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朋友因为找工作的事非常焦虑,事关她参加高校招聘,笔试成绩第二,但面试被筛了下来,不死心的她又去了另一个考点。
好消息是这个考点几乎没人报考,坏消息是因为没几个人报考,招聘取消了。
“宁愿取消招聘也不录用我”这件事让朋友很受挫。误打误撞,今年朋友看到该校的招聘公告仍在网上挂着……
网上有人提问:现在博士毕业找教职真的很难吗?
网友A:稍微好一点的学校都是非升即走,剩下的就是地理位置不好或者学校不好。
网友B:找到教职不难,找到好的比较难。
网友C:我找工作那会还好,普通高校还挺多选择的,今年就变得特别难了。
……
众所周知,高校是硕博就业首选,而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扩招,硕博基数不断增大——
2020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99.05万人,比上年增加近18万人,也是近年来的最大增幅。
中国历年硕士招生人数(2004年-2020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丨图源:数据基地
从2017年开始,我国每年的博士招生人数增速加快。2020年,我国博士招生人数为11.6万人,比上年增长超过1万人。
中国历年博士招生人数(2004年-2020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丨图源:数据基地
不仅如此,2022年,教育部宣布“要推动高校扩大博士后招收培养的数量,要将博士后人员作为补充师资的重要来源”,预示着高校招聘要求上升,找教职的难度加大。
事实上,不仅硕博找教职难,高校招聘教师也难。有高校人事表示,因为一直招不到博士,所以学校还有硕士学历的教职招聘。
201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其中提到:
“人员支出用于人才引进的,东部地区高校不得用于从中西部、东北地区引进人才,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等单位之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
对“抢挖人才”的现象,中南大学教授喻海良曾发文指出,如果这些高校能够轻易地从国外招聘到比西部教授更优秀的人员,谁会天天想着去挖墙角。
硕博找教职难可以理解,作为“香饽饽”的高校招聘新教师为什么也会困难?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国内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不同地区、城市、高校之间存在发展差异。大多数人都想去名校,就算不是名校最好也是大城市的学校。反观在西部地区以及部分三四线城市,教职仍然存在较大空缺。
(2)工作性价比低
求职者想去名校不是没有道理的,名校制度管理和工作待遇都较为完善,而一些层次相对较低的学校很可能“钱少事多”,有教师透露自己“在民办高职高专就职,每个月工资一千五百多,自己都养不活,坚持不下去辞职了”。
(3)供需要求不匹配
还有一些地理位置不错的高校,其实不缺人来,但问题是——高校:我不愿将就。这类高校招博士,但不招新鲜出炉的博士,要有相关成果,要在核心期刊发表x篇论文,要有出国经历……注定难招到人。
总之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那么普通博士想进高校该如何做呢?
(1)论文是硬通货
学术界流行这么一句话:“论文是学术界的通行货币,影响因子就是货币的面值。”实力决定成败,不管怎么说,文章都是高校筛选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多攒文章总是没错的。
(2)专业对口很重要
有时候,方向比努力重要。专业与学校招聘要求不一致,即使你很优秀,也是无法获得机会的。换个角度,还可以去了解自己的专业方向是否学校急需或紧缺,如果是的话,进高校的机会也会更大一些。
(3)勇于抓住机遇
对自己的条件有清晰且客观的认知,并根据自身条件去寻找目标高校。谁都想去名校,但是能进去的有多少?不妨留意多种可能,例如新筹建的公办高校、中西部高校、准备开硕士点的高校等。当然了,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不容易,但成功本就是与风险伴随的,成功的第一要义就是敢想敢做。
▍往期内容
>>《“先画饼,再化缘”,硕博进高校要注意哪些潜在的「坑」?丨高才情报局第61期》
>>《清华硕士吐槽2万月薪践踏学历:“抱歉,高学历不等于高薪资”丨高才情报局第60期》
>>《985博士,月薪7000,不敢回家过年丨高才情报局第5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