博应如何求职高校,才能从试用期顺利“转正”呢? 硕博求职高校时的注意要点对于职场人来说,岗位适应的过程常常伴随着自我审视与调整。有时,它们代价高昂,所以明智的人往往选择未雨绸缪,提前规划。比如提前了解一些高校的人事变动信息和相关新闻(可以关注下学校有没有人事相关的负面新闻)——1.高校通常会在其学校官网/人事处官网/官方公众号等平台上发布重要的人事变动信息,包括领导及重要教职员工的任免、调动等;(变动太过频繁或多年没有变化,可能意味着“不稳定”和“固化”,有管理制度不合理的风险)2.比如利用校友资源,与在高校工作的校友保持联系,加入一些高校同行交流群等,对从未接触的高校有一些初步了解;(比如高校人才网的硕博交流群,硕博来自五湖四海,信息获取速度快)3.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了解高校圈内的人事变动情况等。(获取信息速度较慢,但真实度比较高)除了准备工作以外,正式签订合同的阶段也一定要看清楚白纸黑字,除了考核的标准,有的高校合同并没有试用期离职的相关条款,反而规定了:“一旦签订合同,聘期内不许离职,服务期XX年。”这种情况下,试用期离职的赔偿金就躲不掉了。另外,人才除了要会搜索单位的信息以外,同时也要学会筛选匹配自己的信息与单位所在的环境调性是否相符。有一些硕士博士,本来入职了很好的高校岗位,但因为适应不了“南北文化差异大“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不在身边”等,在试用期离职时,付了几万块的高额违约金,还失去了应届身份。最后想说一点,在众多硕博毕业生的心中,高校往往被视为职业之路的首选去处,幻想它既能兼顾学术追求与职业生活的平衡。虽然与其他单位对比,高校“学术沃土”属性的确很强,但有时土壤的酸碱度不同,让个人梦想的“幼苗”略显挣扎。人生很多时候,我们全力以赴,却仍然与某些环境或岗位难以契合,此时不妨以平和之心,视之为一次试错,笑对风雨,继续前行。2024-09-18616 浏览 · 1 收藏 -
博士自述:上岸大专教师1个月vs1年后……丨高才情报局第140期
近年来,许多博士生开始将目光投向大专院校的教职。编制稳定、压力较小,这些优势让大专教师岗位成为越来越多博士毕业生的新选择。甚至有些博士生导师也积极推荐自己的学生考虑这一职业路径,认为其“性价比”高。那么,这些满怀期待的博士们在踏入大专院校后,他们的工作与生活究竟如何呢?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真实体验,本文特别邀请了南方某大专院校的一位教师,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分享他的故事和感受。[接下来是教师的自述]还没有毕业的时候,我就想好了要去大专当老师。坦白说,作为一名双非博士,我的科研成果并不算亮眼,在激烈的求职市场里,我并没有太多选择,也缺乏足够的竞争力。经过深思熟虑,我在三个offer里选择了一所沿海城市的大专院校,地理位置优越,综合条件也比较好。然而,当我踏入大专教师的行列,从最初的憧憬到现实的落差,再到逐步适应,我经历了一段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这里的日子远比我预想的要丰富多彩,也更加复杂多变。一、入职大专教师1个月当我踏入这个全新的工作环境时,内心充满了兴奋。作为一名大专教师,拥有双休日、节假日以及寒暑假,这些额外的时间让我有机会探索个人爱好,或是简单地放慢脚步,享受生活。第一年的工作量相对轻松,课时安排宽松,科研任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我的朋友们纷纷表达羡慕:“这也太爽了吧!”当时我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很多大专院校都要求新教师坐班。我们学校规定第一年必须坐班,而有的学校则要求坐班长达3年。仅针对我的情况来说,我感觉还好,每天下午到点就能走,加班的情况几乎不存在。然而,这样轻松愉快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太久……二、入职大专教师1年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感受到了工作的另一面。课时增多,教学任务加重,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了我的一大难题。课堂上,我提出的问题往往回应者寥寥,气氛尴尬。简单的问题无法激起兴趣,而难度稍高的问题,学生又容易跟不上。同时,我开始承担起带比赛、做课题、写论文的任务。这些工作不仅占据了我的大部分时间,也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原本以为可以轻松应对的工作变得复杂多变,连假期也变得越来越少。更让我感到疲惫的是,各种会议和行政事务耗费了我大量精力。大专院校的行政后勤水平普遍不如本科院校,这让我在处理这些事务时感到格外疲惫。三、入职大专教师2年后时间久了,社交媒体的大数据也开始给我推荐与我处境相似的内容,我发现,其实大部分大专教师的痛苦来自两方面:客观的工作强度和主观的心理状态。01.工作强度很多人以为大专轻松,事实上,大专教师的课时非常多,而且还有兼任辅导员/班主任、带比赛、搞教研、下企业等工作。此外,现在大专也越来越重视科研了,很多学校招聘博士生以期提升科研成果。然而,科研条件却不一定能跟上,导致许多博士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到力不从心,最惨的是还要反过来被质疑能力。我的建议是,在应聘的时候,一是要了解清楚学校职称评定的要求,技能大赛、专利转化……在众多任务项中,哪些是考核的关键(不同学校是不同的);而是要了解学校的科研现状和团队实力,特别是有科研要求的,这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进去了能不能很好地产出。02.心理状态许多教师的焦虑来自于期望与行为的不一致,导致卷又焦虑,躺又焦虑。对于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内心的挣扎和不安是常态。但随着经验的积累,我想分享的是,职场中要学会抓大放小,有的放矢。以我为例,我所在的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参与的校外比赛,因此,我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这一领域。其他不那么关键的任务,可以适当放一放。职场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核心优势并发挥它。还有就是在人际关系方面不必过分在意。以前我总想要面面俱到,别人早上十点给的任务,要我下班前给到,我骂骂咧咧地干,后来发现其实第二天给也不会怎样。工作中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要学会在不重要的工作上适当放松。尤其是别人糊弄的时候,你也就不必太较真——当然了,这仅限于不重要的工作。最后现在大专也要卷教学和科研,很少有能完全躺平的了。不是“双高”的一股劲冲“双高”,评上“双高”的还可能冲“本科”。那种上完课就走的日子几乎已成为过去式,希望大家求职前能有一个清晰的心理预期。每份工作都有其挑战,完美无缺的工作并不存在,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往期内容>>《博士下沉到小学?28岁清华女博士出任小学校长……丨高才情报局第139期》>>《“大专岗招聘,招来了14个硕士……”丨高才情报局第138期》>>《41人考上事业编被集体清退,怎样避开招聘“萝卜坑”?丨高才情报局第137期》2024-09-141976 浏览 · 5 收藏 -
从填写烦琐表格到参会,非教学任务包袱压得一些教师喘不过气
从填写各类烦琐表格到参与会议活动 从承担街道委派的社会性事务到应对各种检查非教学任务“包袱”压得一些教师喘不过气“老师开学焦虑”“开学碎掉的其实是老师”……新学期开始刚一周多,多个教师相关话题冲上热搜。《法治日报》记者浏览这些话题发现,不少网友都提到老师课外负担过重问题。从填写各类烦琐的行政表格,到参与各种与教育教学无直接关联的会议和活动;从承担社区街道或乡镇行政机构委派的各项社会性事务,到应对各种检查……记者采访北京、山东、湖南等地多名中小学教师发现,各种各样的非教育教学任务“包袱”压得一些教师喘不过气。多名受访专家指出,过重的课外负累不但分散了教师的教学精力和时间,也极易引发家校矛盾,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埋下隐忧。教师减负应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入校任务准入清单,强化监督问责,确保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合力助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课外负累压向教师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记者在社交平台上搜索“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发现,不少教师都在吐槽自己的遭遇:除负责教学外,平时更多时间、精力都用来应对不属于本职工作的任务,如学校公众号更新、整理会议材料、各种App打卡,甚至推销保险等。任教于山东省某高中的栾老师告诉记者,其所在学校在各个节点,比如开学、期中、期末的时候,都会进行督导检查,每次检查都要提前准备,前后大概会占用一整周时间。并且大会小会接连不断,除了正常的集备会之外,其余的传达各种精神的会议也接连不断,经常周一一天就在开会中度过了。北京市海淀区某中学教师牛老师介绍,学校会对教师进行“痕迹管理”,什么都要教师填写报告,留下凭据、证据,这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包括写材料、做PPT、转发点赞相关公众号文章、截屏汇报点赞及转发情况等。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陈贵云在湖北、湖南、河南、重庆等地农村中小学校开展调研时曾发现,中小学教师不仅承担了教育系统内部的各种检查、评比、打卡等工作,还承担了大量其他部门诸如反诈、反腐情况统计等任务和一些创建类工作,门类高达十多种。在山东省某小学从事多年教学管理工作的马老师对此深有同感:“每天不是在上课,就是在应付各种非教育教学任务,真正用于教学和学生辅导的时间越来越少。”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名教师一致感慨道,课外负累过重,透支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还降低了他们对教师工作的获得感和认同感。身负重担的教师渴望走出“泥潭”。“什么时候才能专注于教书育人”成为很多一线老师的共同心声。国家出台系列举措一些地方落实不力事实上,针对中小学教师承担过多非教育教学任务、身心压力过大、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相关部门已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予以整治。早在2019年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被称为“减负20条”),明确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事项,包括依法依规开展督查检查评比考核、清理精简现有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改进督查检查评比考核方式方法、统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坚决杜绝强制摊派无关事务等内容。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有关工作的通知》,减负事项梳理形成任务台账。今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出台,强调要大力减轻教师负担,统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精简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充分保证教师从事主责主业。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自2019年“减负20条”出台以来,我国各地各部门都在积极推进,有些地方发布“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重点任务台账”,开出了更有针对性的“减负清单”;有些地方立足为教师减负,将过去分解到学校由教师承担的志愿服务任务改由局机关承担;还有些地方建立投诉机制,对于违反相关要求、加重中小学教师负担的各类事项,可及时投诉反映。但有受访教师反映,这些措施在落地过程中不尽如人意,“有不少停留在纸面上”。“相比‘减负20条’出台之前,不少中小学教师用于应付检查评比、考核、填表格写材料的时间和耗费的精力并没有减少。”马老师说。受访专家认为,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过重的根源在于形式主义作祟。中小学校园日益被填表、留痕、迎检等烦琐的社会性事务所包围。各类“指尖形式主义”的兴起,如同无形的枷锁,层层加重了学校的负担,最终这股压力不可避免地落在了一线教师肩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说,虽然自2019年以来出台了各种相关文件,但一些地方一线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过重问题并没有有效减轻。非教育教学任务过重,首先会削弱教师对教育教学的专注度与投入度,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进而影响学生减负的实效。其次会间接侵蚀教育的本质。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形式主义任务,一些教师不得不将学生卷入其中,让学生配合完成一些与教学无直接关联的活动。还会让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对教育事业失去热情与激情。这种心态的转变,不仅会让教师失去职业荣誉感,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与职业发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也在调研中发现,很多老师有近三分之二的时间都用在了非教育教学任务上,使其无法顾及真正的教学工作,“这样一来,工作压力大、负担重、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最后直接受害者是学生”。转变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减负长效机制推进教师减负,关键着力点何在?业内人士认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是教师减负的首要责任主体,应建立教师减负长效机制,明确建立入校任务准入清单,赋予教育行政部门把关的权力;在开展相关进校园活动时,要尊重学校教学规律,主动听取学校意见,不人为增加学校与教师负担。同时,应不断强化监督问责机制,对于妨碍教师正常工作的各类进校园活动,加大对相关主体的问责力度。“关键在于确保教师的教学自主权,让教师能够自主决定其工作内容、自主做选择,能够对不合理的摊派或指示说‘不’。”储朝晖说。熊丙奇认为,现在一些地方对教师的考核评价都是由行政部门来主导,因此存在利用教师考核不通过或者考核负面结果来给教师施压的情况。教师面对上级部门布置的非教育教学任务,根本没办法拒绝。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不断减轻的基本逻辑,是让教师面对非教育教学任务时可以有权拒绝。他建议,转变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专业的教师委员会,对教师进行专业考核和评价,这样才能让教师锻炼其专业素养。“将考核评价交给专业部门进行,这才是真正落实国家所倡导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关键之举。”采访中,有一线教师表达了这样的期待:未来能出台一系列政策,明确日常教师职责,形成专业评价体系,让教师能够专心于提高课堂质量和教学能力,真正沉下心来教书育人。(法治日报)2024-09-1347 浏览 · 0 收藏 -
詹思延:教学工作是“良心活”
如果说上学时选择流行病学这一学科仅仅是觉得“有意思”,而此后将流行病学“做深做精”“做出门道”,则体现的是詹思延骨子里对知识的热爱和孜孜以求。“当年,我上大学时,对流行病学理解程度远不如现在,只知道这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主干学科。而且考研究生的时候觉得导师连志浩教授特别好,于是就结下了这种缘分。”如今,詹思延已经执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担任院长一职,同时还兼任重大疾病流行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公众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循证医学中心副主任及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中心主任。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的起点詹思延表示,流行病学是一种非常有特点的群体科学,是一种思维模式。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五大卫生”都离不开流行病学,可以说,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的起点。通过流行病学数据了解疾病的分布情况以后,下一步就需要知道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一种分布,接下来就去做分析,研究如何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干预、评价。“因此流行病学因果推断的逻辑性非常强、逻辑链非常清晰。流行病学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种哲学。”詹思延说。正是基于流行病学逻辑性强的学科特点,詹思延特别注重在教学上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流行病学教学的重点并不在于记忆多少知识点,而是要掌握其经典的思维方式与核心逻辑。所以在教学上应重视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先把一个案例或者问题抛出来,让同学们讨论如何一步步地去解决这个问题。之后再给他们讲这个问题实际是如何被解决的,让同学们思考如果自己来做,还能不能做得更好。”詹思延说。目前,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流行病学教学,拥有一套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因为我们并不只是一门课,而是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詹思延说。比如,他们对本科生就有许多不同方面的课程,针对低年级学生开设了疾病侦探学,以讲故事的方式介绍流行病学的原理方法、思维逻辑;在本科高年级,有正式的流行病学课程和包括大量案例讨论的课堂实习,很多对流行病学感兴趣的学生也会从这个阶段开始参与课题组的科研实践。而到了研究生阶段,相关的课程就更多了,包括讲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流行病学(Ⅰ)、讲研究设计与实施的流行病学(Ⅱ)等。 教学是良心活谈到教学工作,詹思延将其比作良心活。“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学,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对得起这个良心活。我不觉得教学工作会影响到科研,为教学花时间是必需的,也是很有意义的,一定要把最好的课堂带给学生。”在教学初期,詹思延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积极主动地学习、模仿是詹思延从事教学工作初期的主要模式。“我刚毕业的时候还只是个助教,主要是在前辈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教学工作。我会在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的过程中去观察、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状态、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詹思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2000年,循证医学的概念刚刚兴起,她在医学部最先开设了这门课。由于课程是第一次开设,没有他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和模仿,只能自己慢慢探索。“我采用了讨论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将相关材料及文献提供给学生进行学习和小组讨论,之后由学生上台来讲,老师再作点评。”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新颖的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詹思延的教学方式也在继承中发展,在探索中创新,尤其是现在“00后”已逐渐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他们获取信息的速度非常快,渠道也非常多。老师在讲台上讲的时候,他们可能就已经在下面“检索”了。面对这样的学生,詹思延认为,只是照本宣科地给他们讲那些网络上就能得到的知识肯定是不够的,一定要带给他们这个学科最新的知识和进展,让他们了解近期最热门的研究方向。因此,每次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流行病学时,詹思延一定会提前备课,准备最新的国际或国内流行病学方面的案例、理念。另外,与以往相比,现在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很杂,获得的信息量更大,教会学生如何批判性地吸收信息尤为重要。“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我会告诉学生,其实老师讲的也不一定都对,我上学时所学的内容,有些可能现在来看就是不对的。”詹思延每次带学生看文献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先去思考这篇文献的不足,然后再去看文章的讨论部分里说的跟自己想的是不是一样。当然,不管知识迭代如何迅速,詹思延一直认为,“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本科教学中仍然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根本出发点,也是立足点。 思维碰撞迸发灵感火花关于如何拓展科研思路,詹思延特别推荐同学们通过多交流、多沟通的方式启发灵感。这里的交流不限于组内的课题讨论,要扩大到系里、院内甚至学院间的沟通学习。“这样更有利于高效了解学科内的前沿进展,甚至挖掘因师兄师姐毕业等原因而搁置的有价值的课题;同时也可以对其他学科进行初步了解,在遇到涉及其他学科方法的问题时,能及时找到相关的专业人士进行咨询,交叉学科间的思维碰撞更有可能激发一些新的灵感产生。”詹思延认为,只有多交流,才能将前沿信息和科研资源有效地收集、利用起来。詹思延回忆在香港中文大学读博士时,每周二中午都有全院研究生汇报会,涉及流行病、职业卫生、统计、家庭医学等所有专业,研究生在文献综述、开题、中期、结题等多个环节都要进行汇报。很多老师也来听会,从不同的角度予以指点,不仅强化了对研究生的科研训练,也促进不同专业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这样的交流方式开放、新奇,使人不由自主地投入其中,收获颇丰。”詹思延表示,那时候我们还有机会参加学院和医院的各种学术午餐会,可以边享受美食边进行交流。此外,香港中文大学的图书馆藏书丰富,且每个书院都有自己的图书馆,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还能阅读大量的人文书籍,以开阔眼界和丰富思路。如今,走过芳华,扎根北医。詹思延见证了北医的繁荣发展,更在北医的见证下育己培人。在“以身作则,鱼渔双授”的教学理念下,她教之以术,树之以德,不仅培养了具有良好学术品德和修养的医学人才,更向社会输出了具备“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栋梁之材。2024-09-0932 浏览 · 0 收藏 -
大学“青椒”调查:有暑假,没休假
“当大学老师很体面”“大学教职不仅是铁饭碗,每年还有寒暑假”……这是不少人对大学老师的印象,也是不少年轻人毕业后选择留校的原因。但是,多数人或许只看到了大学教师这份职业的光鲜A面,而它的B面可能是——大量隐形的负担。无论是来自教学和科研上的工作压力,还是在“非升即走”考核制度下的紧张感,以及低于预期的收入和待遇……尤其对“青椒”(即大学青年教师)来说,暑假和休假的关联度不大,反倒是一年之中一段难得的科研黄金期。写论文、出差、做实验、想办法挤进“科研圈”……在这个暑假即将结束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身在不同地区高校的“青椒”,一窥他们的生存现状。1# 讲述人:Leo(林学院讲师)31岁的年龄焦虑,谁懂?趁暑假休息几天?怎么可能!我现在是恨不得一天能有48小时做科研。因为暑假里来自外界的各种干扰相对少,更因为我的时间真的不够用。从今年的年初三开始,我就投入了“写本子”(即申请课题)、写论文、备课的循环,基本上没休息过一天。我的孩子两岁了,还没带回过老家给长辈看看。今年我31岁,所在的学校实行“非升即走”考核制,三年一小考六年一大考,明年我就要面临第一个三年的预聘期考核。如果这次考核通不过,那不仅35岁前晋升无望,随着老教师退休,新进教师不断涌入,我的竞争只会更难。眼下,我正在准备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简称“国自然”)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在理工科领域,“国自然”是最重要的纵向项目,一般情况下,学校的优势学科、“大佬”云集的课题组更容易拿到项目。分析自己的综合实力,特别是像我这样的“三无”(即背后无“大佬”、无背景、无团队)“青椒”,按照目前15%—17%的“国自然”命中率,能申请上就已经万幸了。但再难,也只能迎难而上。没申请到课题,前途就更加渺茫了。此外,根据学校考核要求,我还要拉到一笔60万元的校外研究经费才有资格晋升副教授。这个金额对于我们从事木材料学研究的课题组而言,并非易事。除了科研,大量的教学任务,也让我暑假一分钟都停不下来。这个暑假,我得带着本科生实习,辗转各地参观家具厂,去工地、公寓考察,看毛坯房如何装修。这些都与木材科学专业息息相关。早出晚归的实习带教结束后,我还要批改学生实习报告和日记。对于批改、批注格式,学校都有严格要求。暑假里,我还得抓紧时间参加学术论坛,有时候要做学术报告,有时候也得友情打杂、支持院系的学术活动,帮着承担一些会务工作,也顺便攒点人脉。我曾和几位留在一线城市的“青椒”交流,发现我还算“幸运”,至少所在城市房价不高,入职时学校提供的40万安家费足以解决生活上的燃眉之急。但随着考核期临近,我不得不为将来考虑:孩子到了快上幼儿园的年龄,如果一年后我没有转正该怎么办?有时,我也会质疑自己。本科毕业后放弃了工作机会,读博后留校从教,这样的选择到底对不对?我的本科同学当初直接选择就业的,如今基本都过上了“中产生活”,我还在为了年薪刚过十万元的教职奔波。在转长聘之前,甚至都没有人帮我交齐“五险一金”。尤其让我困惑的是,我所在的岗位是教学科研岗,但在评价的权重方面,一直是“项目>论文>教学”。在这样的评价指挥棒下,身边的“聪明人”都把精力主要放在科研上。而我仍然试图保持一种平衡,要做科研,但也不能“放”掉学生。我的同行都说,现在的学生不好带,我曾经也被一位学生“坑”过。毕业将近,他的文章和实验都无进展,最后哭着“威胁”我说,“老师你再催,我不活了……”但后来想想,谁都是从学生过来的,都希望在大学能遇见好老师。也许因为我还年轻吧,心里还有一团火。很快就要开学了,今年我还担任了2024级新生班主任。这项工作并不在我的考核加分范围,但我还是想尽力做到最好。2# 讲述人:李梦杰(马院副教授)“出成果的黄金期”,必须抓住入职高校后,我还从来没有享受过外界羡慕的悠长假期。对我和同事们来说,假期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短暂地从密密麻麻的课表中抽身出来,所以被视为是“出成果的黄金期”。按照惯例,我的暑期通常被带学生做调研、写文章,回顾上一学期的教学科研,修改课件这几桩事填满。今年也不例外。在带领三支学生队伍完成暑期调研等工作后,我开启一键切换模式,开始“肝”论文。马院教师平时想要发A类期刊论文难度很大,但若抓住时政热点,投中文章的概率相对较高。很多老师平时被上课、行政事务、家庭琐事等包围,只有夜深人静时才能进入状态,读博以来,我已经养成了夜间工作的习惯,常常在不知不觉迎来天亮。我们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要求很高,“青椒”入职6年内如果没有达到晋升副教授的条件,大概率面临“二次择业”风险,也就是“非升即走”。讲师晋升副教授要求至少在2个权威刊物上发表文章。因为人文社科学者发文不易,学校将考核标准灵活调整为:或发两篇A类期刊文章;或1A+1B两篇期刊文章;或3篇B类期刊文章。要知道,达到这样的考核要求,在其他高校都可以评教授了。不过,对很多人文学科背景的“青椒”而言,这份工作算是可选择范围内的最优解。从待遇上来说,一位讲师的一年薪资税前大概在15万元左右,学校提供补充公积金和住房补贴,还能帮助解决子女入学问题。一些“青椒”上有老、下有小,妻子还在读博,是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学校提供6年市区免费的教师公寓简直是“及时雨”。这些因素,也是许多“青椒”宁愿拼命“卷”也不愿出局的原因。相比之下,我稍微幸运一些,一来没有家累,二来家人2018年就全款为我购入一套房,大大减轻了生存压力。去年,我如愿通过考核,晋升高级职称。其实,也直到通过这次考核后,我才觉得自己开始享受教书育人的这份工作。对马院教师来说,教学和科研必须兼顾,同时还要做一些额外的工作。不久前,一位金融学专业的大三男生特意给我发来问候。这名学生与我结识于大一的通识课中。脱离“直升机父母”后,当时还是新生的他,感觉大学生活瞬间“脱轨”,既迷茫又焦虑。那天课上,我正好讲到如何过好大学生活。课后,他找到我,我们就站在雨中的屋檐下,从晚上八点半聊到晚上十点。临别时,他主动拥抱了我。此后,我们一直通过课程微信群保持联系。看着他愈发阳光,我觉得很欣慰。在大学,教学相长是常态,师生关系和在中小学里也不同。在“非升即走”考核压力最大的那些日子,正是来自学生的点赞、关心和生日祝福,鼓励了我,让我有了底气和勇气,撑过了最难的日子。3# 讲述人:文宁(经管学院副教授)解压的方式,就是让自己更忙我只有暑期,没有“假期”。这个学期一结束,我就立刻飞往香港中文大学,开始与导师的科研合作。我是在入职的第一所高校度过第一个3年的聘期考核后,跳槽到了现在的学校,因此考核评价要从头来过。说白了,与其他老师6年的聘期相比,我需要在3年内完成原本6年的成果。压力,不言而喻。不过,因为我所在的团队和平台都很给力,目前还算比较有信心。所以对于那些博士刚毕业就来向我咨询职业规划的师弟师妹们,我只想说一句:找一个好平台。找一棵“大树”,才可能不被“卷死”,即便一开始找不到教职,也可以先做博士后。其实,选择大学教师这份职业前,我对考核已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发现职场压力超出预期——如今,科研界“卷”的程度令人惊叹。当下,人工智能研究竞争激烈,参与研究的人数不断增加,不仅有高校和科研院所,还有企业的研究部门。论文发表速度,更是大大提升。以大模型的应用为例。现在,一个想法从提出到实现可能只需要半个月,再用一个月进行理论分析,半个月写论文。而一旦出现一个新的方向,就会有大量相关的文章跟进。学术会议也同样如此,一位教授甚至可能向同一个学术会议投十几篇论文,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五六年前,我在博士阶段花了三年时间专注于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这才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果。然而,如今的同行研究普遍提速,我已很难再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专注于一项研究了。今年暑假,我所在的团队也在跟一家科技公司深度合作,大家都希望能让研究更加高效一些。与此同时,学院也通知我们,开学在即,要着手准备本科生的教学任务了。今年9月新学期,我所在的教师团队将合作开设一门新课程,这几天,大家还忙着集体备课。教学质量是对“青椒”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所以备课工作也丝毫不能懈怠。工作千头万绪,让我必须一刻不停地思考,其实,即使不工作的时候,我也一直在想问题。但不管怎么说,暑假还是解压的,解压的方式就是让自己更忙一点,集中精力做自己最想做的事,这样才不会有“工作之外的情绪”。4# 讲述人:穆老师(历史学院讲师)趁着暑假,还些“欠账”这个暑假,我忙着还“欠账”——一篇本来计划上半年写完的论文。并非有意拖延,而是我所在学科比较冷门,院系的教师相对少,那每个“青椒”头上分摊到的各种任务就多了。上学期,本科生教学以及各种行政事务等,占据了我大量时间。其中,有些是规划内的,也有很多随机的工作,比如参加学校的培训、参加行业内的学术会议、撰写项目申请书、制作报告PPT等……有时候,突然收到一个考核或者是申报材料的通知,申请表格常常当天晚上就得交,不得不加班整理材料。这样一来,原定的科研计划也会因为各种不断出现的“琐事”而暂停,基本没有整块的时间写论文或是思考问题。只有到了暑假,我才有比较充裕的、自主的时间专注自己的研究。暑假也是我调整生活节奏的时间。平时因为那些额外的工作,作息时间很难控制,进入暑期后,虽然科研要加速,但至少我可以控制节奏了。今年是我成为大学讲师的第4年。刚刚完成为期3年的第一个聘期考核,进入第二个3年,还需要继续完成发文指标。对“青椒”的评估,论文是“硬标准”。我所在的学科,论文发表周期比较长,从撰写到刊发,往往需要两三年,甚至五六年。所以,为了保证有成果产出,我必须手头有不同状态的论文,比如,有些是已刊发的,有些是已写好并投稿待发的,有些是正在写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研究成果不断档。(本报记者吴金娇、储舒婷整理,本文采访对象均为化名)2024-08-27165 浏览 · 0 收藏 -
高校辅导员,一个无惧“65岁退休”的工作
全国人民喜闻乐见(不是)的延迟退休终于来了。据央视报道,未来将“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我先表个态,作为高校辅导员,我自愿延迟退休,因为在我的想象里,如果我65岁还在辅导员的岗位上,除了能日常感叹“对韭当割,人生几何”外,我的工作会发生许多可喜的变化。首先声明,本文纯属虚构,毕竟未来不可预测,现实只会愈发残酷。如有雷同,实属荣幸。01年龄大了,还能胜任辅导员工作吗?答案必然是能的。先从辅导员的九大工作职责说起。第一条是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现在我天天为讲形势政策课发愁,讲得太理论了吧学生不爱听,上座率和课堂满意度就不高,容易影响绩效。讲得太活泼了吧又掌握不好尺度,领导那关也不好通过。不过,如果65岁的我再讲形势政策课,那就不一样了。首先我阅历足够,自己就是活生生享受时代红利的鲜活例子,思政课程教学案例就不用找,讲自己的事儿就行。其次,65岁的我身子骨恐怕是不行了,万一哪天讲着讲着课突然晕倒了,好歹也能混上个“感动学院”奖,这个月的绩效就又有着落了。第二条是党团和班级建设。当我65岁的时候,想必学生也不会太多,发展党员的指标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紧张,学生也不会因为名额分配的问题大吵大闹。至于班级团建什么的,我这老胳膊老腿的估计学生也不会邀请我,我只管强调安全就够了。第三条是学风建设。辅导员开展学风建设的主要方式就是谈心谈话,有些高校规定每名辅导员每学期至少要和不少于5名学生谈心谈话,我现在的学校比较变态,要求谈话全覆盖。现在的我和部分学生谈心谈话开展“劝学”时,总能遇到零花钱都快赶上我一个月工资的“小孩哥”“小孩姐”。不过,当我65岁的时候,我就可以一边佝偻着身躯,一边咳嗽着嗓子,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少壮不努力,老头徒伤悲”呀。第四条是学生日常事务管理。难点工作还是在评选各类奖学金、助学金上。因为涉及学生切身利益,总是会产生矛盾。不过,当我65岁时,我完全不用考虑学生告状、领导打招呼之类的问题。毕竟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领导干部肯定是要年轻化的,也就是说领导们的年龄一定比我小,那我完全按照规矩办事有什么错?就算错了,我都这么大岁数了,领导还揪着不放,是不是有点小心眼。第五条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初步排查和疏导。这项职责也有很大的风险,现在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越来越多,万一那句话没说对,学生有了过激反应,首先问责的就是辅导员。不过,65岁的我完全不用担心,那时候估计我心态稳定得如同卡皮巴拉一般,主打一个全程陪伴但提不出实质性意见,老朽精力不济,有任何指导意见请直接咨询心理咨询室。第六条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最头痛的是什么呢?答,微信轰炸一整天。每天忙着回复微信消息就已经筋疲力尽了,更别提还要监管学生的社交媒体了。不过,当我65岁时,AI技术应该已经成熟了,可以实现网络实际监管了。再说65岁的我早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马车,每天转发钓鱼养生的我自然也看不懂学生发了些什么,还是交给专人负责吧,还能增加就业岗位,一举两得呀。第七条是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这一条我就更有发言权了。作为见证过吃鱼不吐刺卡嗓子眼、张大嘴吃泡芙下巴脱臼、不吃早饭低血糖、晚饭吃撑胃气肿的高校辅导员,我曾经“医院走廊打地铺,安慰家属先别哭。先行垫付医药费,加班睡在小黑屋”。不过,65岁的我想必对各大医院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陪着学生看病住院那简直就跟回家一样轻车熟路。而且作为医院常客,也许我和各大医院主任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绝对能让我的学生享受医院VIP待遇。第八条是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65岁的我会用残酷的现实告诉我的学生们,高校辅导员周六休息不保障,周日保证不休息,那真是“工资极低,职责很广,任务太多,待遇不涨,领导压迫,道德捆绑,综合来看,不如平躺”。第九条是理论和实践研究。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每个寒暑假都要负责指导几个学生社会实践课题,大部分是水课题,不过还是有少数课题能参评获奖,辅导员也能跟着沾光。当我65岁时,我一定好好指导我的学生们,毕竟我评职称的希望可全都寄托在你们身上了。哎不对,我都65岁了还没评上高级职称?说完了工作,再聊聊大家都很关心的晋升。02高校辅导员会一直干到退休吗?实际上,高校辅导员普遍年龄都不大,很少有一直干到退休的资深辅导员。一般来说,不少辅导员会转岗到院校其他职能部门,如学生处、教务处等。另外,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必须留出70%以上的名额给专职辅导员。也就是说,还有部分辅导员读博后转岗为专业教师了。从文件上看,高校辅导员晋升路径还是比较宽的。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辅导员既是管理干部,可以晋升科长、处长;又具有教师身份,可以评聘副教授、教授。不过现实情况如何想必大家有目共睹,转岗或成为专任教师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满足一定的硬性要求。不过,领导岗位是有限的,并不是说辅导员熬年头就会走上领导岗位。同时专任教师也有非升即走的压力,我身边有些辅导员博士毕业后转为专任教师,几年后却因为科研压力不得不转回教师岗,属于是不忘初心但忘了出发了。当我65岁,自然也当不上什么中层干部了,只好走评职称的路。不过职称的名额是逐年减少的,可新入职的毕业生又是源源不断的,所以大家不约而同地在“卷”的赛道上越走越远。不过,当大家都是65岁的老辅导员,估计这一切也都看开了,既卷不动,也不想卷,一切归于平淡也挺好。2024-08-23687 浏览 · 0 收藏 -
硕士进高校的真实现状,看完你还敢来吗?丨高才情报局第136期
985硕士毕业,成功进入公办当教师,别人都说我幸运,但我想说,对于硕士来说,进高校只是第一道难关,之后还有种种难关……01.很多人问,硕士能进高校吗?——能,但是岗位选择不多了。一般来说,硕士想要进高校做教师的话,建议去公办大专或者是民办本科。相较来说,大专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要是想去公办本科当教师,大多要博士学历才行,好地方+好学校几乎不会要硕士,除非你特别优秀,要不然在一群博士当中,很难。要是你还想要事业编制,那更是难上加难。编制缩减加就业竞争大,那些仍保留编制的岗位,大多不是什么“香饽饽”,因为好的岗位根本不缺人去,就算有编制也早就饱和了。于是,最可能还有编制的岗位往往是——- 地处偏远地区的。因为地方通常位置偏,交通不方便,生活条件也艰苦,所以很难吸引很多人去应聘。为了能让人去,不少单位就会拿编制当吸引人的办法。这类岗位就算考上了,每年也有不少人放弃入职。- 岗位待遇低的。对于那些工资低、工作累或者发展前景不明确的岗位,倘若没有编制,根本无人问津,特别是基层岗位。为了保证这些岗位有人愿意从事,不少单位也会把编制当作“诱饵”,借此留住人员。02.硕士进了高校,并不代表万事大吉,它代表你即将面对更多的难题。硕士这个身份,在高校跟底层人没什么区别。先说职称晋升这一块。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通常需要通过职称晋升来实现,而职称评定往往对科研成果、教学质量等方面有较高要求。没有博士学位,在评定职称时会面临很多困难。例如在一些学校,博士比例是学校排名、更名、申请硕博点、评估等的依据,自然学校就会把资源多给博士教师。而且和博士相比,硕士一般缺少独立申请科研项目的经验。在申报科研项目、获取教学资源的时候,硕士毕业生也常常处于下风。一些重要项目都要求申报者有博士学历或者高级职称。这就意味着,如果你只是个硕士,晋升天花板低,如果不读博,想在学校有好的发展是很难的。再者,硕士在高校里常常面对双重挑战。一方面,跟那些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相比,硕士刚进来,经验不足,很多别人不愿意干的杂活累活,往往就都扔给新教师了。从备课授课到参与学校各类活动,甚至是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硕士教师几乎成了“万金油”,忙碌于各种角色之间。另一方面,跟博士教师相比,在科研方面的劣势让硕士教师不得不将更多精力投入教学,很多时候就得承担更多的基础教学任务,精力被严重消耗,根本无暇顾及个人的学术提升与研究。硕士干的活杂不说,在一些高校内部还存在着一种隐形的鄙视链——博士对硕士的轻视、在编教师对合同工的优越感。身份待遇上的差异,让硕士很难真正融入高校这个环境,总是感觉自己处于边缘地位,原本对工作的那股热情和期待,也慢慢被磨没了。综上所述,虽然进入高校工作是很多硕博的梦想,但实际要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不容小觑,希望大家做选择前能够多做了解,不要沉浸在自己的想象里。硕士在高校,尤其是本科院校,想往上走,读博几乎是必经之路,对此要有心理准备。在挑选高校时,也要全面考量地理位置、发展前景、岗位待遇等要素。不要一味迷信编制,而忽视了实际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遇。当然了,其实无论选择什么职业道路,都会遇到困难和挑战,关键在于怎样去应对和克服,正所谓“关关难关,关关过”嘛,最重要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往期内容>>《有编制,文科可报……党校真的是体制内“神仙单位”吗?丨高才情报局第135期》>>《入职高校后,我对教师职业“祛魅”了!丨高才情报局第134期》>>《为什么我不建议你考县城事业编?真实差距究竟有多大?丨高才情报局第133期》2024-08-162505 浏览 · 1 收藏 -
老师,你是追赶时间的人吗
“我是一个追赶时间的人,今年春天到暑假,一刻都没有停歇。我需要时间,静静地做一些事情。然而,每天‘飞’过来的各种事情让我无法集中精力干一件事情。”不久前,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马臻在微信朋友圈中写道。这些年的暑假,有些高校教师已经把“暑假”改叫“暑期”,因为真的没有“假”。忙着带学生做社会实践、忙着搞课题研究……可即便如此,暑假的忙碌程度依旧赛不过正常上班。如果时间有人设,你会发现原来高校教师追赶的时间还有多副面孔——碎片化、被索取、不敢冒犯、不易取舍、被诱惑……碎片化的时间 上个月初,马臻风尘仆仆地从外省份招生回来时,学校已经放假一周了。招生工作还未画上休止符。预投档、正式投档,还要参加招办的复盘活动……他紧急处理了一些事情。在江湾校区忙完工作,回到家刚看了一会儿DVD,微信就响起了,他马上又赶往邯郸校区,忙完再买饭回家。从下午出门到黄昏回到家,两个小时过去了。回到家,再次收到各条微信需要处理,感觉“线头真的很多”。马臻的电脑桌面上有一个“时间安排”的Word文档,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周、每天要干的事,诸如参加系内会议、进班会宣讲、帮学生修改论文、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提交教改课题申报书、撰写审核评估报告、准备报告PPT……2012年,他开始担任副系主任助理,一干就是8年,那时候的精力主要集中在科研和家庭。真正忙碌的起点是2020年7月,他接过老领导的班,担任副系主任,负责教学管理工作,大量行政任务扑面而至。既要对上,也要对下。学校绩点改革,马臻专门召集学生开了两场班会,现场就像开新闻发布会一样,他在台上讲解改革方案,学生在台下不断提问。班会后,他还专门预留出时间,像大夫问诊一样待在会议室里,等着学生上门来答疑。“最担心的是引发舆情。”他有上百个工作名目的微信群,光是招生群就有几十个之多。大部分群都被他设置了“消息免打扰”,但招生群有大量学生、家长、同事的问询需要第一时间回复,自己孩子的家校联络群不时收到的交作业、家长签字等通知也需要第一时间处理。几分钟就要看一次微信,“不然总感觉会错过重要的事”。他还参加了大量非学术会议,有一段时间几乎是“有邀必至”。偏偏他又是精益求精的性格,讲座前要花费大量时间做准备。而面对学术工作,看见电子邮箱蹦出的审稿邀请,他总是忍不住马上处理,只不过量大疲于应对,已从每周5篇缩减到1篇。工作之外,孩子上培训班,他负责接送。等待孩子放学的时间也是他赢得片刻喘息的机会。他会在老厂房改造成的产业园中找一家咖啡馆,或坐在学校附近的茶馆,像打游击一样处理工作上的事情,看看报纸、上上网课。每天阅读10多种报纸并做剪报是马臻多年的习惯。“只不过,时间已从2020年前的每天两三个小时压缩到30~45分钟。”用碎片时间对抗时间碎片化的压力,“那感觉就像一个人一直在劳动,没有完整的午休时间,只能利用一些可怜的碎片时间,靠在墙上休息一会儿,而不是找一张床躺下来”。马臻眼中最理想的状态是上下班时间融为一体。“大学教师是一个特殊职业,不要拘泥于上班时间只能干上班的活儿,下班时间只能干下班的活儿,要给予教师充足的自由去安排时间,只要工作能完成就好。”他很怀念刚到校工作时,在办公室看书的日子,一杯茶、一本书,沉浸在与作者对话的精神世界中。被索取的时间 如果说中层干部的忙碌更多是“时间碎片化”,那么青年教师的忙碌则更像是“时间被索取”。一些头部高校要求进入“预聘—长聘”制的教师,除特别优秀者外,入校后先做2~4年的辅导员。对此,许多年轻的博士只能硬着头皮接受。虽然让专业教师做兼职辅导员,对于教师、学生的个人成长有一定帮助,但论及体验,却未必人人向往。作为新入校教学科研型教师,北京某高校教师刘念(化名)按学校要求做了一年时间的班主任。第一次当班主任的感觉很新鲜,但真正做起来后,他却发现“不是那回事儿”了。无论职位高低,行政人员都可以轻易支配他干活儿,“给的补贴少得可怜,对任务的要求却高到天际”。刘念要带学生们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还要组织他们户外烧烤。烟气熏天、烧烤味弥漫的野外,他拿着大喇叭嘶哑地喊人、提醒各种注意事项。那一刻,他觉得如果不从事教学工作,自己或许还能做一名导游。“类似的事务花费了我大量时间,却很难给我带来本职工作的成就感。”向青年教师要时间的事并不少。“海归”教师李想(化名)加入某科研“大咖”的团队后,就发现“时间不属于自己的了”。今天为团队做一个PPT,明天代表学科带头人去南方出差,后天被临时派去农田里做试验,那种随机性让他觉得自己永远都是“球场上的替补队员”。尤其是声望高的教授,其占用青年教师的时间有时甚至远远超过后者做科研、教学的时间。只要一评职称,教授委员会的教授就拉着李想干活儿。“李老师,我有个重大课题要报,我年纪大了,写本子比较累,你能不能写个初稿?”“我的文章投稿被拒了,麻烦李老师帮忙修改一下。”“周末有个会议筹备组要来,还缺一个接待专家的负责人,要不你去机场接一下人?”他们都是评职称的评委,李想想拒绝都拒绝不了。李想所在的课题组大会小会不断,有时一年达到十几个。青年教师、博士后都是迎来送往的主力,策划会议、与会展公司打交道、订酒店、订车、会后报销、新闻宣传报道……几乎所有事情都交给年轻人。一年下来,圈子是混熟了,但李想的心里却空落落的,夜深人静时,无力感油然而生。他告诉《中国科学报》,以色列的高校明令禁止青年教师加入任何老教授的课题组,以防止过度融入带来的时间剥夺。“除了青年教师自己要学会做减法,制度上更应设置一扇屏蔽门。比如,才来一年的教师被派挂职、借调,马上会触发最高‘警报’。这件事需要经过校长办公会讨论,因为学者本身没有能力或意识去抵挡。”不敢冒犯的时间 还有一种时间是底线,冒犯了它,无论是老教师还是青年教师,都将是其“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本科生课程、多校区办学给教师带来了大量教学焦虑,尤其是在早高峰交通拥堵的大都市。刘念的一位同事的本学期课程被安排在了另一校区,上午第一、二节,9点上课,他生怕路上堵车,前一天晚上就住到校区附近的快捷酒店。酒店隔音差,第二天,他时常挂着黑眼圈走上讲台。还有一些同事提前一天开车到另一校区,晚上就住在车里或办公室,披个小毯子和衣而睡。有课的那一学期,刘念紧张无比。“上课前一晚我会定四五个闹钟,还会叫家人、学生轮番提醒我。”高校对于本科教学的重视程度已经超乎了很多人的想象,几乎没有教师敢轻易迟到。有教师在深圳出差,赶上湖南暴雪,飞机停飞,他连夜开车赶回湖南高校上课。“评价教学质量一直是较难解决的问题。于是,高校就守住了底线——不允许迟到。”刘念告诉《中国科学报》,“越是优秀的大学,对教学工作量的要求越低,而质量要求越高;越是普通的大学,教师的工作量越高,课业压力越大。”刘念所在高校每年的课时要求是64个课时,这一工作量在高校中已经算是很低了。在他的调研中,一些偏重教学型的高校,要求无论是海归教师还是本土培养的教师,一年都要上300多个课时,“这相当于一名老师每学期要上3~4门课”。大量的课时让教师们喘不过气。45分钟的课堂,课前、课后要做大量的案头工作;教案准备、PPT,学校要统一组织检查……晚上、周末、寒暑假,大量时间倾注其中。批改作业也不像高中那样,打个钩就可以。老师们私下里流传着一句玩笑话——给学生布置作业,其实是给教师布置作业。因为作业最后还是要由教师批改。兰州大学生态学创新研究院教授赵序茅给学生改论文、改作业,有时候要从“教语法开始”,大量的断头句要么缺主语,要么写成了定语从句,英文符号、中文符号、破折号与一字线都分不清楚。学生的小错误要耗费掉他许多时间。事实上,只要应付一下,这些时间是可以省下来的。但出于教师的责任心,他看到这些小错误时,还是忍不住要修改。一遇到教学评估,教师们更是忙得团团转。刘念要把过去几年的试卷评分标准、学生上课的签字记录都找出来,还要补教案等各种材料。“有的早已遗失,有的根本没有做过,仅整理材料就要花半个多月时间。”不易取舍的时间 在时间的面前,“如何取舍”是教师最难做的一道选择题。一年中写基金申请至少需要2个月,申请两个横向课题要2个月,全年开会至少要1个月,搞野生动物保护调查3个月,指导学生论文1~2个月,一年写2~3篇论文至少需要5~6个月,教学需要4个月,科普讲座需要1个月。其间还有内参、社会服务等工作。赵序茅这一算不得了,至少需要20多个月的时间。12个月要完成20多个月的工作,他不得不想办法在时间上“开源节流”。因为工作上的原因,赵序茅和妻子异地生活。他平时像个单身汉一样总在加班,但夫妻之间至少一个月得见一次面,否则“孩子都快认不出爸爸了”。坐在高铁上,赵序茅还在疯狂地码字,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工作,是他“开源”的方式之一。全年要完成如此多的工作量,也有人问过他,为什么不做减法?“实在是很难做减法。”赵序茅承认,之所以忙成“六边形战士”,背后有个人原因。比如,赵序茅每年都会做30场左右的科普讲座,给孩子们讲“灵长类的权力游戏”“《西游记》中的博物学”。这是他的内心所好,他一直向往着抛开杂七杂八的事情,认真地做好育人工作。“因为搞科研是没有尽头的,而科普却能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吸引更多人关注科学。”真正能狠下心来做减法的人,往往是所谓“聪明”人,比如那些集中精力发论文、冲“帽子”的人。还有像马臻这样“不得已”的人,因为繁重的行政工作,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放下了科研这一教师最看重的选项,去做他手头不停“飞过来”的事。事实上,赵序茅最想“减”掉的是那些需要大量占用时间,甚至是浪费时间的事情,比如为申请横向课题而进行的各种材料整理和流程,以及各种频繁且不重要的会议。“如果这些时间都用在做‘事’上,会做得更好。浪费在烦琐而不重要的事情上,是我最不能理解的。”他说。被诱惑的时间 教师给时间做减法最成功、最顺畅的时刻,是他们接到“帽子”人才函评通过的电话时。在申请“帽子”之前,一般需要花两个月写本子,函评通过后,教师至少有20天左右时间全力以赴地准备答辩,其余事都不干。所有的课题全部暂停、所有的组会全部取消、所有的论文修改全部暂停、和家人买好去内蒙古度假的机票马上退掉。答辩要录制PPT、视频,之后要配音,会有专业的PPT公司帮助你制作。学校会倾全校之力支持,组织专门的班子,帮助教师进行一、二、三轮答辩,专家们反复给教师提意见。“那20天,教师们几乎什么事都做不了,直到通过最终答辩的当天,才能长舒一口气。”李想如此总结课题组前辈的申请情况。背后的诱惑很大,相当于一名教师前几十年奋斗之和,“帽子”人才给300万元,学校再按1:2的比例配套给600万元,给教师一间宽大、敞亮的实验室,课题组人员翻倍。然而,谁也不可能一年只写一次就中。“那概率有点儿像买彩票。”李想说。于是,N个“两个月”的时间成本就这样付出了。还有的学校鼓励全员参与“帽子”人才申报。看似很公平,人人都可以申报,但性价比实在太低。去年,李想所在的学校报了近300人,最后只有一位“帽子”人才。可每名申报人都必须对接校外辅导专家,一轮轮修改本子往上提交,校领导亲自开动员会讲解如何修改。两个月的时间里,近300人就这样“陪跑”了。“只是相比碎片化、被索取、不敢冒犯、不易取舍的时间,被诱惑的时间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对它的付出出于自愿。这与‘唯帽子’的强大惯性分不开。”李想说。2024-08-15116 浏览 · 1 收藏
