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她不该报名,我们后面审核的时候也没有发现,她如果还要继续声张,下一步我们会考虑走法律途径解决。”
近日,有媒体报道:教师疑因不符「人才引进」政策被劝退,人才引进再次引发热议。究竟当事人因何不符合人才规定,又为何半年才发现,学校辞退是否合理?
据了解,当事人赵静硕士毕业于西北大学,2023年通过「人才引进」进入东台市安丰中学,担任高中历史教师职位。
然而,入职不到半年,赵静就面临被辞退的境况——有人举报她和另外一名同批引进的老师不符合当地人才引进标准,于是学校对其进行劝退。
关于举报内容,起初学校的回复是:举报称赵静等人没有教师资格证,也不是师范专业。赵静对此并不接受:“当时学校也知道这个情况,明确告诉了我们是可以的。”并且在签合同时,双方约定了三年内拿到教师资格证。
之后有记者联系到学校办公室主任,对方表示:举报原因并不是没有教师资格证,而是不符合当地人才引进规定中的“名校毕业生”。
根据《江苏省东台市2023年企事业单位引进优秀青年人才公告》,人才引进针对五类人才。其中,学校教学类岗位仅面向A、B和D类高校,而赵静的毕业学校西北大学并不在这三类高校的名单中。
信息来源:《江苏省东台市2023年企事业单位引进优秀青年人才公告》
换言之,赵静确实不属于规定的引进对象。如果将赵静等人留下,不仅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也是对其他引进对象的不公平。
但,赵静是在通过面试考核,体检以及政审全部合格的情况下,与东台市安丰中学签订劳动合同的。
赵静与学校签订的聘用合同
“我们既然通过了资格审查、名单公示等流程,那为什么现在来说我们不符合规定?”层层审核、考核之下,居然还是让人通过了,而且是入职后被举报才发现的,不管怎么说,学校都难辞其咎。
所以辞退这件事,它合理,又不太厚道。尤其校方表示“这件事情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她(赵静)不该报名”,多少有推卸责任的意思。
与此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不符合要求,也能被引进吗?
从上述案例来看,是有这个可能的,毕竟很多审核复查都是人工,也就可能存在工作疏漏。但,并不建议人才明知自己不符合条件也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报名,甚至是钻空子。
首先是人才引进的流程很长。很多人才引进公告中都有写道“资格审查贯穿人才引进工作全过程”,在任何环节发现不符合报名要求或弄虚作假,都会被取消资格。
通过面试、考核,甚至结果公示了都不能代表什么,网上也有不少这样的案例↓
就算侥幸入职了,日后被查出,也可能和赵静一样,面临辞退,到时不仅失去工作,还浪费了许多时间。
因此,建议人才在报名时要仔细对照公告,确认自己是否符合引进要求,比起将希望寄托于他人,还是将机会抓在自己手中更牢靠。
最后
有人庆幸自己走了人才引进,有人却说人才引进背后有太多坑。如此褒贬不一,究竟人才引进值不值得?
对于想进体制的人,尤其是硕士来说,人才引进确实提供了一个机会:
- 学历要求没有那么高,硕士可报;
- 大多只用面试,无需笔试;
- 不仅享受购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各方面的福利待遇,还有额外的人才补贴;
- 转正考核合格可入编,比统考的事业编竞争小一点等。
但人才引进并不是一列搭上了就能怎么样的快车。很大程度上,人才引进的弊端根源在于不确定性,就像抽盲盒一样——你不知道自己具体工作累不累,会遇到什么样的领导;不清楚到手工资跟面试的时候有没有区别;当初承诺的待遇能否兑现,以及什么时候能兑现等。
截图自小红书
而事业单位往往在合同中规定了服务期限,服务期满前离职是要赔偿违约金的,赔不起就只能慢慢熬时间。
这意味着,人才后悔的代价是相当高昂的。为减少这样的沉没成本,在入职或报名前最好考虑清楚几点:
一是平台如何,包括单位和所在地区,最好选择沿海/发达城市,有较好的财政支持,在待遇和编制的落实上也会更加靠谱。
二是慎选异地编,尤其是经济条件不如老家的地方,人生地不熟,幸福感归属感都会相对降低,工作上还可能被区别对待。
三是有能力的尽可能选择专技岗,人才引进事业编分管理岗和专技岗,管理岗晋升要结合很多因素,专技岗则可以评职称,技术吃香,工资也更高。
最后,别着急,千万别为了上岸而上岸,否则到时候委屈后悔的还是自己。
相关阅读✍️
▍往期内容
>>《心酸!一年前能去的高校,现在已经不要我了……丨高才情报局第107期》
>>《调查称“研究生平均最低月薪1.3万”,实际差别可以有多大?丨高才情报局第106期》
>>《高校工作17年,我却被迫“自愿离职”丨高才情报局第1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