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及团队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是我国最早兴办、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定名为交通大学。1955年中央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6年起师生分批迁赴西安;1957年分设为交通大学西安、上海两个部分,实行统一领导;1959年,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同年被列为全国十六所重点大学之一。2000年国务院决定将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三校合并,组成新的西安交通大学。
学校是“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单位,首批进入国家“211”和“985”工程建设学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A类建设高校,8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现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148个。据ESI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5月,学校16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3个学科进入前1‰,工程学进入前万分之一。
学校现有兴庆、雁塔、曲江和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四个校区,占地面积约4480亩,各类建筑总面积约400万平方米。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以“国家使命担当、全球科教高地、服务陕西引擎、创新驱动平台、智慧学镇示范”为目标,在4个领域上建立了8大平台、29个研究院和300多个科研基地,将服务学科交叉、军民融合等国家重大科学研究,服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科技成果转孵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探索21世纪现代大学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新模式、新形态和新经验。
团队负责人初哲教授是西安交通大学领军学者、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团队主要支撑学科——力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名单。团队依托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我国力学领域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及高级力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实验室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现有仪器设备总价值逾2亿元,其中30万元以上大型精密仪器设备63台套(50万元以上40台套、100万元以上18台套)。实验室拥有亚洲唯一MTS双轴材料试验系统、自主研发亚洲最高(30m)落锤冲击实验系统;建成从高温到低温、高速到低速、大载荷到小载荷的体系完整的多场复杂加载、微观分析、无损检测、强度和振动实验系统。目前,实验室已整体入驻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二、应聘条件
(1)具备爆炸与冲击动力学、材料制备与性能表征、武器弹药设计、防护工程等相关学科背景或相关研究经历。
(2)具有力学、兵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一般在取得博士学位2年内)。
(3)年龄一般不超过32周岁。
(4)已在相关领域取得明显业绩,在发表论文、主持(参与)科研项目或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学术发展潜力。
(5)具有高度积极性、极强的团队协作精神,能独立开展课题研究,并协助申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
(6)具有相关工程实践经验者优先。
(7)不限于以上学科专业,对于其他相关学科专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者,亦可面议。
三、招聘类别
分为A、B、C三类。A类是指具有优良学术潜质、已在相关领域取得突出业绩的博士毕业生,其学术水平居于同龄人前列,以成长为国家“四青”人才或学校“青年拔尖人才”为目标;B类是指具有较强的学术潜质、已在相关领域取得业绩的博士毕业生,以成长为学术骨干为目标;C类是指具有良好科研潜质,在工程技术开发、专利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业绩的博士毕业生,通过与政府、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或冠名支持,以成为行业科技带头人为目标。(特别说明: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或“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者直接纳入A类管理。)
四、岗位职责
聘为助理教授,实行合约管理,聘期4年。符合博士后进站条件者,须进入本校博士后流动站管理。优秀者在聘期内可晋升为学校副教授或副研究员,特别优秀者可申请入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特聘教授或特聘研究员)。
聘期基本任务要求:
1.教学任务:
具备教学能力;原则上应参加过教学岗位的能力培训。
2.科研任务:
1)主持1项国家级项目;
2)以第一作者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篇;或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
3.服务任务:
1)加入所在学科教学、科研团队;
2)承担学校、学院安排的服务工作。
五、薪酬待遇
学校提供如下基本待遇,团队将另根据个人情况提供丰厚待遇,具体情况可面议。
|
基本年薪 |
其他收入 |
A类 |
30万 |
学院绩效分配+科研及社会服务收入 |
B、C类 |
不低于16万 |
|
工作条件&生活待遇 |
1、可申请学校“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职务晋升或入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后,学校按相应岗位标准发放科研启动费与安家费 |
六、申请材料
申请者须通过电子邮件,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1)个人简历;
2)博士学位证书的复印件(暂未取得学位证书的应届生须提交所在单位证明,说明证书授予时间);
3)能证明个人能力、水平的相关材料,如发表论文、授权专利、获奖证书、博士学位论文或其他成果。
请将上述材料电子版或扫描件发送至: mswang@xjtu.edu.cn ,邮件标题为:应聘-姓名-毕业学校-专业-高校人才网。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老师,邮箱:mswang@xj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