-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和服务体系建设行动”,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通知》强调,要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供需适配。加强就业市场需求分析研判,及时掌握就业市场需求变化,编制发布人才需求报告和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加强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优化,主动布局新兴学科专业,扩大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布点,对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实行红黄牌提示制度。加强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高校办学资源配置、教学质量评估、招生计划安排的重要依据。《通知》强调,要充分发挥促就业政策的引领作用。加力落实助企稳岗促就业政策,加大促就业政策宣传解读。优化规范招聘安排和秩序,统筹协调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招聘(录)高校毕业生和各类升学考试时间安排,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支持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支持政策研究。《通知》强调,要开发更多有利于发挥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深入开展“访企拓岗”行动,落实“两个100”和“不少于10家”要求,足质足量开拓就业岗位。充分用好校园招聘主渠道,拓展实施“万企进校园”计划,支持二级院系积极开展小而精、专而优的小型专场招聘活动。开展民营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专项行动,支持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创新挖掘基层就业空间,组织实施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等基层项目,加大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力度,支持各地开发城乡社区、养老服务、农业科技等岗位。全面推广使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就业信息归集机制,推进国家、省级、高校三级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互联共享,加快就业服务智慧化升级。《通知》强调,要做实做细就业指导帮扶。强化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完善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打造一批名师金课及精品教材,办好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探索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专业微课程、职业培训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加强就业育人与观念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健全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机制,组织实施好“宏志助航计划”。完善就业实习实践制度,推动更多毕业生通过实习实践实现就业。《通知》强调,要持续推进就业监测与综合评价改革。加强就业进展监测,认真落实毕业去向登记制度,分级开展就业监测数据自查,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深入推进就业评价改革,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就业评价体系,全面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为教育教学评估、就业工作质量评价提供参考。《通知》要求,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保障水平。各地各高校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民生头等大事、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压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保障,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四到位”要求。加强就业安全教育和权益维护,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2024-11-1414 浏览 · 0 收藏 -
一次性扩岗补助、一次性求职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谁能享受?来看→
求职创业,一次性扩岗补助、一次性求职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有什么区别?分别谁能领?看这篇就清楚啦!2024-11-138 浏览 · 0 收藏 -
2024东北亚(沈阳)人才交流大会召开,发布10.7万个优质岗位“筑巢引凤”
本报沈阳讯 (通讯员 辽组轩)近日,2024东北亚(沈阳)人才交流大会暨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发展大会在沈阳召开,为人才和用人主体搭建交流对接平台,吸引各方面优秀人才向东北、向辽宁集聚,不断激活人才新动能,助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大会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充分发挥区域人才一体化合作机制,联合东北三省一区4859家企事业单位发布10.7万个优质岗位。其中科技研发类岗位1.1万个,具有新质生产力特色的岗位近3.2万个,覆盖人工智能、新材料、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和高端装备、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岗位多,门类全,待遇好。”在现场,来自辽宁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冯文强表达参会感受。除了给予人才足够的展示机会和晋升空间,很多用人单位还提供职业咨询等服务,帮助高校应届毕业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和成长路径。“我们设置了导师责任制的培训模式,配备专家级别的导师,帮助应届毕业生更好地成长。”中国电科第四十七研究所人力资源部招聘主管张鹏程说。大会召开期间,启动东北亚(沈阳)人才港建设,进一步搭建立足辽沈、畅联东北的综合性人才服务平台,融合政、企、学、金、媒5大行业,实现创新创业、招才引智、协同发展、宣传推广等功能,吸引300余家单位进驻,有效发挥东北地区高质量人才交流中心和人力资源集散地的重要功能。2024-11-069 浏览 · 0 收藏 -
五年后月收入领跑,这个专业毕业生发展有看头
日前,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以下简称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2018届能源动力类专业本科生毕业五年后的月收入为12463元,位居各专业类第一位。2019-2023届能源动力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月收入。麦可思供图2018届能源动力类专业本科毕业生五年后的月收入与涨幅。麦可思供图在薪资方面,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2019~2023届此专业类毕业生的起薪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2019届能源动力类专业毕业生月收入为5424元,略低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5440元);到2023届能源动力类专业毕业生月收入已达到6620元,高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6050元)570元。能源动力类专业毕业生的月收入不仅在短期内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而且在毕业中长期也具有明显的优势。数据显示,2018届能源动力类专业本科生毕业五年后的月收入为12463元,较毕业半年后增长7429元,涨幅达到148%,位居各专业类第一位;此专业类毕业五年后月收入与全国本科生平均水平(10595元)相比也要高出1868元。从就业满意度来看,2019~2023届能源动力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整体呈上升趋势。2019届满意度为69%,到2023届已达到80%,高于2023届全国本科平均水平(78%)。从业稳定性上,其离职率数据显示,2019~2023届能源动力类专业毕业半年后的离职率相对较低,保持在10%~13%之间,远低于全国本科平均离职率(2019~2023届保持在22%~21%之间)。此外,2022年4月,教育部在印发的《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加快新能源、储能、氢能和碳捕集等紧缺人才培养。2019~2023年新增的本科专业中,134所高校新设了161个能源动力类专业,其中增设最多的两个能源动力类专业是储能科学与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6个绿牌专业中,能源动力类专业占1/3,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自2022年上榜后,已经连续3年入选绿牌专业,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则是首次入选绿牌专业。2024-11-0511 浏览 · 0 收藏 -
江苏苏州吴江区赴北京大学“请才”:人才友好城 巢暖引“燕”来
10月28日,秋寒已轻抚北京城,扎染出缤纷的燕园,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里人潮涌动,火热非凡。“在苏州市吴江区,我从普通岗位干起,逐步成长。工作中我接触最多的是企业,也深深感受到了民营企业的韧性和活力……”江苏省汾湖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何莎莉以校友身份走到台前,向学弟学妹们分享起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北大本硕博连读的9年求学时光,锻造了她追逐梦想的翅膀,而在吴江区的14年工作经历,则让她拥有了充分展示才干的广阔舞台。枝繁巢暖引“燕”栖,这个舞台正在向更多北大学子抛出“橄榄枝”。当天,随着2024年“校园苏州日”走进北京大学系列活动启动,苏州市带着满格的诚意与期待叩开北大校门。本次活动由苏州市委、市政府主办,苏州市吴江区委、区政府承办,活动通过城市推介、校友分享、专场招聘等形式,点燃北大学子奔赴苏州、拥抱吴江区的青春之梦,集聚更多青年才俊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前沿实现人生价值。 靶向对标,诚意满满北京是全国的中心,既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底蕴,也是现代科技创新活力满满的国际化大都市、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汇聚了全球顶尖的人才、技术和资源。吴江区将此次北大揽才之旅视为深化与北京发展联系的一次宝贵机遇,因而做足了准备。本次活动结合北京大学的重点学科、优势专业,通过前期摸排,按需优选了上市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能级科创平台等51家用人单位,合计带来岗位需求224个,需求人数1071人。其中,超四成的单位和岗位来自吴江区,包括吴江区两大世界500强企业——恒力和盛虹集团,中国500强企业亨通集团、通鼎集团等。为吸引顶尖学府的优秀人才,恒力集团带来前端开发工程师、后端开发工程师和研发工程师3个岗位,年薪均达30万元。盛虹集团招聘46人,最高的科技研发类博士年薪36万元。“无论是岗位还是薪资都很吸引人,吴江区整体的生活环境也比较宜居,感觉很适合扎根发展。”北大学子臧盼盼笑着说,她听了吴江区的推介内容后很心动,也已向多家企业投递了简历,希望未来能与吴江“双向奔赴”。吴江区求贤若渴的诚意得到了北大学子的热情回应,据统计,本次招聘会各用人单位共计收到简历510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90人。活动现场还专门划分了人才会客厅专区,邀请来自苏州的9家重点企业、名校名医院等开展“offer”直通活动,让“千里马”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竞相奔腾。 校地合作,“京”彩“吴”限高校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优秀的科研团队,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更是科技创新与技术攻关的策源地。此次走进北大,除了“登门请才”,吴江区还怀揣着对校地合作的迫切需求,希望能够在顶尖学府的助力下突破制约瓶颈、攻克发展难题。聚焦“1030”产业体系,苏州市和吴江区与北京大学开展了产学研对接活动,在高校最新科研成果与企业核心需求间架起交流共享的桥梁,并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共同发布41项重大技术需求,涉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及大健康、高端装备等十大产业集群,总投入达52.42亿元。同时,本次活动深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社会学系等重点院系,开展硕博对接会,用“点对点”的形式,为企业精准解决人才引进和项目对接需求,借“面对面”的机会,全方位展现苏州礼遇人才的满满诚意。活动现场,校地双方领导共同为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授牌。吴江区将深度整合区内优质社会学资源,充分利用高校人力智力资源优势服务农村社区,办成学以致用的实践基地。2024-11-056 浏览 · 0 收藏 -
浙江宁波:引育结合 人才奔“甬”
日前,喜讯从法国传来——浙江省宁波市3名“00后”小将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斩获2金1优胜奖,在建筑、金属构造和烹饪(西餐)项目上实现中国金牌零的突破。宁波财经学院数字技术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宁波市农田建设专家库专家张育斌近日又多了一个新身份:“我很荣幸能够担任宁波耀峰节水科技有限公司的科技副总,会更紧密、更务实地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9月20日,2024中国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启幕,“AI宁波”首届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大赛正式启动,新加坡、日本、韩国及北美、欧洲地区报名通道同步开启。…………以“大人才观”支撑城市建设,宁波着眼人才引、育、用、留全过程,聚焦人才全周期、全方位发展需求,倾力打造“热带雨林式”人才生态,使各类人才在宁波大放异彩。干部“知行学堂”、民营经济人士“四明学堂”、创新型人才“前沿讲堂”、高素养劳动者“工匠学堂”,今年3月,在宁波市委党校的春季学期开学式上,“四大学堂”同步开班。“分层分类、精准滴灌。”宁波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大学堂”可以根据人才队伍不同需求,分类施训,精准提升他们适应变革、塑造变革、引领变革的能力本领。“破解人才培养、使用、评价等方面的难题,积蓄发展动能,关键在于体制顺、机制活。”宁波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人才,宁波完善“通则+定制+专项”人才政策体系,新制定11个专项政策和4个定制政策,不断提升人才政策精准度和有效性。实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宁波首创设立人才科技委,教科人的机制贯通、政策协同、要素整合入选省级党建制度改革试点,“甬江科创区”入选首批省级创新深化点。与此同时,宁波设立人才综合服务中心,“人才码”已服务超373万人次,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7万套(间),5万套保租房进校园,为各类人才提供了7000余次政策咨询、子女教育、生活安居等服务。一系列产才融合、引育结合组合拳,将人才需求与平台资源链接,做实了产业人才“基本盘”。今年,宁波人才新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4项、国家资助经费超1.34亿元,双双创新高;在数字创新、先进材料、机器人和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首批立项“关键技术突破计划”230个;“甬江科创区”集聚了全市43%的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43%的国家级人才、90%的顶尖人才。截至8月底,19.28万大学生奔“甬”而来,把这座城市确定为“落脚站”。(本报记者 曾毅 本报通讯员 勇祖轩)2024-10-229 浏览 · 0 收藏 -
2025届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季启动
为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10月16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启动2025届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季。“就业工作,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群体的就业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北京市教委主任李奕说,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就业”工作格局,大力推动校企对接,挖掘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确保2025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2025届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季校企对接会和大型双选会也于同期举办。在校企对接会现场,70余所北京高校与40余家用人单位开展深度洽谈,精准对接2025届招聘需求。在双选会现场,3000余名高校毕业生与近20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面对面沟通交流。双选会还设有就业咨询专区,来自北京高校市级就业指导名师工作室的专家,现场为毕业生提供了咨询服务。当天,北京市高校共有14场校园专场双选会同步举办,预计到明年暑假前将举办300余场就业服务活动,主题覆盖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为2025届毕业生提供更多元、更丰富的就业岗位。据悉,为做好2025届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将抓好六方面具体工作:一是持续拓展就业市场,加大组团式访企拓岗力度,挖掘更多优质岗位资源;二是进一步深化就业教育引导,开展全过程生涯教育,组织就业创业典型宣讲、教育面对面直播、职业规划大赛等活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三是指导高校深化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增强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需求、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度;四是推进就业创业工作规范化建设,以更完善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推动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五是启用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平台及资源管理系统2.0版本,为高校、学生及用人单位提供更准确、高效、智能化的服务;六是启用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新址,拓展就业市场、创业孵化、培训交流等各类服务空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2024-10-1811 浏览 · 0 收藏 -
香港扩充“高才通”大学名单 加码“抢人才”措施
中新网香港10月16日电(记者刘大炜)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6日发表其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他提出多项加码“抢人才”的措施,包括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下称“高才通”)大学名单。10月1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其新一份施政报告中提出多项加码的“抢人才”措施,包括扩充“高才通”大学名单等。资料图为“香港·全球人才高峰会”。中新网记者陈永诺摄据介绍,“高才通”大学名单中将加入13家海内外顶尖大学,名单扩容至198家。同时把计划内高收入人才的首个签证期限由两年延长至三年。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2022年底推出新的输入人才机制,至今共收到超过38万宗申请,约16万名人才携同家人抵港。未来五年,各行业人力短缺估算约18万人。为了建立优质人才库配合发展,特区政府将革新各项输入人才机制。除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大学名单外,相关措施还包括:更新“人才清单”,加入推动“八大中心”所需人才;优化“一般就业政策”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新增渠道吸引年轻及具经验而人力极短缺的指定技术工种专才来港;在“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下增设机制,主动邀请顶尖人才来港发展;延长香港本地大学的粤港澳大湾区毕业生纳入“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的试行安排,为期两年等。另就培育未来人才,推进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将设立“香港未来人才深造奖学金计划”,鼓励更多本地学生深造;在全球推广“留学香港”品牌,通过奖学金等吸引更多境外尤其东盟及其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来港升学;推出先导计划,在规划、地政、建筑图则审批方面拆墙松绑,鼓励市场以自资和私营方式改装酒店和其他商厦,增加学生宿舍供应,完善宿舍配套等。(完)2024-10-1711 浏览 · 0 收藏 -
深圳光明科学城打造青年科技人才集聚地
2024年8月,光明科学城青年人才72小时“科学+”创新挑战——第三届合成生物学创新赛在深圳光明区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60多所亚洲高校的147支队伍,近500名学生参加,共同聚焦合成生物学领域,挑战科研命题。创新赛大会主席、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表示,赛事体现了青年人才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为合成生物领域的未来发展培育了重要力量。近年来,深圳光明区扎实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大力吸引布局各类研发中心,积极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形成青年人才源源不断汇聚的良好局面。 科研平台引领,撒下“青科种”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科学城布局建设了“9+11+2+2”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光明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强化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等主体的引才作用,向光明大地播撒青年科技人才种子,加快青年人才集聚。今年以来,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中山大学、深圳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光明实验室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聚焦生命科学、脑科学、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开展了“第十届脑·未来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人工智能夏令营”“海智青年科技志愿服务夏令营”“中山大学材料专场夏令营”等几十场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共吸引近百所知名高校的3000余名学生参加。通过科研平台介绍、导师面对面互动、大咖讲座、科研体验等活动,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走进科研一线,近距离接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在青年人才心中种下科学种子,激发青年人才创新活力。为青年人才打造科研舞台,今年4—8月,光明区集中开展“光明向未来”第三届青年科学家节系列活动,先后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行业赛国际赛、“青年科学家百城行”走进光明等60余场活动,营造活泼、生动的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氛围。打造人才活动品牌矩阵,搭建“左岸半月谭”高端人才交流品牌,一年来,围绕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等产业链,举办环球院士光明行、青年科学家夜话、科学与科幻对话等20余期活动,吸引1名诺奖专家、40余名院士专家和1100余名各类青年人才参与,助推高端学术交流和深层思想碰撞。 专项政策赋能,育好“青年林”光明区始终把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作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的战略资源,对标国内外最优政策,探索实施光明科学城基础性人才集聚行动,优化光明科学城人才政策体系,增强光明科学城对青年人才的辐射力和吸引力。依托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型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站点、创新联合体等重大培养载体,目前区内博士后站点数量已达31家。发布全市首个青年科技人才培育专项行动方案,提供最具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博士后人才政策支持,加快青年人才成长,累计支持青年科技人才超400人,发放资金近4000万元。推动实施博士后站点配套资助和博士后生活资助,构建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博士后人才工作机制,持续推动制订《光明科学城基础性人才集聚行动方案》《2024年光明科学城人才宜居补贴方案》等政策,向博士等基础性人才给予生活补贴、就业补贴、创业空间、住房保障等服务保障,构建体系更全、范围更广、保障更优的博士人才政策体系。创新校企共育模式,出台专项政策,积极鼓励科研机构、企业在重点高校合作设立奖学金,不断完善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创业孵化基地政策,持续落实港澳青年实习补贴等,为光明科学城高质量发展吸纳、培养和储备青年人才。以校企联合培养为例,出台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管理办法,加强政策解读和工作指导,推动设立深圳湾实验室、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光明区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为接纳实习大学生的基地发放补贴,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 品牌活动助力,结出“丰硕果”光明区聚焦产业发展需要,瞄准青年人才工作生活痛点难点,开展人才系列品牌服务活动,打造人才工作服务产业发展的新生态。创新人才服务工作思路,聚焦发展所需、企业所盼、人才所忧,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暖心服务,让青年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推出“万名博士聚光明”活动品牌,面向全球发布光明科学城急需紧缺人才“求贤令”,打造“三先三后、分类追踪”的精准、高效引才新模式,三年来,130余家高校、院所、企业参与招聘,吸引大批优秀博士签约,为用人单位节约数百万引才经费。破解青年人才急难愁盼,鼓励青年人才安心扎根光明。陆续开展“寰球青才 EYE行光明”、新赋码人才四时迎新会、“湾区创新走廊”篮球联赛等各类活动,让青年人才在工作之余享受生活,倾情体验科学漫城、文化润城、烟火满城的独特魅力。2024-10-1628 浏览 · 0 收藏 -
新疆实施“天池英才”引进计划
本报讯 (记者吴铎思)近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为加快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新疆近日发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才引进政策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明确,实施“天池英才”引进计划。其中,领军人才专项是全职引进具备突破关键技术、支撑重点产业发展、带动新兴学科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专项是柔性引进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同行公认的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优秀工程师等专家人才,每年需在疆服务4个月以上;青年博士专项是全职引进具有较好发展潜力和独立创新能力的博士和博士后;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专项是全职引进用人单位迫切需要的能够解决技术难题,或产生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各类人才,不设具体条件,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有用武之地。入选后给予20万元-50万元一次性生活补助和每年30万元-100万元的工作经费资助,工作经费一般连续支持3年。《指引》明确,新疆各地(州、市)采取发放安家费、生活补贴、住房补贴、购房补贴、购车补贴等方式为引进人才提供生活保障。部分地(州、市)将在岗位聘用、职称评定等方面加大对引进人才的倾斜力度,给予引进人才科研经费支持。2024-10-0920 浏览 · 0 收藏 -
“粤港澳籍硕博学子研学走进湾区”深圳、中山专场活动举办
本报广州讯 (通讯员 粤仁轩)为吸引优秀青年人才感受湾区发展活力,投身湾区建设,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8月5日,“湾有引力·粤聚优才——粤港澳籍硕博学子研学走进湾区”深圳、中山专场活动正式启动。本期研学活动由广东省人社厅、广东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联合主办,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澳门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数十所重点高校的50多名理工类硕博学子走进“深中”名企、探秘科研机构,沉浸式体验湾区发展的澎湃动力。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正朝着“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目标迈进,大湾区发展亟需一大批高素质青年人才大军。此次研学活动为期4天,聚焦深圳、中山重点发展的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产业,精选各行业“第一梯队”企业和科研院所作为研学单位。其中,既有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博士需求量大的顶尖科研单位,又有比亚迪、腾讯、华大集团等备受人才青睐的世界500强企业及科研机构,还有明阳智能集团等广东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本次活动为青年学子深入湾区、了解湾区、扎根湾区提供了更多机遇,也为深圳、中山等大湾区地市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创造了条件。为让学子们更好地了解湾区,广东省人社厅与省政府驻沪办、深圳市人社局、中山市人社局积极宣介湾区发展概况及引才政策。“有幸亲身体验深圳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创新活力,刚才参观比亚迪,他们的技术实力和持续创新精神深深震撼着我,让我透过这扇‘窗户’,窥见湾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强大实力,我对接下来的行程更加期待。”一位参加研学活动的青年学子感慨道。8月6日—7日,学子们还参访了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世界级工程“深中通道”,走进中山市研学。截至目前,“湾有引力·粤聚优才——粤港澳籍硕博学子研学走进湾区”系列活动已举办三期,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等一批重点高校的硕博学子,先后走进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中山等市参访学习,成功推动一批学子将目光看向家乡、看向湾区,并入职南方电网、腾讯等大湾区的企事业单位。据介绍,为精准引进广东产业科技创新所需各类人才,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近年来,广东省人社厅积极探索招才引智全链条服务模式,不仅创新推出“湾有引力·粤聚优才”研学活动品牌,还配套打造“粤好服务·粤聚人才”青年人才对接会,为专业对口的青年人才提供实习、挂职乃至就业创业的机会,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向湾区聚集,在省外高校学子、尤其是粤港澳籍硕博学子中产生广泛影响,促成2242人次达成岗位意向,助力广东重点产业企业吸纳青年科技人才。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引才策略,通过签订合作协议、互设人才工作站等方式,与国内重点高校建立招才引智长期合作机制,更加精准引进青年科技人才与大湾区产业对接。同时,将继续办好“湾有引力·粤聚优才——粤港澳籍硕博学子研学走进湾区”等系列品牌活动,发挥省级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广东省各地市与省外高校实现点对点对接,建立长效合作通道,常态化举办青年人才研学和对接活动,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拥抱湾区、建设湾区,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高地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24-08-1426 浏览 · 0 收藏 -
教育部启动2024年科研助理招聘直播带岗活动
央广网北京7月24日消息(记者 吴佳怡)近日,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启动2024年科研助理招聘直播带岗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计量大学举行,全国多家有科研助理招聘需求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用人单位和2024届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展开交流。此次活动旨在推动各高校、各用人单位充分挖掘资源和自身潜力,做大做强科研助理队伍,提高岗位收入和综合保障水平,为科研助理岗位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投身科研,在科研助理岗位上积累经验,提升本领,作出更大贡献。本次启动仪式后,东部地区、北部地区、西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科研助理直播带岗活动相继举行。东部地区由浙江省教育厅、临江高新区(杭州钱塘区)管委会主办,中国计量大学承办;北部地区由黑龙江省教育厅、哈尔滨高新区管委会主办,黑龙江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共同承办;西部地区由甘肃省教育厅、兰州高新区管委会主办,兰州财经大学承办;南部地区由广东省教育厅、佛山高新区管委会主办,佛山大学承办。科研助理招聘直播带岗活动通过直播间互动的形式,招聘企业和高校相关负责人就科研助理待遇、未来发展和社会保险补助等话题向广大毕业生答疑解惑。据悉,本次科研助理招聘直播带岗活动将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国聘平台、智联招聘平台开设专题页面,供用人单位免费发布科研助理岗位招聘信息,供高校毕业生浏览查询和投递简历。2024-07-2649 浏览 · 0 收藏 -
湖南出台新政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湖南近日出台《鼓励高层次人才服务企业十条支持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拟从启动经费、编制等方面为高层次人才在企业发展提供支持。《措施》明确,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选派科研人员到企业工作或参与项目合作,担任首席专家。针对高层次人才在事业单位与企业间流动面临的编制去留问题,《措施》提出,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自主设置流动岗位,用于自主引进和派出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人才。《措施》还把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标准制定等作为工程类、应用类人才评价的重要内容。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的高层次人才,可不受学历、资历等限制,申报相应等级职称。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型科技类企业就业,贡献突出的博士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下放产业人才职称评审权,具备条件的产业技术机构、头部企业可以开展“湘产专场”高级职称评审。(记者俞慧友)2024-07-2317 浏览 · 0 收藏 -
选择定居地 74.8%受访青年优先考虑青年发展型城市
青年来到一座城,扎根一座城,会基于什么样的选择?2022年4月,共青团中央等17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同年6月,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和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公布,长春、杭州、南昌等45个城市成为试点。与此同时,多地在推进青年发展型省份建设。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500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选择未来定居地时,74.8%的受访青年表示会优先考虑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42.5%的受访青年期待加大青年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受访者中,男性占52.7%,女性占47.3%;00后占19.4%,95后占32.5%,90后占33.8%,85后占14.3%。受访青年认为,青年发展型城市会有更多有利于青年的人才政策老家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95后姜伊从国外留学归来后,选择到哈尔滨工作,这是她曾经读本科的城市,她感受到了哈尔滨作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对人才的吸引。“我觉得哈尔滨的人才引进政策很好,作为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领到连续3年、每月2000元的补贴。入职的单位对人才也很重视,相关的人才培养路线明确。比如刚入职时,会对新员工进行培训,进入部门后,有完整的传帮带体系,有专门的导师带我熟悉业务,了解相关技术。”北京某高校计算机专业大三学生张芊芊说,青年发展型城市会有更多有利于青年的人才政策,还会扶持一些新兴产业,为青年提供优质的就业机会,“我觉得年轻人可能会优先考虑这些城市”。选择未来定居地时,74.8%的受访青年表示会优先考虑青年发展型城市。国营芜湖机械厂型号主管叶彦雷,在毕业选择未来生活城市时考虑了很多方面。“我首先关注一个地方的人才政策是否友好,对青年发展是否重视。目前就职的单位专注于航空装备的维修,是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航空保障企业。芜湖建立了航空产业园,还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航空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发展。”姜伊之前曾去上海实习过,但她觉得生活节奏比较快,每天还要面临较长的通勤时间问题,自己不太适应。她觉得现在的薪资待遇能满足自己在哈尔滨的生活需求,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也比较融洽。“下班后大家一起约着出去吃烧烤,到公园散步,很有幸福感。”不仅如此,她觉得自己对哈尔滨比较熟悉,在这里工作离父母近,也离家近。四成受访青年期待青年发展型城市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张芊芊期待,青年发展型城市完善公共空间,比如多一些绿地公园,多建设游泳馆、体育馆等,让人陶冶情操、缓解压力,同时完善周边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方便假期周边游。张芊芊还会关注城市对大学生衣食住行的重视程度。她觉得大学生比较缺乏社会经验,初入社会时可能会在住房等方面踩“坑”,宜居城市的建设要对青年有更多保障。“虽然哈尔滨的房价不是很高,但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房租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希望能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廉租房、公租房,方便年轻人申请,为年轻人提供住宿保障。”姜伊说,对年轻人来说,在一座城市扎根,住房是很重要的方面。“此外还要让青年感受到个人发展的动力。”姜伊目前在做与智慧锅炉模型预测有关的工作,她所在的单位在朝着能源转型的方向前进,这让她觉得自己从事的工作很有意义,愿意为能源数字化转型添砖加瓦。姜伊认为,一座城市适合年轻人发展,要有自身的优势产业,让年轻人有希望、有奔头。对此张芊芊非常认同,“一个城市想要快速发展,一定要有优势产业。吸引更多青年,从而不断推动城市发展”。叶彦雷觉得自己在芜湖找到了实现理想和价值的平台。“单位让我作为牵头人负责装备维修数智化总体方案和关键技术的规划和建设,推进了多个重点项目,这让我找到了归属感和成就感。我非常喜欢这座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城市。”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42.5%的受访青年期待加大青年创新创业扶持力度,41.6%的受访青年期待提供专业性就业指导服务,41.0%的受访青年期待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39.5%的受访青年期待为青年婚恋搭建交流平台,37.8%的受访青年期待为子女托育、入学提供便利,33.7%的受访青年期待降低年轻人的购房成本。量子计算芯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贾志龙说,让来自不同地区、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在一个城市里共同创造价值,城市就要更加创新、包容。“青年是充满活力的,希望一个城市除了有让我们发挥能力的工作机会,还能充满新奇的东西,有更多的机遇,让我们能了解到更广阔的社会。”姜伊觉得一些城市小企业的薪资待遇、社会保障做得还不够规范,有的没有“五险一金”,她希望企业更加正规,对年轻人的就业保障更多一些。“我们公司在合肥市的高新区,离主城区比较远,一些设施还不太完善,但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这里,这些方面都会得到改善。”贾志龙能感受到合肥在城市规划、就业环境、居住保障等方面都在努力给青年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打造宜居宜业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希望能进一步挖掘文化魅力,丰富青年文旅体验。”叶彦雷理想中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包含3个特征:首先是充满活力,青年愿意在这片热土上挥洒汗水、奋斗拼搏。其次是基础保障完备,在职业发展、生活保障、创新创业等方面为青年提供支持。最后要足够包容,能够接纳青年人才,能在青年落魄和沮丧时给予温暖和鼓励。此外,30.5%的受访青年期待完善对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29.9%的受访青年期待维护青年合法劳动权益,26.6%的受访青年期待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22.4%的受访青年期待提供“一站式”便捷化办事服务,15.3%的受访青年期待开放更多免费体育活动场所,9.0%的受访青年期待打造“青年夜校”等文化空间。(应受访者要求,张芊芊为化名)原标题:选择定居地 74.8%受访青年优先考虑青年发展型城市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42.5%受访青年期待加大创新创业扶持力度2024-07-1135 浏览 · 0 收藏 -
中国人工智能人才数量大幅增长
美国保尔森基金会旗下的麦克罗波洛智库今年发布了更新版的全球人工智能(AI)人才追踪报告。报告评估了全球多国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储备和流动情况。报告认为,目前全球前2%的顶尖人工智能研究者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员原籍为中国或工作所在地位于中国。《纽约时报》等外媒分析表示,中国的人工智能人才数量占据领先地位。中国着力打造人工智能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和“蓄水池”,为未来产业发展积蓄了创新要素。“中国成为培养AI人才的重要国家”麦克罗波洛智库的报告研究了全球顶尖人工智能人才从本科院校、硕士院校到博士院校的成长路径。报告显示,从本科院校来看,中国高校几乎培养了全球一半的顶尖人工智能人才。而在2019年,本科毕业于中国高校的顶尖人工智能人才占全球的比例还只有29%。“中国人工智能人才数量大幅增长。”《纽约时报》日前报道称,根据麦克罗波洛智库的报告,在美国顶尖人工智能人才中,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占38%,美国占37%。从一些关键指标来看,中国已成为人工智能人才的主要产出国。“中国成为培养AI人才的重要国家。”《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近日发文表示,中国近年来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人才池的重要组成部分,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占比持续提高。韩国经济新闻网站《EToday》报道称,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人工智能研究的顶尖人才数量快速增长。“随着人工智能行业不断发展,中国的人工智能‘人才库’迅速扩大。”数字安全调查媒体《网络新闻》网站报道称,中国培养了一批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员,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创新和进步。“中国对AI教育进行了大量投入”外媒关注到,中国近年来正在加快推进数字教育,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优秀人才。自2018年中国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以来,许多中国高校已建成人工智能学院或人工智能研究院,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相关学科的投入。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人工智能专业近年来成为中国高校设立专业的热门方向。布鲁金斯学会的分析文章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人才方面的突出地位得益于对人工智能素养和能力培养的重视和投入。从2020年到2023年,人工智能连续3年被评为中国高校最受欢迎的专业。“中国对AI教育进行了大量投入。”《纽约时报》分析称,自2018年以来,中国新增了2000多个人工智能相关本科专业,其中300多个设立在知名高校。中国各地也在加快行动,打造人工智能人才与科创高地。北京市教委日前发布《关于深化高校专业课程改革提高大学生人工智能素养能力的意见》,明确今年9月,北京市属公办本科高校将率先实现人工智能通识课全覆盖。2022年,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上海人工智能人才规模达到30万人。京沪之外,深圳、广州等多地也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和建设印发政策文件,发力创新人才培育。美国市场情报公司IDC发布预测数据表示,2027年,中国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将达381亿美元,约为2022年的3倍。其中,中国地方政府将尤其重视相关领域投资,积极响应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的号召。走进人工智能行业,中国科技企业正成为人工智能人才的“孵化器”。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日前报道称,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专利申请数遥遥领先,其中,许多专利的申请者来自中国企业。报道援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表示,从2014年至2023年,有关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专利申请总数超过5万件,其中,中国提交了超过3.8万件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专利申请,内容涵盖自动驾驶、文件管理等多个方向。名列前茅的申请者来自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科技企业。《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援引麦克罗波洛智库研究员的分析表示,过去几年来,中国在大学扩展了人工智能培养项目,同时,中国也在加快打造人工智能行业,以招收、吸引人才。得益于高校与行业的共同努力,更多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进入了人工智能行业。中国研究人员逐渐成为尖端人工智能行业的中坚力量。“AI人才是未来产业创新的关键要素”外媒报道称,随着人工智能领域飞速发展,未来中国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还将继续增长,针对人工智能人才能力素质的培养还将进一步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热潮正在推高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本《日经亚洲评论》报道称,中国的大型科技企业、初创公司、金融企业等都在尽力争取优秀人工智能人才。未来,预计中国还将产生数百万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麦肯锡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2030年中国对熟练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将增至2022年的6倍,达到600万,而中国的高技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还有广阔空间。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30年,中国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AI人才是未来产业创新的关键要素。”《纽约时报》报道称,中国高校目前的培养项目多数围绕关于人工智能在工业和制造业中的应用,有关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培养项目相对较少。未来几年,中国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的趋势还需要密切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人才的培育,关系创新能力与工业生产力,将塑造国家的科技竞争力。报道表示,“在培养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科学家方面,中国有领先优势”。“中国已培养了相当一部分世界顶尖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而且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工智能人才正在选择进入国内的人工智能行业工作。”《福布斯》杂志发文称,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的积累,将助力中国科技创新实力的提升,有利于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2024-07-0832 浏览 · 0 收藏 -
浙江浦江:推动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本报浦江讯 (通讯员 洪海松 冯健俊)近年来,浙江浦江县深化人才服务改革,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推动人才与城市实现双向奔赴。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氢十条”等专项扶持政策,为人才在氢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的创业创新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举办“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对获奖项目提供最高200万元的创业资助,进一步激发人才的创新热情和创业动力,推动2个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在浦落地。建立每月“圆桌例会·问需贤才”恳谈会机制,聚焦人才在创新创业、生活安居等方面遇到的难点问题,通过人才自提、入企调研等方式形成问题清单,邀请各领域人才代表共解难题,闭环管理,推动问题有效解决。截至目前,已累计协调解决人才各类难点堵点问题37项。制定下发《关心关爱人才10条意见》,针对高层次人才群体,建立了县领导“联系一名高层次人才”机制。组建由高层次人才专业服务团队,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专属代办服务,涵盖创业创新、政策兑现、教育住房等多个方面。今年以来,累计帮助兑现入职补贴、购房补助、项目补助等各类资金超1500万元。2024-06-2612 浏览 · 0 收藏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需求目录发布
近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需求目录》在四川发布。该《目录》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的重点人才项目,已连续开展三年,对引导各类人才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领域集聚、助力更好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目录》聚焦四川域内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六大重点产业,通过抽样调查3252家重点企业人才需求和梳理分析1.6万家企业人才数据,全面摸清六大重点产业的人才现状、需求、供给与流动情况。发布会前后,同步举办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国聘行动”“智汇天府”公共招聘进校园等线上线下招聘引才活动。线上招聘活动可登录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https://chrm.mohrss.gov.cn)、四川公共招聘网(http://www.sc91.org.cn)、四川人才网(https://www.scrc168.com)和重庆英才网(https://www.cqtalent.com/)参加。2024-06-2536 浏览 · 0 收藏 -
长春市二道区:实施专项行动引进博士人才
本报长春讯 (通讯员 王新)近年来,长春市二道区持续深化人才政策措施,实施“东城梧桐”培育计划,开展“百名博士专项引才”行动,大力引进储备一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多措并举引才。与国内60余所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部门)建立对接合作关系,深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35所高校举办专场宣讲会、现场招聘会等引才活动,为有引进意向的人才提供研学实践平台,报销往返路费和食宿费。优化招录流程,区委书记直接与人才面对面,变面试为面谈,大幅缩短引才招聘周期,截至目前,引进高水平专业博士人才27名。优厚待遇留才。发挥编制撬动作用,引进的博士人才全部落实事业单位编制和相关福利待遇,并根据人才类别、层次分别给予每人每月3000元、2000元生活补贴。为正式聘用人才提供10年的精装住房居住权,居住期满后,给予最高不超过40万元购房补贴或居住5年后,给予15万元一次性安家补贴,同时提供随迁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相关保障,拿出真心实意、真金白银引才留才。系统培养育才。绘制“产业地图”与“紧缺人才目录”,按图索骥、靶向施策,博士人才与用人单位双向互选,确保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推行导师制,由区级领导和单位“一把手”任“双导师”对博士人才成长进行全过程、多方面培养,择优选派114名人才服务专员,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量身定制、一人一策”服务。将博士人才培养与课题攻关、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相结合,通过研讨授课、专班锻炼、项目实践等方式,形成国家级项目成果2项、专利1个,切实将人才力量转化为发展增量。2024-06-1315 浏览 · 0 收藏 -
“外籍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打造全方位服务新体验
6月3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全新推出的“外籍人才综合服务平台”(www.chinajob.com)正式上线。该平台旨在通过 “全链条、集成式、便捷化、线上线下融合”的综合信息服务,提升外籍人才在华工作生活的便利度、舒适度。“外籍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是公益类、服务性、社会化、指南型平台,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特点:场景化,面向工作、经商、学习、旅游等不同群体,设计美食、娱乐、交通、观光、医疗、汉语学习等多类在华生活场景,提供初次来华各项指南,实现对相关信息的准确导航;一站式,集成权威的政策服务、精准的资讯服务以及贴心的生活服务,打造一站式信息集市;友好型,采用全英文版面,选取高频事项问答,突出外籍人才沉浸式故事分享,注重亲切友好的互动体验,符合外国人使用习惯。“外籍人才综合服务平台”设置七大主要栏目:人才政策、活动预告、重要事件、求职招聘、中国故事、城市频道、生活发现。未来,平台还将举办各类线下活动,如政策发布宣介、魅力城市走访、高新技术企业参观考察、面对面招聘对接、地方特色文化体验等,服务更加贴心、更具温度。2024-06-049 浏览 · 0 收藏 -
长春打造“青年人才城”
本报长春讯 (通讯员 长组轩)近年来,吉林长春市落实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精神以及省委人才工作决策部署,积极改革体制机制,以高质量建设“长春人才创新港”为抓手,全力打造“长春青年人才城”,搭建平台载体、强化政策支撑、优化引育途径、强化激励保障,不断优化青年人才发展环境。打造“长春人才创新港”,搭建青年人才集聚平台。深入系统谋划“长春人才创新港”建设。在创新港核心区突出“产业为轴”,把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农业、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优势产业贯穿联动;注重“科教为翼”,把高水平大学、一流科研机构、国家实验室等最优质的科教创新资源汇聚起来,促进科教产才资源协同融合;强化“园区支撑”,把分布在周边的产业园、科技园、孵化园进行整合,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成长成才搭建平台载体。强化政策保障,出台“人才政策升级版”,推出8大方面36条具体政策,为青年人才在创新创业、生活保障、培养引进等方面保驾护航,出台“长春人才创新港”特别政策,在创新创业扶持、创新能力建设、区域人才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更大创新和突破,为国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在长干事创业提供优质政策保障。实施“大学生留长工程”,优化青年人才引育途径。启动“百万大学生来(留)长工程”,建立“4920”工作体系,围绕政策、事业、待遇、感情4个方面,推出政策引领、政策性岗位开发、产业筑巢、创业扶持、就业集聚、安居保障、宜业优待、双元合育和拴心服务9项行动20条举措,连续四年每年吸引留住大学生突破10万人,七年来引进留住大学生63万人。在东北率先组建长春人才服务局,全面开展产业人才、企业人才、青年人才服务工作,组织“五优”服务进校园,开展“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长春产业行活动,2023年开发就业岗位10.5万个,吸引留住博士3400余名。在原有高校毕业生安家补贴的基础上,创新出台博、硕、本每月2500元、1500元、1000元租房和生活补贴政策,累计兑现政策资金5.8亿元。实施长春市服务振兴突破三年行动——汽车、光电信息、生物医药产业三大人才专项计划,出台招聘管理办法,面向国内外知名高校毕业生和硕士以上学历青年人才进行专项招聘。统筹建设长春市大学生实训基地,创新建立人才培养“双元合育”模式,首批20家实训基地已经挂牌成立,搭建了企业与青年人才双向奔赴的有效渠道。建设“长春青年人才城”,健全青年人才居留载体。成立东北首家国有人才集团,构建“人才+服务+资本+科技+产业”多链条发展路径,研究出台《关于推进长春青年人才城(人才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启动建设2万套、100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重点建设“润寓”九个区块青年人才社区,呈现“一城、九区、三体”空间布局,配套制定《“长春青年人才城”人才公寓使用管理办法》,提升青年人才居住生活等方面综合保障水平,2023年投入使用4029套,入住3700余人。启用总投资42亿元、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的长春国际汽车城人才生态小镇,入住外籍青年专家人才50余户119名。综合长春市人才公寓、国际人才公寓,长春人才发展集团在运营公寓达到8251套,实现全城覆盖,累计服务26000余人,全力打造“东北规模最大、国内模式最新”的青年人才服务品牌。培植“青科创培育品牌”,激励青年人才创新发展。以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为重要载体,实施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工程。举办“新区杯”“启明杯”“众创杯”“摆渡杯”等10余项创新创业大赛,为创新创业人才搭建平台。仅“超越杯”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就已经成功举办9届,围绕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多个领域,累计征集创业项目2144项,吸引各类参赛青年6800余人,发放天使创业扶持资金2000万元、人才奖励资金164万元,200余支创新创业团队在长春落地开花,竞相绽放。开展职称自主评审授权,向研奥电气等72家企业下放30余个副高级、中级职称评审权限,企业年自主评审职称800名。举办首届长春市人才节(企业家节),评选“新生代优秀企业家”10名,建设长春市企业家学院,年度培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小老板”1000人次,培训企业家、“新生代企业家”及企业管理者10000人次。2024-05-3116 浏览 · 0 收藏
-
一位名校教授的人生自省:别让“排队上车”成为你的目标
编者按:安山是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的博士,发过几篇不错的论文,5年即顺利毕业。在他看来,读博士跟本科差不多,“你只要努力了,发论文就没有太难的”。此后,他曾有2段博士后经历,之后去了一所加拿大大学担任教职。直到今年,他回国到母校当上教授,那是国内的顶尖高校。尽管外人看来安山的人生算是顺遂,但自博士毕业后,他一直在反思:按照绩点“排队上车往前走”不应该是人生目的,人生应该有更多可能性。由此,安山的人生也有了更多尝试。接到学院领导布置的给新生作分享的任务,安山很快就有了思路。想到20年前坐在台下忐忑的自己,他当然知道那些新生最关心的是什么,“我知道他们心里都是虚的,希望可以帮助他们缓解一下”。他翻出了自己当年的日记。大一刚入学的安山,最担心的事情是自己考试能不能及格,千万别被勒令退学。毕竟身边是200多个学霸,不是奥赛金牌得主就是省市状元,而自己物理竞赛连铜牌都没拿到。安山告诉新生们:在这所学校,本科毕业后读博士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但那不过是按照绩点“排队上车往前走”的惯性,“我们真的认真思考过自己是谁、自己的路在何方吗?”读博前的安山,除了做物理学家,从来没有考虑过人生其他的可能。直到博士快毕业,这位拖延症晚期患者才被迫开始思考人生追求,他的经历正是无数物理学子的一面镜子。他说,千万不要让“排队上车”成为你的目的,因为总有一天,所有的车都将到站,“你总归要一个人看清方向,独自上路”。这是一个做题家自省的故事。开局即恐慌 作为大一新生,安山的不够自信是有来源的。他的父母都是国企职工,从小学到高中他都是在安徽省的一个三线城市就读的,正是小镇做题家的样板。在高中,他并不是那个学习最拔尖的,毕竟自己的同桌是当年全市高考裸分第一,而自己从来没拿到过第一名。之所以后来能入学国内顶尖高校,他自认为是运气好,最终在2004年因为安徽省物理竞赛获得保送。像其他孩子一样,小时候的安山一直被父母要求好好学习,他也因此养成了读书学习的惯性。《十万个为什么》也是翻阅了多遍,追求科学似乎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进入物理学院,是安山奋力争取的结果。他觉得报物理专业是理所应当的,结果在当年春节拿到的却是地球物理专业的录取通知书。他很难接受,直奔学校招生办提出质疑。还好,招生办最终给他改了过来。如果学了地球物理专业会怎么样?安山没法给出答案,只是觉得那个专业转行似乎不太容易。不过,他读博时曾遇到一个一起打羽毛球的地球物理学博士,后来去了石油公司,薪水高得惊人。在物理学院,他完全不知道大家到底实力如何,这潭深水到底有多少蛟龙。身边同学差不多三分之一是竞赛保送而来,三分之二是高考尖子。作为做题家,他每天都在忐忑中。上高数课的时候,他觉得每个人头顶上都贴着“学霸”的标签。每当上课有的地方没听懂,或者作业中有一道题不会做,他都会觉得自己是全班唯一一个没听懂、唯一一个不会做的。他还会把这个忧虑放大。他推测,按照这个发展趋势,自己很可能会跟不上课堂进度,最后因为几门课不及格而被退学。他用了一个当时的流行语来形容那时的恐慌,“求此刻心理阴影面积”。时间给了他答案。经过第一次期中考试,他终于长出了一口气。他说,其实熬过第一年就会不一样,“时间会让你逐渐发现,你和周围的同学,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他发现,相对于高考生,竞赛保送生占了很大便宜,因为一些课程已经在高中学过了,“这在某种意义上属于作弊”。那些竞赛生只要能保持之前的学习劲头,就没什么考试压力,而一些高考生,尤其是边远地区的高考生,即便是省市状元也会显得吃力。多年以后,他把当年入学时的恐慌看透了,“考试这个事情其实是最简单的,正是做题家最擅长的事情,你都不需要多聪明”。大学4年,他做了4年作业,然后就毕业了。回头看,也挺快乐。本科毕业的时候,10个同学里有9个选择了深造读博士。安山也不例外,他一样“排队上车”。按照自己的课业表现,他顺利申请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生资格。他没有想到,人生真正的挑战在5年后博士毕业之际才会到来。四处出击 2013年,临近博士毕业的时候,安山才察觉没有书可读了。他定睛一看,没有人再按照成绩来“排队”了,有人去做了码农,有人去了投行,有人去了咨询公司。他的一个师兄甚至在读到第四年的时候去华尔街挣钱了。不过,这个师兄一直惦记着这个学位,导师大发善心保留了答辩的机会。直到第十年,师兄终于抽出时间回来答辩。那个时候,安山还是一个纯粹的博士生。他有些蒙了,原来不是只有从博士后到教职这一条路径,原来人生的可能性有这么多。他观察到,选择去做博士后的不到三分之一,那才是少数人的选择,毕竟选择博士后就意味着要走学术之路了。他决定走出去试试,虽然社会上有太多的未知而让人畏惧。第一个选择是跟随一个师姐的脚步,去了北京的一家咨询公司,前后待了不到3个月。作为乙方,他们工作的核心就是帮助甲方把利润提高,也就是压缩开支,增加收入。他参与了两个业务。第一个客户是一家跨国食品公司。项目需要进行市场调研,设计这家食品公司在中国的铺货渠道。安山发现,这里的业务仅仅需要做一些加减乘除的事情,完全用不到他多年来学到的专业技能。第二个客户是一家国际快递公司。他们需要帮甲方制定一套门店经营手册,培训销售人员的业务能力,总结竞争对手的成功经验。他发现了一个真相,自己的名校学历仅仅起到给公司打招牌的作用,而非为了解决业务技能需求。至于业务本身,一个高中生都能应付得来。为什么去这家咨询公司?安山给出的答案很坦诚:“首先给的钱多,其次不需要做什么准备。”不过,他很快就辞掉了这份工作。尽管在2013年的时候,这家咨询公司给安山提供了接近百万的年薪,但老板严厉的push(催逼)让安山很难适应,每天熬夜也让他深感疲累。他还是喜欢学校里的松弛,以及老师们和蔼可亲的面孔。不过相较而言,他对这份工作还是相对满意的,毕竟工作本身有一定成就感,能知道自己在其中发挥了多少作用。而在硅谷做码农的同学则是纯粹的工具人,有时候完全不知道自己写的代码体现了什么价值。第二个尝试更像一次伟大创业的前奏,可惜起步即夭折。他所在院系有一个同届博士、本科毕业于哈佛的美国人,更早的时候就在办公室宣扬自己的“伟大”创业设想:100年后的马路上一定不会再有燃油车,所以新能源一定是全球最火的领域,他要在这个领域大干一场。安山说,他的宣扬就像传教一样,多数人只是听听而已,只有自己有点当真了。他们决定第一步是去夏威夷卖太阳能热水器。他们的商业思路很丰满:夏威夷是太平洋上的群岛,所有的燃料都需要从美国大陆补给,油价几乎是美国大陆的2倍,同时当地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那么作为能源消耗大头,热水器采用太阳能的话一定是有前途的。那是一项“空手套白狼”的业务,两个人决定先进行“to B”的业务,也就是专门针对当地的酒店、学校和健身房等热水器需求大的机构。他们拜访了二三十家酒店、一家学校和一家健身房,递了名片后就帮对方计算投资回报率,并告诉对方2年即可回本。然而磨破了嘴皮,只换来了潜在客户的敷衍,最终一台热水器都没卖出去。回头看,安山认为问题出在了他们的物理学思维上。学物理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就是只关注两头,容易忽略中间细节,怎么去实现才是更考验人的,“那比做教授难多了”。之后他还考虑过两个事情。其一是参加一个名为“美丽中国”的西部支教项目,待遇很低,但他想的是一方面可以做一些公益的事情,另一方面可以找时间读书。只是对方要求至少要签2年的合同。安山对自己的坚持没有信心,还是放弃了。另一个机会是专利相关的,时薪都有几百元,也不用做什么准备,但安山用了一分钟的时间就拒掉了,“还是挺枯燥的,我懒得天天做一个比较无聊的事情”。灵魂之问 安山只是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干啥,在四处出击之后,他终于走上了博士后之路。其实他的博士后offer在折腾那些事情之前就已经拿到了。大部分的折腾都是在写完博士论文到博士后入职期间进行的,只有“美丽中国”支教的事情发生在博士后入职之后,那次支教面试是在旧金山进行的。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的博士后。那时他刚从咨询公司离职,他告诉博士后导师自己对将来发展的困惑。身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导师告诉他,自己已经50岁了,其实也不确定以后是不是继续从事这个行当。相比国内多数博士生的延毕,安山已经是学术界的幸运儿了:在普林斯顿遇到了一个不错的导师,对课题虽不是每天做梦都梦到的那种,但也比较感兴趣,发了几篇不错的论文,5年即顺利毕业。不过在他看来,读博士跟本科差不多,“你只要努力了,发论文就没有太难的”。他做了2次博士后,然后去了加拿大一所大学担任教职,直到今年,他回国到母校当上教授。之所以能做到名校教授,安山觉得运气占很大的成分。他研究的是太阳系外行星和形成机制。在这个领域最大的成功者当数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也就是来自瑞士的Michel Mayor和Didier Queloz,他们发现了一颗系外行星。安山的评价是,那是一个巨大的赌局,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人类还不知道太阳系以外的地方存在行星,有些基金评审认为系外行星研究属于伪科学范畴,Michel Mayor和Didier Queloz竭尽全力做这件事是抱着巨大的勇气的。安山的课题也有“赌”的成分,只是冒的风险没有瑞士那两位诺奖得主那么大。他打算用人工智能代替现在的模拟计算,但是目前的数据还远远不够。对于天文学者而言,对所研究的领域一直感兴趣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天文学研究无需做实验,有台电脑就行,从读博到上班都不用打卡,那么对自我管理的要求就很高——如果对这个事情兴趣不够,就很难坚持下来。事实上,安山的内心深处有另外一个念头一直在萌动,那是因他的一个高中同学引发的。那个同学保送去了复旦,读的是软件专业,他在毕业以后读了复旦历史系硕士,之后又去美国读了历史学博士,如今在美国的大学教授历史。在大约10年前,当得知安山在研究宇宙学,他就提出了一个让安山宛若当头棒喝的问题:“你觉得会发现那个最终真理吗?”这个灵魂之问让安山惊觉:以前一直认为,努力就可以获得终极答案,但真相是残酷的,很可能永远不会获得终极答案,自己这一辈子大概只能做出一些小的发现。当时有那么两分钟,安山觉得自己应该立马金盆洗手,离开这个行当。他或许理解了,当年的博士后导师为什么都年过半百了,还在想着人生的其他可能性。初中的时候,他的语文老师告诉他,以后可以去当作家,因为安山写了一篇读起来很合理的、字数颇多的小说,那是一个关于洪灾中一家人曲折命运的故事。同时他在看《动物世界》节目的时候,又对大型动物的社会结构很感兴趣。这么多年来,他对未来人生的其他可能性一直都有隐隐约约的期待。他说,这或许是天文学家的通病,世俗中的烦恼不多,但会徒增人生意义层面的纠结。(安山为化名)2024-11-2010 浏览 · 0 收藏 -
“优师计划”师范生须履约任教 若违约将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中工网讯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优师计划”师范生毕业后须按协议约定,到定向县中小学履约任教,确保“优师计划”师范生离校前全部落实任教学校。《通知》强调,“优师计划”师范生毕业后须按协议约定,到定向县中小学履约任教。国家优师专项师范生未按规定履约的,按照协议约定承担相应责任,违约记录归入人事档案,依法依规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各培养院校要高度重视“优师计划”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履约任教。《通知》要求,优化就业服务,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机构编制部门,在核定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额内,提前安排、准确核查接收“优师计划”师范生编制计划,统筹制定招聘计划。《通知》明确,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履约管理。除规定的三种特殊情况外,未到定向县中小学任教,或者履约任教未满6年且不继续履约的国家优师专项师范生,视为违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违约记录归入违约学生个人档案,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此外,教育部提到,各地要为“优师计划”师范生到农村任教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优师计划”师范生履约任教后的专业发展纳入各级培训计划,持续支持“优师计划”师范生专业发展和终身成长。(于霏)2024-11-200 浏览 · 0 收藏 -
8年未获终身教职必须走人,顶尖高校“非升即走”惹众怒
作为“非升即走”制度的起源地,美国哈佛大学近期惹了众怒。该校文理学院规定,包括学院研究员、讲师、辅导教师和教学助理在内的非终身轨教职人员,最多只能任教8年,只有极少数情况例外。就连今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美国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Victor Ambros),也曾因为研究过于“超前”无人理解,错失哈佛大学终身教职。而在今年春天,哈佛大学非终身轨的教师自己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捍卫自身权益的工会组织——哈佛大学学术工作者工会,旨在与校方协商提高工资、改善福利,从而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日前,记者就哈佛大学制定有限任期相关政策的理由、与工会组织的磋商现状邮件询问校方,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反对者众 在哈佛大学流传着一个古老的笑话:“在大多数高校,要想获得终身教职,你得写本书;而在哈佛大学,要想获得终身教职,得等到有人写一本关于你的书。”在哈佛大学获得终身教职的难度可见一斑。据统计,哈佛大学大约有6000名员工属于非终身教职,即以短期合同聘用的学者,其中大部分合同不可续签且有时间限制。相较于稳定的终身教职,非终身轨教职人员面临许多困境,包括工资低于生活成本,工作不稳定,缺乏对国际员工的保护,儿童保育支持、育儿假和医疗保险方面不平等,以及歧视、骚扰和欺凌等问题。此前,由哈佛大学非终身教职教师等成员组成的“有限任期工作组”,针对341名该校文理学院的教职工、学生和校友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91.2%的受访者表示支持终结文理学院教师的任期限制政策。在该调查结果的发布会上,工会组织成员亦呼吁立即取消这一限制。这份长达46页的报告显示,受访者认为有限任期在多方面具有负面影响:- 跨学科合作:该制度对部门的连续性、士气和文化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超过三分之二的受限受访者表示,有限任期阻碍了协作和跨学科工作。- 同事关系:有任期限制对当事人与同事的关系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教育质量:有限任期对教育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校学生和校友均强调,有限任期妨碍了他们从相关教师那里获得指导和情感支持;更有42%的学生和校友报告称,由于任期限制相关政策,他们失去了导师和任课教师。- 多样性:对教师群体的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招聘:该政策使哈佛大学在与其他常春藤联盟高校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对生活质量的直接影响:任期有限的教师报告称,该政策对他们的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包括在学术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等。一位哈佛大学非终身轨教职人员表示,生活在全美最昂贵的地段之一,收入与生活成本不相称。根据公开数据,哈佛大学所在的剑桥地区一居室公寓的平均月租金为2700美元,而许多哈佛大学非终身轨教职人员的年薪约为5万美元,相当于需要将超过六成的年薪用于支付租金。在一位哈佛大学教授意第绪语的教师看来,现行的有限任期政策“残酷、具有破坏性、荒谬”。她表示,“这份工作一直是我生活中的乐趣。但同时,由于没有机会在8年后继续发展,我的能力受到了限制”。她介绍,每当一位意第绪语教师离开,整个项目必须从头开始。目前,她已在哈佛大学工作6年,她说,“我所做的一切都将在一年半后付诸东流。”另一位教授亚美尼亚语言和文化的教师,则面临更短暂的时间线:“还有8个月的时间,我就会被解雇。”她表示,这种政策不仅对教师有直接影响,同时也会损害学生的权益,会让他们失去导师和推荐信撰写者。“我们不是要求终身教职。”她说,“我们的要求是,根据系里的需要和担任该职位员工的表现可以续签合同。”工会抗争 今年春天,哈佛大学的非终身轨教职人员成立了一个工会——哈佛大学学术工作者工会。该工会隶属于美国联合汽车工会(UAW),后者是一个拥有近40万名成员的工会,涉足多个行业和领域,是美国高等教育工作者工会化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哈佛大学学术工作者工会的官网显示:“我们的工作在推动哈佛成为世界领先的研究和教育机构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相信,组建工会能够让我们与哈佛协商提高工资、改善福利,从而给我们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为学生和学校持续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研究。”此前,美国部分高校也曾成立相关工会,经过谈判后,部分高校已经争取到可观的权益:- 福特汉姆大学:2018年开始,该校的非终身轨教职人员工会谈判取得了以下成果:一是前3年的工资中位数增加13%;二是所有工作已满5年的全职教职工可以拥有为期两个学期的学术带薪休假。- 加州大学:在2022年达成的协议中,该校大多数博士后将在2023年10月之前上调20%至23%的工资,上调工资高达12000美元;目前,工资最低的博士后预期在5年内工资增加57%。- 哥伦比亚大学:2022年,经该校工会谈判博士后底薪上调为6万美元,助理研究员底薪上调为66100美元。调整后的博士后底薪成为纽约市内最高的博士后底薪。由于工会与学校的正式集体谈判需要一段时间,哈佛大学学术工作者工会希望在与该校达成首个共识协议前,暂停对有限任期教师的解雇。对此,哈佛大学的管理人员表示,他们不会在正式的集体谈判过程之外处理这个问题。这一拒绝可能意味着更多的教师在谈判拖延的不确定期内被解雇。制度起源 实际上,“非升即走”制度即起源于哈佛大学。18世纪前,哈佛大学的教师职位分为教授与助教两种类型,前者从校外招聘,属于永久职位;后者通常由本校毕业生担任,在7年任期后可以续约。在1716年和1760年的两次助教任期制度改革后,助教的任期规定为最长8年,期满后需视情况决定是否聘用。这一任期限制可以说是“非升即走”制度的雏形。但当时,任期后离开学校并非强制措施,期满多次续约成为常态。直到1860年,哈佛大学要求在一定任期之后,教师继续任教的前提是职称的晋升,由此形成了“非升即走”规则。此后,陆续有美国高校借鉴该聘任制度,而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也推广了这一制度。至今,“非升即走”制度已成为不言自明的规则。但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仍值得深思,诸如在考察期内,学术人才能否充分展示学术才能;外在考核压力是否超越内在驱动力;科研环境是否构成充足保障等。正如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Lewis Coser)所说,学院人的典型生涯是一个在学术地位的阶梯上缓慢攀升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可能是优秀知识分子取得成就的障碍,因为学术晋升的要求和知识进步最理想的条件并不一致。参考资料:https://www.insidehighered.com/news/faculty-issues/tenure/2024/10/28/non-tenure-track-faculty-demand-harvard-stop-forcing-them-outhttps://academic-appointments.fas.harvard.edu/appointment-parametershttps://www.thecrimson.com/article/2024/5/23/labor-commencement-feature/https://www.thecrimson.com/article/2023/2/7/union-non-tenure-workers/https://harvardacademicworkers.org/https://matt-welsh.blogspot.com/2010/06/how-to-get-tenure-at-harvard.html何柳.(2021).“非升即走”制在我国的实施现状及完善路径研究.(eds.)《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1年第16卷 总第64卷(pp.100-106).岳英.(2015).美国大学的"非升即走"制度及其期限设置的合理性.北京大学教育评论,13(2),13.张东海.(2013).“非升即走”的逻辑及其引入我国高校的可能性.比较教育研究,35(11),6.2024-11-1916 浏览 · 0 收藏 -
【热点思考】关注“慢就业”现象 助力青年顺利启航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持续攀升,毕业生中选择的“慢就业”比例逐渐增加。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在2023年曾对4000余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开展就业创业情况专题调研。结果显示,38.0%的受访者选择了“慢就业”,其中32.0%是为了继续深造,6.0%选择暂缓就业。正确认识和有效应对“慢就业”现象,对于缓解青年就业压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毕业生中的“慢就业”现象,是指他们在毕业后暂不踏入职场,而是通过筹备择业、创业、备考等多种途径来寻找就业机会,推迟就业。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对职业规划和岗位条件往往有更高期望。“慢就业”现象可分为主动型与被动型两类。主动“慢就业”的毕业生有工作机会,但他们为了更高的职业追求,选择毕业后继续深造、参与各类培训与考试,或进行就业前的强化训练,以期找到更符合自己期望的高质量岗位,因此暂时搁置就业计划。相比之下,被动“慢就业”的毕业生则面临不同的情况。他们或因缺乏就业机会,或因自身技能不足,或因职业规划不明朗,导致就业步伐滞后,只能徘徊在就业市场边缘。“慢就业”背后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宏观环境是“慢就业”的重要背景。由于技术运用和产业结构调整,传统行业的招聘岗位逐渐减少,压缩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其次,专业与岗位要求相关度不高的结构性问题是“慢就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再者,家庭因素在毕业生择业过程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对“慢就业”产生了直接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收入较高的父母,往往对子女的职业选择持更为谨慎的态度。一项针对本科毕业生的调研显示,60.95%的“慢就业”者得到了父母的明确支持。最后,个人择业偏好也是“慢就业”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进步,青年群体愈发重视就业质量,更加注重职业发展与工作生活的平衡。他们中许多人秉持着“初职定终身”的观念,对于不符合期待的工作往往不愿意接受,从而进入“慢就业”状态。“慢就业”现象所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它可被视作大学毕业生步入职场前的调整期。对于那些拥有清晰职业规划与择业安排的毕业生而言,这一阶段至关重要,是一个必要的准备阶段,有助于提升未来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更加顺利地实现就业。另一方面,“慢就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职业空档期。在此期间,可能会面临人力资本折旧的风险,进而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薪资水平,对未来就业产生消极影响。需要注意的是,长时间的未就业状态可能会消磨就业意愿,导致“懒就业”,甚至形成长期的就业障碍。此外,这种状态还可能引发心理焦虑,进而产生更为广泛的群体性社会问题。毕业生选择“慢就业”的目的是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让毕业生更好地实现职业理想,还需要学生、学校、家长、社会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助力青年顺利启航。第一,引导主动“慢就业”毕业生理性审视就业市场。高校要密切关注产业变革与技术进步的新要求,在强化人才培养对经济支撑和引领的同时,就业服务亦需紧贴市场需求。通过实施就业预期辅导、结构化面试模拟、职场体验等精准指导措施,助力毕业生理性择业。同时,加强对毕业生职业理想的价值引导,有效缩短主动“慢就业”周期。第二,需加大对被动“慢就业”毕业生的关注力度,做好政策预案。被动“慢就业”的毕业生就业能力较弱,职业规划不明,应成为政策扶持的重点。政府应协调好就业规划及技能培训,帮助被动“慢就业”毕业生明确就业方向,提升求职能力。第三,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化“慢就业”监测分析。依托教育大数据实施“慢就业”预测,提前识别风险。对毕业时未就业的学生,要尝试运用大数据追踪其就业状况,分析并跟进帮扶措施,拓宽就业指导与援助服务范围。第四,做好家长和毕业生就业观念调适工作。“慢就业”现象部分归因于就业观与择业偏好的转变。政府应倡导科学合理的择业观,尤其关注家长观念对毕业生的影响,加强宣传引导,摒弃“考公唯一”等片面观念。第五,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民营经济作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其发展对于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具有根本性作用。要加大力度推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不断提升新增就业岗位的数量与质量,助力大学生顺利就业。(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2024-11-185 浏览 · 0 收藏 -
未来工程教育:人工智能将转变传统师生关系
“未来将是一个更加开放的超连接世界,未来工程教育必须有新的思维、新的理解和新的创新。”在近日举办的2024国际工程大会上,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理事、东北大学原校长赵继强调,跨学科协同网络和合作方式的扁平化将有可能消除某些工程领域的学科专业划分,工程教育将更加注重知识的创作、共享和合作。赵继表示,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设备和工具,工程教育将突破封闭的校园空间,形成开放式、泛在化的教育时空情境,向更广域的外部空间、数字空间、虚拟空间和混合空间延伸。与此同时,工程教育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将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通过人机交互和赋能,打造深度学习和协同创新新模式。在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未来工程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还要面对技术快速迭代、跨学科能力等一系列复杂的新兴挑战。本次大会聚焦“工程可持续未来更美好”主题,多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未来工程教育,以及如何全力推动全球工程科技创新与合作。 破解工程教育“滞后性”目前,中国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体系,每年工科毕业生总量超过150万,拥有工程师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达到1156万。赵继回顾了中国工程教育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他指出,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与全球制造业的增加值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关系。“在过去的40年间,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82年不到5%增长到2022年超过60%,这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赵继强调,这一过程中,中国不仅扩大了教育规模,还注重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与此同时,在工程教育领域,学生数量的变化也呈现出类似的规律。赵继展示了过去十余年间本科生和研究生数量的趋势图,表明接受工程教育的学生比例依然很高。“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工程教育的学生数量在过去十年间显著增长,反映了社会对工程人才的强烈需求。”但是,产业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滞后”的矛盾不容忽视,涉及课程内容、跨学科能力、国际视野、实践机会、认证标准、师资力量和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认为,工程教育应当着力破解以下三大难题:一是针对工程教育相对科技发展存在滞后性,破解面向未来的难题;二是针对工程教育相对产业发展存在封闭性,破解交叉融合的难题;三是针对工程教育相对服务国家战略响应慢问题,破解战略支撑的难题。 重塑人才培养模式赵继认为,中国工程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在于高校内部的持续改进机制和教师的自我更新机制。“很多高校在产学合作方面作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但还需进一步培养工程背景的教师,并及时将科技前沿转化特别是工程技术的前沿转化为教学内容。转化工作任务非常重,因此工程教育不仅要和先进的科技相契合,而且也要和先进的产业发展变革相契合。”赵继说。金东寒以天津大学机械学院为例,阐述了新工科改革探索的实践。“我们在大学一年级至大学四年级设置了命题、自主、综合、工程跨越四个年级的四类项目,这些项目融合了原有的12门课程,以智能机器人的设计、制造和控制为主线,贯穿课程始终,进阶提升学生的能力。”金东寒举例说,第四个阶段的毕业设计项目是企业的真实工程问题,企业出题目、出资金、双方共同出导师,学生们真题真做,培养他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评价方面,课程在四十个具体环节中设置了七次过程性评价,考察需求分析、产品设计、产品制作等多要素,同时结合口头表达评价、实物展示及总结报告进行综合评分,“通过对学生知识培养及综合能力分别评价,量化检验项目制课程的教学效果。”金东寒说。赵继对未来工程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展望。首先,依托生成式人工智能、云计算、开源技术等,重塑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新形态和人才培养新模式,“智能化技术将在更广的范围内变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例如在机械工程和制造工程领域,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将成为新的教学方法。”同时,赵继表示,未来工程教育强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教育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增强与艺术、人文等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传统的专业界线将变得模糊,“多类型的人才培养规格、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多渠道汇聚资源、多元化的质量评价,将成为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推动工程教育国际互认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间的工程合作愈发频繁,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有利于消除国家间工程教育标准上的差异。为此,国际工程界形成了三大教育协议,《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都柏林协议》,实现了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2016年6月,中国科协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金东寒认为,当前各国工程教育体系、工程师能力评价、工程师资质认证、工程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人员、服务等要素往来的隐性壁垒,参与全球治理迫切需要更多具备数字化思维、解决复杂技术难题能力、通晓国际规则与标准的人才。他提到,要推动全体系共建,探索建立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工程教育认证框架,推动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及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对接,助力“一带一路”国家工程界和教育界开放信任合作。赵继认为,要加强国际大学间的深度合作和全面交流,包括学生交换、教师交流、课程分享、项目设立、科研合作、资源利用、学分互认、标准实质等效的认可等,“中国正以开放的姿态,推动高校与国际间高校的实质性开放合作,提升工程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泛美洲工程师协会联盟主席阿里代·埃雷拉表示,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创新设计解决方案,以颠覆过去想象的方式加速工程行业进步。“但此转变需要思想交流和数据共享,我们也迫切需要开发相应的基础设施和资源。本次大会让我们谨记,工程的力量不在于孤立的工程师个人或者组织,而在于以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为代表的全球网络集体力量。”阿里代说。2024-11-156 浏览 · 0 收藏 -
真编制还是假编制?一文说清楚,什么是“周转池编制”!丨高才情报局第148期
“高校教师招聘说有编制,但是是周转池编制,有必要考吗?”除了传统的事业编制,事业单位发展了多种用工形式,比如说“员额制”“备案编”“校编”等等,不同编制看得求职者晕乎乎的。近年来,一些单位还探索出了新的编制形式——“周转池编制”,还说它属于事业编。究竟什么是周转池编制?它跟事业编制有什么区别/关系,又值不值得报考呢?信息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网站信息来源:祁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祁门县卫生健康委员会一、“周转池编制”究竟是不是事业编?首先回答——是的!周转池编制确实是事业编制,而且它与事业编制在待遇方面保持一致,周转池编制人员同样享有事业编制人员的各项待遇和保障。信息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智慧治理学院2024年11月招聘教师公告(苏州“周转池”事业编)》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搞出一个周转池编制,而不用直接的事业编制呢?很简单,因为事业编不够了……与此同时,并非所有事业单位的编制都已满额,一些单位在人员离退后,会出现编制空缺。一边是“无编可用”,另一边是“有编无用”,那我们就搞个“池子”,把那些没人用的编制集中起来,需要增加人手的单位就可以从中调配编制了。信息来源:《山西省省直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管理实施意见(试行)》举个例子:假设每所学校都有100个编制名额——A学校因为一些老师退休或离职,现在有5个编制空缺;B学校需要增加3名教师,但已经没有可用的编制。在这种情况下,A学校的空缺编制被纳入“周转池”,这样B学校就能从“编制周转池”中申请3个编制来招聘新教师了。周转池编制的特点是将编制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进入周转池的编制既不属于A学校,也不属于B学校,B学校仅拥有使用权。那么,假如A学校到时候要招人了,还有编制可以用吗?方法也是同样的,当周转池中再次有空编时,A学校可以申请使用这些编制。因此,周转池就像一个公用的“人才银行”,存储着可供临时调用的员工编制。当你需要额外人手时,可以从周转池中“借”用编制,等不需要的时候再将编制“归还”。信息来源:襄阳市人民政府官网二、“周转池编制”怎么转正式事业编?人才入职单位后就进入了周转池,周转池编制的使用期限通常为三年,那三年后怎么办呢?正常情况,单位会在这三年里为你落实事业编制。根据周转池编制“总量控制、计划申请,动态流转、循环使用,人走编收、空编置换”的管理模式,各单位需要制定一个计划,确保三年内通过自然减员或人员调出等方式腾退出编制,以保持编制可以循环使用。也就是说,等单位有人员退休或离职,他的编制被收回后,这个编制就可以分配给你。具体什么时候分到,就要看地方单位了。而即使三年后没有空编,问题也不大。假设周转池编制三年使用期到了,而你又没等到正式编制,单位可以向机构编制部门申请延期(具体看地方政策)。前面说,周转池编制跟事业编制的待遇是一样的,这期间对个人影响不大,继续等就是了。信息来源:咸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最后周转池编制值不值得报考?一些人可能会对“转正”感到不安,毕竟编制何时能轮转到自己头上是个未知数,这种不确定性确实容易引起焦虑。理想情况下,直接获得事业编制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随着事业编制名额的减少和门槛的提高,这变得越来越困难。以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为例,该学院同时招聘事业编制和周转池编制岗位,但两者的招聘对象有所不同。信息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周转编制岗主要面向博士、博士后,以及讲师及以上职称者,而正式的事业编岗位要求就更高——主要面向教授、副教授。“周转池”事业编制的招聘要求↓正式事业编制的招聘要求↓因此,在没有更理想选择的情况下,周转池编制仍然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毕竟相比员额编/报备制这种衍生出来的人员编制,周转池编制是真真正正的事业编制,稳定性也相对更高。(节选网友意见)▍往期内容>>《高校专业大洗牌!专业被砍,教师何去何从?丨高才情报局第147期》>>《名校硕博入职浙江县级中学?当地回应:补贴最高105万!丨高才情报局第146期》>>《劝退!为什么我不建议这类人做辅导员……丨高才情报局第145期》2024-11-15714 浏览 · 0 收藏 -
一站式代评职称、免试包过?当心,是骗局!
申报不同职称,分别需要符合什么条件?超全攻略送上,可一一对照查看哦!2024-11-147 浏览 · 0 收藏 -
光明网评论员:“师生互鸽”趋于频繁,没必要道德批判
光明网评论员:据媒体报道,如今研究生推免过程“师生互鸽”趋于频繁。有高校老师先后被四位保研的学生放了鸽子;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还发布了《推免招生不诚信名单通告》,对推免过程中“违约”的本科生实名通报;当然,在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学生贴出自己被老师“鸽”的经历。之所以存在师生互“放鸽子”(“放鸽子”,一个网络用语,意为“爽约”“失信”)的现象,主要和推免研究生这种机制安排有关。学生获得推免名额之后,即可以向接收学校和专业导师发出申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未必会只投一个学校,导师也不会只收到一份申请,于是“互鸽”就发生了——双方都会挑挑拣拣,选择最心仪的那一个。而这个现象渐成趋势,也是因为保研人数近些年的快速增长。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2023年,全国共招收硕士研究生114.84万人。某位不愿具名的权威专家透露,推免生比例约为12%-14%,也就是说,推免生人数在13.8万至16.1万之间。而在推免制度诞生之初的1985年,这一数字是3300多,38年过去,增长了40多倍。增长迅猛,这种冲突当然也会更加频繁。不夸张地说,只要推免制度存在,“互鸽”就会存在。推免其实更像一种符合国际趋势的研究生申请制度,需要师生双方频繁沟通,最后达成合意,找到最合适的“学术搭档”。这项机制有相当的自由,其实也给师生双方提供了充足的“救济”,不至于一次失败就无学可上、无生可招。推免制度近些年大规模扩张,也和这些优势有关。不过一些学校、老师和舆论,却对这种现象进行了道德谴责,认为这是一种失信行为,表达了相当的愤怒。客观来说,如果一些学生信誓旦旦地表达了愿望、最后却反悔,这多少是不诚实的。不过这种“不诚实”倒也并非不可理解,在升学读书这种重大事项上,学生自然会倾向多几个选择。本质上这和“货比三家”没有什么不同,更何况老师爽约学生的案例也不少,学生又怎么敢大大咧咧地“只此一家”呢?而且学生还不太可能获得更多的舆论资源,他们没什么办法也发一个“爽约公示”,去寻求各方关注。对此,人们不妨大大方方地承认多向选择的现实,也尊重这样的“游戏规则”,从道德谴责之外去寻求改进路径。爽约之所以让学校不满,主要是这打乱了招生计划,也可能导致入学名额被浪费,这种实实在在的利益损失才是问题的关键。那么如何建立相应的兜底机制也不妨提上日程。对此可供借鉴的经验并不少,比如建立补录机制、循环招生甚至保证金制度——只要入学,保证金即折入学费或返还,通过这种办法去避免“互鸽”所可能带来的资源浪费。客观上也要看到,当前推免制度之所以产生种种问题,主要是推免也只是招生计划的一部分,和考研一样,仍然要嵌入一个非常严格的研究生招生框架。在这当中,名额设计、招生安排都规定得非常具体,这一定程度会限制推免采取一些灵活的变通设计。既然现在推免已经产生种种冲突,那么如何进一步完善推免制度也值得深入探讨。无论如何,这也总比相互指责、道德批判要有意义。(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2024-11-135 浏览 · 0 收藏 -
大学岗位缩招,这些情况可能去不了高校了
你知道吗?热门专业报考遇冷,考研缩招……从大学生开始的“冷就业”风,如今也吹到了大学老师身上。图源:小红书用户大学岗位数量“被砍”,这些情况可能去不了高校了。01.高校哪些岗位,正在缩减规模?情况一:撤专业,减专任教师?2024年,四川大学宣布拟撤销31个专业;兰州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北大学等多所高校也公布了专业调整计划,但基本是“减没的”>“增加的”。信息来源:央广网高校大规模缩减专业,除了受外部生源与就业的环境影响以外,这一变化也反映了政策上的新风向。9月2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岩——“今年教育部开展了一场数量足够多、力度足够大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共增设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1670个。”“今年年初,教育部在黑龙江、浙江、河南、重庆、陕西等省市开展了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发展匹配度评估,明年将进一步扩大范围。”高校专业没了,学校不招生了,那老师去哪里呢?一位硕士大学老师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因学校专业停招,自己从专任教师转管理岗了。△硕士大学老师从专任教师岗转管理岗甚至转岗做管理人员,已是很好的结果,不少大学老师表示:我们学校专业停止招生以后,大学老师转岗几乎没得选。△英语专业停招生,教师转到公共教学部△专业被砍,大学老师转岗只能去辅导员△没有课上以后,专任教师开始拿基本工资?情况二:高校内设机构频繁调整,人员继续精简?除了大学里本校教学部的岗位有此动荡,高校的内设机构也在频繁调整。9月2日,厦门理工学院发布了《关于调整我校部分自主设立研究机构的通知》,决定对28个自设科研机构予以撤销。今年9月3日,黑龙江大学也发文《关于学校部分内设机构调整的决定》表示:撤销了校区管理处、教育科学研究院、校友服务中心等机构。图源:黑龙江大学后勤管理处尽管这些高校在职能合并的基础上,去掉了一些学院机构的同时,也改名/新设立了一些学院机构。但整体调整的目的基本还是:优势学科领域统筹发展(“优势不明显的该撤就撤了”),优化提升资源配置(“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但现在不要那么多人做了”)。话又说回来,高校砍掉机构、精简人员,真的只有在职的教职工受影响吗?显然不止。情况三:计划招聘岗位缩招,非重点专业几乎不招!某中部地区985高校的老师表示:“本院行政人员遇缺不补,学校会把没有科研战斗力的编制内中年教师,转到行政岗。”也就是说,学校内部岗位调整,学校外部的招聘岗位数量也在调整!有些学校会优先本校在职员工先“占坑”。不仅是岗位数量少了,岗位编制也是如此。根据国家缩编的相关规定,单位机构精简完了还超编的,一般会通过自然减员等方式在未来几年内收回编制。有的高校超编了30%,这部分人员还要慢慢“清”完。△大学老师开始缩编“清人”于是在编制岗位紧缩之下,高校下一年的年度教职工引才计划数量,也被影响到纷纷减少……有大学老师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学校的情况——学校财政紧缩,岗位继续缩招,重点专业继续招人,但严格控制编制名额;非重点专业的人才,“院士来了也没地方”。图源:小红书用户02.增加高校上岸几率,个人能做哪些努力?虽然不少高校的招聘计划都在缩招,但每所学校的用人情况不一样,想要上岸高校的硕博生还是建议多多尝试:了解高校类型及引才重点学科领域,重点关注那些有可能局部扩招的岗位。以中南民族大学2024年教师招聘计划为例,学校“明确招聘计划进一步向理工农医学科倾斜”。这意味着学校相关专业,尤其是那些本来就是学校强势学科、重点发展专业的,人才需求会相对更多一些。图源: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此外,人文社科专业的硕博生,在高校就业环境已经是“岗位供给少,毕业生数量多”了,基于这个现状,最好提前准备简历和相关资料,赶上各所高校在9月、10月的招聘会。一是因为这个时间段有很多高校已经放出次年的整体招聘计划,岗位数量多(现在是2024年11月初,就有不少高校已经发布了2025年的招聘计划);二是“僧多粥少”,等到来年6月毕业前再去投简历,目标院校可能早已招满,你符合要求也没位置了。硕博毕业生还需积极了解高校的岗位需求和招聘计划,具体可以通过:高校官方网站/公众号、高校人事处网站/公众号、政府人社部门网站、高校人才网等专业招聘平台、校园招聘会及宣讲会及相关的学术研讨会等方式。还有一种未雨绸缪的情况,如果你是硕士,未来有读博计划再去高校,“现阶段高校最缺哪些人才?”你一定要了解,比如:- 新兴技术领域专业人才(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领域的优秀毕业生,高校/企业都能“玩得转”的);- 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万金油”的专业,注意不是让你硕博专业不一致,而是专业涵盖课程多,打个比方:一些高校会让老师兼顾多门专业课);- 基础学科优秀人才;- 教学与科研能力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拥有高级职称的);- 国际化人才(有留学经历是基础,最好有条件够上海外优青)等。总的来说,符合市场需求的新老专业更替周期,高校也需要时间调整。精兵简政也是一个“阵痛期”。长远来看,专业对口,学历符合,科研硕果累累,另加求职方法用对。高校的门前挤了再多的人,也会为你打开一扇。2024-11-11119 浏览 · 0 收藏 -
高校专业大洗牌!专业被砍,教师何去何从?丨高才情报局第147期
少子化趋势下,有人觉得生源减少会引发“高校倒闭潮”,也有人乐观认为高校在教育体系顶端,较长时间内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尤其是公立高校。以为不去民办就没事?现实可能是——学校是还在,但是专业没了↓近年来,高校专业调整受到社会高度关注。2023年,共有1670个专业点被申请撤销,增、撤、调涉及专业点达3389个,数量堪称历年之最。这一变化无疑给相关教师带来了巨大的职业挑战……一、为什么专业会被取消?对于教师来说,专业被取消无妄之灾,究竟什么样的专业会被撤销?自己所学的专业能不能幸免?首先要理解为什么专业会被取消。首先是政策层面——2023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而对于学校而言,什么样的专业最容易成为“牺牲品”?以下是几类容易被裁撤的专业:01.不符合市场需求变化部分专业,由于就业市场饱和或行业需求下降,导致毕业生的就业率持续低迷,就业质量不高,进而影响到招生情况,使得这些专业面临生源不足的问题。为了优化资源配置和适应市场需求,学校可能会将这些专业列入裁撤或调整的名单中。02.不适应时代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一些传统行业逐渐衰退,而新兴产业则蓬勃发展。高校需要适应这种变化,当专业所依托的行业已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被边缘化甚至消失,高校自然也会撤销与衰退行业相关的专业。03.教育资源优化部分高校专业因设置过时、缺乏特色或与学校定位不符,导致办学水平低、核心竞争力弱。为优化学科结构,高校会撤销这些专业,集中资源发展特色学科。同时,对于需要大量教学资源但投入产出比不佳的专业,高校在资源规划时也往往会考虑裁撤。高校虽然设有专业预警机制,但面对社会发展与就业并不是教师能掌控的。假如有一天专业真的被取消了,身为教师会面临什么处境,又该何去何从呢?二、专业被取消,教师怎么办?通过在网络上搜罗各类案例,可以发现当教师们所教授的专业被取消,可能会面临以下几种结果:01.转到相关专业对于被裁撤专业的教师来说,校内转岗是较为常见的应对方式。高校会根据教师的专业背景、教学能力、科研成果等因素,安排他们转到其他相关的专业。这种转岗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减少重新培训的成本和时间。但有时,转岗的专业可能与原专业并不完全相关,这时教师需要重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02.教授公共课程对于那些无法转到相关专业的教师,高校可能会安排他们改教公共基础课程。这种转岗方式虽然与教师原有的专业背景可能不完全吻合,但公共课程的需求量大,且对教师的专业背景要求相对较低,能够为教师提供继续留在教学一线的机会。不过长期来看,可能会影响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学术成长。03.转岗行政或教辅在某些学校,教师们需要自己去寻找学院接收,如果相关专业不好转,那么他们就极有可能要转到学校的辅导员、行政岗或者教辅岗。而这样的转岗,工作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会使教师远离他们原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从而对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04.开设新专业另外,还有一种比较特别的做法——虽然专业被取消了,但是我们可以开新专业啊!前面说了,官方要求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那申请一个符合发展的学科专业不就好了~有网友就表示自己学校“原班人马迁移,换汤不换药”。当然了,要是在校内经过各种尝试后,确实找不到合适的岗位来继续自己的教学生涯,教师们还可以考虑转向其他高校寻找教学职位。不过,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这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步。最后是一些求职建议在选择教职时,建议了解一下自己的专业在学校或学院的受重视程度,因为同一个专业在不同学校的发展状况可能大相径庭。有的学校对该专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使其成为了学校的优势学科,而有的学校则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导致该专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学校在进行学科调整时,通常会保留并优先发展那些具有良好势头和广阔前景的专业,而一些发展不佳的专业则可能面临撤销的风险。因此,求职时最好了解目标学校的专业布局及发展规划,进入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专业,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倾斜,从而获得更广阔的职业舞台和更稳固的职业道路。▍往期内容>>《名校硕博入职浙江县级中学?当地回应:补贴最高105万!丨高才情报局第146期》>>《劝退!为什么我不建议这类人做辅导员……丨高才情报局第145期》>>《上岸事业编也想辞职!“混编混岗”的坑究竟有多深?丨高才情报局第144期》2024-11-08557 浏览 · 0 收藏 -
加大学生资助投入后,研究生教育需扩规模提质量
10月29日,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调整高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的通知》,增加奖学金获奖名额、提升奖金标准等相关政策得到了业界的普遍点赞。此次学生资助政策的调整有以下三大亮点。其一,国家奖学金政策的调整终于靴子落地。在政策出台前,就有各方面的声音呼吁要增加国家奖学金的获奖名额。这是因为自从国家奖学金设立以来,我国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规模都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但是国家奖学金的获奖名额并没有随之增加,即分母变大了,分子却没有变化。显然,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的难度便随之增加了。很多高等教育机构、学生和相关研究者呼吁要增加国家奖学金获奖名额的行为就不难理解了。其二,除了增加国家奖学金的获奖名额外,奖金标准也随之提升(从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到10000元),这主要是考虑到通货膨胀等因素。而且,本专科生国家励学金奖金标准、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国家助学贷款的支持力度等也都相应提高了,这些奖助贷资金标准的提升遵循着同样的逻辑。其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也将提高。作为长期研究研究生教育的学者,笔者此前一直呼吁要提升研究生助学金与奖学金的资助标准,这是因为研究生一方面有更多的生活与学习支出,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赚外快”的机会。为了让有志于学习与研究的研究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与研究,就需要给予他们更多收入,而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资助标准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该目标的达成。可见,这次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调整主要是根据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化作出的适时调整,旨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然而,这一轮的资助政策调整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所以此次调整是分两步走的——第一步是从2024年起,重点解决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学金、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等亟须解决的问题,而加大国家助学贷款的支持力度,更是一个花相对较少的钱扩大资助覆盖面的有效措施;第二步是从2025年起,瞄准受惠群体更大,同时可能产生更大社会效益的资助项目,比如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提高中央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中央财政支持标准,硕士生由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到10000元,博士生由每生每年10000元提高到12000元。在经济增长相对放缓的大背景下,这样分两步走的措施提高了政策调整的可行性。关于研究生资助政策接下来的调整,笔者建议要结合今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以及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于今年4月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开展工作。前者表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将持续保持明显的增长态势——新增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而有了新增的学位授权点就能招收更多研究生;后者彰显了国家希望以法律形式保障研究生质量的决心——“学位授予单位应当建立本单位学位质量保障制度,加强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全过程质量管理……保证授予学位的质量”。所以,接下来的研究生资助政策应围绕研究生教育的扩规模、提质量这一核心任务展开。为此,笔者建议各级政府应增加对研究生教育的财政投入,确保学生资助资金充足。中央与地方应分担新增的学生资助金,财政富裕的省份应分担更多资助金,让中央财政能对中西部地区的研究生资助给予更多倾斜。此外,还要加强政府、学校与社会组织及企业等多方面的合作,筹措更多政府财政经费外的社会资金,让各方共同为研究生提供更全面的资助和支持。研究生资助的投入增加了,资助育人体系的建设也要加强。资助政策应更好地达成资助育人效果,激励学生投入国家需要的学科与专业的学习与学术研究,到艰苦地区的基层单位就业。《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指出,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人才竞争的重要支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后,不能出现质量下滑的情况。学生资助体系是研究生质量保障的重要一环。除了通过多渠道筹措经费、提高学生资助的整体投入外,未来研究生资助还应该向中西部倾斜,保证中西部研究生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双提高。(作者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教授,本文为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课题“对全国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追踪调查”〈课题编号:2022THZWJC29〉研究成果)2024-11-086 浏览 · 0 收藏 -
AI来了,外语专业消失了?
对于外语专业的学习而言,人工智能确实已经有较普遍的运用。比如,低年级学生在初学阶段,如果要了解单词的意思,过去只能查词典。现在,有了人工智能工具的辅助,就可以快捷地了解相应单词的意思。高年级的学生写论文时,人工智能的辅助作用更加明显和普遍。但是,目前的人工智能对于外语学科、外语教学的冲击是有限的,不会对文学、语言学这些学科造成根本的冲击。它的强大,体现在基于既有知识的推断能力,而不是创造知识的能力。如果一篇论文通篇都由人工智能生成,不光是语言,甚至连观点都是机器提供的,教师一眼就能看出来。尽管学生或多或少会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辅助学习,但他们使用工具的程度和能力是参差不齐的。我认为,恰当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前提在于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如果在写作阶段有改善表达的需求,可以在机器的帮助下进行修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并不反对学生使用人工智能辅助学习。在工业革命时期,机器提升了纺织业的生产效率,你能禁止它的使用吗?实际上,以往没有人工智能的时候,一篇外文论文如果有投稿和发表的需求,一些作者也会寻找专业机构进行润色和修改。现在机器在这方面的能力不比人工差,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经济成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机器可以替代人的思考,更没有改变机器的工具性本质。在传统教学情境中,不管是师生之间的对话,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都只是人跟人的对话。而人工智能开辟了一种新的对话模式——人机对话。这是学生应当掌握的素养,也是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作为工具的使用者,不可被替代的一种能力。上课时,我会抽出一小部分时间,指导学生如何使用人工智能修改文章。比如,通过比较不同的大语言模型,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使用的一个。我也会主动去分享一些Prompt(提示词),让学生自己对比修改前和修改后的差别。如果对机器的修改结果存在疑问,他们可以过来问我。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修改论文更有效率、更加精准。当然,我会要求学生同时提供初稿和人工智能修改以后的版本,了解他原本的水平是什么样子的,使用人工智能的比重有多少,从而确保论文写作的自主性。在口语对话学习时,人工智能不仅可以把语音转录为文本,还能帮助学生快速锁定自己的问题。在课堂上,我还会借助人工智能快速地把同主题的不同表达放在一起展示,并进行对比和评价。以往,教师如果要实施这种比较教学,只能一句一句写在黑板上或者打到PPT里,难以实时转化、整理和展示学生的口语表达。从科研角度看,以前我们进行语言学研究,语料库中的相关变量只能通过人工标注实现。一篇理想的论文,至少需要两三千条语料支撑,人工标注非常繁琐,而且难免会出错。如今,只要下达合适的指令,机器很快就能把语料中的常规变量标注出来,多项研究显示与人工标注的一致性较高,科研效率因此大幅提高。人工智能是一个学科综合体——它没有学科分割意识。高水平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大大降低从事跨学科研究的难度。比如,不管是人文社科研究领域,还是自然科学研究领域,都时常要用到计算机的统计模型。如果没有人工智能,研究者必须掌握编程能力。现在,只要给人工智能下达足够细致的Prompt,与机器进行有效对话,它就能帮助研究者生成代码。从更广阔的外语应用领域看,人工智能对翻译行业确实构成了一定冲击。即便如此,翻译也没有被完全取代。通过人工智能进行翻译,最后还是需要人工进行把关。这种把关不光是语言表达的把关,更是伦理的把关,以确保翻译的内容符合社会伦理和主流价值。人工智能不会取代我们的专业,只会影响专业学习中不同模块的比重。在传统教学情境中,可能什么都要学,现在则是有侧重地学。这意味着人工智能不仅提升了学习效率,也推动不同教学模块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我认为,学生缺乏的不是知识性的教学,而是方法论的教学。过去,高校可能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才会引入更多方法论的教学,但是,现在随着人工智能工具的普及,方法论教学就有必要提前到本科阶段了——让学生掌握方法,了解哪些方面是人工智能可以替代的,哪些方面是不能替代的,必须精耕细作地去学习的,在此基础上调节自己学习的方向。(本文由受访者口述,实习生杨馨仪采访整理)王智超(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教师)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4-11-074 浏览 · 0 收藏 -
利用人工智能的学术作弊激增,高校如何应对
近期有英国媒体曝出,在该国的许多知名大学,涉嫌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GI)进行学术作弊的案件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5倍,由此处罚的学生数量也急剧增长。11月初,《泰晤士高等教育》对此做了专题报道。那么,究竟有多少大学涉及这类学术不端案件?他们又怎样处罚学生?与之相关联,我们能否检测到人工智能(AI)所编写的内容?高校究竟该如何制定利用AI进行学术作弊的罚则? 许多英国知名高校牵涉其中事实上,早在3个月前,英国媒体就有了相关报道。从有数据可查的 80 所大学中得出的结果显示,超过4/5(82.5%)的大学调查过学生利用AI作弊的行为。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的学生利用作弊的情况最为严重,过去两个学年中共发生了402起。在兴起之初,该大学似乎受害最深,其中有307起发生在2022-2023学年。仅次于伯明翰城市大学的是利兹贝克特大学。过去两个学年,该校有395名作弊学生受到处罚,其中205起来自2023—2024学年。这表明利用AI作弊在这所大学呈上升趋势。紧随其后的是考文垂大学。过去两年中,该校因学生使用作弊而作出的学术处罚达到231次。此外,还有一些大学没有在对学生使用AI作弊进行处罚的记录,包括剑桥大学、苏格兰皇家音乐学院、伦敦大学、格洛斯特郡大学和皇家艺术学院。在此次《泰晤士高等教育》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2023-2024学年的最新情况——谢菲尔德大学在2023-2024 学年共有92起疑似利用AI不当行为的案例,其中79名学生受到处罚,而在ChatGPT刚刚问世的2022-2023 学年,该校仅有6起案件和6次处罚。相同时间段内,在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有89起案件,所有当事人都受到了处罚,而在此前的12个月中,仅有10起疑似AI作弊案件,9人受到处罚;在格拉斯哥大学,2023-2024年度有130起疑似案件,迄今已有78人受到处罚,余者还有待进一步调查,而在2022-2023年度,该校有36起疑似案件,26起受到处罚。 高校尚无统一应对标准与得当措施利用AI作弊是学术界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过去,学术界对于作弊、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有极为明晰的定义、近乎统一的认定标准,也有恰如其分的处罚措施。然而,随着AI,特别是ChatGPT等AGI技术的逐步普及,世界上的几乎所有大学都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困境中,甚至对此束手无策。虽然有些大学出台了针对学生使用AI的原则,但并未在校内得到推广。而且,所有人都意识到,要建立新的认定标准,才能有得当的惩戒措施。《泰晤士高等教育》称,他们的数据是通过向罗素集团的全部24所成员大学提出信息自由申请而获得的。罗素集团大学是英国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联盟。该集团目前包括24所大学,代表了英国的顶尖研究型高等学府,类似于美国的常春藤联盟。其成员大学在学术研究、教学质量和全球影响力方面都居于英国乃至世界前列。此次《泰晤士高等教育》最新数据统计显示,虽然英国诸多知名高校认真对待利用AI作弊的新问题,但同样暴露出高校在应对新学术不端行为时的窘境。其一,记录不完整。南安普顿大学等院校表示,没有记录疑似不当行为的案例,即使不当行为得到证实,也无法确定涉及AI的具体案例。伯明翰大学和埃克塞特大学及帝国理工学院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而卡迪夫大学和华威大学则表示,不当行为案件是在系或学校层面处理的,集中整理数据过于烦琐。有些大学则只报告了少数不当行为案例,或者声称根本没有发现可疑的作弊行为。帝国理工学院学术诚信研究专家托马斯·兰卡斯特是该校计算机专业的高级教师。他表示,学术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记录不完整并非新鲜事,但鉴于学生可以轻松访问AI应用,如此多的大学没能跟踪这些信息则令人失望。其二,定义与检测困难。只要对AGI技术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明白,利用AI的学术不端行为难以定义,检测更加困难,导致处罚的措施难以统一。伦敦大学学院数字权利与监管副教授迈克尔·韦尔说,鉴于确认AI违法行为的难度,没有一致的方法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所有事情都集中到一起解决,而且流程过于集中和单一,你可能会发现举报学术不端行为并得到处理变得更加困难。因为人们很难找到有时间参加小组讨论或对复杂案件进行裁决的同事,特别是当他们可能需要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才能作出适当判断时,找到这样的专家就会更加困难。针对学生越来越多使用AGI的现象,爱尔兰科克大学学院医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教授戴斯·菲茨杰拉德曾指出,他很同情高校在处理AGI不端行为时的遭遇,因为这种行为通常无法证明,即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检测到,也难以完全证实。其三,处罚标准不一。《泰晤士高等教育》称,调查数据之所以在引发人们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人们的疑虑与质疑,是因为在实施和执行与AI相关不当行为的规则方面,大学的做法并不一致。从相关信息看,处罚措施从书面警告、降低成绩到拒绝给予学分和整体成绩不及格都有。菲茨杰拉德注意到,爱尔兰目前正在制定一项在高等教育中使用AI的国家政策。他说,各国政府需要在监管和立法方面采取强有力的举措,完全指望大学,尤其是其中不堪重负的教学和政策支持人员,一个机构一个机构、一个系一个系地单独解决这一问题,显然不合理。 人们能否检测出人工智能的内容应该说,虽然检测利用AI的学术不端行为有困难,也并非绝对可靠,但还是有办法识别乃至检测出相关内容的。常用的方法有五种。一是语言特征检测。AI生成的文本通常会呈现一些特有的语言特征。比如,句法结构相对简单,有时显得模式化,重复使用类似的句式或短语;用词倾向于使用一些特定的词汇和表达,缺乏个性化的词汇选择;冗余和赘述,有时会显得啰嗦,反复强调同一信息,缺乏自然语言的精简和精确。二是查看文本一致性和逻辑性。一方面,AI生成内容通常在复杂的推理、深度分析和逻辑论证上存在不足,因为这些需要更高的认知能力和领域背景知识。另一方面,AI有时会在同一文章中前后不一致,甚至可能在不同段落中出现矛盾或不一致的观点。三是寻找原创性与独特性。学术写作往往具有独特的见解或贡献,而AI生成的内容在深度和创新性方面显得不足。四是分析风格特征和学术深度。从写作风格特征看,AI生成的文本往往缺乏一些专业学术作者的写作风格,比如引用特定理论、学派的术语和复杂的学术句法;从学术深度看,AI生成的内容可能在深度和学术背景上不足,通常不能很好地体现学者的个人研究成果和创新性。五是验证参考文献。AI生成的文本有时会包含不真实或自动生成的参考文献,或者引用的内容不准确。通过核实引用和参考文献的真实性,可能发现AI生成的文章在引用准确性上存在问题。目前,已经有一些检测AI生成文本的工具,可以用于分析学术文章的内容来源。这些工具通常基于机器学习或统计分析方法检测。此外,检查文章是否包含与公共语料库中内容高度相似的部分,也是检测AI生成内容的有效方式之一。许多AI生成的文本可能会借鉴现有的公开内容。因此,可以通过数据库或大型文献数据库进行对比,检测是否存在疑似文本。 高校如何防范利用人工智能作弊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是,高校究竟该如何应对并制定利用AI进行学术作弊的规则与规范。我个人以为,高校在进行相关工作时,应综合考虑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传统学术诚信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惩罚机制。相关机制既要严厉、有效,又需体现AI技术带来的特殊性。这其中以下因素是首先需要考虑的。第一,明确AI使用的合法与非法边界。应明确学生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AI工具。比如,可以用于文献综述的辅助查找或数据分析的部分环节,但不可直接用于生成论文的核心内容。应指定允许和禁止的AI工具。一些高校可能允许学生使用特定的AI工具(如翻译软件、数据分析软件等),但禁止使用生成文本或创作型AI(如ChatGPT)用于生成学术内容。第二,加强学术诚信教育。一方面,应普及AI的使用伦理和责任。高校应在学术诚信课程中增加AI使用伦理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AI生成内容在学术中的限制和潜在风险,使学生意识到利用AI作弊的后果。另一方面,应鼓励教师引导学生正确使用AI。教师可以在课程中演示合法的AI工具使用方式,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在科研中合法利用AI技术,避免违规。第三,建立AI生成内容的识别系统。一方面,高校可以引进AI生成内容检测工具(如Turnitin、GPTZero等),以帮助教师识别潜在的AI生成内容。另一方面,要完善核查流程,规范发现AI生成内容的处理流程,包括内容核实、学生反馈、复查等,确保处理过程公开、透明。总之,防范利用AI技术进行学术作弊需要高校在技术手段、规范制度和学术诚信教育三方面齐头并进,通过明确的惩罚机制和公开的规范流程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此外,利用AI的学术作弊在本质上与传统抄袭有一定差异,因而在惩戒和教育方面也应体现其特殊性,帮助学生在科技环境中正确认识学术道德。(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2024-11-078 浏览 · 0 收藏 -
博士生分流究竟难在哪儿
编者按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这份文件中,“优化培养过程,强化分流退出和多向选择”的字眼引发很多人关注。在我国,对于博士生分流制度的探索已有时日。早在2017年,教育部就曾出台文件,鼓励高校探索博士生的分流淘汰制度。然而直到近年来,国内高校才开始出台相关办法。今年8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4所试点高校开始实施博士生分流淘汰机制的新闻,也引发了公众热议。尽管如此,相对目前每年10多万人的博士生招生数量,真正被分流退出的博士生依然屈指可数,博士生分流机制依然只存在于小范围内。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博士生分流制度如何才能进一步落到实处?受访嘉宾:陈洪捷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锋亮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教授包水梅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彭湃 华中科技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刘贤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问题一:你认为“强化分流退出和多向选择”对于优化博士生培养过程、提高博士生教育质量有怎样的意义?近年来,国内多所高校相继出台博士生分流制度。据你观察,目前相关政策实施情况如何?陈洪捷:要提高博士生质量,就要让有能力、动机强的博士生继续攻读,让能力差、动机较弱的博士生离开读博的轨道。分流是提高质量的一个重要渠道,虽然这是国外高校的通行做法,但在中国的国情下操作难度很大,近年来也有一些高校试图用一些变通的方法加以突破。分流制度有了,但高校在实践中的做法是加强质量控制,通过增设多个环节加强筛选功能,而不是一次性筛选学生,从而在客观上达到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效果。比如,学生综合考试过不了,不能接着往下读。从前开题只有一次,现在开题过不了还有第二次、第三次。预答辩不通过,就无法进入最终的答辩环节。增设的环节都起到了分流作用,所以学生到最后一关才被分流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李锋亮:“强化分流退出和多向选择”最重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建立更灵活的博士生培养机制和多元化毕业路径,确保有能力和兴趣继续从事研究工作的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进而提高博士生教育的整体质量。同时,该机制也希望能让博士生根据个人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进行多向选择,尤其给了博士生中途调整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的选项,从而减轻博士生的压力。不过,目前该机制的实施还在进一步探索中,这背后有多方面原因。比如,博士生认为如果分流了,自己前期努力就白费了,因此不愿意被分流;导师则认为自己的博士生如果被分流,就缺少了科研助手,因此也会产生抵触情绪;培养机构在学生与导师都不主动的情况下,也很难主动推进博士生分流。包水梅:“强化分流退出和多向选择”有助于构建更具竞争性和导向性的博士生培养环境,打破以往“进入即完成”的培养模式,引导博士生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潜心科研,促使导师和学生更重视有效的研究产出和长久的学术发展。同时,多向选择为博士生提供了更灵活的职业规划路径,避免了过度追求学术职业的单一性,有助于他们在不同领域实现自身价值。近年来,一些高校已经在积极探索博士生分流淘汰机制,但相关政策执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目前对博士生的分流淘汰主要为自然淘汰和被动淘汰,比如清退超学制学生,但由于未健全对博士培养前两年的考核鉴定与规划建议机制,增加了培养高校和学生双方的投入成本,也限制了分流退出机制作用的发挥,导致实际被分流退出的博士生数量仍较少,博士生分流机制尚未形成系统性、科学性的整体实践。彭湃:分流退出主要是针对直博生而言。直博生从本科直接进入博士生阶段,科研失败的可能性更大;同时,直博生的科研从业意愿与学术志趣在就读期间发生变动的可能性更大。有些学生直博后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做科研。因此,个人认为国内相关政策不一定要仿效美国的制度。美国的本科直博制度以及分流机制的广泛实施有其基础,但目前国内尚缺乏基础。特别是高精尖缺领域,国内学生读完硕士去企业就业拿高薪的可能性更大,更难以实施直博制。我国将研究生分为硕士和博士两个阶段是合理的,如果学生在硕士期间表现优异且科研从业意愿较高,那么申请硕博连读就可以,或者读完硕士后再通过申请考核进入博士阶段。如果没有科研意愿和能力,硕士就是这些学生的终结性学位。本科生直博面临的不确定性太多,等直博后发现不适合读博再分流的实施成本更大,包括学生的心理成本、导师的学生流失成本等。刘贤伟:博士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分流退出与多向选择对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控制具有重要价值。首先,虽然分流退出机制对博士生而言是一个“压力源”,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博士生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身的成绩与不足,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学业和职业。其次,从现实情况看,无论出于何种读博动机,并非每名博士生都适合读博,“导生错配”问题在现实中屡见不鲜。因此,分流退出和多向选择,能让相关博士生群体及时“止损”,避免沉默成本效应和导生关系问题所导致的“资源损失螺旋”和个人发展困境。最后,我国博士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但毕业要求愈加严格,博士生延毕和清退现象非常普遍。实行分流退出和多向选择机制,一方面可以降低培养单位的博士生延毕率和清退率,提高人才培养质效;另一方面也能促使培养单位反思、总结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持续促进博士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时,分流退出的结果也能督促导师做好“博士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从实施情况看,目前多数培养单位采用“博士生资格考试”的方式;在内容上多采用笔试、专家组面试、研究报告等形式;而在考核结果方面,从出台的规定、制度看,基本上对考核不合格者采取退学、分流为硕士等举措,且一些培养单位对于不合格者的比例有明确要求。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培养单位或具体院系、学科存在“有考核”,但“零分流”的情况。问题二:你认为目前国内高校实行博士生分流制度的最大阻碍是什么?陈洪捷:最大阻碍是大学生的心理承受程度。院系、导师都要“面子”,因为综合考试没过就将学生淘汰,高校会面临巨大压力,甚至会引发一些舆情事件。有时,学生主动提出分流转为硕士,但是导师不同意放行,原因是学生读博士周期长,能够为导师的课题产出作出贡献。在导师将博士生视为科研劳动力的情况下,博士生的分流也面临来自导师的阻力。没有博士学位怎么对接劳动力市场?这也是一个多年存在的老问题。如果学生因分流而无法继续攻读学业,就将面临找工作、落户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衔接是有难度的。如果一名学生在北京高校直博,中途被分流,那他是以本科生还是硕士生的身份毕业?他该怎么落户?这些问题目前都没有明确的制度框架。相关制度的改进不仅涉及教育系统,还涉及全国的人事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难度很大。李锋亮:分流制度目前单就制度的文本而言是闭环的,目前的堵点还在实施上,而之所以实施不通畅,主要是分流博士生的选择项不多。很多博士生认为如果自己不继续攻博,仅拿一个硕士学历将大大降低就业市场竞争力。因此,接下来的探索重点是增加被分流博士生的“多向选择”。在这方面,建议增加硕士生的“双学位”,可以让被分流的博士生有机会拿到两个硕士学位,这样可能会增加博士生主动分流的动力。彭湃:在不同情形下,博士生分流制度的阻碍不同。具体而言,当被分流的博士生甘愿拿一个硕士学位毕业时,分流制度的障碍主要在于导师,因为这种做法会让导师“浪费”一个博士生招生名额。反之,当学生自己不愿意被“分流”出去时,分流的障碍则在于如何通过制度设计,让此类不具备读博能力的人顺利被分流。刘贤伟:目前国内高校实施博士生分流制度的最大阻碍是相关制度规定的不完善。其一,虽然许多高校制定了相关的机制,但对于各个层面在“分流退出”机制实施过程中应扮演的角色及起到的作用,很多高校、学院、学科乃至导师的认识都不太清晰。其二,出于招生名额有限等各种原因,各方在实施相关制度时积极性和灵活性都较弱,“有考核”但“零分流”“零退出”的情况并不少见,制度往往流于形式。其三,学生“退出”后缺乏相应政策或制度保障,“退出”被简单等同于“淘汰”和“自谋出路”,学生的权益和后续发展都无法得到保障。这无疑会导致相应制度在实施层面面临较多阻碍和隐患。问题三:曾有学者指出,目前国内高校的博士生分流制度过于强调“筛选”作用,而对博士生的“督促”作用重视不足,对此你是否赞同?陈洪捷:并不赞同。目前的分流制度还是以“督促”作用为主,反而导致在“筛选”方面发挥的功能较为有限。实际上,高校往往通过增设环节、加以控制等方式,在培养过程中提高博士生质量。至于督促、质量保障的作用是否发挥到位,从目前高校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双一流”大学还是“双非”大学,都发挥了一定作用,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比如,开题之前有预开题、答辩之前有预答辩,推动学生重视各环节的“淘汰”作用,加强了质量控制。但是,过程培养只是保障学生培养质量的一个环节,仅靠这一方面发挥作用力量有限。李锋亮:对此我并不认同。目前我就在从事相关管理工作,据我所知,相关制度是存在的。从另一个角度说,博士生一般已经成年了,完全可以成为“理性人”,根据制度规定做出自身的规划,并为此负责。包水梅:我赞同对分流制度的这种批评。分流制度不仅应是筛选不合格学生的工具,更应成为激励博士生不断进步的动力机制。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机制,高校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调整方向,从而起到对学生学习和研究持续推动的作用。反之,如果单纯注重淘汰,忽略了过程中的引导和支持,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压力过大,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刘贤伟:与职场的“末位淘汰”截然不同,对尚处于教育阶段的博士生而言,“督促”理应成为分流退出制度的重要目标,也是高校和博士生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体现。然而,重“筛选”、轻“督促”现象的出现,也是当前分流制度尚存在诸多不足的情况下各培养责任主体博弈的结果。分流制度应被看作是人才培养的一种过程性监督,这意味着高校对此要进行相应的投入和保障。然而,从高校、学院、学科管理的便利性和相应制度的制定难度而言,培养单位可能更倾向于在具体节点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从而导致分流退出最终以简单的刚性淘汰规定收场;从导师角度看,强调“筛选”功能可能是解决导生关系问题的“低成本”办法。问题四:你认为当下推进博士生分流工作,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陈洪捷:对于博士生分流所涉及的人事户籍管理制度,教育部门应和其他部门协同解决,否则分流很难推进。分流不意味着不管学生的出路,只有可选择体面的分流渠道,分流才不至于难做。而所谓“体面”,即要保障被分流学生的职业发展,使他们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也不至于寸步难行。比如,博士生被分流后,让他至少拿到硕士学位,按照硕士毕业生的流程到就业市场求职。包水梅:当前高校推进博士生分流工作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标准化”和“透明化”的问题。分流制度的执行应有明确的评估标准、清晰的退出程序以及公平的考核机制,确保整个过程透明、公正。此外,分流后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发展规划支持也亟待加强,要避免学生因分流制度而产生不必要的焦虑和挫败感。彭湃:在我看来,单纯讨论博士生分流工作本身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并没有太多意义。因为在目前的国情下,博士生分流制度更多是针对国内高校出现大批直博生,其中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而难以完成学业时确立的一种补救举措。从这个角度说,与其谈论博士生分流制度本身,不如认真探讨是否一定要推行本科毕业生直博制度,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刘贤伟:科学、客观、公正地设计博士生分流退出制度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其一,避免由于硬性的分流退出比例要求而造成不公平现象和恶性竞争,充分保障各方切身利益和发展需求。其二,结合学院、学科发展和师资队伍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明确学院、学科、导师在分流工作中的权责利,强调分流工作的督促功能。其三,制定多元化的考核细则和标准,鼓励学生追求创新,避免单纯强调论文数量、论文影响因子的导向。其四,保障考核过程的公开、透明,保证考核结果的公信力以及学生申诉渠道畅通。其五,在专业变换、培养层次转换、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做好制度保障。问题五:面对各高校推进博士生分流制度的大趋势,对于目前正在读博或计划读博的学生,你有什么建议?陈洪捷:这个建议很矛盾。如今,盲目读博的人数在增加,他们自身没有明确的信念、动机,碍于工作不好找而去读博。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在我看来,读博就要把它当回事,不能有“混几年”的心态。当内心的动机不强时,面对学业研究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学生甚至可能会陷入崩溃,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还有些学生觉得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期间读书比较轻松,以为读博也差不多。但事实上,博士阶段与本科、硕士阶段有着较大区别。一些学生对此估计不足,导致入学后压力巨大。有时候,学生自我判断准确与否、导师在考试和审核过程中是否恰当,这些因素都是无法完全保证的。在读博过程中,导师可能发现学生真的不适合读博,学生也可能发现自己不适合读博。目前,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难有较好的分流制度加以解决,这就导致学生、导师考虑的都是怎么不出问题、怎么“放行”通过,勉强达到或使其达到最低标准拿到学位。由此,博士生培养质量也就难以提高。李锋亮:在新形势下,博士生作为学习与研究的主体,要更积极地承担自身责任,而这一点往往容易被人忽视。首先,博士生应学会自我评估,明确自身兴趣、优势和目标,并据此制定学业与职业规划,以及具体的学术与职业目标。这有助于他们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术研究和职业准备,并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基础。其次,博士生应学会充分利用外部(学校、导师、同学等)提供的资源和支持,包括心理辅导、职业规划服务、学习与学术讨论小组等,以应对学业、学术和职业发展中的挑战。最后,博士生应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这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研究能力,还有助于他们建立专业网络。此外,博士生参与导师或其他老师的科研项目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在科研工作中,可以培养博士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博士生也可以产生有价值的研究数据和发现,这些成果可以转化为学术论文、专利或其他形式的学术产出。当然,参与科研项目并非博士生培养中的必要部分。博士生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研能力提升方式。但无论如何,博士生都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主体责任。包水梅:对于正在读博的学生,建议他们积极面对分流制度,提前规划好自己的学术道路,注重学术成果积累,同时提高适应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或职业规划。对于计划读博的学生,建议他们在选择导师和研究方向时务必谨慎,充分了解所选学科和学校的分流机制,确保自己具备足够的学术兴趣和内在动力以应对博士生涯中的挑战。博士生培养过程不仅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对个人毅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锤炼。彭湃:以直博生为例,在直博之前,本科生应对自己的科研潜力、意愿、能力有清醒的认识,不要认为读研究生和读本科生一样,仅仅是拿绩点、成绩好就行。一名学生在本科时是“学霸”,但在研究生阶段变成“学渣”的现象并不罕见。要知道,读博需要知识创新,更需要失败时越挫越勇的勇气,同时还需要对所研究的东西保持长期的兴趣。这些都是一名博士生所需要具备的,却并不是任何一名学生都能具备的。我目前给校内本科生开设了一门公选课,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告诫学生不要盲目读硕、读博。刘贤伟:第一,充分认识自我,明确读博动机。在申请博士前期,要提前进行充分的科研训练,了解所学专业的博士毕业生就业状况,充分了解相关政策与“中期考核”的内容与流程,同时向师兄、师姐借鉴经验,未雨绸缪。此外,要加强自我评估和规划,定期进行自我评估,明确自己的学术目标和职业规划。第二,端正心态,不畏艰险,积极进行心理疏导。一方面要在现实中为自己“留好后路”,避免走进死胡同。比如,一旦明确自己不适合继续科研,就应及时掉转方向,重新出发。另一方面要有不畏艰难、一旦选择便不轻言放弃的品质。第三,积极与导师沟通。无论是做出读博选择、咨询科研方向还是交流生涯发展,都需要与导师多沟通,而这种沟通要贯穿于读博的前中后期。在沟通中要明确提出自身诉求,建立和谐导生关系,探讨共同进步的可能。第四,选择富有热情与潜力的研究方向。在选择读博前,要大量对比不同研究方向的实际操作并阅读相关文献,确认自己对该领域的兴趣是否真实。同时,要考虑当前科研趋势与热点,积极选择与当前科研发展主流同步的研究方向,提高研究的前沿性和创新性,避免盲目跟风,因为热门领域不一定在未来仍然保持热度。第五,要充分将课题组的氛围、导师的指导风格、实验室资源等因素纳入考虑,充分挖掘自身与课题的适配性。2024-10-314 浏览 · 0 收藏 -
名校硕博入职浙江县级中学?当地回应:补贴最高105万!丨高才情报局第146期
近日,浙江绍兴嵊州市教育体育局发布的《2024年嵊州市教育体育局下属学校公开招聘教师拟聘用人员公示》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这份公示名单中,赫然出现了诸多顶尖名校的本硕博毕业生。其中,1名毕业于清华大学,2名毕业于北京大学,4名毕业于浙江大学,还有来自厦门大学和吉林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他们将分别入职该市的几所县级中学,担任高中教师一职。名校毕业生入职中小学的新闻逐渐多,而一个县级中学为何能吸引如此多名校毕业生?答案或许可以从嵊州市为吸引高学历人才所制定的补贴政策中找到。据了解,嵊州市为了吸引这些高学历人才,出台了一系列相当优厚的补贴政策。根据《嵊州市普通高中学校招聘优秀高校毕业生担任高层次优秀教师有关待遇一览表》:- 清华、北大的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可获得50万元房票补贴,人才奖励15-20万元/年,硕士安家补贴5万元;- 本硕毕业院校符合要求的双一流高校博士生可获得70万元房票补贴,安家补贴10万元,人才奖励20-25万元/年;- 清华、北大的博士研究生,房票补贴更是高达105万元,还有人才奖励25-30万元/年!嵊州市教育体育局人事科工作人员表示,这些政策旨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提升当地教育水平。凡是符合人才资质的考生都可以领到所对应人才类别的补贴和奖励,人才奖励可以领5年,奖励从市人才办的人才经费中支出。工作人员还表示,这是嵊州市今年首次招聘名牌大学毕业生到高中任教并给予奖励,但浙江其他县市其实已有类似做法。近年来,硕博毕业生入职中小学的新闻屡屡传出,社会对于高学历人才是否适合基层教育的讨论也愈发热烈。在传统观念中,硕博人才似乎更应流向高校或研究机构,去县级中学似乎显得有些“大材小用”。名校毕业生通常具有坚实的学术基础和出色的思维能力,他们的加入能够显著提升基层教育的质量。他们带来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能够积极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能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但从教学能力与学历的匹配度来看,尽管名校毕业生的学历背景深厚、专业素养颇高,但教学能力与学历并非始终呈正比关系。高学历是否就等同于出色的教学能力?清北毕业生在实际教学中能否真正胜任中学教学工作?这些都有待商榷。而从个人角度来说,无论是入职高校、中小学还是企业,其实都是个人选择。对于绝大多数硕博而言,找工作是一个取舍的过程,鱼与熊掌不可能兼得。因此,在做出职业选择时,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内心追求什么。在当前复杂的就业环境中,许多人才可能会出于对稳定性的追求,放弃那些待遇更优、发展空间更广的机会,转而选择那些相对平凡但稳定的工作,有时这些选择甚至与他们的学历和能力不相符。然而,嵊州市的这次招聘情况却有所不同,嵊州市“重金求才”展现出的经济吸引力即使与一线城市相比也毫不逊色。这也引发了一个新问题:在职业选择时,我们是否应该为了更好的待遇而做出妥协?建议大家在求职过程中从地域、平台、待遇这三个角度加以思考,只要在这三点当中能够满足一点,那么整体情况也就不至于太差。(1)地域地域对工作选择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舒适度,还与职业发展机会和家庭生活安排紧密相关。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城市特色、文化氛围和生活节奏。发达城市通常拥有更完善的医疗、教育资源,这对于有家庭的人才尤为重要。(2)平台平台是决定职业生涯高度的关键。优秀的工作平台能够为人才提供充分的锻炼和成长机会,并拓宽其视野和发展可能性。在科研领域,实验设备是否先进、经费支持是否充足等,都会对个人的发展速度和职业视野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你有学术追求,那么平台是很重要的。(3)待遇待遇条件通常与地域发展水平紧密相关,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往往能提供更优厚的待遇。但近年来,一些小地方为了吸引人才,也开始提供丰厚的待遇,就比如说本文提到的嵊州市。相反,在一些发达城市,由于求职者众多,即便待遇一般,也依然门庭若市,最好的待遇往往是留给高层次人才的。如果一个地方能提供满意的待遇,那么这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想要在所有方面都得到满足是不现实的。最终,是注重生活质量,还是追求个人发展,亦或是看重实际的经济利益,每个人都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权衡利弊,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往期内容>>《劝退!为什么我不建议这类人做辅导员……丨高才情报局第145期》>>《上岸事业编也想辞职!“混编混岗”的坑究竟有多深?丨高才情报局第144期》>>《20多个博士竞争一个科研行政,这个岗位究竟是干什么的?丨高才情报局第143期》2024-10-31513 浏览 · 0 收藏 -
有没有人读博的时候很后悔,但是工作几年却庆幸读了博的?
硕博毕业季经常会有这样一种情况:硕士刚毕业,春招秋招都不好找工作,那要不要读了博士再出来找工作呢?硕士毕业想进高校,但是高校基本都是博士岗位,身为硕士不好找自己能报的高校岗位就算了,好不容易收到了高校offer,待遇之类的都与预期的差很多。那是先占坑呢,还是先读个博士呢?毕业生们初入社会,对职业的规划往往想寻求前人的经验。本文在此讨论一二。01.那些不后悔读博的人:晋升快,选择多,待遇好?@知乎答主“young”:一个比较功利的观点,读博可以让你在所在专业里,建立人脉和名声,以便于之后可以延长职业生涯,和拓展职业宽度。硕士的四五年工作经验,不敌一个博士学位?有高职的硕士教师在社交平台公开发帖,称自己2019年入职,2023年才评上讲师,四年过去,自己为了讲师这个职称拼尽全力,但只要你是博士,向来都是直接认定的。△高校硕士教师,评“讲师”都不容易新入职的博士可以初定中级职称,这在本科、高职院校里十分普遍。信息来源:河南工业大学人事处官网且这一规定是写在人社局的官方文件里的,有法可依。信息来源:《高等学校教师职称评价基本标准》如果博士成果够好,部分高校甚至能直聘副教授,提前享受副教授待遇。△很多硕士教师可能一辈子评不上副教授但是如果是硕士,科研成果则更多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在找高校工作时,硕士依旧会受到学历限制;如果不找高校工作,企业又不大看重这些,便平白浪费了文章。△拥有6篇sci的硕士后悔没读博“博士能申请很多基金项目,硕士只能卷教学等;明明硕士教师们已经工作多年,新进的博士却经常超越自己,来一个,升一个,实现后来居上……”△在校硕士教师想读博,面临许多困境有些硕士教师就开始后悔:当初要是读了博士就好了。尽管在某些地区,部分高校对新聘博士在评聘中级职称时也设定了额外要求。如满足工龄、教学成果、项目竞赛参与及论文专利等指标,存在不按职称聘用博士的情况。但这些高校仍会向博士承诺:“在X年内为其解决编制问题。”即便编制实现不了,评聘上高级职称对博士来说作用也很大。如今很多高校招聘公告对应届博士的需求并不着急,反而优先考虑有工作经历和科研成果且有高级职称的博士。你看,博士都尚且之难,如果你是硕士教师,除非编制傍身,没编制的话,评高级职称更是一堵很难越过的“高墙”(竞争大,要求高,学历限制等)。硕士教师们想要不进不退,偏处一隅,学校里越来越高的博士学历占比也成了无形中的push。再说说,博士的待遇能比本硕毕业生好多少的问题。虽然读博的时候很清贫,但高学历给高待遇的情况,随处可见。刚入职高校,博士有安家补贴和科研启动费,硕士没有;就算不去高校,博士文凭很多时候也比本硕要“值钱”很多。最近一则新闻,有多名清北毕业生入职浙江省一县级中学,其中还有厦门大学和吉林大学这类985院校的博士。截图自极目新闻图源:2024年嵊州市教育体育局下属学校公开招聘教师拟聘用人员公示(三)一所县级中学,招聘公告写着「本科以上即可报名」,凭什么吸引了清华北大以及众多博士毕业生呢?其实是高达百万的待遇起了大作用。参考《2025 年嵊州市教育体育局下属学校公开招聘优秀教师公告》,知名高校的博士可以比肩清北硕士生的待遇,对比其他本硕,各种补贴奖励加起来,更是翻了几倍。02.读个博士,在城市之间“来去自由”?虽然在过往几年,读硕读博,很多人是为了更好地在大城市立足。但现实生活中,大城市的博士立足起来也不容易,没有编制,考核繁重,高额房价……于是,有些人想开了,反其道而行之——「我为什么不读个最高学历(博士),然后去一些资源不错的小城市,开辟自己的“舒适区”呢?」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词叫地方舒适性(Local Amenity)。当这些舒适性资源在小城市中更加丰富和优质时,人们可能会选择在这些小城市中生活,即使他们在大城市中也能获得相似的资源。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来去自由」视博士的含金量而定,不具普遍性。博士学历在职场中的益处及带来的多样化选择虽多,但这些故事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十年前,拥有博士学位的毕业生在职场选择上往往占据主动地位。然而,近年来,硕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原本硕士学历即可胜任的高校岗位、研究所岗位等,如今不仅提高了门槛至博士,还对博士生的专业背景、研究成果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选择读博也需谨慎考虑。有几种情况下读博可能会让人产生后悔情绪。例如,大龄读博可能面临年龄限制,影响申请科研项目或进入高校的竞争力;而选择了“水博”项目,则可能因学历不被用人单位认可而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综上所述,虽然博士学历在职场上具有诸多优势,但个人在选择是否读博时,还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职业规划以及行业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考虑。切勿盲目跟风,而应理性判断,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2024-10-31134 浏览 · 0 收藏 -
近两成高校师生成为AI工具“重度用户”
生成式人工智能(以下简称“生成式AI”)的快速发展令人瞩目,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展。高校师生使用生成式AI的频率如何?面对迅速发展的生成式AI技术,高校师生是否感到焦虑?根据麦可思发起2024年中国高校师生生成式AI应用情况研究显示,近两成高校师生已成AI工具“重度用户”。 近六成高校师生频繁使用生成式AI数据显示,被访高校师生几乎全部都曾在学习和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从未使用过生成式AI的高校师生比例仅为1%。这表明,在高校中,生成式AI的应用已实现普及。若将“每天多次使用”和“每周多次使用”视作频繁使用,两者累计计算,近六成高校师生频繁使用生成式AI。其中18%的高校师生每天多次使用,已成生成式AI“重度用户”;41% 的高校师生一周内会多次使用。另外,有30%的高校师生表示偶尔使用(每月使用一次以上)。大学生中,男生频繁使用生成式AI的比例(65%)略高于女生(63%)。在不同教育层次的学生中,本科生和研究生频繁使用生成式AI的比例(65%、64%)较高;高职生频繁使用生成式AI的比例相对较低,为55%。大学教师中,年轻教师对新技术的接受度普遍较高。麦可思研究发现,“90后”和“80后”教师频繁使用生成式AI的比例为68%和60%,而“70后”和“60后”稍低,分别为47%和30%。不同岗位的教师在生成式AI的使用频率上也有明显差异。研究数据显示,教学科研人员频繁使用生成式AI的比例为72%,很少或从未使用的仅占5%。相比之下,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频繁使用的占比较低,分别为41%和56%。从教学科研型教师所属不同学科类别来看,农业科学领域的教师频繁使用生成式AI的比例最高(82%),其后是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频繁使用生成式AI的比例为79%、78%、63%。 超三成本科生主要使用AI写论文或作业大学生在使用生成式AI时,主要用于资料查找与整理(54%)、数据分析和可视化(54%)。翻译功能也受到学生的青睐,占比达到34%。此外,近三成大学生主要使用生成式AI写论文或作业。在不同教育层次的学生中,本科生和高职生最常使用生成式AI查找与整理资料(本科:58%,高职:50%)。而研究生对数据分析和可视化(53%)的使用率较高。使用生成式AI写论文或作业方面,本科生该比例最高(31%),其后是研究生(26%)、高职生(21%)。受访教师表示,对生成式AI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辅助个性化学习(54%)、进行学术研究(45%),以及辅助学生工作(32%)等方面。不同岗位的教师在使用生成式AI的用途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近六成(58%)教学科研人员最常使用生成式AI进行学术研究。行政管理人员、教辅人员、辅导员则更多地将生成式AI用于辅助个性化学习(53%、56%、48%)。 超六成高校师生对生成式AI感到焦虑麦可思研究发现,大多数高校师生在积极拥抱生成式AI的同时,也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数据显示,被访高校师生中超六成对生成式AI感到焦虑,其中非常焦虑的比例为14%。具体来看,教师感到非常焦虑的比例为16%。其中,教辅人员非常焦虑的比例最高(19%),其次是教学科研人员(17%)。学生感到非常焦虑的比例为13%。其中,研究生感到非常焦虑的比例最高(20%),其后是高职生和本科生,分别为13%和11%。总体来看,目前生成式AI在高校师生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容忽视。技术依赖性、学术诚信受损、隐私保护等问题都是必须认真对待的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使AI技术在教育领域产生积极影响,高校应该适时开展相关课程引导高校师生正确使用AI工具,本次受访的高校师生中,有七成高校师生表示其所在大学提供生成式AI工具相关培训或课程,这显示出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生成式AI的应用较为重视,也提示未开展相应工作的高校需抓紧推进相关工作。2024-10-304 浏览 · 0 收藏 -
部分高校撤销艺术类专业 “大洗牌”透露什么信号?
近期,国内一些高校陆续撤销了艺术相关的专业。例如中央音乐学院宣布,2025年将暂停音乐艺术管理、音乐治疗、音乐录音三个招考方向的本科阶段招生;四川大学也撤销了音乐学、表演、动画、产品设计等艺术类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撤销了音乐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为什么要撤销这些艺术类专业?羊城晚报记者进行了了解。 某些艺术专业人才供大于求事实上,今年,根据教育部官网公布,新增审批47个艺术类本科专业,新增备案182个艺术类本科专业,共新增艺术类本科专业共229个。据不完全统计,新增备案的艺术学专业共有162个,占比9.14%,次于工学、管理学、理学。部分高校选择撤销一些艺术类专业,原因何在?高校主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是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2023年,《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就业可能是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根据《麦可思-中国2018-2022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显示,近五年的红牌专业中绘画上榜5次,音乐表演上榜4次。据不完全统计,绿牌专业数字媒体艺术就业率约为94.8%,而红牌专业则面临着工作岗位相对饱和、竞争日渐激烈的现状。“艺术类专业撤销跟就业率有直接关系,比如能匹配音乐治疗专业的就业岗位很少,收入也相对有限。而在产品设计、动画和视觉设计这类方向,专业能力较为普通的毕业生所做出来的作品也很容易被AI代替。”广东省提琴学会艺术指导老师、某音乐艺术工作室主理人劳莎雯毕业于一所知名音乐专业院校,她认为:“如果就业率达不到要求,该专业存在的必要性就可能会打个问号。”“目前,播音专业就业岗位趋于饱和,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进入了其他行业。”暨南大学播音主持学生周荣说,“那些传统艺术类专业比如音乐治疗、音乐艺术管理等,市场需求更加有限,只有与数字化、互联网相关的艺术类专业就业状况会好一些。”此外,教学质量也是关键因素。“当下许多艺术类专业都存在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在艺术类专业的投入不足。此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教学设施十分落后,无法满足艺术类专业的教学需求。”某高校美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紫俞说。对此,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钟香炜教授从人才供需矛盾和学科专业优化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他表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艺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某些专业人才培养供大于求。部分艺术类专业近年也连续登上教育部就业红牌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专业的人才供大于求。因此一些高校撤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不足、人才培养质量及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包括部分艺术专业。 艺术类专业培养何去何从艺术类专业撤销,可能带来哪些影响?“对于学生而言,最直接的是报考选择的减少,可能迫使部分学生转向其他专业或跨校报考,增加了他们的选择难度和竞争压力。而且已在校读该专业的学生该怎么办?他们可能会面临着很多专业转型或升学的困惑。”周荣说。相较于往年,2024年在艺术类院校的录取中,取消了“统考合格”“校考”类别。在劳莎雯看来,报考方式和撤销专业也影响着艺术类专业。“统招与校招相比难度相对较小,竞争不如校招激烈,综合类大学取消校招只能参加统招可能会影响生源质量,部分高校可能还会出现招不满生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取消某些专业的设置可能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当专业被取消后,意味着越来越少的学生有机会学习这些专业,而这又间接减少了该领域的专业人才供给,从而进一步影响到相关行业的就业岗位数量。”钟香炜表示,高校撤销艺术类专业可能造成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考生对艺术类专业失去信心,一些有艺术追求的考生最终不敢选择艺术类专业,失去在艺术道路上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艺术类考生在选择报考专业时失去自己的判断,扎堆“热门”专业,盲目跟风使得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而一些办学质量高、特色强的专业则出现招生难现象。“社会经济的发展仍然对艺术人才有一定的需求,高校应从区域经济和产业人才需求出发,结合自身办学定位与特色、专业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及办学质量等,对艺术类专业进行合理的优化调整,而不是一窝蜂、一刀切。”钟香炜说。高校撤销某一专业将导致相关教师面临职业发展挑战,他们需要重新寻找教学岗位或转向其他专业的研究和教学。钟香炜表示,艺术类专业撤销的现象也倒逼高校找准艺术类专业的办学定位,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倒逼专业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艺术人才,不断提升艺术人才的培养质量与市场竞争力。 高校艺术类专业建设需要优化钟香炜指出,当前一些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建设仍然存在如专业定位不明确、办学特色不明显、人才培养同质化、与产业结合不紧密、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教师实践能力不够强等问题。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与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优化高校艺术类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显得尤为关键且迫切。“例如国内音乐类专业中,非专业课课时占比太高,一周内非专业课几乎占据了全部课程的三分之一。此外,专业选修课含金量较低,选修课程并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学分。”劳莎雯说,“音乐专业登台演出的机会非常重要,然而在一些高校中,除了考试之外就没有其他登台演出的机会,学校的音乐厅也不会开放给学生使用,有些高校也没有相对正规的音乐厅。”劳莎雯认为,保证高校专业课的课时数、教学质量和演出机会,是提升音乐类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钟香炜认为,找准定位与特色、推进学科交叉与科产教融合、强化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是提升音乐类人才培养的三个重要方面。“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要符合学校办学定位,要在学校特色上找特色,构建差异化的人才培养体系。”钟香炜说,“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作为师范院校的非师范类专业之一,坚持‘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办学特色,培养教育空间设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建设成效显著,2022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推进艺术类专业之间及与其他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培养跨学科、复合型艺术人才。学科产教深度融合有利于提升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与时效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钟香炜表示,“在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背景下,艺术类专业人才的数字素养尤为重要。通过开设数字素养课程及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数字素养,使学生掌握数字技术的基本能力,提升学生利用数字技术进行艺术创新与表达的能力,培养具有较高数字素养的艺术类人才。”羊城晚报记者 孙唯 实习生 张梓欣2024-10-2914 浏览 · 0 收藏 -
光明网评论员:捡垃圾财务自由的高材生,为何让人无从置喙?
光明网评论员:武楷斯,一个985毕业的法律系高材生,六年前开始以“捡垃圾和收旧物”为生,遇到了媒体大量的关注和争议。六年后,媒体报道了他的现状,“现经营旧货店”“已实现财务自由”。热度今天仍然伴随着此时的他,“985毕业男子捡垃圾实现财务自由”的话题挂在各个热榜上。但对于这个有着不小张力的话题,人们却又很难形成一种评价叙事,就仿佛既有的社会评价逻辑,根本“抓”不住他的故事。你批评他,将他带入二十多年前“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是不是辜负教育”的模板,很快就会发现很难自洽。武楷斯的旧物回收指向了一种低耗、极简、绿色的理念,个人态度已经与今天的社会趋势形成了一种共振。且他也没有放弃法律专业,一直在向别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这些,不就是高等教育要实现的效果么?你赞颂他,说他是敢于“脱下长衫的人”,又会发现他的长衫脱得太彻底了,在心态上毫不在乎知识分子那个所谓的“体面”。夏天的晚上出去捡“没喝完的奶茶”“吃剩的烧烤”;一旦在垃圾箱里捡到了吃剩的榴莲,会开心地拍出来分享。要年轻人脱下长衫的评论,本质上需要的是一种优美宏大的基调:脱下长衫、投身劳动、贡献社会、重获主流认可。而武楷斯的彻底不在乎,很难上得了这个优美宏大的台面。你想把他作为一种人生选择的案例,说明某个因会导致某个果,又会发现因果之间没有我们习惯的链条,甚至形成了传统认知上的一种错配。他似乎以倒退、自我放弃的状态开启社会生活,结果却获得了世俗意义上成功:4家旧物店、300平仓库、财务自由,甚至“成资本家了,我现在是给别人发工资的”。他的故事既不适合套成功学的模板,也不适合套“伤仲永”的模板;既不适合证明“天道酬勤”,也不适合阐述“条条大道通罗马”。上述常用的叙事模板、看人生的眼光,背后都是现代社会的一套意义模式:一个个体被一个理念激励(立大志),不断努力自我增值(吃大苦),最终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认可与成功(挣大钱、做大事、成大名)。这个意义模式是一种归纳,也许归纳得过于简单。但总的来说,背后是现代社会初期,以生产、增值、线性增长为主基调的思维。超出这个意义模式,人们就很难理解“意义”。比如,很多人不理解离开工厂、公司的“数字游民”的选择,但一旦了解了背后的盈利模式,又马上理解了;再比如,武楷斯因为喜欢、快乐、舒服“捡垃圾”时,这个选择放在高材生身上显得如此莫名其妙、甚至离经叛道,但现在,当它有了“财务自由”的结尾、显露出低耗生活的理念,它又能在“立大志”“成大名”的模式中兼容了。围绕武楷斯的讨论,是现代社会向深层演进的一面镜子。无意于弹与赞,只是想说,可见的未来,势必会有更多溢出“意义”的故事。(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2024-10-295 浏览 · 0 收藏 -
研究生评价需摆脱“唯论文”取向
在我国,高校历来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这本是件好事,但此后却慢慢演变为对研究生发表论文的硬性要求。比如,如果博士生想获得博士学位,在学期间必须根据学校和所在学科的规定,达到学术论文的发表要求,方可审议学位。目前大多数国内高校都要求文科博士生在读期间需要完成至少1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论文,有些高校还将此要求扩展至专业博士研究生层面。某些硕士研究生也被设置了论文发表门槛——部分高校要求硕士研究生必须发表1篇科学引文数据库(SCD)期刊论文,才能获得硕士学位。这不得不让人思考:研究生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的硬性毕业要求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更加合理、科学和良性的评价方式? 发表论文硬性指标不符合国际惯例在国外,英美等国的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更加多元和灵活。比如,英国高校研究生毕业和学位授予没有强制性发表期刊论文的要求。相比之下,它们更关注对学生实际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的培养,学生独立撰写原创性和创新性的学位论文,并通过毕业答辩即可顺利毕业。英国的硕士学位主要分两种——授课型硕士(PGT)和研究型硕士(PGR)。其中,授课型硕士主要有四种,即文学硕士、理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均为全日制,学制1~2年。在授课型硕士的课程中,学生每周都要参加研讨会、专题报告和讲座,评估可以通过考试、论文或项目进行。研究型硕士允许学生对自身工作和日程安排承担更多责任,在学术导师的指导下,围绕自身专业领域的论文进行学习。英国的博士学位(PhD)一般需要3~4年完成,学生必须撰写一篇6万~10万字的学位论文,并接受答辩。尽管英国高校不对研究生的学术发表作硬性规定,但每种硕士和博士学位都有自己独特的课程和学习成果要求,都需要研究生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以保证其质量。在美国,研究生毕业要求则相对个性化和灵活化。该国高校侧重于考核学生在学业和研究方面的综合表现,而非论文发表数量。美国高校对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考核更注重学生达到课程和学分要求、完成毕业论文或实践项目等,对论文发表没有强制性要求。其对博士生的学位要求一般是修完两年的高级课程,通过综合考试,并完成一篇原创性的高质量学位论文。美国一、二年级的博士生通过课程学习本学科领域的高级知识,并在博士三年级通过综合考试。博士第四年和第五年,学生继续进行研究、写作,并接受论文答辩。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的学生通常被认为是“准博士”,这表明其已经完成了除论文外的所有博士课程,并成为博士学位候选人。美国博士的学位论文是一项涉及跨学科研究和分析的实质性学术著作,代表了对知识的原创性贡献。在多数情况下,论文采用专著长度的手稿形式。 研究生教育应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相比英美等国,我国研究生毕业,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毕业时,必须要在规定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篇或多篇论文,才能进行毕业论文答辩。这使得研究生毕业难度大大提升,并致使部分研究生因未在规定期刊上发表论文,无法顺利获得学历和学位证书,甚至陷入焦虑和不安之中。这种单一评价方式不符合我国多元化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利于研究生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高校应构建一个多元评价体系,从“唯论文”到“全面素质评价”。首先,用多元评价取代单一的论文评价。除发表期刊论文外,研究生的其他学术成果和科研经历也应是评价其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高质量的学位论文、科研奖励、参与编写公开出版的著作、完成艺术作品、授权发明专利、参与编写行业标准等,这些成果也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研究能力。此外,参与重要科研项目,以及创新创业竞赛获奖等科研经历也是学生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的表现,均可作为研究生申请学位的学术成果。其次,建立分类型的研究生评价体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学科发展后备人才,重在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原创精神和理论研究能力;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行业、产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重在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问题解决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此外,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研究生的研究基础、知识和能力有很大差别,因此要求高校对于不同类型、层次的研究生制定有针对性、专门化的评价标准和成果要求,设立一定的弹性空间和控制条件,促进学生多元化、特色化、个性化的成长与发展。例如,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评价应以学术论文、科研项目为主,重点培养其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重在对其实践过程及成果的质量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如对其专题研究类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方案设计、项目管理、产品设计、文学艺术作品等进行评价,建立行业、产业专家参与的评价体系。再次,建立分层次的研究生评价体系。如果说对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尚可理解,那么在2023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30.2万人、毕业生破百万的背景下,对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作强制性要求则显得有点不合情理。高校应取消相关硬性规定,即使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也不例外。当然,如果学生想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导师可以鼓励其多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对于其他旨在就业的硕士研究生,高校应着重培养他们面向就业的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最后,建立分学科的研究生评价体系。不同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方式不同,高校应根据学科特点,合理制定本学科研究生毕业和学位授予标准。例如,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侧重培养研究生的学术思辨和论文写作能力,学生需进行大量的学术阅读和写作训练,研究成果以论文、著作或其他书面作品为主。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科更注重研究生的原创性研究和实验室工作。在研究成果上,自然科学类强调实验过程及结果和数据分析,工程类强调亲自参与工程实践项目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如参与重要课题、专利申请等。这要求高校建立分学科的研究生评价体系,考虑不同研究生的学科背景,而非通过发表期刊论文这种唯一的学术成果形式进行评价。综上,我国应全面改革研究生评价制度,破除“唯论文”的单一评价取向,建立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分类型、分层次、分学科进行评价,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科学的评价制度,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全面性,从而客观、全面地评价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的研究型和实践型人才,以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作者单位:江南大学教育学院)2024-10-289 浏览 · 0 收藏
-
湖南实施“双一流”建设计划,7个学科予以优先支持
11月15日,湖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湖南省高等院校布局优化实施方案》《湖南省高等院校学科专业优化实施方案》(简称《两优方案》),将实施“五个一批”“五个计划”的重点任务,全面提升高等院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根据《湖南省高等院校布局优化实施方案》,“五个一批”指“整合资源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整合优化一批同质化高等院校、整合优化一批师范类高等院校、整合优化一批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资源、整合优化一批独立学院资源”。《湖南省高等院校学科专业优化实施方案》提出,实施“五个计划”的重点任务,具体为“双一流”与“双高”建设计划、支撑主导产业学科(专业群)建设计划、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发展计划、学科专业限制停招撤销计划、学科专业内涵重塑计划。实施“双一流”与“双高”建设计划,着力加强世界一流培育学科建设,从中遴选临床医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园艺学、交通运输工程等7个学科予以优先支持和重点保障。同时,着力建设一批国家级高水平高职专业群。遴选15所左右高职院校进行重点支持,着力提高湖南主导产业发展支撑能力、技术创新水平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实施支撑主导产业学科(专业群)建设计划,在本科高校建设150个左右优势学科,在高职院校建设20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支持引导其他学校同类学科专业资源向优势学科、高水平专业群聚集。实施学科专业限制停招撤销计划,限制一批学科专业布点,对英语、法学、汉语言文学等全省布点超过30个的本科专业,医卫类、教育类中的国家控制布点本科专业和艺术类本科专业,以及全省布点超过30个、在校生规模排前15的高职专业,原则上不再新设并逐年调减招生规模;停招撤销一批学科专业点,对在校生人数全省排名前60位且就业率全省排名后60位的本科专业,以及毕业就业率低于60%且本省就业率低于50%的高职专业,除特殊专业外,调减招生规模、停招直至撤销。(文/张璐)2024-11-196 浏览 · 0 收藏 -
扩招成趋势,授权点持续增加,研究生培养如何量质齐升
10月,教育部印发《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为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此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拟新增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近年来,为了让更多学生接受高层次教育、培养出满足国家需求的高质量人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基于此,如何通过优化培养方案、改革培养模式实现研究生教育的量质齐升,已经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议题之一。 研究生扩招成为趋势“研究生扩招已持续多年。”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副教授武婷婷表示,研究生扩招是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为本科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如今,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招生数量均有明显提升。例如,中国海洋大学计划在2025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比2024年增加了约100人;湖北工业大学计划招收2025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比2024年增加100人;江西农业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预计为1600至1700人,而2024年的招生人数为1508人。除了扩大招生规模外,为了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和学科设置、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升研究生招生质量,包括高校在内的研究生培养单位还新增了不少硕博士学位授权点。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此轮新增的硕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了各个层次的高校。从地区来看,高校更倾向于新增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专业学位点;从学科领域看,新增的硕博士点主要集中在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学科领域,如新能源、新材料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新增学位授权点不仅提升了高校的教育层次,也是研究生教育与市场进一步对接的必要举措。特别是专业学位的增加,强化了教育与市场的联系,使得接受专业教育的人才能够更顺利地进入相关行业和企业。教育部-清华大学教育战略决策与国家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李立国指出,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能够反映一个国家高层次教育的发展状况。无论是研究生招生数量、学位结构还是学制的调整,其根本目的都在于提升研究生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完善培养结构是关键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也引发了公众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注。储朝晖认为,这从侧面反映出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科研能力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这是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的重要特征。为了切实培养并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与能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李立国说。李立国举例,如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来说,当前研究生培养单位亟待构建一套以职业胜任力为核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这一体系应整合校内与社会资源,有效融合理论与实践,并体现研究生课程的独特性,避免研究生课程成为本科课程的简单复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沦为学术学位课程的翻版。此外,研究生培养单位还需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强研究生实习实训,满足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不同学习阶段研究生的实践需求。在毕业论文环节,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加强对研究生的论文指导,引导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创新的转变。“我国虽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且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但研究生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经济发展之间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李立国表示,除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外,完善研究生培养结构同样关键,这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合理规划和调整学科设置。他建议,面向国家需求,重点扩大基础学科博士研究生以及工程类硕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提高理工农医类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同时,需聚焦关键产业,引导相关学科专业调整招生计划,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占比。储朝晖认为:“我们不应该将研究生教育仅仅视为专业教育和知识传授,而应将其与学生的个人成长相结合。通过精心设计培养环节、实施导师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将研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优势潜能、个性特长以及人生规划相融合,助力他们充分展现并发挥自身长处,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市场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要让研究生学位保持“含金量”,除了需要相关部门进行顶层规划以及研究生培养单位不断优化培养举措外,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也非常重要。储朝晖表示,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除了接受学科教育,也应结合社会实际需求主动思考自己的优势所在。只有将这两者相结合,才能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确保自己获得的学位在未来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是研究生教育中需要着重引导的一项工作,同时也是学生需要自主探索和努力的方向。”储朝晖说。(原标题: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位授权点持续增加——研究生培养有量更要保质)2024-11-181 浏览 · 0 收藏 -
未来工程教育:人工智能将转变传统师生关系
“未来将是一个更加开放的超连接世界,未来工程教育必须有新的思维、新的理解和新的创新。”在近日举办的2024国际工程大会上,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理事、东北大学原校长赵继强调,跨学科协同网络和合作方式的扁平化将有可能消除某些工程领域的学科专业划分,工程教育将更加注重知识的创作、共享和合作。赵继表示,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设备和工具,工程教育将突破封闭的校园空间,形成开放式、泛在化的教育时空情境,向更广域的外部空间、数字空间、虚拟空间和混合空间延伸。与此同时,工程教育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将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通过人机交互和赋能,打造深度学习和协同创新新模式。在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未来工程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还要面对技术快速迭代、跨学科能力等一系列复杂的新兴挑战。本次大会聚焦“工程可持续未来更美好”主题,多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未来工程教育,以及如何全力推动全球工程科技创新与合作。 破解工程教育“滞后性”目前,中国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体系,每年工科毕业生总量超过150万,拥有工程师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达到1156万。赵继回顾了中国工程教育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他指出,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与全球制造业的增加值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关系。“在过去的40年间,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82年不到5%增长到2022年超过60%,这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赵继强调,这一过程中,中国不仅扩大了教育规模,还注重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与此同时,在工程教育领域,学生数量的变化也呈现出类似的规律。赵继展示了过去十余年间本科生和研究生数量的趋势图,表明接受工程教育的学生比例依然很高。“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工程教育的学生数量在过去十年间显著增长,反映了社会对工程人才的强烈需求。”但是,产业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滞后”的矛盾不容忽视,涉及课程内容、跨学科能力、国际视野、实践机会、认证标准、师资力量和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认为,工程教育应当着力破解以下三大难题:一是针对工程教育相对科技发展存在滞后性,破解面向未来的难题;二是针对工程教育相对产业发展存在封闭性,破解交叉融合的难题;三是针对工程教育相对服务国家战略响应慢问题,破解战略支撑的难题。 重塑人才培养模式赵继认为,中国工程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在于高校内部的持续改进机制和教师的自我更新机制。“很多高校在产学合作方面作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但还需进一步培养工程背景的教师,并及时将科技前沿转化特别是工程技术的前沿转化为教学内容。转化工作任务非常重,因此工程教育不仅要和先进的科技相契合,而且也要和先进的产业发展变革相契合。”赵继说。金东寒以天津大学机械学院为例,阐述了新工科改革探索的实践。“我们在大学一年级至大学四年级设置了命题、自主、综合、工程跨越四个年级的四类项目,这些项目融合了原有的12门课程,以智能机器人的设计、制造和控制为主线,贯穿课程始终,进阶提升学生的能力。”金东寒举例说,第四个阶段的毕业设计项目是企业的真实工程问题,企业出题目、出资金、双方共同出导师,学生们真题真做,培养他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评价方面,课程在四十个具体环节中设置了七次过程性评价,考察需求分析、产品设计、产品制作等多要素,同时结合口头表达评价、实物展示及总结报告进行综合评分,“通过对学生知识培养及综合能力分别评价,量化检验项目制课程的教学效果。”金东寒说。赵继对未来工程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展望。首先,依托生成式人工智能、云计算、开源技术等,重塑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新形态和人才培养新模式,“智能化技术将在更广的范围内变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例如在机械工程和制造工程领域,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将成为新的教学方法。”同时,赵继表示,未来工程教育强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教育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增强与艺术、人文等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传统的专业界线将变得模糊,“多类型的人才培养规格、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多渠道汇聚资源、多元化的质量评价,将成为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推动工程教育国际互认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间的工程合作愈发频繁,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有利于消除国家间工程教育标准上的差异。为此,国际工程界形成了三大教育协议,《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都柏林协议》,实现了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2016年6月,中国科协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金东寒认为,当前各国工程教育体系、工程师能力评价、工程师资质认证、工程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人员、服务等要素往来的隐性壁垒,参与全球治理迫切需要更多具备数字化思维、解决复杂技术难题能力、通晓国际规则与标准的人才。他提到,要推动全体系共建,探索建立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工程教育认证框架,推动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及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对接,助力“一带一路”国家工程界和教育界开放信任合作。赵继认为,要加强国际大学间的深度合作和全面交流,包括学生交换、教师交流、课程分享、项目设立、科研合作、资源利用、学分互认、标准实质等效的认可等,“中国正以开放的姿态,推动高校与国际间高校的实质性开放合作,提升工程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泛美洲工程师协会联盟主席阿里代·埃雷拉表示,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创新设计解决方案,以颠覆过去想象的方式加速工程行业进步。“但此转变需要思想交流和数据共享,我们也迫切需要开发相应的基础设施和资源。本次大会让我们谨记,工程的力量不在于孤立的工程师个人或者组织,而在于以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为代表的全球网络集体力量。”阿里代说。2024-11-156 浏览 · 0 收藏 -
当一个浙大蚕学博士生终于毕业
读博6年中,最让郝志华煎熬的是第三年和第六年。来到浙江大学的第三年,也就是2020年,10月份就要同时进行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而他的课题在当年5月份尚未确定下来。课题之所以迟迟未定,是因为导师放手让他自由探索,而他一直未能找到跟导师意见一致的课题。现在回头看,他认为是自己把很多时间浪费掉了,而导师对他期望过高。科研没进展,他的眼睛还有了视网膜黄斑出血的症状,基本上每个月都要去一次医院。有很长一段时间,他是在“实验室—食堂—宿舍—医院”的四点一线中度过的。到博三,病情终于稳定下来,面对中期考核这条生死线,他决定降低原来的预期,跟随师姐的课题。他终于进入了真正科研者的状态,每天疯狂查文献学习新知识,来不及做分子生物学的实验,就先去做生物信息学实验,那样可以在短时间获得比较多的实验数据,以满足中期考核要求。课题确定后,他的研究仍然不是一帆风顺。蚕的基因敲除很有效,不幸的是,超过2万条特殊的蚕宝宝在成年前就全部死掉了,直接导致之前的基因敲除成了无用功。这一打击无疑是致命的。作为蚕学本科出身的郝志华只能绝地求生,他查遍资料,最终在博士生答辩前半年才确定蚕病原因。在博士论文的结尾,郝志华用了一张“DOBBY IS FREE”的表情包,他就像电影《哈利·波特》中的精灵奴隶角色多比一样,终于自由了。事实上,在郝志华的讲述中,他的被延毕的6年博士生生涯并没有那么悲情。挫折只是插曲,他到处出击、四处尝试的状态才是基调。今年5月,这个想法颇多的年轻人找到了一份梦想中的工作,他将在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泉水领衔的深圳零一学院从事创新教育工作。2024年,郝志华终于博士毕业了。“蚕宝” 在华南农业大学蚕学专业就读期间,郝志华很愿意把“蚕”作为自己的一个标签。他的一个朋友一直称呼他“蚕宝”,甚至在很多场合直接称呼他“蚕”。对于这个在山东、河南成长的北方男孩来说,进入这个专业纯属机缘巧合。他的高中是在濮阳市一所重点中学就读的,2014年的高考也是他发挥最理想的一次考试。第一志愿落榜后,他补录到了华南农业大学,报了蚕学、种子工程、森林保护和动物药学这几个专业。为什么会选蚕学?其实郝志华对这个专业不甚了解。当年报志愿期间,在百度贴吧有个河南考生问蚕学专业怎么样,他看到有人回复说这个专业不错,小班教学,就业也容易。“读书不就是为了上班嘛!”带着这个朴素的想法,郝志华就把蚕学作为了补录的第一志愿。后来他发现,在百度贴吧发帖的就是高中隔壁班的女生,他们又成了大学的同班同学。蚕学是一个小众专业。他们这一届蚕学学生算多的,入学时有20多个,但毕业照上只有19个,其他人转走了,毕竟很多人是调剂而来的。在一个拥有十几位老师和十几个学生的专业就读,郝志华深深感受到了被宠爱,而这种感受让他后来在研究生阶段一度不能适应。当班主任助理的时候,很多新生跑来向他咨询,“想转专业,但不知道转到哪个专业,怎么办?”他是新生的时候也反复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但没有找到足够的转专业理由。就算他喜欢生物技术,而蚕学的学习方向同样是生物技术——科学家在研究如何用生物技术改造家蚕、提升蚕丝的品质,以拓展蚕丝的应用范围。他很快发现,相对于传统生物技术专业所学,蚕是一个很好的抓手,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不是完全的DNA、RNA和蛋白质这些肉眼不可见的事物,“所以我就决定留下来”。郝志华渐渐“上道了”。他本来就对富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事物感兴趣,初中和高中还当过历史课代表,这个自1952年就在华南农业大学诞生的专业,刚好符合他对文理农交叉的想象。大学第一年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时,他就是把蚕作为自己的标签去做宣讲;2015年学校拍招生宣传片的时候,导演联系他来做这个名为《传承》宣传片的出镜新生。郝志华在华南农业大学2015年招生宣传片中出镜。即使到了研究生阶段,他还做了很多蚕学实践。他曾带着浙大的学生做了广东、广西和河南的养蚕产业调查,还参与了一份研究生报考参考书的编撰,负责蚕学专业的介绍。本科毕业后,他的一些同学去了广东省丝纺集团,在相对稳定的国企工作。至于他的那个女高中校友,后来考上了本校的动物医学研究生,如今在一家医药公司工作。经历了“有点野蛮生长”的本科4年,自认为能动性比较强的郝志华拿到了保研资格。他有两个选择,或去复旦做传统生物技术的研究,或去浙大做蚕学生物技术研究。本来他有意去复旦,然而造化弄人,两个学校面试是同一天,只能二选一。权衡成功概率之后,他来到了浙大动物科学学院。2017年暑假实习摘蚕茧。养蚕人 郝志华万万没想到,作为一个蚕学科班生,竟然在读博之路上差点栽在了养蚕这件小事上。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正是跟随师姐研究而来,是有关家蚕体内一种重要蛋白质的研究,需要用基因敲除的方法鉴定其功能。这是一种相对稳妥的选择,有了研究基础就容易推进。然而现实是骨感的。基因敲除后,蚕的突变体未到成年就死掉了。那是一个工作量巨大的课题。因为郝志华做了11个基因的敲除,每个基因都要注射约500个蚕卵,算下来就要完成5000多次注射。完成一轮注射需要他和导师聚精会神苦干3个小时。他负责把刚刚完成受精的蚕卵一个一个放置在载玻片上,导师则亲自动手,把含有基因敲除体系的质粒注射到蚕卵中。那是一种精细度要求极高的操作。蚕卵跟蚂蚁一样小,导师就是这么用注射器在蚕卵上一一注射的,甚至到了大年三十,他俩还在加班。然而这样的操作反复重复了四五次,结果仍然是失败。蚕没有成年,就无法验证基因敲除后蚕的功能表现。导师都累了,他让郝志华再度换了课题,要不然就没法毕业了。这时候已经进入了郝志华的博士生第四年。读博的挫折看似没有穷尽。郝志华在博四和博五做了另外一个课题,然而一样不顺利,跟导师商量后,他又切回最初的课题。这时候已经即将进入博士生第六年,他决定延毕一年。郝志华必须破釜沉舟了,他发现,出现蚕病问题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实验室其他成员培养的突变体也无法成活。这是关系所有人毕业与否的事情。他把大学时期的蚕病学教材都翻出来了,决心彻底解决问题。反复研究后,他最终将消毒预防作为突破口。他们的实验室平时都用石灰来消毒,因为养蚕的器皿需要保持干燥,这样能避免病菌繁殖,但是一旦消毒不彻底,就会有感染的可能。郝志华推测,由于实验楼没有单独的养蚕房,这就可能导致环境中病菌会蔓延到养蚕器皿中来。他注意到,幼蚕在感染病菌后不发病,直到快要成年才会发病死掉,于是,他从蚕宝宝刚孵化开始就把消毒的工作做足。本来蚕的喂养是实验室雇人来做的,郝志华不放心,亲自喂养,一天两次,每次都要2个小时。2023年11月27日,这时候距离他的毕业答辩只有半年了,突变体蚕的喂养成功了!当天,郝志华激动之余发了个朋友圈,“终于!我最难养的这个突变体终于终于终于有纯合了,虽然他(它)一天就死了!但是没关系,说明我的福气来了!再来一次!”纯合突变体的成功,意味着蚕的基因敲除圆满成功。后来,他在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写下了一句发自内心的话:“感谢所有蚕宝宝们为本课题的牺牲,你们尽力了!”接下来,当他在组里把这件事向大家汇报之后,其他同学的养蚕大业也纷纷成功了。云开雾散,郝志华很是沾沾自喜,“原来自己脑子还是够用的”。博士答辩的时候,有评委指出了问题——工作量不小,但感觉不够过瘾、“刚刚把我的胃口提起来就没了”。郝志华自认干得不少,但博四、博五的工作因为与课题不太相关,就没有写到论文中来。他只好回答:“时间原因来不及做了,再做的话还得再延毕一年。”“天纵之才” 郝志华在博三的时候就盯上了深圳零一学院,那是一家创建于2021年的初创教育机构。当时正读博二的郝志华还在“浑浑噩噩”度日,浙江大学推出了一个研究生教学能力提升班,周期为一个学年,他就报名了。他本来的规划是博士毕业去做博士后,找一个学术界的工作,因此参加教学能力提升班也是为将来当大学教师做铺垫。不想那是一个针对中小学教育的培训班,大部分报名者就是奔着这个目标去的。后来有3个学员去了深圳做中学教师,其中有一个博士和两个硕士。他们学了教育技术学。授课教师刚讲完未来是线上教育的天下,疫情就来了,几乎所有学校的授课全部改成了线上教育,这让郝志华对未来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浓厚兴趣。提升班上,浙大教育学院一位副教授告诉他:“你挺有人格魅力的,以后当老师的话,你的课堂应该不会太无聊。”在接触一些创新教育后,他开始认真考虑把教育作为事业追求了。疫情之后他准备去考教师资格证。这时候他注意到了零一学院,参加活动的有中学生,也有大学生,“有点好玩,国内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一种教育模式”,那里支持学生的异想天开,教师的科研氛围更自由。他们会做什么呢?比如一位教授利用建模软件建立人胃模型,再用硅胶、各种探测器、偏心轮和滚轴制作了一个模拟人体消化的系统。当把食物放进去之后,硅胶胃在外部动力下进行蠕动,人们可以看到食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是如何进行消化的。零一学院常年招聘有生物科研背景、熟悉研究性学习模式的人才。郝志华很兴奋:“好像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样。”他自认为有些“天纵之才”,而不仅仅是能解决蚕病问题。有学者来做讲座,他总能提出让人眼前一亮的问题。一位复旦教授介绍蜘蛛丝的研究,称蜘蛛丝理论上可以作为航母的牵引,郝志华马上提出:鉴于摩擦会发热,作为蛋白质,蜘蛛丝在牵引过程中能承受得住这种热吗?导师觉得他的头脑不错,在邀请学者来作报告的时候都会叮嘱他多多提问。他还会给实验室其他人提供智力支持。一个师妹要检测一个特定基因敲除后对蚕翅中某种物质生成的影响,但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郝志华告诉她,不必执着于测单位蛋白质中这种物质含量的变化,可以试试比较单位重量蚕翅中该物质的变化,毕竟这种物质是影响蚕的整体代谢的。师妹一试,果然见效。他把零一学院当作了自己最优先的求职目标,如果不被录取,就继续去养蚕。他要集中精力干教育。他去参加了浙大的讲课比赛,以及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主办的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他还带小学生进行过项目式学习(PBL)。2022年疫情期间,郝志华在进行小学生的PBL社区教育线上授课。当确定自己能毕业后,他就把上述这些写进简历上投了出去。在他看来,这基本上是为零一学院的岗位量身定做的一份简历,“没有缺陷可言”。简历投出一个星期之后,招聘主管就联系到了郝志华,并且表现出了对他的欣赏。其实郝志华一直有些忐忑,他不知道人家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感觉那个岗位想招的是至少副教授级别的人。但是他又想:副教授都有编制,工作稳定,为什么要跳槽来零一学院?他的直觉是对的。后来在面试的时候,郑泉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的简历还可以,不过最大的缺点是没有工作经验。”郝志华当时愣了一下,只好坦承:“我是应届生,确实没有什么工作经验。”他在心里面暗暗吐槽:应届生肯定没有工作经验啊,这不是很正常、很合理的吗?郑泉水的第二个问题是,“相较于人大附中的老师,你有什么优势?”郝志华还是有点蒙。后来他想明白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自己出现在这里应聘就是最好的答案,就说明自己是合适的,“因为这里就是我想来的地方”。然而纠结的是他的导师。导师舍不得他离开浙大,毕竟像郝志华这样自己带出来的想法多多的学生不好找。导师最近还推给他一些如浙江省农科院之类的招聘信息,希望他能回到学术界继续蚕学研究。郝志华暂时不想回头了。*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2024-11-122 浏览 · 0 收藏 -
90后博士发表重磅研究:“做科研不要怕问问题,无知才是常态”
有多少人会害怕开组会?又有多少人很怕导师在组会上一个劲地问你问题?90后博士王晓洁就曾怕过。她读博时的导师姚志国是一位科研态度非常严谨的科学家,经常在组会上问许多个“为什么”。这也反向推动王晓洁在每次开组会前都做好充分准备,预判导师可能会问到的问题,并准备好答案。慢慢地,她锻炼出独立思考、思辨以及动手能力。“作为科研人员,不光是不怕被问问题,更要敢于去提出问题。这是一种很重要的交流方式。我在刚涉足科研领域的时候很害怕自己回答不上问题、显得很无知。但随着科研经历的深入,我发现无知才是常态。”这样的心态一直伴随着王晓洁的学术生涯,并助她累结硕果。目前在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做博士后的她,在宇宙线物理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重磅突破——首次观测到我们银河系内的微类星体V4641 Sgr发射超高能伽马射线。近日,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首次发现,宇宙射线研究迎新突破 能取得如此惊人的发现,源于一场机缘巧合。王晓洁所在研究团队通过高海拔水切伦科夫伽马射线观测站(HAWC)对视场内的天体进行了巡天观测——就像是给天体拍照片,由此形成了HAWC的“天图”。当王晓洁在“天图”里巡视这些照片时,敏锐且细致的她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区域。经过一番调查,她发现几乎没人关注到这个区域。现有的伽马射线观测里也没有包括源,所以这是一个全新的源。她意识到,从这里切入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宇宙中存在一些类星体。它们是宇宙中的活动星系核,中心存在“非常致命”的黑洞。当黑洞吞噬物质时,会释放出巨大能量,而这些类星体会发射很强的喷流,喷流中存在粒子加速现象。但实际上,类星体很难被观测,因为它们距离地球非常遥远。“但微类星体就在银河系内。作为一个微小的版本,微类星体其实与类星体有很多的相似性,所以我们就可以通过微类星体进一步研究类星体喷流粒子加速等现象。”王晓洁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长久以来,科学家认为微类星体可能会将粒子加速到比较高的能量。这方面的理论已经存在,但观测上还比较贫乏。其中最大的难点就在于银河系内的微类星体并不多,还不到20个。本身数量就少,而能够发射伽马射线的就更稀少了。“在我们这项工作之前,仅在微类星体SS433发现大尺度喷流现象。它被观测到的最高能量也只有25万亿电子伏特,大概是我们现在观测到的能量的八分之一。”王晓洁说。“现在,我们观测到了第一个能发射高达200万亿电子伏特量级水平的天体,就可以触发一些其他的观测,说不定将来会观测到更多。”王晓洁表示。这是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大事件。此前研究普遍认为,只有银河系内的超新星遗迹、脉冲星风云、恒星形成区,或河外星系中非常遥远的活动星系核才能产生如此高能的射线。而这次发现的微类星体V4641 Sgr,仅距地球约2万光年,其喷流加速的粒子产生的高能伽马射线,让天文学家能够几乎不受磁场干扰地研究宇宙星系的演化过程。兴趣源于儿时,明确学术道路 对星辰的兴趣、对宇宙的向往,可以追溯到王晓洁的童年时期。在老家山东聊城,彼时光污染较少,抬头便可清晰地看到银河。“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抬头仰望星空。尤其是夏天,比较闷热,我们就躺在院子里,一边看着星星眨眼睛,一边听大人讲一些与之相关的神话故事。”王晓洁回忆道。苍穹中的未知,对于年幼的王晓洁来说,完全是另外一个极为陌生的世界,充满玄幻与神秘。她觉得自己无比渺小。也是从那时起,一粒科研的种子悄无声息地埋下了。后来,王晓洁考上了云南大学。那时还没有天文专业,王晓洁选择了物理,因为她了解到天文和物理之间的关系很紧密。对现代天文学来说,物理非常重要,天文领域许多现象都要在物理基础上来解释。就在本科最后一年,王晓洁有幸接触到了“拉索”项目(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随着对该项目更深入地接触,她才开启真正意义上的科研,从此结下了与宇宙线研究的不解之缘。在直博保研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后,她感受到了更浓烈的科研氛围。几年的读博时间里,王晓洁都是过着宿舍、办公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简单生活。她很长时间都待在实验室或办公室里,慢慢有了一点科研人员的样子。她在读博期间的研究课题是如何优化探测器的重建和触发。宇宙线粒子无时无刻不在轰击探测器。如果阈值设置过低,就会有大量的无效背景信号,将本身就少得可怜的伽马信号湮没。相反,阈值设置过高也会影响收集的伽马射线数量,从而影响后续的统计分析。这是一件复杂且重要的工作。“有时候,也会遇到瓶颈。好在我读博时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我们会相约去操场散步、逛街、运动来缓解科研压力,心情不好的时候一起冲着旷野大喊。”王晓洁说。尽管如此,王晓洁对科研的热情从未退却。博士毕业后,为了继续在这个领域深耕,她留在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跟着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曹臻学到了更多。她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进行思想碰撞,也明确了今后继续走学术这条路。越过山丘,遇见最好的自己 在逐梦星辰大海的征程中,王晓洁展露自信与坚毅。王晓洁的父亲是一位初中地理教师,母亲对未知充满兴趣。在父母的熏陶下,王晓洁从小就对知识充满了强烈的探索欲。父母工作很忙,无法经常陪伴在身边,她便养成了“找一本书,找一个角落,开启安静阅读模式”的习惯。“看书能助我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到现在我依然还保留着这个习惯。从读研开始,我把这个习惯转移到大量阅读文献上。得益于此,我在加入‘拉索’项目,以及后来到美国做博士后时,都顺利适应,上手得很快。”王晓洁说。当谈到为什么喜欢科研时,王晓洁表示:“科研对我最大的吸引力就是未知。在探索的过程中,当找到某一部分的答案时,我很享受那种解题的快感。我也很喜欢在一个宏大的课题里,一步一步慢慢向终点迈进的感觉。”国外的科研环境也很“卷”。这篇Nature文章的发表并没有让王晓洁感到轻松快意。她的手上又堆满了活儿。除了三篇文章已在合作组内部审核外,有一篇文章刚开始动笔,另外还有一篇分析没有完成。她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也期望有更多产出。和在国内相比,远在异国他乡时常感觉孤独,这也是许多留学生的共同感受。王晓洁现在生活工作的城市既偏远又很小,冬天非常漫长。她依旧过着“三点一线”的单调日子。不过,“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因为热爱,让她的科研搬砖之路并不寂寥。现在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但是王晓洁仍然觉得自己的努力还远远不够。“未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还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争取能够解开更多的宇宙奥秘。”王晓洁说,“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科研,因为它让我遇见了最好的自己。”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995-92024-11-074 浏览 · 0 收藏 -
论文“撞车”后他们没放弃,背水一战登顶Cell
11月4日,随着“水稻独脚金内酯感知的调控机制”这一研究成果登上顶尖科学期刊《细胞》(Cell),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青年研究员王冰和博士后胡庆亮终于给这项长跑了7年的研究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其间,一次意料之外的“论文撞车”险些让他们的研究付诸东流,但两人没有退缩,“背水一战”继续完成论文。他们的坚持最终获得了国际审稿人的高度评价:“实验精妙、数据扎实、结果新颖,解决了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信号感受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争议。”王冰和胡庆亮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团队的成员。谈起这一创新背后的驱动力,论文通讯作者王冰直言:“李老师常说,‘要做最好的、最前沿的科学研究,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把开展引领性的科研工作作为目标,遇到问题就不能先想着逃避。” 遗传发育所供图一个很多人不愿意碰的难题 植物如何调控生长发育?它们如何适应环境变化?这是《科学》杂志列出的125个人类未知的重大科学问题。水稻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影响其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分子机制是植物学家的研究重点。独脚金内酯就是其中一个“明星”分子。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的拉丁文词根“striga”意为“类似于吸血鬼的老巫婆”,由此命名的植物独脚金是一类会造成作物干枯死亡的寄生植物。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家先后在棉花、高粱、玉米等作物中分离鉴定出具有诱导独脚金种子萌发活性的小分子,即独脚金内酯。2008年,科学家发现独脚金内酯还有另一个重要功能——调控水稻等高等植物分枝(或分蘖)。这使其成为植物学家研究的“新宠”。水稻产量与分蘖数息息相关,独脚金内酯不仅会抑制水稻分蘖的生长,还会影响水稻对氮、磷等外界环境的响应。过去15年,科学家逐步发现独脚金内酯信号的转导机制——其受体水解酶D14及其同源蛋白,会与D3、D53蛋白相互作用,形成D53-D14-SCFD3蛋白复合体,激活信号的转导。然而,独脚金内酯究竟如何被植物细胞感知?其受体如何被激活和终止?如何影响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科学家对这一前沿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这个激素很特殊,它在植物体内含量很低,但作用特别大,植物进化出很多的机制去调控它,要把它的控制机制研究透彻工作量很大。”王冰说,“这是个很多人都不愿意碰的难题,但我们想试一试。”王冰在2004年加入李家洋团队攻读研究生,2011毕业后留所工作,她见证了李家洋团队在独脚金内酯合成和信号转导研究方面的重要突破。例如,2013年阐明水稻独脚金内酯信号通路的抑制因子D53,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并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0年,她本人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的一项研究则揭示了独脚金内酯调控分枝发育、叶片形状以及花青素积累的分子机制,同样发表于《自然》。2014年,胡庆亮加入李家洋实验室攻读研究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产生兴趣。到了2020年,他已经在这一领域先后发表两篇论文,足够拿到博士学位了。但为了与王冰一起摸清独脚金内酯的调控机制,他决定延期毕业。“我们实验室的博士生基本上毕业时都会讲一个完整、系统的故事,我也想给自己的博士生阶段一个完美的结局。”论文第一作者胡庆亮笑言。2021年,研究进行到第四年,胡庆亮和王冰终于完成了论文。然而,次年,他们准备投稿的时候,一个意外却让他们的论文搁浅了。 王冰在做实验。遗传发育所供图一波三折拨开迷雾 “意外”来自另一个团队的“撞车”。彼时,美国一个团队在《自然-植物学》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对独脚金内酯信号启动机制的模型与王冰和胡庆亮的模型是矛盾的。究竟哪个模型是正确的?已经完成的研究会“白做”吗?问题当前,王冰没有气馁,她和胡庆亮决定“背水一战”,将生物化学、结构学和遗传学等各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对模型进行检验。为了得出系统、准确的结论,他们重新分析了受体蛋白D14的165个保守氨基酸位点,以全面评估影响复合体形成以及信号转导的重要位点和机制;对生化实验中做出的二十幅D53、D14蛋白图都做了三次重复性验证并开展量化和统计分析;在标准试验田里种了近百种遗传材料,严格控制条件进行表型观察。回忆起研究过程中的磨难和波折,胡庆亮坦言:“中间也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但王老师总会给我‘打鸡血’,跟我说最前沿的研究虽然难做,但很重要,如果不坚持下去就太可惜了。”检验结果表明,他们最初的模型是站得住脚的。他们将研究工作投稿《细胞》学术期刊,得到三位审稿人的充分肯定,认为该研究解决了独脚金内酯信号感受中不同模型之间的争议点,为独脚金内酯信号感受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因为内容十分充实,其中一位审稿人甚至建议“把文章拆成两篇发表”。“我们的研究相当于把控制这种植物激素的信号通路打通了。”王冰解释说,“简单地说,D3首先促使D53泛素化和降解来启动信号转导,随后促使D14发生泛素化和降解来终止信号感受。这就构成了植物细胞中信号传导的一对‘油门’和‘刹车’,能够调控独脚金内酯信号感受的持续时间和信号强度。”在这项研究中,他们还发现了一个独脚金内酯在植物体内尚未报道的新机制:D14的泛素化和蛋白降解依赖于其自身与D3的直接相互作用,并且需要其自身通过N端的无序结构域(NTD)与26S蛋白酶体直接相互作用。十分重要的是,D14的NTD结构域可以被磷酸化修饰,抑制其自身的泛素化修饰和蛋白降解,进而调控水稻的分蘖发育。遗传分析进一步证明了D14在NTD结构域的磷酸化是低氮信号调控水稻分蘖的重要机制。定点突变D14的磷酸化位点可以减弱其对氮素的响应,显著提高水稻在低氮和中氮条件下的分蘖数目。作为论文的指导者,李家洋对《中国科学报》说:“低氮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出口。其实农民都知道,如果肥料比较多,特别是氮肥比较充分,水稻分蘖就会特别多。相反条件下,分蘖就会减少。这项研究说明,D14是氮肥调控分蘖发育的核心蛋白,通过改变D14的磷酸化状态能够实现降低氮肥投入而不减少分蘖,对作物株型的精准改良以及减肥增产水稻新品种的分子设计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王冰、李家洋(中)、胡庆亮在查看实验记录。冯丽妃摄高温熔炉才能锻“好钢” 这项研究过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研究团队最初发现的D14的NTD结构域很新颖,其磷酸化调控和蛋白降解现象无法用已有机制解释,有团队成员建议先不放进来。王冰却坚持,有问题要解决,新机制一定要解释清楚放进论文中。“其实,很多时候难题在本质上是心理上的障碍,真正去做的时候,你会发现问题会迎刃而解,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她说,“在一个国际领先的实验室做一个前沿的课题,不是说别人做了什么我们就要做什么,我们要发现别人没发现的。这不就是科学吗?”这其实也是李家洋传递给学生们的科学理念。此次采访中,李家洋告诉《中国科学报》,自己的科学信念可以用四个词表示:一是雄心(Ambition),要相信自己能干出来;二是完美(Perfection),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三是合作(Collaboration),增进与同事、同行、家人之间的理解;四是奉献(Devotion),对科研要有热爱和责任心,这是对国家大力提倡发扬的科学家精神的一种具体诠释。“在李老师实验室工作,你总能感觉到压力和动力。”胡庆亮说。“实验室就像一块‘自留地’,你种什么没那么多管束,你的工作很多时候也需要自己安排。”王冰常常这样想。但她也说,尽管实验室的氛围很宽松,但大家都不会放松自己,很多老师和学生非常自觉地一星期来6天,每天中午不休息,晚上很晚才回家。“李老师经常对我们说,‘科学实验室就是一个炼钢炉,只有温度更高,炼出来的钢才会更好’。在一个好的熔炉里你肯定会感受到压力、辛苦,但高期待、高标准也就意味着高起点。”王冰在采访最后说。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4.10.0092024-11-067 浏览 · 0 收藏 -
哈佛大学副研究员加盟省属高校,回国第一年就放大招
“一朝蛇缠腰,十年切肤痛”。这并不是武侠小说中的判词,而是一句民间广为流传的俗语,它所描述的对象叫做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的皮疹沿神经分布区域呈带状排列,如同蛇缠绕在腰间。由此引发的神经痛往往让人难以忍受,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痛苦。国际上,抗疱疹病毒的药物已经投入使用几十年,但其作用机制却一直不甚明了——只知道这个药物有效,但不知道其背后的具体治病机理是什么。”8月29日,Cell在线发表了湖北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教授潘军华团队一项题为《病毒DNA聚合酶结构揭示抗病毒药物耐药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是湖北工业大学建校70多年来,首次在Cell上发文,它为开发新型抗病毒药物、应对病毒变异带来的挑战开辟了新的路径。决战疱疹病毒,药物机理终探明 疱疹病毒作为一类常见的病毒,感染广泛、极易潜伏故难以根治。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和膦甲酸钠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复制,但病毒变异导致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峻。“病毒存活的一个先决条件是通过自身DNA聚合酶的聚合和‘纠错’功能互相配合复制其完整基因组,几种常用的抗疱疹病毒药物,通过模拟核苷酸(DNA结构单元)或焦磷酸(DNA聚合副产物), 阻断DNA合成的继续以起到抑制DNA聚合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潘军华介绍。简单来说,遗传信息的传递忠实于模版且严丝合缝,必须有完美的条件,就像链条里面的内、外链节,对齐了,一个销轴打进去,才能加下一个链条,对不齐,就得拆下来换上对得齐的,销轴才能打进去。DNA聚合酶就像生产链条的机器,而药物就像是缺了一个销孔的链节,一旦加入链条,链条就断了,也就生产不出具备功能的完整链条了。然而多年的临床数据发现,疱疹病毒聚合酶催化亚基上许多位点的突变,都有可能导致耐药性。这些突变如何导致药物抗性?阿昔洛韦和膦甲酸钠如何选择性地对疱疹病毒的聚合酶产生抑制?为了攻克这些难题,潘军华及合作团队采用了先进的冷冻电镜技术。这项技术能够在接近生理条件的状态下,捕获到生物大分子的高分辨率结构。通过冷冻电镜,研究团队解释了该酶高效持续合成DNA的机理。尤其,研究团队注意到,疱疹病毒聚合酶的催化亚基Pol和持续合成因子UL42在结合DNA时呈现出多种不同构象并存、Pol的指状结构域对这些构象“采样”的现象,这是该过程多种构象并存的猜测首次得到直接实证。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与全酶复合物的结构学研究发现抗病毒药物选择性地结合“闭合”构象的聚合酶。而对野生型及耐药突变型聚合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冷冻电镜结构研究表明,相关抗性突变是通过调节聚合酶的构象动态而非直接影响药物与标靶结合实现耐药,从而厘清了药物选择性的机制。潘军华解释,“药物结合聚合酶并稳定其闭合态的能力弱于正常核苷酸底物,因此这些抗药性突变导致的聚合酶结构动力学变化对药物结合的影响大于正常核苷酸,就算药物失效,病毒DNA聚合酶仍能利用核苷酸正常地复制DNA,那么病毒就能够存活。”这些发现为设计新型抗病毒药物、克服现有药物的耐药性问题提供了新的重要理论依据,并且对于其他病毒聚合酶的抗药原理具有普遍意义。学成回家乡,双非高校更有挑战性 潘军华2002年获全额奖学金赴美国莱斯大学留学,2008年1月获博士学位后任副研究员,2009年5月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11年10月起任波士顿儿童医院研究员、哈佛医学院微生物学系副研究员等。远赴重洋,深耕细作,在美国度过了20多年的求学与科研生涯中,潘军华陆续发表了多篇顶刊文章,参与了多项全球前沿研究,取得不少突破性成果。本项目中的电镜实验部分,就是潘军华在哈佛实验室完成的。2023年8月,潘军华正式加盟湖北省省属高校——湖北工业大学,这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作为湖北武汉人,潘军华在一次极偶然的机缘下决定归国并将自己落脚点选在武汉,这有地缘上的考虑,但更多的是“被校方的诚意和锐意进取的风貌所打动”。他说:“平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是人的精气神。”潘军华告诉《中国科学报》,彼时他对于国内科研环境诸如“人才头衔”之类毫无概念,但学校从他过往的科研经历和成果出发,认定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尽量满足他可以开展工作的科研条件,尤其是学校上下表现出摩拳擦掌想干一番大事业的精神风貌,与他一直以来实事求是一心只为把事做好的理念相契合。仅经几次沟通,潘军华便选择了湖北工业大学。他觉得,只有大力推动基础研究,并将中国最广大的普通高校的教学科研提升到较高的水平,才能真正实现科教强国的目标。“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形成良好的人才梯度和学术生态环境,激发高层次人才创新活力。”秉持这样的人才方针,湖北工业大学吸引了包括潘军华在内的一批基础生物学及其他学科领域的青年学者。他们在教学之余,更致力于探索生命的奥秘,立志以基础科学推动传统学科升级,提升普通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水平。数年磨一剑,只为怯病护健康 这篇论文的发表,几经波折。在波士顿儿童医院做研究员时,潘军华作为合作者对这项研究进行了一系列指导。获得初步结果后,在其师弟亚伯拉罕的盛情邀请下,潘军华开始全身心投入这个颇具挑战性的研究中。潘军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疫情让自己和师弟将主要精力投入对新冠病毒的研究,希望能用自己的专业为应对疫情做力所能及的贡献,疱疹病毒的研究进度则受到了不小影响。疫情结束后他才得以回头继续这项工作。回国后,潘军华把在哈佛医学院收集的数据一同带了回来,在湖北工业大学继续开展数据处理与分析、论文撰写等工作。2022年底,研究取得突破后,潘军华尝试投稿。起初,Cell的编辑就对这项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接踵而来的则是大量的修改意见和补充实验。2023到2024几乎一年半,潘军华都是在补做实验中度过的,直到今年初他们把抗药突变型的结构解析与分析、分子动态模拟等补做完成,5月份将定稿重新投出。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这篇论文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发现了结构动态对于药物选择的作用,以及抗药性产生的分子机理。这将为此后的药物设计提供更完整的理论基础、打开一套全新的思路。“参考已有的结构理性地开展药物设计,并将结构动态纳入考虑,将会有更多新型、高效、安全、可相互搭配的抗病毒药物问世,让人们少受乃至免受各种疱疹病毒及其他重大传染性疾病之苦。”潘军华对此颇有信心。相关文章链接: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4)00842-02024-11-054 浏览 · 0 收藏 -
教改“试验田”!高校纷纷开设微专业“香”在哪?
高校纷纷开设微专业,“香”在哪教改“试验田”期待多方助力今年10月,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3位科学家,其中杰米斯·哈萨比斯和约翰·詹珀的贡献是,他们开发了一个可以预测蛋白质复杂三维结构的人工智能模型。在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生袁泺添看来,这一颁奖结果恰逢其时:“近年来,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赶上了化学这一传统学科的脚步,两个‘巨人’步伐一致、互相成就。”袁泺添本科在化学系就读,目前正在从事化学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课题,利用人工智能程序辅助药物开发的多个复杂环节。这与他在本科阶段学习了“AI+X”微专业有直接关系:“我学到了计算机知识,加深了对算法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未来能做什么样的课题有了更明晰的想法。”“微专业”是指高校围绕某个学术领域或核心素养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具有“小而精、跨学科、灵活”等特点,不授予学位,但学生修完后可以获得证书。追根溯源,2018年,山东大学推出古典文学在线公开课后广受欢迎。受到启发的山大在2020年探索建设了面向全校招生的第一批17个微专业。山大抛出的这块“砖”引来了无数的“玉”——4年多来,多所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开设的微专业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什么微专业在高校这么“吃香”?前沿热门领域“长”出微专业袁泺添选修的“AI+X”微专业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首倡,联合同济大学、华为、百度和商汤于2021年春夏学期共同推出,向以上6所高校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放,由高校和企业联合授课,学生在两年时间完成学习后可以获得由6所高校盖章的证书。本科毕业后,袁泺添成为该微专业人工智能通识导论授课教师、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吴飞的博士生。用吴飞的话来说,当时建设“AI+X”微专业是“形势所迫”。2018年,首批35所高校获批设置人工智能本科专业以后,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高校里,人工智能都越来越热门。吴飞经常接到非计算机学院老师的电话,诉求都是同样的:给自己所在的学院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在本院教学任务已经很重的情况下,我们想把华东地区6所高水平高校联合起来,抱团取暖,采取课程互建、学分互认的方法协作开设人工智能微专业。”吴飞说。经过前期调研,“AI+X”微专业设置了12个学分的7门课程,包括人工智能通识导论、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的应用实践等课程,其中有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目的是让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人工智能知识以后,更好地赋能自己所在专业的学科变革。“这是一组让学生能较为全面地掌握人工智能本领的最小‘全家桶’。”吴飞表示。当时,“AI+X”微专业向每所高校招收50名学生。让老师们没想到的是:报名的学生远远超出限额,最后不得不按照学习成绩来筛选;而学生中来自理、工、农、医科的占多数。吴飞观察到,这些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学习目的和自主性:“通过微专业学习,有的学生喜欢上了人工智能,踏入了这个领域;有的利用人工智能去推动所在领域的进展。”如今,3年过去了。浙江大学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在快速建设中,微专业的开设形式也在调整。“我们的构思是先有通识课,再有交叉课程,最后推出微专业。”吴飞介绍,本学期,浙江大学的人工智能课成为一门通识必修课,这门课分为ABC三类,理、工、农、医、人文、社科、艺术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可以根据各自基础和需要选课;同时,各个学院也在打造人工智能交叉课程。此外,浙大的人工智能微专业也在设计之中,预计明年春夏学期推出。实际上,近年来,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碳中和等前沿热门领域开设微专业成为不少高校的一种趋势。例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于2021年推出首批5G+、区块链微专业,目前全部31个微专业中,有“微电子封装”等7个集成电路方面的微专业;北京林业大学今年9月招生的微专业包括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碳中和与智慧环保;9月22日,上海理工大学首个跨校微专业“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正式开班,首期吸引了来自上海东北片7所高校的本科生参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校长夏春明在谈及微专业建设初衷时指出,在新兴技术不断发展、传统企业加速转型的大背景下,传统的4年制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天然的滞后期”,即培养方案涉及的相关知识、技术、素养,较难快速响应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最新需求;新工科专业建设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这个痛点,但覆盖面较小、更新迭代较慢、灵活度不够。因此,应用型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建设微专业,以“专微融合”的方式培养学生,能够精准对接、快速响应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夏春明举例,几乎所有工科类高校都有自动化专业,该专业的课程体系相对稳定,但行业对自动化人才的要求不断更新:不仅需要人才掌握传统技术,还涉及较多新兴技术,比如无人仓储要用到的机器视觉、人工智能、5G导航等,这是传统的自动化专业无法讲深、讲透的。学生修读微专业,能精准匹配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生获得学校、行业企业分别颁发的微专业证书,也相当于拿到了就业的“敲门砖”。微专业为何在多所高校“遍地开花”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微专业不仅集中于前沿热门领域,多所高校都在成批次地建设微专业,且各有特色。例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31个微专业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集成电路”微专业报名人数最多,甚至很多是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人工智能”微专业的生源非常广泛,除了电子电气类外,还包括管理类、机械类、化学化工类、交通运输类、航空类,甚至外语类专业;基于该校优势专业“养老服务管理”建设的“生命健康管理”微专业报名异常火爆。夏春明告诉记者,学校办微专业的鲜明特色是校企合作,办学宗旨是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对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满足企业定向培养、行业用人前置的培养需求;学生选择微专业时,重点聚焦科技前沿技术领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连接以及面向就业市场的新兴学科等。记者还查询到,黑龙江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黄冈师范学院等高校开设了公务员能力与素养方面的微专业;济南大学开设了留学韩国语微专业;内蒙古民族大学开设了蓖麻产业微专业;北京林业大学今年开设自然教育微专业,面向校内外招收学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的观察是:多所高校探索开设的微专业已经遍布各个领域,尤其是与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结合得比较紧密。究其原因,卢晓东认为,与主修、辅修专业不同,微专业开设由高校主导,不需要经过上级教育部门审批,所以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卢晓东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根据2019年颁布的《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学习辅修、双学位专业的学生必须是高校在高考时招入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可能在接受大学通识教育以后才产生新的学习目标,这时就很难再选择辅修或者双学位专业。由于微专业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因而高校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开设的微专业就开始繁茂发展。例如,据卢晓东的观察:“几年来,报名辅修专业的学生减少,报名微专业的学生大幅增加。”在一些高校,微专业不仅对校内学生开放,也面向社会人员招生。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该校开设了多门实践性强、贴近行业最新需求的微专业,如“AIGC与商业摄影”“短视频与数字文化传播”“数字新闻与社会创新”“传媒产业投融资”等,并在每个新学年调整微专业的名称和内容。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大四学生牛裕茗选修过该校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开设的“数字艺术管理”和“数字虚拟制片”两个微专业,完成了多个设计项目作业。比如,在数字艺术市场管理的课上,她做了一个数字藏品文旅策划,把杭州的“1314”公交线路和沿线的景点串联起来;在数字时代制片管理课上学习了制片的基础流程后,她和小组成员将一本小说改编成了一个不错的影视项目书。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贺小飞介绍,每个微专业在校内运行一轮以后,教学效果好的会面向校外人员招生:“教育形态正在多元化发展,高校面向社会提供微专业等类别的非学历教育资源,也是为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作贡献的路径之一。”微专业成为高校新专业“增长点”学科交叉、专业融合是近年来高校调整专业的一个方向。微专业的设立由高校主导,设置、管理、运行都比较灵活,这使得微专业成为不少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块“试验田”。不少高校在培育建设新的本科专业之前,通过运行微专业打磨骨干课程、锻炼教师团队,并在此基础上设立新专业。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贺小飞说,微专业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专业发展新的生长点”,孵化出了新的专业方向。例如,“计算传播”微专业孵化出了传播学(计算传播方向),目前又迭代为传播学(智能与计算传播方向)。目前已有50多门微专业的山东大学,在微专业这块“试验田”上不断地开花结果。比如,在“医学数据学”微专业探索基础上,山大于2021年增设了生物医药数据科学本科专业;在“国际组织与跨文化交流”微专业基础上,2022年增设了“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本科专业。在最前沿领域的区块链,山大这门微专业的7门课中有4门课是完全的“新课”。经过3年多的探索,今年这4门课被纳入新版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这几年我们已经把课程建设得很成熟,下一步,本学院的学生即使不报名微专业,也可以有这样的课上。”该微专业负责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蔡晓军说。“微专业作为一个平台,有更多的空间让教师、学生、校企合作等教育元素和教育资源融入其中,提升学校的教学资源。”山东大学本科生院教学研究办公室工作人员任立英分析。在她看来,从教育改革的角度来说,微专业主要有3种面向:“一是‘向宽’,在本科专业覆盖不到的地方加强专业交叉融合;二是‘向深’,在本研衔接领域,在本科生、研究生的延伸阶段进行扩充;三是应用性,学生进修后用于就业。”记者注意到,已有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支持高校建设微专业的文件。例如,今年7月,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高校微专业建设工作指导意见》,支持高校优先建设3类微专业,一是准确把握科技革新和产业发展趋势,主动探索和布局未来学科专业;二是针对现有学科专业无法及时精准匹配社会和产业需求的情况,调整和优化专业与课程设置;三是围绕国家紧缺急需人才培养,拓展和强化专业与课程建设。意见还提出,上海市教委将在各校建设基础上,选树市级示范性微专业试点建设项目,为各校微专业建设搭建交流互鉴的平台。下一步,高校微专业还将怎样建设?鉴于这块“试验田”的独特性,任立英建议:高校设置微专业要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需求。夏春明则认为,随着微专业的不断建设推广、教育主管部门“搭台”,各高校可以在线上共享教育资源,体现各自的教学特色和校企合作的优势,不仅为本校学生,也为外校学生、社会上的学员提供“菜单式”的学习服务。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4年11月04日 05 版原标题:高校纷纷开设微专业,“香”在哪2024-11-045 浏览 · 0 收藏 -
用好学科交叉“催化剂”,高质量建设微专业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关键阶段,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快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各地高校涌现出的微专业可被视为一种跨学科课程组织模式,为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助力。微专业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之举。它是高校在传统专业目录之外,依托学科优势,围绕特定学术前沿知识或新兴职业技术领域,精练的一套跨专业微型课程体系,提供学习证明但不授予学位。其课程内容多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或实际工作应用场景,旨在提升学习者的岗位胜任力或跨学科综合能力,有助于解决高等教育供需错位、专业设置口径过窄、教学实践脱节等问题。微专业是一个专业设置模式的转化探索过程。相较于传统以主管部门指令和制度规定为特征的规范型专业设置,它体现出一种面向社会需求的生成型专业设置逻辑。实践中大致包括高校内部自主开设、校际联合开设、校企协同开设三种模式。其中,主流的高校自主开设模式侧重对传统专业知识的深入研究;校际联合开设模式注重不同高校优势学科的强强联合,形成人才培养合力;校企协同开设模式相对较少,偏重紧密连接前沿技术领域专业知识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成效。微专业以其“精”“灵”“新”“实”等特点,对高校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实践表明,微专业具有以下优势:一是课程设置精干。课时少、周期短,学习者可高效习得相关专业基础及前沿知识。二是组织形式灵活。微专业的组织结构、授课方式、授课时间灵活多样,打破了传统院系的界限,提高了教育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三是教学内容新颖。部分高校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将产业实践中的前沿技术带到课堂,推动教学内容的革新换代。四是学习效果务实。微专业课程设置直面市场、关注应用、重视实践,便于学习者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转化为实际应用。因此,微专业迅速获得了各界认可。对于学习者,微专业修习成本低、性价比高,有助于其开拓视野、建立跨学科知识体系、增强实践能力、提升社会竞争力。对于高校,它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单一院系教学组织架构,促进不同学科师生间交流互动,加强跨学科知识生产扩散,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社会,微专业有助于使教育资源更精准地对接市场,对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微专业是优化课程组织模式的有益探索,对打破传统专业设置壁垒、解决高等教育供需错位、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等具有实际效果。但应认识到的是,微专业具有内在局限性,它难以替代系统的学科建设,更难以独自担起培养复合型人才之责任。微专业并非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唯一路径,而是其中的基础一环,在发挥好其积极作用的同时,更需要与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整体改革相结合。实践中,需要注意防范并避免微专业建设中的一些风险隐患。第一,要警惕专业设置过度注重工具价值而导致功利化倾向,要区分大学与培训机构的边界。尽管现代大学角色已从知识生产的“象牙塔”转向社会发展的“动力站”,但作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其主要职责之一是创造和传播学科知识体系中最前沿的内容,这与社会培训机构具有本质区别。部分高校过于看重工具价值,客观上造成微专业与社会应试培训趋同,偏离微专业的设置初衷,不利于培养学习者综合素质。第二,要防止课程内容盲目跟风倾向,杜绝教学同质化和低质化。课程源于学科,是从学科知识中挑选出最有价值的部分所组成的教学内容。部分高校缺乏对本校学科特色和优势资源的充分挖掘,盲目跟风开设“热门”专业,导致教学同质化和低质化,损害了高校教学风气,不利于微专业长期建设。第三,要避免教学质量下降倾向,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因缺乏有效规划引导,高校微专业仍处于自发探索建设阶段,难免出现无序化和短视行为,育人质量参差不齐。部分高校微专业课程系统性弱、授课知识广度和深度有限、用人单位参与度低、学习者体验实际工作和跨学科交叉应用场景机会少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微专业的长远发展。在未来发展中,要在提高微专业建设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立足交叉科学前沿,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系统化改革。一方面,要加强对微专业的引导与管理。教育主管部门可研制关于微专业的指导意见,规范开设方向、课程设置、师资激励、学分管理、结业认证等方面,引导微专业良性有序发展。高校应紧跟最新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结合产业和社会需要,立足自身特色学科的比较优势,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激励教师探索跨学科前沿知识,整合产业资源,加强对微专业培养质量的评估和监测,打造更多优质精品。另一方面,要发挥好微专业对学科交叉融合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促进作用。高校开设微专业,为学科专业调整提供了“试金石”、为交叉学科建设派出了“先遣队”,是开展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形式上的变革。深层次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不能仅停留于专业课程层面的简单叠加,更要将高质量微专业与交叉学科建设、本研贯通式培养、产学协同育人等有机结合,积极构建人才培养新格局,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者:王名扬,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2024-11-014 浏览 · 0 收藏 -
研究生评价需摆脱“唯论文”取向
在我国,高校历来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这本是件好事,但此后却慢慢演变为对研究生发表论文的硬性要求。比如,如果博士生想获得博士学位,在学期间必须根据学校和所在学科的规定,达到学术论文的发表要求,方可审议学位。目前大多数国内高校都要求文科博士生在读期间需要完成至少1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论文,有些高校还将此要求扩展至专业博士研究生层面。某些硕士研究生也被设置了论文发表门槛——部分高校要求硕士研究生必须发表1篇科学引文数据库(SCD)期刊论文,才能获得硕士学位。这不得不让人思考:研究生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的硬性毕业要求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更加合理、科学和良性的评价方式? 发表论文硬性指标不符合国际惯例在国外,英美等国的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更加多元和灵活。比如,英国高校研究生毕业和学位授予没有强制性发表期刊论文的要求。相比之下,它们更关注对学生实际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的培养,学生独立撰写原创性和创新性的学位论文,并通过毕业答辩即可顺利毕业。英国的硕士学位主要分两种——授课型硕士(PGT)和研究型硕士(PGR)。其中,授课型硕士主要有四种,即文学硕士、理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均为全日制,学制1~2年。在授课型硕士的课程中,学生每周都要参加研讨会、专题报告和讲座,评估可以通过考试、论文或项目进行。研究型硕士允许学生对自身工作和日程安排承担更多责任,在学术导师的指导下,围绕自身专业领域的论文进行学习。英国的博士学位(PhD)一般需要3~4年完成,学生必须撰写一篇6万~10万字的学位论文,并接受答辩。尽管英国高校不对研究生的学术发表作硬性规定,但每种硕士和博士学位都有自己独特的课程和学习成果要求,都需要研究生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以保证其质量。在美国,研究生毕业要求则相对个性化和灵活化。该国高校侧重于考核学生在学业和研究方面的综合表现,而非论文发表数量。美国高校对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考核更注重学生达到课程和学分要求、完成毕业论文或实践项目等,对论文发表没有强制性要求。其对博士生的学位要求一般是修完两年的高级课程,通过综合考试,并完成一篇原创性的高质量学位论文。美国一、二年级的博士生通过课程学习本学科领域的高级知识,并在博士三年级通过综合考试。博士第四年和第五年,学生继续进行研究、写作,并接受论文答辩。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的学生通常被认为是“准博士”,这表明其已经完成了除论文外的所有博士课程,并成为博士学位候选人。美国博士的学位论文是一项涉及跨学科研究和分析的实质性学术著作,代表了对知识的原创性贡献。在多数情况下,论文采用专著长度的手稿形式。 研究生教育应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相比英美等国,我国研究生毕业,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毕业时,必须要在规定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篇或多篇论文,才能进行毕业论文答辩。这使得研究生毕业难度大大提升,并致使部分研究生因未在规定期刊上发表论文,无法顺利获得学历和学位证书,甚至陷入焦虑和不安之中。这种单一评价方式不符合我国多元化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利于研究生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高校应构建一个多元评价体系,从“唯论文”到“全面素质评价”。首先,用多元评价取代单一的论文评价。除发表期刊论文外,研究生的其他学术成果和科研经历也应是评价其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高质量的学位论文、科研奖励、参与编写公开出版的著作、完成艺术作品、授权发明专利、参与编写行业标准等,这些成果也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研究能力。此外,参与重要科研项目,以及创新创业竞赛获奖等科研经历也是学生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的表现,均可作为研究生申请学位的学术成果。其次,建立分类型的研究生评价体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学科发展后备人才,重在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原创精神和理论研究能力;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行业、产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重在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问题解决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此外,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研究生的研究基础、知识和能力有很大差别,因此要求高校对于不同类型、层次的研究生制定有针对性、专门化的评价标准和成果要求,设立一定的弹性空间和控制条件,促进学生多元化、特色化、个性化的成长与发展。例如,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评价应以学术论文、科研项目为主,重点培养其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重在对其实践过程及成果的质量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如对其专题研究类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方案设计、项目管理、产品设计、文学艺术作品等进行评价,建立行业、产业专家参与的评价体系。再次,建立分层次的研究生评价体系。如果说对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尚可理解,那么在2023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30.2万人、毕业生破百万的背景下,对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作强制性要求则显得有点不合情理。高校应取消相关硬性规定,即使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也不例外。当然,如果学生想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导师可以鼓励其多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对于其他旨在就业的硕士研究生,高校应着重培养他们面向就业的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最后,建立分学科的研究生评价体系。不同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方式不同,高校应根据学科特点,合理制定本学科研究生毕业和学位授予标准。例如,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侧重培养研究生的学术思辨和论文写作能力,学生需进行大量的学术阅读和写作训练,研究成果以论文、著作或其他书面作品为主。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科更注重研究生的原创性研究和实验室工作。在研究成果上,自然科学类强调实验过程及结果和数据分析,工程类强调亲自参与工程实践项目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如参与重要课题、专利申请等。这要求高校建立分学科的研究生评价体系,考虑不同研究生的学科背景,而非通过发表期刊论文这种唯一的学术成果形式进行评价。综上,我国应全面改革研究生评价制度,破除“唯论文”的单一评价取向,建立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分类型、分层次、分学科进行评价,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科学的评价制度,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全面性,从而客观、全面地评价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的研究型和实践型人才,以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作者单位:江南大学教育学院)2024-10-289 浏览 · 0 收藏 -
快速引进机制!她从博士后成长为兰大教授!
7月3日,国际顶级学术杂志Nature在线发表了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关于白石崖溶洞遗址的最新研究成果,题为“白石崖溶洞中、晚更新世丹尼索瓦人的生存策略”。兰州大学博士后夏欢为第一作者。在研究成果发表的当周,博士后夏欢被确认人才引进至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即将成为资源环境学院的一名教授。“这样快速的人才引进机制,在国内是非常罕见的。能够从博士后直接引进为教授,很惊喜,我感到十分荣幸,感谢兰州大学。”夏欢说道。夏欢在国外学习。兰州大学供图。“我没有考虑其他的选择” “我是我们学校和团队培养出来的。”夏欢回顾自己的求学生涯时说道。今年是夏欢在兰州大学的第十二个年头。2012年,夏欢被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基地班录取,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她受到环境考古团队老师们的影响,逐渐建立起在此领域继续深造的想法。由于成绩优异,夏欢被推免至资源环境学院进行硕博连读,在陈发虎院士和张东菊教授的指导下,学习环境考古学。在读博士期间,夏欢被团队派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跟随Frido Welker副教授学习考古学中古蛋白质分析方法从实验到数据分析的一系列流程和方法,并应用到白石崖溶洞遗址发掘出土的动物骨骼遗存研究中将其应用到国内的考古学研究中。古蛋白质研究方法主要是利用质谱等分析技术,从古代生物遗存中提取并测序蛋白质,以揭示古代生物信息的研究方法。2024年Nature发表的关于白石崖溶洞遗址丹尼索瓦人生存策略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她博士论文的主要内容,这也是国内在旧石器考古遗址综合运用动物考古学和古蛋白组学方法的首个成功案例。2022年8月,夏欢结束在国外为期一年半的学习,回到兰州,12月,完成博士论文答辩,顺利毕业。2023年3月,她在兰州大学生态学院开始了博士后阶段的研究工作。“我想留在团队,继续从事旧石器时代环境考古学的研究工作。学校和学院为我们团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平台,而团队为我和我的同学们创造了更好的发展平台,使我们能够快乐、快速地成长。博士毕业后,我希望能有机会回报学校和团队,”夏欢笑着说,“我希望能为兰大和团队引进国外更加先进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理念,力求做出更多有创新性的成果。同时,我非常喜欢兰大的研究氛围,在这里度过了这么多年,对兰大也有着深厚的感情。”谈到自己从博士到博士后的一路成长,夏欢对兰州大学和所在研究团队充满了感激之情。她认为,自己的成果并非个人成就,而是得益于学校、团队老师以及所有成员的支持。在他们的帮助下,她一步步成长起来。正是在学校和团队的培养下,她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资源环境学院科技考古团队在白石崖溶洞挖掘。兰州大学供图。“我们是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 夏欢所在的科研团队有着浓厚的科研氛围。“平日里,大家要么在看文献,要么在做实验,几乎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其他事情上。”2019年,该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发表的距今至少16万年的丹尼索瓦人下颌骨的研究成果,为丹尼索瓦人在青藏高原的活动提供了直接证据。夏欢表示,自己有幸参与了这项研究,并通过在其中的学习深入了解了如何开展重要的科学研究。2020年,该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白石崖溶洞遗址沉积物DNA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了丹尼索瓦人在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中期曾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这也是夏欢参与的第二篇有重要影响力的成果。2024年该团队发表在Nature的研究成果,为白石崖溶洞晚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活动提供了人类化石证据,将丹尼索瓦人生存时间延至距今4.8万至3.2万年。在这项研究中,得益于之前两篇研究的参与与锻炼,夏欢得以更深入地开展研究,并与团队其他成员一起顺利完成了这项重要工作。这些成果的产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中少不了团队成员的不断探索和不懈坚持。科研成果的产出并非一帆风顺,科研过程中遇见困难才是常态。遇到困难时,夏欢会积极与导师们沟通。在导师们的帮助下,问题很快就会被解决。“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无论是国内导师还是国外导师,他们会在一个更高的层面看待问题。这个过程中会给我们提供更多的灵感,与他们沟通是我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在多数人眼中,科研是一个重复且枯燥的过程,而夏欢总能从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中找到乐趣。“做地学研究,特别是我们团队从事的环境考古研究工作,经常需要出野外。比如,我们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3280米的白石崖溶洞遗址开展了持续多年的研究工作。那里风景优美,周围不是高山就是草原,尤其是夏季。然而,我们的野外工作非常辛苦,尤其是每次发掘要持续2-3个月,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或者晚出早归,几乎没有时间欣赏风景。第一年的发掘工作是晚上进行的,工作开始的时候太阳刚下山,等到结束时通常天都快亮了。前三年的发掘都是在冬天进行的,天气寒冷,还经常下雪,下山的时候很容易打滑,我们摔倒前都是先把器材揣在怀里,生怕把器材摔了。”夏欢笑着说。“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大家从不抱怨。工作中的趣事实在是太多了,并且忙起来真的会忘记时间,废寝忘食,可以说,大家是痛并快乐着。”重复且枯燥的科研生活并没有给夏欢带来很多的困扰,她认为在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中,其他人的进步也会是自身进步动力的来源。“尽管大家都在说卷,但是我不太喜欢“卷”这个字。相互间的过度竞争可能会有更多的成果产出,在短期内令人有很大的心理满足。长远来看,这会消耗科研的热情”。谈到自己的科研团队,夏欢笑着说,“在我们团队中,成员们各自专注于不同的科研方向。尽管有些研究方向相似,但每个人的侧重点都不尽相同,因此不存在恶意“内卷”的情况。事实上,大家都在运用各自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共同致力于回答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我们是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在夏欢所处的团队中,每一个人遇到问题都可以获得来自于其他人的热心帮助,大家相互倾诉,相互扶持,共同查阅资料,一起攻克难题。正是在这样一个正能量的环境中,才会有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产出。“当研究遇到瓶颈的时候,我们在周末会约着一起吃美食,一起逛街。我们甚至可以互相当对方的情绪垃圾桶,就像是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一样。当研究遇到瓶颈时,我们会在周末相约一起吃美食、逛街,甚至可以互相充当彼此的情绪垃圾桶。我们的团队就像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互相支持和鼓励”夏欢说道。“优厚的待遇、宽松的科研环境”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愿意留在兰州大学实现自己的科研理想,过去“孔雀东南飞”的状况已经有所改善,形成“人才西北栖”的人才分布格局。夏欢在谈起自己在兰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经历时十分开心。“我没有其他繁琐的工作需要处理,也不需要参加过多的活动,只需要从事我自己的科研工作。兰州大学和我所在团队给我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科研环境。”此外,兰州大学为博士后提供了优厚的生活保障。“萃英博士后”入站后,每年可以拿到优厚的的薪酬待遇,普通博士后的薪酬也是很可观的收入。同时兰州大学按照国家规定缴存社会保险与住房公积金。“这样的工资水平在兰州不会有生活上的压力,让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夏欢说道,“除此之外,学校会鼓励和支持我们申请各项科研项目。”目前,夏欢已经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与博士后面上项目两项。兰州大学博士后一般聘期为两年,夏欢认为这样的一个聘期时长是非常合理的。“博士后阶段是进入正式教职的过渡期,两年的科研经历可能会让你积累更多的学术成果,避免从科研状态直接转入教学状态的不适应,”夏欢说道,“当然也不是必须两年,如果有科研需求,也可以延至三年、四年,学校也不会强制要求出站。在延期的时间内,如果申请到相关的基金项目或者产出重要的成果,学校依旧会发放相应的薪酬。”近年来,兰州大学建立人才发现培育机制,对于校内的优秀学科与重点团队给予重点关注。在引进人才时实行审核把关绿色通道,在符合引才条件的基础上对审核把关的过程节点进行快速响应。最终打造了富有兰大特色的“随到、随评、随聘”人才引进制度。“5月28日,当文章确定被接收以后,我便开始联系资源环境学院院办老师。在走完学院的一系列审核和面试流程后,学院将我推送至人才办。人才办经过材料审查,于7月5日上会讨论,确定同意聘请。7月8日正式下发聘任通知。”夏欢说,“由于现在还在博后阶段,需要完成博后出站等流程后,才开始走人才引进的流程,所以还不确定具体细节。但从目前沟通来看,博后办和人才办老师都积极帮忙解答和解决各种问题,感觉后面的流程应该会比较顺利。”目前,夏欢以博士后的身份被选留为四级教授。当她满足博士后21个月的出站时间要求后,就会迎接她教授的新身份。据悉,兰州大学畅通博士后晋升渠道,博士后在站期间可参加职称评聘;优秀博士后出站后,可按人才引进程序申请进入事业编制岗位,享受相应住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积极协调解决博士后研究人员落户、子女入托入学的问题;修缮周转公寓,实现“拎包入住”,优化博士后的安居环境。“真的很幸运,兰州大学各级部门都非常支持年轻人的发展,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地用人才。”夏欢说道,“一般来说,很多学校在授予教授职称时都会要求一定的授课时数和项目基金支持。然而,学校考虑到我刚毕业不久,并没有对我设置这些硬性要求,更多地是看重我的科研能力。”在夏欢看来,一所学校提供了优厚且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为科研人员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让他们自由地开展科研工作、锻炼教学能力、实现科研理想,那么科研人员自然愿意留在这里,道理就是这么简单。“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夏欢说。相关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612-92024-10-2410 浏览 · 0 收藏 -
别让“打招呼”的项目评审毁坏学术尊严
据澎湃新闻报道,10月1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刊发《2024年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通报(第二批次)》。此次通报的10起学术不端案例中,陕西某高校教师刘建妮在项目评审过程中请托、约定答辩问题,并在自己成为评审专家后泄露身份、为他人提供帮助的案例,位列其中。从撤销刘建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滇东寒武纪生物演化、化石埋藏与古环境重建探索”,追回已拨资金,到取消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参与申请资格3年,再到取消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资格5年,给予其通报批评,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刘建妮的处理不可谓不严厉。再联系到被刘建妮请托的两名评审专家全成、程海均受处理,可知自然科学基金委治理评审专家被“打招呼”现象,有决心、有手段、有力度。此次被卷上风口浪尖的刘建妮,被称为“破译化石密码的女科学家”。查询其学校官网介绍,刘建妮师从舒德干院士,曾入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获得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这样一名在学术上颇有建树的科学家,何以卷入请托丑闻?她不仅请托其他评审专家,还曾泄露自己的评审专家身份,“为项目申请人提供帮助并泄露评审信息”,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评审公正,其应有的学术道德在哪里?科研项目评审中的请托乱象,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2023年2月21日,自然科学基金委召开党组会议,听取了有关工作汇报,审议通过了评审专家被“打招呼”顽疾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从“顽疾”这个表述看,请托乱象存续已久、危害甚深,一再冲撞基本的学术尊严。要看到,根除评审专家被“打招呼”顽疾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程度上说,越是级别高的科研项目,请托乱象就越严重。去年7月,《科技日报》刊发报道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机关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从日常监督情况看,在基金项目评审中,评审专家被“打招呼”问题依然突出。有的申请人或依托单位“撒网式”打电话、发信息,请求关照;有的直接“围攻”会议评审现场,当面找专家;极少数评审专家还主动泄露身份,等着申请人来“打招呼”;还有评审专家作为“中间人”,帮助申请人向别的专家“打招呼”,等等。如此乱象,令人忧心忡忡。当请托评审专家之风蔓延,甚至成为某种潜规则,不仅会毒害科研生态,还会对社会风气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科技强国建设。自然科学基金委此番为治理请托乱象,还会同纪检监察组开展专项整治。由此可见,评审请托,看似是“打个招呼”,无关宏旨,实则不然,其中可能牵涉腐败。比如,请托是否涉及利益交换?把公器变为私利,牟取国家基金,是否涉嫌违法犯罪?整治科研项目评审“打招呼”顽疾,需出重拳、下猛药。同时,还需从净化科研生态、涤荡不良风气着手加以整治。比如,评审专家要有敬畏之心,勇于抵制所谓的“打招呼”,不能甘于被收买。从这个角度看,专项整治请托乱象取得成效,只是常态化治理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远的路要走。2024-10-214 浏览 · 0 收藏 -
因申报论文为套刊,5人被撤销职称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违反职称评审工作纪律案例的通报为进一步加强职称评审监督和管理,促进职称评审公平公正,保证评审质量,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现将我市5起申报人违反职称评审纪律案例通报如下:胡某,2022年5月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其申报时提交的一篇论文发表在《建筑学研究前沿》(中文版)。2024年7月,经评委会办公室查实,所提交的期刊版本与杂志社版本不一致,为套刊。2024年7月,胡某被撤销该职称。周某某,2023年4月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其申报时提交的一篇论文发表在《科技新时代》。2024年7月,经评委会办公室查实,所提交的期刊版本与杂志社版本不一致,为套刊。2024年7月,周某某被撤销该职称。柴某某,2023年4月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其申报时提交的两篇论文分别发表在《建筑实践》《建筑设计管理》。2024年7月,经评委会办公室查实,所提交的期刊版本与杂志社版本不一致,为套刊。2024年7月,柴某某被撤销该职称。张某某,2023年4月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其申报时提交的两篇论文分别发表在《中国西部科技》《科技信息》。2024年7月,经评委会办公室查实,所提交的期刊版本与杂志社版本不一致,为套刊。2024年7月,张某某被撤销该职称。张某某,2022年5月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其申报时提交的一篇论文发表在《安家·建筑与工程》。2024年9月,经评委会办公室查实,所提交的期刊版本与杂志社版本不一致,为套刊。2024年9月,张某某被撤销该职称。根据《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40号)、《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人社部发〔2024〕56号)、《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职称评审管理服务实施办法及配套规定的通知》(粤人社规〔2020〕33号)等有关规定,申报人应当提交合规、真实、有效的申报材料,对申报材料真实性等承诺不实的,3年内不得申报评审职称;对存在的违规行为(明知不符合职称申报条件仍故意通过虚假承诺、伪造信息等手段进行申报;在职称评审中提供虚假材料、论文造假代写、剽窃他人作品或者学术成果,业绩成果不实或者造假等;在职称申报评审中存在说情打招呼、暗箱操作等不正当行为等),一经查实,记入诚信档案库,记录期限为3年,作为以后申报评审职称的重要参考;取得的职称,予以撤销。请全市广大职称申报人员引以为戒,严守职业操守,依法依规申报职称,共同维护好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人才评价环境。特此通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10月12日2024-10-145 浏览 · 0 收藏 -
韩启德院士:减轻“35岁焦虑”,让青年科学家“冒头”
“现在不少博士、博士后,要争‘帽子’、发论文、‘非升即走’,很难潜下心来搞研究,好像时间永远不够用。”“刚刚出来的年轻科学家,杂事太多。你问问他们,一天花多少时间在上级领导、项目主管人让他们做的跟科研无关的事情上?”“‘僧多粥少’的问题是不是存在?”“大家都集中在少数的轨道上,不能够找到各自适合的岗位,这可能也是个问题。”……在9月28日的第四届青年科学家502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谈及青年科学家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并分享了关于促进青年科学家成长的一些想法。如何更好地从青年科学家中选拔和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正是青年科学家502论坛的关注所在。这一盛会由南方科技大学、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及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旨在鼓励自由探索的学术文化,探索建立国际化、高水平、有特色的学术交流机制,论坛充分体现出新基石科学基金会鼓励原创的基础科研资助定位。韩启德在第四届青年科学家502论坛上分享关于促进青年科学家成长的想法。图片来源: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在韩启德看来,青年科学家的“35岁焦虑”客观存在。针对这些问题,他呼吁持续改善科学评价机制,减轻青年科学家的非科研负担,用各种办法让青年科学家“冒头”。 “35岁焦虑”客观存在韩启德提出,当前我国的科研生态环境仍然隐含着一些不利于杰出青年科学家成长为科技领军人才的因素。当前,博士和博士后在求职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在找到教职后,他们还需要争“帽子”、发论文,以及面临“非升即走”的问题。这些因素导致部分博士在毕业后不愿选择学术道路,因为很难潜下心来搞研究、真正用于研究的时间不足、人际关系复杂,同时还要面对养老、成家和育儿等现实问题。“这就产生了一种说法:‘35岁焦虑’。我认为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韩启德说。在他看来,这是人才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锤炼。在从博士、博士后进阶为独立科研工作者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不确定性和瓶颈期,这也是多数人学术独立的必经之路。但与此同时,“35岁焦虑”也暴露出当前的人才评价体制、成果归属机制、资源分配机制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僧多粥少’的问题是不是存在?我们的‘僧’确实多了很多——博士生越来越多,但是不是太多了?”韩启德指出,国家对于科研人才的需求是客观的,但博士、博士后求职竞争日益激烈,不仅与经费和项目数量相关,也与“粥的种类太少”有关,“大家都集中在少数的轨道上,不能够找到各自适合的岗位,这可能也是个问题。”韩启德直言,青年科学家正面临更多与科研无关的事务性工作:“刚刚出来的年轻科学家,杂事太多,他们一天花多少时间在上级领导、项目主管人让他们做的跟科研无关的事情上?”在学术评价方面,韩启德进一步指出,尽管如今科研工作者的收入有所提升,但许多青年科学家的贡献和收入仍不平衡,甚至出现“现在干活的往往都是年轻人,最后荣誉都归到大咖”的成果归属案例。这些现象同样会加重“35岁焦虑”。 破题“35岁焦虑”针对上述问题,韩启德提出了若干建议:第一,准确定位有组织研究,完善科技战略布局。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学问题上,发挥集中力量攻关优势,形成完整的战略规划。在此基础上,将项目整体拆解为子项目,以培养更多领军人物。在各个子项目独立完成后,可整合产生更好的、甚至超越预期的效果。第二,规定重大科研项目骨干成员中青年科学家所占的比例。第三,创造更多让青年科学家展示才华的机会。青年科学家502论坛正是一个青年科学家展示才华的平台,有更多办法让青年科学家“冒头”。第四,规范科研成果归属机制,严格规定没有实质贡献者不得列入论文作者或者获奖成员等。例如,在出现“图片误用”等问题时,常出现没有作者愿意负责的现象,今后应将责任作者制落实到底,“叫没有负责任的人不敢署名”。第五,继续增加青年基金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的份额。第六,设立专门的基金以支持青年科学家参加国际交流合作。第七,减轻青年科学家非科研的负担,保证参与非学术事务活动不超过1天。第八,拍一部反映“35岁焦虑”的好电影。“我去年看过一部名为《无所畏惧》的电视剧,是反映青年律师生活的。前不久拍了一部《前途无量》电视剧,是反映金融界青年职场生态的,还有反映普通白领生活的影视剧。”韩启德说,“为什么不反映一下年轻科学家现在面临的困境呢?应该拍一部这样的好电影。”韩启德作《关于促进青年科学家成长的几点想法》报告。图片来源:新基石科学基金会 持续改善科研评价机制韩启德指出,在致力于减轻“35岁焦虑”问题时,应持续改善科研评价机制。在他看来,定量评估并不符合学术评价的底层逻辑,这一点已是科学界共识。然而,问题在于,非定量的同行评议办法仍存在较大局限性,只能说是一种“最不坏的办法”。“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新旧学术思想带来的对抗。现代科技发展太快,颠覆性的研究往往不能获得评审通过,所以更要强调对跨学科研究和颠覆性研究的支持。”在韩启德看来,“大同行评议”和“小同行评议”均有各自的问题。在大同行评议中,学科细分可能导致隔行如隔山,外行难以界定研究的含金量;在小同行评议中,虽然对领域内研究的理解更深刻,但门户之见、人情关系也会更加突出。“人都有情感。人情、人脉很难排除,但尽量不要形成‘圈子’和‘江湖’,更要严禁‘打招呼’。”韩启德说。对此,韩启德建议:小同行与大同行评议分层结合,仿照“科学探索奖”和“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的大小同行评议,互相反馈专业经验;强化第三方监督机制,严肃处理“打招呼”行为;适当增加青年科学家申辩机会;同行评议与“决定权”适当分离等。除了机制设置层面的经验,韩启德还指出了评审文化对于奖项在识别和选拔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评审文化建设并非一日之功。韩启德举例:“为什么‘科学探索奖’和‘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能够评得好?就是因为我们找到了高水平、负责任的评审者,并且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这个经验是值得推广和学习的。”2024-10-1113 浏览 · 1 收藏 -
严格考核指标,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新增了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总计新增2755个学位授权点,较上一轮硕博授权点(2020年)增长了36%。新增学位授权点中,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480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351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58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156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增量尤为显著,约占新增总数的四分之三,且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占比接近80%。自2015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已从2015年的64万人上升至2023年的130万,增幅超过150%。其中,专硕招生比例从2010年的约39%增长到2023年的接近60%。由此可见,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呈现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提升、学科结构日趋专业化的态势。 增加高校硕博授权点是大势所趋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动下,增加高校硕博授权点实为大势所趋,能有效提升高等教育整体质量,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多样化需求。首先,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报考硕士、博士人数持续增长,读研竞争激烈,新增硕博点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深造的机会,满足学生对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迫切需求。其次,我国正面临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和升级发展的挑战,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新增硕博点能够为社会各行业输送大量高层次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最后,在一些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增设硕博点还有助于前沿科学和跨学科领域的发展,为新兴学科创造科研平台和学术高地,培养该领域的高层次人才,进而反哺学科专业发展。整体来看,增加高校硕博点有利于建立良性的研究生教育生态。传统上,我国研究生培养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特征,即“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硕博生培养的主阵地,普通高校的硕博点则相对较少。造成这一布局的原因是我国早期集中财政、师资力量在部分高校重点建设了一批硕博点,普通高校则重点发展本专科教育。而在全国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仅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大量扩增硕博点并不现实。这不仅会增大人才培养压力,也会造成高校之间差距不断拉大,不利于地方高校的发展。因此,将硕博点的新增指标向普通高校倾斜成为必然趋势。对于地方性院校而言,新增硕博点一方面有助于吸引优秀师资和提升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在建立硕博点后培养出的研究生也能有效补充当地人才缺口,形成良性的人才生态系统。总之,数量庞大的非“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基座”,布局硕士、博士点是筑牢基础的有效措施,只有基础牢固,高质量高等教育系统才能良性运转。 多层面着手,确保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学研究的“储备力量”。增设硕博点,是深入实施国家教育强国战略的关键举措。通过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动态调整学科布局,有助于进一步激发高等教育创新活力,为我国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然而,数量增加的背后是整体结构的调整,需从多个层面应对硕博点增加带来的挑战。首先,在学位授权点增设的初始阶段,应严格把控硕博点的考核指标。硕博点的硬实力是学校重点投入的方面,通常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可量化的科研资源配置等。硕博点的软实力通常难以直接考核,例如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教学经验和指导能力等。对于新增学位点,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评估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其建设和发展符合预期目标。其次,宏观调控硕博点专业结构,深入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大力推进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分类培养,学术学位重点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以及学术创新潜力;专业学位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职业发展潜力。政府应宏观调控硕博点的专业结构,紧密对接社会需求,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实际需求。对于已经饱和或市场需求趋于平稳的传统学科,应审慎考虑新增硕博点的必要性,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最后,打通研究生教育与产业发展壁垒,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支持。高校与企业联手打通产教融合壁垒,通过共建研发中心、实习实训基地等创新平台,为研究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创新资源;通过联合培养、项目合作等模式,推动研究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实现教育与产业的双赢发展。国家需加强对企业参与研究生教育的支持力度,优先支持与企业有密切合作的地方高校以及有优质研发条件的民办高校开展研究生教育,实现研究生教育与产业的协同发展。总而言之,近年来硕士和博士授予点数量的增加是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客观需求,这一举措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然而,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仍需从多方面着手,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应对策略,以确保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作者:沈文钦、魏丽娜,分别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长聘副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2024-10-116 浏览 · 0 收藏 -
不追逐“帽子” ,该计划让学术资源广泛惠及博士生
10月10日,记者从中国科协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获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自9月发布以来,已经有超过6000人申报。博士生专项计划是面向高年级在读博士研究生开展的托举工作,旨在服务更多青年科技人才“破土发芽”。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副部长宫飞介绍,中国科协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各类青年科技人才计划经验做法,召开了六轮、几十场座谈会,深入调研并开展问卷调查,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建议,根据青年科技人才特点、需求和成长规律,结合科协系统实际,对青托工程的支持对象、支持内容、动员机制进行了全面优化,在保留原青托工程项目基础上,启动实施了该专项计划。“博士生专项计划是中国科协对人才工作深化改革的重要探索,也是布局青年、布局未来的重要举措。我们创新探索推荐遴选方式,更加注重发挥组织渠道的作用,减少评审负担,从制度设计上规避追逐‘帽子’、说情打招呼等不良风气。”宫飞说。宫飞介绍,博士生专项计划有三个特点:一是普惠支持,扩大博士生人群覆盖面。博士生专项计划托举对象为30岁以下理工农医类的二年级以上博士研究生,托举期不超过2年。2024年开展试点工作,面向部分高校支持3000名左右。2025年拟扩大覆盖面,每年滚动支持5000名左右,每年同时在托举期内的博士生达到1万名。通过大幅度扩大托举支持规模,让学术资源更广泛地惠及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后备军,着力让更广泛的处于“塔基”,刚刚踏入科研道路,还处在职业生涯“破茧期”的青年人才受益。二是整合资源,突出支持学术成长。博士生专项计划最鲜明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中国科协所属200多家全国学会的学术支持。博士生是科技创新一线的主力,但是学术视野不够开阔的问题突出。新设立的博士生专项计划,注重发挥全国学会学术团体跟踪培养的作用,为入选者提供参加中国科协年会、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中国科技青年论坛等重大活动的机会,通过组织吸纳(加入全国学会会员)、安排学术兼职(包括学术会议兼职和学术期刊兼职)、资助发表学术论文、支持参加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坚定博士生毕业后继续投身科技事业的信心和决心。三是构建链条,充分发挥科协组织体系作用。博士生专项计划在组织方式进行了大幅度创新,首次将全国学会、省级科协和高校科协放在一条工作链条上开展工作,充分体现了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基层组织建设的理念。中国科协负责本计划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和资金管理等工作。全国学会负责学术指导和托举服务,提供学术成长机会。省级科协负责协调联络和本地区人才推荐工作。高校科协负责做好人才推荐和日常联系服务工作。据介绍,青托工程依托全国学会专家集中、学术资源丰富的优势,采取“小同行遴选、大平台托举、精准化培养、多样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每年投入约1亿元财政资金,对32岁以下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给予连续3年资助培养。中国科协连续九届青托工程共托举3599名青年人才。多年来,青托工程在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升科协系统组织力、激发学术共同体内在活力、助力青年人才成长、服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被誉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第一块踏板”、科研创新关键期的“雪中送炭”工程。2024-10-119 浏览 · 1 收藏 -
高校获批硕博士点增数量和保质量如何平衡
近年来,高校硕博士点获批数量逐年增多。今年8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拟新增6个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新增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480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5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5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566个。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这轮硕博士点的新增,对未来研究生教育的总体规模、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成效会产生何种影响?如何在“增数量”的同时“保质量”,让不断涌现的高端专业人才助推改革持续深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量的扩充”“结构的变化”反映培养目标的转变“学校博士学位点从过去的‘独苗’跳跃到5个,硕士点更达到15个,只要你足够优秀,你们期待的免试直升研究生,能够在毕业时实现!”近日,海南医科大学2024级新生入学典礼上,该校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这样向“新面孔”们介绍。据公示显示,海南医科大学拟新增生物学、基础医学、药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拟新增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智能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电子信息、中医、公共管理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多位高等教育专家向记者表示,此次硕博士点新增,“量的扩充”“结构的变化”趋势都较为明显。常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徐高明观察到,此轮江苏高校新增7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约占全国的9.5%,其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新增博士点最多,达到8个,其次是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分别新增6个。“从全国来看,专业学位点的增长超过学术学位点,反映了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加,江苏省新增的硕博士点也体现了这一趋势。例如,淮阴师范学院新增15个硕士点,其中12个为专硕点,以满足地方经济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徐高明表示,江苏省内的高校层次丰富,既有“双一流”建设高校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也有常州大学等地方高校、行业特色高校。“此轮新增硕博士点覆盖各层次高校,地方高校更倾向于新增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专硕点;从具体学科领域看,新增的硕博士点更加侧重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学科领域,如新能源、新材料等。”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分析,“从国家层面讲,高质量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重心不断‘上移’,加之目前国际竞争格局态势,迫切需要拔尖创新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从个人层面讲,人们生活的科技含量也在提升,在全面小康背景下,原有受教育时长、内容已不能满足要求,很多人有进一步深造的需求。在结构方面,之前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学术型后备人才,如今的生产一线也需要具有深厚知识储备和实践素养的人才,专业学位比例的增加,恰恰反映了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端人才的清晰目标。”加强高校内涵建设与推动国家、区域科技创新成趋势“前段时间,姜铁红老师因一段英姿飒爽的蒙古舞‘出圈’,现在,大家如果想读舞蹈学博士,指日可待了!”记者从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赵丽芳处了解到,中央民大此轮一共申报了15个博士点和4个硕士点,预计新增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国家安全学等4个学术博士点,教育、音乐、舞蹈、美术与书法等4个专业博士点,数字经济、中药2个专硕点和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硕士点。赵丽芳分析,此轮博士点申报,中央民大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和交叉学科领域有较大突破,加上已有的民族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哲学、教育学等一级学科博士点,已覆盖8个人文社科学科门类,进一步凸显了学校人文社科类学科的优势。“其中,作为交叉学科的国家安全学获批意义重大。2021年学校成立国家安全研究院,聚焦民族、宗教、边疆领域组建高水平多学科交叉师资团队,为国家安全工作述学立论、建言献策,开展综合性、交叉性和战略性研究,产出了一批高水平智库成果和研究成果。”“此次新增学位点,对高校而言既提升了办学层次,也是同市场进一步衔接的需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对于原来没有硕士点、博士点的学校而言,增加硕博士点是一种寻求未来发展、提升办学成绩的方式。而以往以学术型培养方式培养的学生擅长研究,却往往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专业学位的增加强化了和市场‘需求端’的衔接。”建强导师队伍、强化外部监督,推进“质量同升”硕博点获批只是第一步,如何用好科研资源,充实导师力量,制定完善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出口”质量?这是摆在新增硕博士点高校面前的共同课题。赵丽芳表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面临的挑战表现在:一是新增学位点在经费投入、师资引育、平台建设等方面均亟待加强;二是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服务国家战略特别是重大战略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保障和把关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论文关、出口关、就业关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从高校自身讲,首先,导师培养应‘严起来’。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培养单位应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对于新任导师而言,国家、省、大学三级培训的制度要落实,如果新设学位点学校师资条件尚显不足,可通过临时从原有硕博士点学校外聘导师的形式培养新任导师。其次,硬件环境要‘提上去’。有项全国性研究生在学满意度调查显示,吃住行和后勤等硬件条件在各项目中满意度最低。培养单位对学生的服务水平要跟上,要塑造良好的育人大环境,让学生在浓厚科研学术氛围、舒心校园软硬环境中成长。”王战军表示。王战军分析,从外部监督角度看,还要坚持实施学位点质量保障制度,通过对培养软硬件条件、毕业生水平的调研分析追踪客观评估培养水平,对不合格者采取“亮黄牌”、暂停招生等措施。“对于既有学术学位点又建设同名称专业学位点的学校,要根据学位法规定,在培养和考核评价各环节突出专业学位特色,突出人才在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实践工作能力方面的培养,让‘学术的更学术,专业的更专业’。”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毛湛文表示,将从以下方面做好博士学位点建设:着力探索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机制,在录取中贯彻“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的人才选拔标准,探索多元考核评价机制;遴选优质博导,让“以高质量科研引领”的博士人才培养理念落地,在师资配备方面,注重多元学科交叉师资、学界业界联合师资、青年副导师队伍的建设,细化优化导师组共同培养等机制。“人们常说‘学历高消费’‘人才竞争内卷’,为什么会有‘人才内卷’?根源就在于长期以来的硕博士培养个性化不足。”储朝晖分析,“从出发点上看,不能把学位教育简单理解成专业教育和知识教育,而是要与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和承担使命结合起来,通过培养环节的设计、导师的一对一指导,将知识学习、研究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同学生的优势潜能、个性特长结合起来,和学生的人生规划融合起来,帮助他们发挥优长,更好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记者 周世祥)2024-10-092 浏览 · 0 收藏 -
以特色发展扭转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倾向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发展进程中,相比于本专科教育规模增长,研究生教育规模增长较慢,到2022年,我国研究生在校生数为360多万人。如果从绝对规模来看,我国研究生教育体量在世界上位居前列,但若从相对规模来看,我国研究生在校生数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不到10%,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情况,研究生教育层次占比一般在30%-40%之间。这就是说,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经得到了较大发展,但研究生教育规模与高等教育规模整体水平是不匹配的。提高研究生教育占比是必然之举,是达到更为合理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专业教育,它与初等和中等教育最大的不同是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在高等教育的“精英阶段”甚至大众化阶段,本科教育的专业性仍然较强,但是在普及化阶段,这一点开始发生变化,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更为普遍的教育,因此,在本科阶段,高等教育变得更加宽口径、通识化、跨学科,而更为精深的专业教育已经逐渐被上移到研究生教育阶段。同时,近年来高新科技的发展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从业者有更强的专业知识,也要求他们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而这些都不是仅仅通过本科教育就能达到的目标。因此,接受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未来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砝码,只有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才能满足个体和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迫切需求。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被看成是一种“精英教育”,其规模较小,且大多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中进行。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地方高校甚至应用型高校加入研究生培养队伍中来是必然趋势。这一趋势有其积极因素:第一,研究生培养需要资金、设施、教师等各种资源的投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培养规模不能无限扩大,因此,要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势必要吸纳更多类型的高校加入其中;第二,发展研究生教育是地方高校以及应用型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这些类型的高校可以通过研究生教育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学校管理水平以及本科教育水平的提升,并带动学校办学整体水平不断向前发展;第三,在地方高校以及应用型高校发展研究生教育,有可能探索出不同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由于这些高校与研究型大学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资源条件等都不同,因此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及模式也应有所不同。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中一直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同质化问题,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培养单位的同质化造成的,因此,如果更多地方高校以及应用型高校加入研究生培养当中来并探索不同的研究生教育模式,这一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当然,也应该看到,与那些具有多年研究生培养经验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比,近年来获得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单位,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还比较缺乏经验。一些操作层面的问题,或将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得到解决,但是,一些观念和认识上的深层次问题,却需要防微杜渐、认真对待。第一,要警惕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倾向,不应把研究生教育尤其是硕士研究生教育办成“本科加强版”。一些新获批硕博点的培养单位,由于对研究生教育缺乏深入理解,认为在本科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几门课程和学位论文,就达到了研究生教育的要求。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研究生教育应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需要重新设计培养方案,并应与本科培养方案在层次和水平上有明显差别。第二,要防止研究生教育单纯追求学术化的倾向,研究生教育的水平不应只通过学术性来体现。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很容易把学术性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代名词,这是因为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都是精英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术型人才。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当今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多样化需求,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早已超出学术型人才的范畴,扩展到职业、行业专门人才领域,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就是以培养工程、法律、教育、医学等领域的职业类专门人才为目标的。第三,要避免研究生教育模式单一化倾向,探索研究生教育模式多样化发展路径。研究型大学虽然在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方面拥有较丰富的经验,但研究型大学的模式并不是唯一样板。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在一些地方高校和应用型高校布局研究生硕士点和博士点,就是期望这些高校能够探索不同于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使研究生培养能够更好地融入产业和社会发展之中。第四,要杜绝研究生教育功利化倾向,培养单位应切实承担起培养责任,保证培养质量。不能否认,一些高校还存在着重申报、轻培养的问题,过分看重学位点的功利价值,却忽视了所应当担负的培养责任。拿下学位点固然能够使学校办学提升层次和水平,但若不能保证培养质量,最终只会对学校产生更加负面影响。要预防和杜绝以上问题,首先,新增学位点单位要澄清认识,树立正确发展观念,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切实肩负起保障和提升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的责任;其次,在加强对兄弟院校办学经验的调研和学习基础上,勇于改革创新,努力探索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走出自己的研究生培养特色发展之路;再次,新增学位点单位要加强政策、制度、资源等各方面的保障,为学位点建设、研究生培养提供有力支持;最后,应建立起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和保障机制,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新增学位点高校培养质量的评估和检查,高校也应发挥主动性,构建起完善有效的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以确保我国研究生整体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作者:赵婷婷,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2024-10-084 浏览 · 0 收藏 -
专硕和学硕,如何“分家”?
专业学位硕士生(专硕)项目的设立,从顶层设计来看,是希望使研究生有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很多高校只是把专硕项目当作扩大招生规模的一种方式,专硕和学硕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楚。如果就按照学硕的培养模式去培养专硕,对于导师和院系来说是最简单、最方便的。但眼下,随着专硕扩招,后续如何培养,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想清楚,关键是不能“拍脑袋”“一刀切”。如果我们还是一味沿用原先的同质化做法,那只会离时代发展的要求越来越远。近年,专业学位硕士生(专硕)持续扩招,专硕培养的定位越发引起重视,甚至一些高校开始考虑未来停止学术型硕士(学硕)招生,只招专硕和博士。2023年12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今年4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学位法,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负责人表示,明确学位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等类型“是本次立法的一项重大突破。”学硕和专硕的明确分类,也使得我们不得不直面近年来高教界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专硕、学硕在人才培养上的同质化。培养同质化,导致专硕不“专”人们常认为,攻读学硕是为继续深造打基础,适合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人;而读专硕是为了就业,专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就目前而言,专硕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是和学硕区分不明显,存在同质化的问题。在理想状态中,专硕支付了更高的学费,就应该受到更“实用”的教育,得到更好的待遇、有“更好”的出路。但现实并非如此,比如,有些学校规定,专硕不能参评学业奖学金,只能参评难度更大、名额更少的冠名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有些学校招了很多研究生,暂时无法解决所有人的校内住宿,于是只能把专硕安置在校外公寓;还有些用人单位则认为专硕没有学硕优秀,在招聘时对专硕“另眼相待”……但随着专硕规模的扩大和高校培养专硕经验的丰富,专硕教育一定会得到更多重视,培养体系也必须更加完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的发布,也正说明了这一点。专硕项目的设立,从顶层设计来看,是希望研究生有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很多高校只是把专硕项目当作扩大招生规模的一种方式,专硕和学硕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楚。一些院系和课题组更是把专硕视为研究生招生名额增加的途径,导师把招收专硕当成充实课题组、增加“干活”人数的一种途径。专硕入学后,课程与学硕类似,上课也和学硕一起上,也需要进课题组做实验,甚至还被要求发表科研论文才能毕业,而对于专硕培养方案中要求的为时数月的企业实习,则采取“敲图章”“开实习证明”的方式蒙混过关。各种“摆不平”,让专硕难按“专”的要求培养其实,专硕和学硕培养同质化的问题并非现在才引起关注。针对这一问题,教育界的不少专家都曾提出过各种解决方案,包括严格执行专硕的培养方案,把专硕派到校外的实习基地等。但现实情况很复杂,“摆不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导师招收学生、成立课题组,无形中就有了“生产关系”。导师需要拉来科研项目,让研究生做项目、发表科研论文,并向项目资助方“交账”,进而申请新的项目。这样一来,研究生一旦被派往校外实习基地,就很难为课题组的项目服务。同时,研究生在校外取得的研发成果(如果有的话)也涉及知识产权的归属。其次,专硕要毕业,就要写出学位论文并通过评审。如果专硕全身心地在导师的课题组做科研,至少能保证学位论文的“工作量”。但如果花几个月时间去校外实习,实习内容和学位论文没有密切关系,得到的工业研发结果也很难写入学位论文,这很可能影响学位论文的质量,学位论文甚至很可能通不过盲审。针对上述情况,也有人提议,专硕的学位论文是不是可以多元化——既可以写科研导向的学位论文,也可以写工程设计、工程应用的学位论文。但问题是,现代工程并非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工程设计也需要群策群力。一位专硕到企业参与工程,在学位论文中如何区分个人贡献和集体贡献呢?更何况,有的工程持续几年之久,但学生需要快速得到结果,并申请学位。除了上述原因,还有很多别的原因。比如,很多理工科导师原先接受的科研训练就是以发表论文为导向,他们没有做工程项目的经历,因此指导专硕做工程类的课题也会有困难,只能让专硕在课题组沿用老的套路做研究。再比如,专硕到企业参加实习,涉及交通、住宿、安全等问题,不少导师从内心来说,不希望见到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麻烦”。而且,专硕未必真的喜欢去院系指派的实习基地实习。除了担心完不成学位论文,很多专硕想的是毕业后“转行”从事别的领域的工作,因此他们需要的是与将来的就业方向匹配的自选实习,而不是去学校规定的地方实习。如果硬要专硕去院系指定的实习基地实习,他们甚至会消极怠工,最终影响实习效果和院系声誉。专硕培养、扩招,不能“一刀切”可见,对专硕、学硕进行区别培养是有难度的。特别是眼下,随着专硕扩招,后续如何培养,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想清楚,关键是不能“拍脑袋”“一刀切”。比如,假设一个院系强行规定所有专硕都到院系指定的几个实习基地去实习数月,那么,实习的内容有可能和学位论文的选题不匹配。组织这么多学生,又涉及住宿、交通、安全等问题,最终学位论文体现不出工作量。那么,专硕去企业实习,有没有成功案例呢?当然有。某些专业(比如计算机、微电子专业)导师本来就和企业有项目合作,即企业给导师提供“横向项目”,导师把专硕“送”到企业,“联合培养”的时间远超几个月,甚至可以达到两三年。这样,企业、导师、专硕能够“各取所需”——企业得到了研究生资源;导师得到了“横向项目”,也不用费力地指导研究生;专硕得到了去知名企业实习的经历。但问题是,并非所有导师都有这样的企业资源。而且,一些导师不愿意这么做,万一学生在企业表现不好被“退”回来,那如何按时完成学位论文?在校外参加研讨会时,我曾听一些报告者介绍他们所在院系培养专硕的一些做法,包括建设了几十个实习基地,把研究生派到相关的企业。但令人困惑的是:专硕一年级上学期需要上课,假设一年级下学期参加企业实习,那么到二年级才开始做导师布置的课题,到了三年级下学期刚开学就要交学位论文,这可能完成吗?能通过盲审吗?假设因为时间紧,专硕无法给导师产出科研论文,那导师会有积极性吗?看来,专硕培养“盘根错节”,不仅仅涉及具体的做法,还涉及课题组的“生产关系”以及对导师、学生的评价体系。结合这次学位法的通过,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以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为方向,注重对现有人才培养过程的改造升级。《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意见。2023年12月底,复旦大学印发的《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博英行动计划方案(2023-2025年)》,也以显著的篇幅,提出深化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专业学位课程建设深化提质、强化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生教育的车轮滚滚向前,专硕扩招是大势所趋。尽管优化专硕培养机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能够把问题“掰开来”坦诚地讨论交流,是一件好事。假设我们不交流、不讨论,只是机械地、“一刀切”地执行相关政策,那会脱离实际。反过来,如果我们还是一味沿用原先的同质化做法,那只会离时代发展的要求越来越远。教育界的确需要认真研究、充分讨论这个话题,并提出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案例。这将有助于相关政策在更大的范围内具体落地。(作者为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2024-09-3020 浏览 · 0 收藏 -
曾大军研究员:杰青项目送出最关键“助攻”
当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自动化所)副所长、研究员曾大军20多年前尝试深化人工智能和运筹学的基础研究、推进社会应用时,人工智能还不像今天这般“时髦”。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经历了经典的“决策科学+人工智能”淬炼后,曾大军想进一步把这些理念和算法“理实交融”一下。2007年5月,曾大军加入自动化所,建立了实验室,并把网络开源信息、安全信息学等前沿思想和方法引入团队。“现在,很多社会学科领域的学者都在积极参与‘计算社会科学’的创新研究。事实上,2008年,我们就在曾老师的影响下接触这些领域了。”曾大军的同事、自动化所研究员曹志冬说。那时,社会计算、开源信息与安全信息学等都是比较新奇的概念;而现在,它们已成为促进我国数据智能、文理工学科交叉的重要创新方向。 杰青项目“打破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的次元壁”2008年,移动互联网还没有登上历史舞台,中文信息资讯还处于门户时代。但曾大军已经隐约意识到,大规模的互联网数据将会对未来社会产生巨大影响。曾大军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研究这一背景下的新的“人工智能+运筹学”信息智能方法论,并探索它在中国社会所能扮演的角色——如何在各种复杂场景中,运用智能算法和人机混合等技术,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如何在国家关注的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上,最大限度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使智能决策的价值更好落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杰青项目)给曾大军送出了最关键的“助攻”。2010年,曾大军获得杰青项目资助,这让他得以一边深化信息智能方法论的基础研究,一边推进这些技术的应用。曾大军认为,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推广存在一定的壁垒,而正是杰青项目的及时支持,帮助他完成了这一跨越。用曾大军的话说,是杰青项目帮助他“打破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的次元壁”。曾大军的研究侧重于分布式人工智能和多智能体系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他根据“人工智能+运筹学”的特点进一步锤炼、深化相关求解框架。他提出的“具有协同性和自适应性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框架”,是该领域在国际上的首批原创性研究成果之一。带着跨学科思维和问题导向,曾大军团队在杰青项目的资助下,尝试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多个场景:他带领团队为电商平台、社交媒体设计自动推荐算法,帮助疾病防控体系开展大数据分析、预测与建模并实现疾控数据的社会孪生等,还多次为应对解决突发事件提供有力的科学方法和技术系统支撑。这些工作在当时非常有创新性。例如,在与各级疾控中心合作的过程中,曾大军团队先后开发了传染病动态预警分析软件、动态传播软件、干预措施评估软件,并搭建了公共健康在线感知平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手段逐渐得到大量运用,增强了公共卫生监测预警能力,尤其提高了传染态势早期预警的敏感性和风险研判的准确度。需要指出的是,智能技术在那时并不流行。2013年后,人工智能的“喧嚣”渐起,国家开始重视,学科开始大幅向前、向好发展。直到AlphaGo2016年战胜人类围棋冠军李世石后,人工智能才“一举成名天下知”。曾大军告诉《中国科学报》:“对我而言,杰青项目对我们的工作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学术研究到学科体系的完善,再到真正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和满足产业应用,都是从这个杰青项目开始的。” “两手抓”的学术“惯性”对于杰青项目申请,曾大军直言他并没有太多可以分享的经验。“后知后觉地说,我们当时的工作符合现在讲的搞科研‘既要顶天,也要立地’的理念,既有原始创新,也有实践应用。”曾大军对记者表示,或许正是当年的工作具备这样的特点,所以杰青项目的申请过程相对顺利,竞争也不像今天这么激烈。纵观曾大军的学术生涯,他一直坚持先进理论和前沿技术“两手抓”。1985年,14岁的曾大军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进入系统科学与经济管理系和计算机系学习。“当时的大环境就是‘学好数理化’,用数理化思维解决各类问题。”曾大军告诉记者。后来,曾大军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工业管理博士学位。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世界领先的计算机研究水平,给了他“海阔凭鱼跃”的机会。他参加该校工业管理学院与机器人研究所联合培养的博士生项目,徜徉于智能科学技术和运筹管理学之中。博士毕业后,他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工作时,仍然是“双管齐下”。可以说,理实交融、前沿交叉贯穿了他的学术生涯。“我认为科研的逻辑很简单,即掌握了一套方法论后,你就可以不断完善它、使用它,尽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曾大军说,如果要总结经验,他最想分享的是,整体而言,需要扎扎实实工作,像算法更新那样“小步迭代”、层层推进,在扎实的基础上,追寻“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刻。 支持科学家潜心研究,同时应注意分类管理从2024年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实行对杰青项目的“滚动支持”,即通过对上一年底资助期满的杰青项目开展分级评价,择优遴选不超过20%的优秀项目给予第二个5年滚动支持,资助强度加倍达到800万元;资助期满后再择优遴选不超过50%的优秀项目给予第三个5年1600万元的资助,通过15年近3000万元的高强度支持,集中优势资源培养造就高水平领军人才。在曾大军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机制。“它将在不同时间段内为优秀的青年科学家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让他们可以潜心研究。”他说。不过,曾大军也表示,这一机制需要考虑与国家其他重大项目的衔接和区分,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协调,避免重复支持。“有了这个机制,有人可能会对‘获得滚动支持的杰青项目’和‘未获得滚动支持的杰青项目’加以区分。”他说,“可能需要科研管理者以更高的智慧,规避杰青项目‘帽子化’2.0版本上演。”由此,曾大军进一步谈到了他对科研生态的一些感想。“当前,在科研圈有一种‘常见的怪象’,大家都以获得杰青项目、研究员或教授头衔为追求目标,这也是当前‘破唯’行动很难撼动的一部分。大家都在‘卷’论文、‘卷’‘帽子’头衔,殊不知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不仅需要一流的科学家,还需要一流的工程师、程序员、临床医生、算法架构师、技术转移经理人等。”曾大军说,“我们不需要人人都在发论文、当教授这方面争当‘状元’,而是需要三百六十行的‘状元’。”“分类管理、分类评价非常重要,迫在眉睫!”曾大军表示,客观上说,大家不可能很快就改变认知和追求的目标,但社会亟须破除类似的尊卑观念,应从待遇、资源配置等方面一视同仁对待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人才。“很多情况下,很多所谓‘研究’可能并不属于科研范畴,不必做什么都披上科研的外衣。我们拥有成熟且庞大的技工体系,它与科研体系不该有高低之分。”曾大军说。2024-09-255 浏览 · 0 收藏
-
“优师计划”师范生须履约任教 若违约将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中工网讯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优师计划”师范生毕业后须按协议约定,到定向县中小学履约任教,确保“优师计划”师范生离校前全部落实任教学校。《通知》强调,“优师计划”师范生毕业后须按协议约定,到定向县中小学履约任教。国家优师专项师范生未按规定履约的,按照协议约定承担相应责任,违约记录归入人事档案,依法依规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各培养院校要高度重视“优师计划”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履约任教。《通知》要求,优化就业服务,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机构编制部门,在核定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额内,提前安排、准确核查接收“优师计划”师范生编制计划,统筹制定招聘计划。《通知》明确,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履约管理。除规定的三种特殊情况外,未到定向县中小学任教,或者履约任教未满6年且不继续履约的国家优师专项师范生,视为违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违约记录归入违约学生个人档案,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此外,教育部提到,各地要为“优师计划”师范生到农村任教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优师计划”师范生履约任教后的专业发展纳入各级培训计划,持续支持“优师计划”师范生专业发展和终身成长。(于霏)2024-11-200 浏览 · 0 收藏 -
湖南实施“双一流”建设计划,7个学科予以优先支持
11月15日,湖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湖南省高等院校布局优化实施方案》《湖南省高等院校学科专业优化实施方案》(简称《两优方案》),将实施“五个一批”“五个计划”的重点任务,全面提升高等院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根据《湖南省高等院校布局优化实施方案》,“五个一批”指“整合资源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整合优化一批同质化高等院校、整合优化一批师范类高等院校、整合优化一批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资源、整合优化一批独立学院资源”。《湖南省高等院校学科专业优化实施方案》提出,实施“五个计划”的重点任务,具体为“双一流”与“双高”建设计划、支撑主导产业学科(专业群)建设计划、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发展计划、学科专业限制停招撤销计划、学科专业内涵重塑计划。实施“双一流”与“双高”建设计划,着力加强世界一流培育学科建设,从中遴选临床医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园艺学、交通运输工程等7个学科予以优先支持和重点保障。同时,着力建设一批国家级高水平高职专业群。遴选15所左右高职院校进行重点支持,着力提高湖南主导产业发展支撑能力、技术创新水平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实施支撑主导产业学科(专业群)建设计划,在本科高校建设150个左右优势学科,在高职院校建设20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支持引导其他学校同类学科专业资源向优势学科、高水平专业群聚集。实施学科专业限制停招撤销计划,限制一批学科专业布点,对英语、法学、汉语言文学等全省布点超过30个的本科专业,医卫类、教育类中的国家控制布点本科专业和艺术类本科专业,以及全省布点超过30个、在校生规模排前15的高职专业,原则上不再新设并逐年调减招生规模;停招撤销一批学科专业点,对在校生人数全省排名前60位且就业率全省排名后60位的本科专业,以及毕业就业率低于60%且本省就业率低于50%的高职专业,除特殊专业外,调减招生规模、停招直至撤销。(文/张璐)2024-11-196 浏览 · 0 收藏 -
广东社区学院在华南农业大学揭牌
11月14日,广东社区学院揭牌仪式暨全省党建引领社区运营人才培训班(第一期)启动仪式在华南农业大学举行。记者获悉,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唐斌任广东社区学院首任院长。广东社区学院由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与华南农业大学共建,依托华农公共管理学院建设,将整合政府、学校、企业及社区等多方面资源,承担社区工作者示范培训、建立社区工作者培训师资库和资源库、开发社区治理和服务课程、社区工作者学历教育、开展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和基层治理服务相关研究等工作。揭牌现场。安沛 摄华南农业大学于1999年开办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是广东省最早开办社工专业的高校,社工专业被评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4年获批全国第三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学位授权点。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省委“两新”工委书记崔建军表示,希望广东社区学院建成广东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全国社区人才的培训基地、社区工作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基地、国际性的社区工作交流基地、新型现代社区建设的智库。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指出,政校携手共建广东社区学院是顺应新时代社会发展趋势、推动社区教育创新发展的积极探索,这不仅是学校办学11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学校服务社区、回馈社会的要事,标志着学校在教育事业发展和服务社会领域迈上了新台阶。活动现场为广东社区学院导师团和院长颁发了聘书。中国社会工作学会秘书长邹学银、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张和清、香港新家园协会总干事黄颂、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会长吴小丽等19人获聘导师团特聘专家。揭牌仪式后,广东社区学院导师团专家召开座谈会,围绕广东社区学院建设相关问题深入交流探讨。同时,由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主办、广东社区学院承办的全省党建引领社区运营人才培训班(第一期)正式开班。2024-11-193 浏览 · 0 收藏 -
清华大学成立四个新学院
11月15日,清华医学发展大会在清华大学主楼后厅举办。大会以“推动医学创新,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医疗健康体系建构与实践,共同探讨医学教育深刻变化与新范式探索,推动全球医疗卫生事业的创新发展。大会现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作视频致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正部长级),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熊四皓,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路明出席活动并致辞。大会由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宏伟主持。会上,清华医学新成立学院揭牌仪式举行。与会嘉宾代表共同为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疗管理学院、临床医学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揭牌。在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海淀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李俊杰,李路明,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黄天荫的共同见证下,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姜培学和海淀区副区长林航分别代表清华大学与海淀区签署《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清华大学关于共建清华医学园区的战略合作协议》。随后,美国国家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曹文凯(Victor Dzau)受聘清华大学名誉教授仪式举行。李路明为曹文凯颁发名誉教授聘书。在主旨报告环节,黄天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曹文凯三位专家分别以“清华医学:推动未来医学高质量发展”、“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健康医疗服务体系的清华实践”和“医学的未来:从实验室到临床、到人群、到社会的转化”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报告分享。为期三天的清华医学发展大会将相继举行医学教育、肿瘤前沿、感染与免疫、衰老与退行性疾病、新药创新前沿科学和技术、医工交叉与人工智能医学、现代医疗管理等7个学术分论坛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等系列活动。来自全球医疗卫生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袖以及跨领域权威人士等齐聚清华,共同分享和探讨未来医学发展,积极为推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清华大学医学院下设教学研究机构和附属医院。教学研究机构包括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疗管理学院、器官移植与仿生医学研究院;附属医院包括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黄天荫担任医学院院长。清华医学将以“推动医学创新,共创健康未来”为愿景,秉持创新、引领、国际、融合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工程技术为驱动、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数字化赋能为特色的学术型医疗体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临床研究等方面不断发力,全面提升在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医疗服务领域的创新力、影响力和领导力,服务最广泛乃至全社会的患者、健康人群等。全面贯彻创新、引领、国际、融合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医疗服务、人才队伍和国际化五个方面,砥砺探索植根中国、面向世界的新医学发展趋势,以全新理念、全新体系和全新举措迎接新时代医学事业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2024-11-184 浏览 · 0 收藏 -
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
本报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于忠宁)今天,教育部、人社部联合召开工作会,部署做好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据统计,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教育部部署各地各高校实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和服务体系建设行动”,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据介绍,9月以来,各地各高校抢抓秋招关键期,不断拓展岗位资源,截至目前各地各高校已开展招聘活动5.5万场,提供岗位信息1093万条。过去一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会议提出,各地各高校要完善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优化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促进人才供需适配;优化规范政策性岗位招录安排,加大市场化就业渠道拓展力度,开发更多基层就业岗位,支持保障灵活就业和创新创业。2024-11-154 浏览 · 0 收藏 -
重庆事业单位将考核招聘紧缺高层次人才
本报重庆讯 (通讯员 渝仁轩)近日,重庆市人社局发布事业单位考核招聘紧缺高层次人才公告,将在11月举办的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期间组织开展事业单位考核招聘工作。本次招聘作为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面向社会公布了2801个事业编制岗位。其中,市属事业单位岗位1170个,区县事业单位岗位1631个。招聘岗位中99.86%为专业技术类岗位,岗位需求排名前几位的专业有临床医学类、教育学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等。本次招聘相较于事业单位日常公开招聘,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方式,方便人才与单位对接入职。提供报名方便,本次招聘不收取考务费,对招聘任一岗位有意向的人才,均可通过统一官网报名,网上完成资格初审,不用跑路即可对接用人单位。高层次人才可多头报名,本次为招聘博士或正高职称人员“医学类硕士研究生+高级职称”的岗位专门设置报名通道,支持一人同时向多个用人单位报名,为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多对接机会。招聘单位会同相关部门按要求在境外设点另行组织开展现场报名的,相关高层次人才可按程序在境外现场报名应聘。考核方式灵活,支持招聘对象为博士或正高职称人员或“医学类硕士研究生+高级职称”人才的岗位通过面谈等方式完成招聘;对其他招聘岗位,凡报名竞争比小于8∶1的,报名人员无需参加公共科目笔试,直接参加用人单位面试;竞争比达到8∶1的,按公共科目笔试成绩高低3∶1确定面试人选。支持应届毕业生报考,公开招聘必备的学历学位证书等,对2025年境内外高校应届毕业生均放宽到2025年8月31日前提交验证即可。对国家统一招生的2023年、2024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以及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取得国(境)外学位并在报名结束前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但已被或曾被录(聘)用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除外。符合条件的技工院校毕业生也可同等报考。2024-11-144 浏览 · 0 收藏 -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和服务体系建设行动”,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通知》强调,要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供需适配。加强就业市场需求分析研判,及时掌握就业市场需求变化,编制发布人才需求报告和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加强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优化,主动布局新兴学科专业,扩大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布点,对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实行红黄牌提示制度。加强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高校办学资源配置、教学质量评估、招生计划安排的重要依据。《通知》强调,要充分发挥促就业政策的引领作用。加力落实助企稳岗促就业政策,加大促就业政策宣传解读。优化规范招聘安排和秩序,统筹协调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招聘(录)高校毕业生和各类升学考试时间安排,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支持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支持政策研究。《通知》强调,要开发更多有利于发挥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深入开展“访企拓岗”行动,落实“两个100”和“不少于10家”要求,足质足量开拓就业岗位。充分用好校园招聘主渠道,拓展实施“万企进校园”计划,支持二级院系积极开展小而精、专而优的小型专场招聘活动。开展民营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专项行动,支持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创新挖掘基层就业空间,组织实施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等基层项目,加大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力度,支持各地开发城乡社区、养老服务、农业科技等岗位。全面推广使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就业信息归集机制,推进国家、省级、高校三级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互联共享,加快就业服务智慧化升级。《通知》强调,要做实做细就业指导帮扶。强化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完善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打造一批名师金课及精品教材,办好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探索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专业微课程、职业培训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加强就业育人与观念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健全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机制,组织实施好“宏志助航计划”。完善就业实习实践制度,推动更多毕业生通过实习实践实现就业。《通知》强调,要持续推进就业监测与综合评价改革。加强就业进展监测,认真落实毕业去向登记制度,分级开展就业监测数据自查,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深入推进就业评价改革,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就业评价体系,全面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为教育教学评估、就业工作质量评价提供参考。《通知》要求,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保障水平。各地各高校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民生头等大事、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压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保障,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四到位”要求。加强就业安全教育和权益维护,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2024-11-1414 浏览 · 0 收藏 -
教育部发通知了: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就业工作,确保履约任教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部署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就业工作,确保毕业生按照协议约定,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履约任教。具体内容跟小编一起了解—— 加强就业教育(一)强调履约要求。“优师计划”师范生毕业后须按协议约定,到定向县中小学履约任教。国家优师专项师范生未按规定履约的,按照协议约定承担相应责任,违约记录归入人事档案,依法依规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地方优师专项师范生根据协议约定,进行就业管理。各培养院校要高度重视“优师计划”毕业生就业工作,通过政策宣讲强调履约要求,同时,通过就业教育与职业指导知识推送等,积极引导毕业生履约任教。(二)注重榜样引领。各培养院校要通过一线优秀校长教师报告会、定向县优秀教师谈体会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师德养成教育,引导动员广大“优师计划”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弘扬教育家精神,坚定从教初心,到欠发达地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做新时代文明乡风的塑造者,振兴乡村教育的“大先生”。 优化就业服务(一)统筹制订招聘计划。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机构编制部门,在核定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额内,提前安排、准确核查接收“优师计划”师范生编制计划,统筹本地区中小学教师岗位需求和各类定向培养计划,按照招生当年定向范围,做好“优师计划”毕业生履约任教招聘计划。(二)及时推送就业信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将本省份“优师计划”师范生就业岗位需求信息通报给培养院校,同时在相关平台、网站等公开发布。各地各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手机信息、APP等有效途径,及时公布并有针对性地推送用人信息及人事招聘政策,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就业岗位选择与中小学教师岗位需求的有效衔接。(三)优先安排专场招聘。“优师计划”师范生享受免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定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政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落实相关工作要求,保障符合条件的“优师计划”师范生按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与培养院校加强协同,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举办专场招聘会,特别是在毕业前一年11月到毕业当年1月间,通过专场招聘等方式集中提供任教岗位,优先安排“优师计划”师范生履约任教工作。(四)确保全部落实岗位。毕业当年3月起,培养学校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面向尚未确定任教岗位的“优师计划”毕业生强化就业指导与帮助,一人一策制定方案,推动履约任教。毕业当年6月底仍未签约的“优师计划”师范生,其档案、户口等迁转至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安排到定向县中小学校任教。确保“优师计划”师范生离校前全部落实任教学校。 严格履约管理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履约管理。除以下三种特殊情况外,未到定向县中小学任教,或者履约任教未满6年且不继续履约的国家优师专项师范生,视为违约。(一)在学期间经学校指定的三级甲等医院认定因身体原因不适合从教。(二)协议规定服务期内,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三级甲等医院认定因身体原因不适合从教。(三)协议规定服务期内,经劳动能力鉴定因身体原因不适合从教。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违约记录归入违约学生个人档案,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定向县之外中小学不得聘用违约学生任教,违规聘用一经发现,将对相关学校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予以通报,并责令解除相关聘用合同。 强化政策保障(一)确保编制岗位。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与培养院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定期会商机制,确保“优师计划”师范生就业政策落到实处。特别是通过优先利用空编接收等办法,保障符合条件的“优师计划”师范生履约任教有编有岗。(二)强化履约激励。鼓励各地各校通过“优师计划”师范生履约上岗仪式等,激发毕业生履约任教的荣誉感、使命感。鼓励各地、中小学校切实制定教师引进的激励措施,完善待遇保障,支持“优师计划”师范生履约任教、终身从教。各地要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为“优师计划”师范生到农村任教提供办公场所、周转宿舍等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三)支持职后发展。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优师计划”师范生履约任教后的专业发展纳入各级培训计划,加强新入职培训、岗位胜任能力培训,在教师学历提升计划中优先支持履约任教的“优师计划”师范生攻读研究生。持续支持“优师计划”师范生专业发展和终身成长。对于“优师计划”师范生就业工作落实不力的地方,教育部将视情缩减该专项在当地的招生计划。2024-11-131 浏览 · 0 收藏 -
价值千万元,湖北大学“双十行动”计划7项目落地
“请双方代表在席位牌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完成合作协议的签署!”伴随着台下300余参会者的掌声,会议厅中央的屏幕上14个签名赫然排开,标志着总价值为2780万元的7个校企技术合作项目正式达成。11月7日,由湖北大学主办的“双十行动”计划驻外研究机构推介暨校地合作洽谈活动在湖大会议中心举行。“双十行动”计划活动现场。林芳灏摄应用生物技术的戊二胺合成新工艺、利川黄连栽培中的土壤改良与虫害防治、固废高效资源化……中冶武汉、硒盛源药材、浙江锋凌科技等七个省内外企业轮番上台,介绍企业基本情况,发布技术需求。来自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等学院的科研团队纷纷举牌揭榜对接。为何选择和湖北大学合作?湖北禾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宇轩表示,湖大专家团队的专业能力、技术设备都很值得信赖。2023年3月,禾轩科技有限公司正处于起步阶段,急需技术方面的人才和相关的支持。在潜江市政府的指引下,胡宇轩与湖北大学潜江产业技术研究院教授李岳彬和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彭旭组成的学科交叉团队进行多次洽谈,于10月份正式确立合作关系。此次,胡宇轩带着“光电子级无水氯化铝合成机理数字仿真与工业化生产技术”项目来到湖北大学,希望学校能解决技术难题,实现新型光电子级无水氯化铝合成工艺的突破。据悉,近五年,湖北大学以第一单位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国家自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20余项。2024-11-124 浏览 · 0 收藏 -
人社部:加强高校一流师资引育,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
中新社北京11月7日电(记者梁晓辉)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7日在北京表示,加强高校一流师资引育,重点是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当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简称“双一流”)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关于加强高校一流师资引育,王晓萍指出,重点是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拓宽高校优秀教师队伍来源。她表示,一是开辟高校海外引才绿色通道。在引才标准上突出顶尖性和独特性,对急需引进的紧缺高层次人才,可采取设置特设岗位的方式聘用。二是发挥外国专家项目牵引作用。依托高校优势特色学科,支持推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精准引进一批国际顶尖专家和具有高水平科研潜质的外国青年人才。三是促进国际人才交流合作。与多国签署双边协议,开展工程师资格互认,支持境外人才在高校任职。广泛组织交流活动,搭建专业化精准化的外国人才对接平台。(完)(原题:《中国人社部:加强高校一流师资引育,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2024-11-114 浏览 · 0 收藏 -
今年职称评审有何新变化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职称评审是按照评审标准和程序对专业技术人才品德、能力、业绩的评议和认定。职称评审结果是专业技术人才聘用、考核、晋升等的重要依据。今年10月以来,各地职称评审进入高峰期。职称评审信息怎么查?不在国企或事业单位工作能申报职称吗?今年职称评审有何变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日前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共设有27个职称系列(专业)。职称评审结果一般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不同专业对应的职称名称不同。为了给人才跨地区流动提供便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开通了全国职称评审信息查询平台,面向各地人社部门、用人单位及个人提供跨地区职称信息核验查询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限制,为职称评审创造便利条件,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渠道。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民营企业职称工作的通知》,非面向单位、系统内部组建的职称评审委员会,均向民营企业平等开放。具体而言,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可在创业孵化基地、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等地设立的职称申报受理服务点,或通过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工商联、行业协会商会、学会等社会组织进行职称申报。经批准离岗创业或到民营企业兼职的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3年内可在原单位按规定申报职称,创业和兼职期间工作业绩可作为职称评审的依据。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被派驻外地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可按有关规定在派驻地申报职称评审。除此之外,符合条件的自由职业者可根据属地原则,申报参加当地相关部门组织的职称评审。今年7月,为进一步加强职称评审监管,更好发挥职称评价“指挥棒”作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我国多地也深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今年上海市聚焦新职业,创新发布《上海市工程系列数字技术专业职称评审办法》,为数字技术等14个方向的专业人才评价提供专业支撑。天津市建立“以才评才”机制,在滨海新区授权成立经开区工程技术系列石油石化专业职称自主评审委员会,赋予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海河实验室自然科学研究系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评价自主权。(记者 吴叶凡)2024-11-116 浏览 · 0 收藏 -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对13所国外院校的学历学位认证加强审查
人民网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郝孟佳)6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关于对部分国外院校学历学位认证加强认证审查的公告》。公告称,将对13所国外院校的认证申请加强审查。公告称,近期,部分院校硕士、博士学位认证数据出现显著异常,相关举报频繁,根据《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办法》第二十八条,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决定从即日起对相关院校(项目)的相关认证申请启动加强审查程序。根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公布的名单,13所高校分别为:菲律宾莱康大学(硕士、博士学位项目)、菲律宾莱西姆大学(硕士、博士学位项目)、菲律宾维萨亚斯大学(硕士、博士学位项目)、菲律宾伊密里欧学院(硕士、博士学位项目)、泰国格乐大学(博士学位项目)、泰国易三仓大学(博士学位项目)、泰国班颂德昭帕亚皇家大学(博士学位项目)、蒙古民族大学(硕士学位项目)、蒙古教育文化法学院(硕士学位项目)、蒙古乌兰巴托额尔德木大学(硕士学位项目)、蒙古皇家国际大学(硕士学位项目)、印度尼西亚西亚苏姆乌鲁姆苏加武眉伊斯兰学院(硕士学位项目)、新加坡伦敦商业金融学院与英国格林尼治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项目)。公告表示,加强审查期间,上述院校相关认证申请的处理期限将相应延长,原则上自提交认证申请之日(含)起不少于60个工作日,建议涉及院校的文凭持有人与就读院校保持联系,了解相关情况。同时,建议广大留学人员密切关注加强审查系列公告,审慎选择公告涉及院校(项目)。2024-11-083 浏览 · 0 收藏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南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11月3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南研究院揭牌仪式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创新研学谷举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党委书记雷涯邻,校长孙友宏院士,校党委副书记林善园,副校长刘大锰、段翔、赵志丹出席揭牌仪式。海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崔莹,海南省海洋厅副厅长王宜合,海南省三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何世刚,海南省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副局长吕继洲,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研究院副院长矫东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首席科学家张光学,俄罗斯国家研究型大学-伊尔库兹克国立理工大学副校长斯基潘·贝科夫,俄罗斯圣彼得堡矿业大学教授瓦列里·奇斯蒂亚科夫、德米特里·雷科夫到会祝贺。揭牌仪式由副校长吴怀春主持。雷涯邻指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南研究院揭牌成立,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特区3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雷涯邻建议,海南研究院接下来的工作一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海洋人才培养的要地。二是大力推进海洋科技攻关,构建科学技术创新的高地。三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服务国家战略的阵地。孙友宏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南研究院揭牌成立,是学校发展史上的大事,是双方合作协议落地的重要成果。学校在海南布局研究院和国际教育创新区,是学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具体实践,为建成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注入了信心、激发了斗志。学校要以国际化视野、战略性眼光、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推进研究院建设,全力汇聚国内外顶尖科研力量,构建国际领先的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平台与创新基地,为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提供持续性的创新源头,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产学研培一体化建设协同化发展打造高标准的融合高地,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输出地大方案、提供地大智慧、贡献地大力量。崔莹在致辞中表达了对海南研究院揭牌成立的祝贺和学校长期以来对海南教育事业发展支持帮助的感谢。她指出,海南省、海南省教育厅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琼开展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同时希望双方共同开展学科建设、项目攻关、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双一流”建设和海南省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何世刚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入琼办学将加快推进三亚市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为三亚市“向海图强”注入新动能。三亚市也将以更大力度支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聚焦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成果转化,与三亚携手创造一流成果、引育一流人才、成就一流事业。2024-11-065 浏览 · 0 收藏 -
西北大学新增一所附属医院
10月28日上午,“西北大学附属安琪儿妇产医院签约揭牌仪式”在西安安琪儿妇产医院举行。陕西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理,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潘文静,省委高教工委原书记董小龙,省人大常委会原秘书长、省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韩水岐,省政府参事、省高院原常务副院长田平利,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原主任刘少明,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商务厅巡视员王国龙,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陈吉利,西安市莲湖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傅强,西安市卫健委科教处处长程婕,安琪儿医疗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卓朝阳,我校校长孙庆伟,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富林出席仪式。卓朝阳在致辞中表示,西安安琪儿医院成为西北大学附属医院,是双方优势互补、共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此次合作将推动医院在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全面提升,深化医教研一体化发展。双方将共同打造“高校+医院”合作新标杆,助力健康陕西建设,造福三秦百姓。孙庆伟介绍了学校医学学科的传承和近年来建设发展成效。他表示,医学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挂牌成立西北大学附属安琪儿妇产医院,是推动医教研协同发展的新实践、新探索。他期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教学基地建设和重点项目申报等方面深入合作,助力优化省市医疗资源配置,推动妇幼健康事业发展,为健康中国战略和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的贡献。邓理在讲话中表示,西北大学附属安琪儿妇产医院签约揭牌是西北大学和安琪儿医疗控股集团落实教育人才科技一体发展的创新之策,是在更高起点更宽视野开门办学合作办学的有为之举,也是合作共赢提高医疗水平造福人民健康的大爱之行。希望双方以此为新的起点,深化合作,勇立潮头。仪式上,邓理、孙庆伟、卓朝阳等见签医教研合作协议签署。陈富林为西安安琪儿妇产医院院长授“西北大学附属安琪儿妇产医院”铜牌。孙庆伟、卓朝阳等共同为“西北大学附属安琪儿妇产医院”揭牌。西安安琪儿妇产医院院长王亚琴作表态发言。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处室、我校医学院、莲湖区等医院驻地相关单位负责人,医院领导班子和职工代表等参加仪式。签署协议。授牌环节。正式揭牌。(图片均由西北大学提供)2024-11-046 浏览 · 0 收藏 -
山东大学成立新学院
10月26日,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办学40周年之际,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揭牌仪式暨山东大学空间学科战略咨询会议在威海校区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教授赵国春,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研究员王赤,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兼嫦娥七号任务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于登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刚,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曹晋滨,山东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出席活动。李术才在致辞中表示,山东大学空间学科坚守“科技报国”初心,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度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为航天强国建设作出山大贡献。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揭牌成立,是学校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生动实践,是打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高地,开启空间学科“由特到强”的积极探索。希望学院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不断优化完善学科布局;发挥“教学院部+学术特区”双向优势推进“空天探索”特色融合发展改革;做好有组织人才培养,组建高水平学科团队,构筑大平台、汇聚大团队、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航天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王赤院士表示,山东大学成立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回应国家之需、教育之需的创新之举。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和山东大学在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研究、空间环境探测等方面开展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创新合作。此次签署《协同育人合作备忘录》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建协议》,将在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重大任务承接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加强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共建共享,推进与拓展院所与高校合作共建、深化科教融合的新路径,携手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空间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而不懈奋斗。赵刚院士表示,山东大学空间学科已成为国家空间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阵地,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成立彰显了山东大学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的使命担当。国家天文台和山东大学将围绕天体物理与空间碎片、空间信息与大数据、空间探测技术与先进材料等重点领域,不断承接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开展前瞻研究和科技攻关,力争在空间科学领域产出更多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更多高素质空间科学人才,共同为空间科学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赵国春院士,王赤院士,于登云院士,赵刚院士,曹晋滨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学物理科学部原常务副主任汲培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原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于晟;李术才,山东大学副校长、威海校区校长刘建亚,山东大学国际创新转化学院院长韩圣浩共同为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揭牌。山东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共同签署《协同育人合作备忘录》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建协议》。刘建亚宣读学校党委关于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更名为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文件。副校长易凡主持揭牌仪式。揭牌仪式后,山东大学空间学科战略咨询会议召开,对学校空间科学学科的发展目标、学科布局和重点任务等进行系统规划。会上,易凡介绍了山东大学一流学科发展、高端平台建设、科研成果产出等方面的情况,与会专家围绕学科方向凝练、拔尖人才培养、杰出人才引育、学科平台建设、科研组织体系创新等议题开展座谈交流。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耀在揭牌仪式发言并在战略咨询会议上作学科发展情况汇报。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地球化学研究所、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战略咨询专家出席活动。威海校区党工委书记仇道滨出席相关活动,校区领导、学校、校区各职能部门和教学科研单位有关负责人,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师生代表等200余人参加活动。2024-10-309 浏览 · 0 收藏 -
教育部发布通知,呼吁保障留学人员公平就业
2024年10月25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关于修改专业领域表述复核服务的重要通知》,建议有意报考事业单位的留学人员,无需再提交与专业领域表述相关的复核申请;呼吁广大用人单位参考上述通知精神,结合留学人员所学课程、研究方向等进行综合判断,不将留学人员所学专业领域与国内学科目录不符作为限制性要求,以保障留学人员公平就业的权利。以下为通知全文:关于修改专业领域表述复核服务的重要通知针对国外高校所设学科专业与国内专业目录不能完全对应,影响留学人员报考事业单位的问题,今年8月发布的《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24〕57号),专门规定:“留学归国等应聘人员所学学科专业与资格条件要求的学科专业相近但不在选定参考目录的,资格审查部门(单位)应当结合所学课程、研究方向等进行审查,不得以学科专业不在参考目录为由不予通过审查”。根据上述规定,我中心建议有意报考事业单位的留学人员,无需再提交与专业领域表述相关的复核申请;呼吁广大用人单位参考上述通知精神,结合留学人员所学课程、研究方向等进行综合判断,不将留学人员所学专业领域与国内学科目录不符作为限制性要求,以保障留学人员公平就业的权利。下一步,我中心将与国内专业机构合作开展中外学科对比研究,积极探索中外专业领域对应的新服务机制,以满足用人单位、留学回国人员多元化的聘用和就业需求,敬请关注后续公告。特此通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2024年10月25日2024-10-305 浏览 · 0 收藏 -
快速引进机制!她从博士后成长为兰大教授!
7月3日,国际顶级学术杂志Nature在线发表了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关于白石崖溶洞遗址的最新研究成果,题为“白石崖溶洞中、晚更新世丹尼索瓦人的生存策略”。兰州大学博士后夏欢为第一作者。在研究成果发表的当周,博士后夏欢被确认人才引进至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即将成为资源环境学院的一名教授。“这样快速的人才引进机制,在国内是非常罕见的。能够从博士后直接引进为教授,很惊喜,我感到十分荣幸,感谢兰州大学。”夏欢说道。夏欢在国外学习。兰州大学供图。“我没有考虑其他的选择” “我是我们学校和团队培养出来的。”夏欢回顾自己的求学生涯时说道。今年是夏欢在兰州大学的第十二个年头。2012年,夏欢被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基地班录取,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她受到环境考古团队老师们的影响,逐渐建立起在此领域继续深造的想法。由于成绩优异,夏欢被推免至资源环境学院进行硕博连读,在陈发虎院士和张东菊教授的指导下,学习环境考古学。在读博士期间,夏欢被团队派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跟随Frido Welker副教授学习考古学中古蛋白质分析方法从实验到数据分析的一系列流程和方法,并应用到白石崖溶洞遗址发掘出土的动物骨骼遗存研究中将其应用到国内的考古学研究中。古蛋白质研究方法主要是利用质谱等分析技术,从古代生物遗存中提取并测序蛋白质,以揭示古代生物信息的研究方法。2024年Nature发表的关于白石崖溶洞遗址丹尼索瓦人生存策略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她博士论文的主要内容,这也是国内在旧石器考古遗址综合运用动物考古学和古蛋白组学方法的首个成功案例。2022年8月,夏欢结束在国外为期一年半的学习,回到兰州,12月,完成博士论文答辩,顺利毕业。2023年3月,她在兰州大学生态学院开始了博士后阶段的研究工作。“我想留在团队,继续从事旧石器时代环境考古学的研究工作。学校和学院为我们团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平台,而团队为我和我的同学们创造了更好的发展平台,使我们能够快乐、快速地成长。博士毕业后,我希望能有机会回报学校和团队,”夏欢笑着说,“我希望能为兰大和团队引进国外更加先进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理念,力求做出更多有创新性的成果。同时,我非常喜欢兰大的研究氛围,在这里度过了这么多年,对兰大也有着深厚的感情。”谈到自己从博士到博士后的一路成长,夏欢对兰州大学和所在研究团队充满了感激之情。她认为,自己的成果并非个人成就,而是得益于学校、团队老师以及所有成员的支持。在他们的帮助下,她一步步成长起来。正是在学校和团队的培养下,她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资源环境学院科技考古团队在白石崖溶洞挖掘。兰州大学供图。“我们是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 夏欢所在的科研团队有着浓厚的科研氛围。“平日里,大家要么在看文献,要么在做实验,几乎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其他事情上。”2019年,该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发表的距今至少16万年的丹尼索瓦人下颌骨的研究成果,为丹尼索瓦人在青藏高原的活动提供了直接证据。夏欢表示,自己有幸参与了这项研究,并通过在其中的学习深入了解了如何开展重要的科学研究。2020年,该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白石崖溶洞遗址沉积物DNA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了丹尼索瓦人在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中期曾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这也是夏欢参与的第二篇有重要影响力的成果。2024年该团队发表在Nature的研究成果,为白石崖溶洞晚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活动提供了人类化石证据,将丹尼索瓦人生存时间延至距今4.8万至3.2万年。在这项研究中,得益于之前两篇研究的参与与锻炼,夏欢得以更深入地开展研究,并与团队其他成员一起顺利完成了这项重要工作。这些成果的产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中少不了团队成员的不断探索和不懈坚持。科研成果的产出并非一帆风顺,科研过程中遇见困难才是常态。遇到困难时,夏欢会积极与导师们沟通。在导师们的帮助下,问题很快就会被解决。“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无论是国内导师还是国外导师,他们会在一个更高的层面看待问题。这个过程中会给我们提供更多的灵感,与他们沟通是我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在多数人眼中,科研是一个重复且枯燥的过程,而夏欢总能从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中找到乐趣。“做地学研究,特别是我们团队从事的环境考古研究工作,经常需要出野外。比如,我们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3280米的白石崖溶洞遗址开展了持续多年的研究工作。那里风景优美,周围不是高山就是草原,尤其是夏季。然而,我们的野外工作非常辛苦,尤其是每次发掘要持续2-3个月,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或者晚出早归,几乎没有时间欣赏风景。第一年的发掘工作是晚上进行的,工作开始的时候太阳刚下山,等到结束时通常天都快亮了。前三年的发掘都是在冬天进行的,天气寒冷,还经常下雪,下山的时候很容易打滑,我们摔倒前都是先把器材揣在怀里,生怕把器材摔了。”夏欢笑着说。“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大家从不抱怨。工作中的趣事实在是太多了,并且忙起来真的会忘记时间,废寝忘食,可以说,大家是痛并快乐着。”重复且枯燥的科研生活并没有给夏欢带来很多的困扰,她认为在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中,其他人的进步也会是自身进步动力的来源。“尽管大家都在说卷,但是我不太喜欢“卷”这个字。相互间的过度竞争可能会有更多的成果产出,在短期内令人有很大的心理满足。长远来看,这会消耗科研的热情”。谈到自己的科研团队,夏欢笑着说,“在我们团队中,成员们各自专注于不同的科研方向。尽管有些研究方向相似,但每个人的侧重点都不尽相同,因此不存在恶意“内卷”的情况。事实上,大家都在运用各自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共同致力于回答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我们是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在夏欢所处的团队中,每一个人遇到问题都可以获得来自于其他人的热心帮助,大家相互倾诉,相互扶持,共同查阅资料,一起攻克难题。正是在这样一个正能量的环境中,才会有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产出。“当研究遇到瓶颈的时候,我们在周末会约着一起吃美食,一起逛街。我们甚至可以互相当对方的情绪垃圾桶,就像是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一样。当研究遇到瓶颈时,我们会在周末相约一起吃美食、逛街,甚至可以互相充当彼此的情绪垃圾桶。我们的团队就像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互相支持和鼓励”夏欢说道。“优厚的待遇、宽松的科研环境”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愿意留在兰州大学实现自己的科研理想,过去“孔雀东南飞”的状况已经有所改善,形成“人才西北栖”的人才分布格局。夏欢在谈起自己在兰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经历时十分开心。“我没有其他繁琐的工作需要处理,也不需要参加过多的活动,只需要从事我自己的科研工作。兰州大学和我所在团队给我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科研环境。”此外,兰州大学为博士后提供了优厚的生活保障。“萃英博士后”入站后,每年可以拿到优厚的的薪酬待遇,普通博士后的薪酬也是很可观的收入。同时兰州大学按照国家规定缴存社会保险与住房公积金。“这样的工资水平在兰州不会有生活上的压力,让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夏欢说道,“除此之外,学校会鼓励和支持我们申请各项科研项目。”目前,夏欢已经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与博士后面上项目两项。兰州大学博士后一般聘期为两年,夏欢认为这样的一个聘期时长是非常合理的。“博士后阶段是进入正式教职的过渡期,两年的科研经历可能会让你积累更多的学术成果,避免从科研状态直接转入教学状态的不适应,”夏欢说道,“当然也不是必须两年,如果有科研需求,也可以延至三年、四年,学校也不会强制要求出站。在延期的时间内,如果申请到相关的基金项目或者产出重要的成果,学校依旧会发放相应的薪酬。”近年来,兰州大学建立人才发现培育机制,对于校内的优秀学科与重点团队给予重点关注。在引进人才时实行审核把关绿色通道,在符合引才条件的基础上对审核把关的过程节点进行快速响应。最终打造了富有兰大特色的“随到、随评、随聘”人才引进制度。“5月28日,当文章确定被接收以后,我便开始联系资源环境学院院办老师。在走完学院的一系列审核和面试流程后,学院将我推送至人才办。人才办经过材料审查,于7月5日上会讨论,确定同意聘请。7月8日正式下发聘任通知。”夏欢说,“由于现在还在博后阶段,需要完成博后出站等流程后,才开始走人才引进的流程,所以还不确定具体细节。但从目前沟通来看,博后办和人才办老师都积极帮忙解答和解决各种问题,感觉后面的流程应该会比较顺利。”目前,夏欢以博士后的身份被选留为四级教授。当她满足博士后21个月的出站时间要求后,就会迎接她教授的新身份。据悉,兰州大学畅通博士后晋升渠道,博士后在站期间可参加职称评聘;优秀博士后出站后,可按人才引进程序申请进入事业编制岗位,享受相应住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积极协调解决博士后研究人员落户、子女入托入学的问题;修缮周转公寓,实现“拎包入住”,优化博士后的安居环境。“真的很幸运,兰州大学各级部门都非常支持年轻人的发展,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地用人才。”夏欢说道,“一般来说,很多学校在授予教授职称时都会要求一定的授课时数和项目基金支持。然而,学校考虑到我刚毕业不久,并没有对我设置这些硬性要求,更多地是看重我的科研能力。”在夏欢看来,一所学校提供了优厚且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为科研人员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让他们自由地开展科研工作、锻炼教学能力、实现科研理想,那么科研人员自然愿意留在这里,道理就是这么简单。“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夏欢说。相关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612-92024-10-2410 浏览 · 0 收藏 -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名单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 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关于支持部分高校和中央企业试点共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通知》,经商国务院国资委,教育部决定支持部分高校与企业共建第三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名单,一起来看——2024-10-233 浏览 · 0 收藏 -
广州南方学院与华为云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10月18日,广州南方学院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在华为坂田基地举行校企全面合作签约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南方学院校长汤涛,华为工业软件云业务发展总经理易确强出席并见证本次签约。广州南方学院副校长夏亮辉和华为云广东副总经理卫振华代表双方签约。根据协议,立足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双方将探索数字产业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推进全场景数字智慧校园建设,深化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体系,携手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汤涛致辞。鲁锐供图汤涛在致辞时指出,华为凭借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及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科技企业的典范。广州南方学院则致力于培养与产业转型接轨的应用型人才,与华为云公司开展合作,正是学校践行这一办学使命的重要举措。他表示,希望以此为契机,加快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赋能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卫振华表示,此次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将是双方深度合作的新起点。本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华为在计算、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领域的技术优势,聚焦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技术创新,深化产教融合,联合培养数字产业人才。签约现场。鲁锐供图记者了解到,根据协议,双方将推进建设ICT学院,打造示范性产业学院,具体包括:构建“企业课程+认证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于一体的课程;ICT大赛等各类赛事的辅导;通过校内招聘会、华为人才联盟双选会等,为学生实习与就业提供推荐服务及有效支撑。此外,依托华为云强大的研发实力、数字平台解决方案和基础架构,双方将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展开深入合作,构建校园运营中心、服务平台和ICT基础设施的智慧校园大平台底座,推进建设全场景数字智慧校园。双方还将深化工业软件等应用人才培养体系,开发定制化课程体系与实训项目,邀请行业专家与资深工程师参与教学,为大湾区企业输送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2024-10-225 浏览 · 0 收藏 -
汉江实验室珠海研究中心正式签约揭牌
近日,中山大学与汉江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签署汉江实验室珠海研究中心共建协议,并为中心揭牌。签约暨揭牌仪式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行。签约现场。中山大学供图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表示,汉江实验室珠海研究中心是汉江实验室、中山大学和南方海洋实验室三方长期友好合作的结晶,也是事业发展的共赢之举。珠海研究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三方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多维度的深化合作和深度融合,利用毗邻南海、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勇担“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历史使命。汉江实验室副主任周利生在致辞时提到,珠海研究中心将辐射华南地区,是实验室打造功能互补、良性互动协同创新网络平台的重要篇章。汉江实验室将依托珠海研究中心,打通与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人才流通渠道,形成人才共商共建共引机制,支撑广东省海洋强省建设,助力广东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揭牌现场。中山大学供图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吴世文指出,此次三方携手合作,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创新举措,标志着广东省在科技创新领域又迈出坚实的一步,为广东省的海洋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广东省科技厅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科技创新工作,为汉江实验室珠海研究中心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保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颁发聘书环节,周利生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颁发了珠海研究中心主任聘书。陈大可表示,珠海研究中心将积极参加汉江实验室各类专项任务,整合区域优势资源,推动仪器设备共享,同时聚集和培养高水平海洋科技人才,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将珠海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一员。2024-10-226 浏览 · 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