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换了两个辅导员,现在是第三个了,希望她能加油,坚持到我毕业……”
而我,就是那个入职辅导员的倒霉蛋。
学校很是贴心地没有告诉我前两个辅导员为啥不干——不然我指定能发现不对劲。当时学校特地给了我一个大三的班级,我心想:大三啊,都在学校待了两年了,懂事儿,好带,学校对我真不错!
就在接手这个班级的第一天晚上,班长和学习委员就分别给我发了加油的表情包,现在看来,那可能是他俩给我的暗示,只可惜当时的我光沉浸在感动里:看看,多有礼貌的孩子啊!
未曾想到不久之后,我会踏上一条鸡飞狗跳的辅导员职场之路……
01.
当辅导员的这几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忙!
那种忙碌,真的是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懂。每天不是在忙工作,就是在去往忙工作的路上。就这,还经常看到网上有学生吐槽“总是找不着辅导员,不知道辅导员干什么的”。可能真的有摸鱼不负责的辅导员吧,但我跟他们完全是两个极端,辅导员工作时常让我感到不配休息。
首先,我们学校有很多会议,经验分享会、部门例会、培训会、年级会议等等,还有给学生开的主题班会,试过最高记录是一天参加了4个会议,一周9个。开会有多烦人呢?它烦就烦在你好像也没干什么,但就是很累很累。而且明明几句话就能解决的事,非要开个会议把大家拉到一起说。
然后就是资料、检查、约谈、评比……辅导员的工作都很细碎,不同年级的工作事项也不一样,带不同的班级,那就是这也要做,那儿也要做。
作为辅导员,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最担心的就是晚上接到学生的电话。只要手机铃声一响,我的心都得跳漏一拍,生怕有什么紧急情况。工作和生活几乎融为一体,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少之又少。即使下班了休息了,也会收到学生发来的信息,你说回复吧,担心他们以后更加肆无忌惮,你说不回吧,事情放着不做我又难受。
有一次,有个学生在群里说“老师,很晚了,睡了”,我不知道她是说她们已经睡了,还是在提醒我早点休息。但我只想说,我也很想休息啊!
我的工作,就像微博的slogan: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真的,不体验一下辅导员,你都不知道大学生能搞出多少花样。回想我本科的时候,多么安分守己啊,再看看他们:
有分手想不开的——
喝醉了酒,半夜在宿舍发酒癫,整个宿舍楼都在听她唱“说不上爱别说↘谎↗ 就一点喜↘欢↗”,同宿舍的搞不定把我喊过去,我路上听到的。(有一说一,唱得是真难听啊,难怪其他人要投诉。)
有电信诈骗上当的——
“老师,我在网上交易,给了钱对方不回复怎么办啊?”
(警觉:你别是给我搞情色交易啊)“是什么交易?”
“就是,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个人,一千八买的,学习服务。”
“什么学习服务这么贵,你不是被骗了吧?”
“因为他说能帮我改期末成绩。”
“……(深呼吸)你就是被骗了。”
还有晚上偷跑出学校的——
也就跑出一米吧,翻墙跳下来的时候就把腿摔折了,大半夜找不着同学,打到我这儿,一开口就是“老师救命啊呜呜呜”,差点没把我吓死……
02.
当辅导员的这几年,给我第二大的感受就是:选择大于努力。
有些人说,去本科肯定比去专科好,但这其实并非绝对。虽然辅导员工作和生源素质有较大的关系(学生素质越高,管理起来就越轻松),但是学校领导也是很关键的因素。
我有个同学,去了大专做辅导员,他说那里的学生没有那么难管,领导性格也比较好,整体来说还不错。所以辅导员工作体验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本身的管理水平和氛围。
建议在入职前要做好学校背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声誉好的学校。
再就是学院的选择上,本人在文理学院都待过,表示区别还是挺大的。虽然这么说不太好,但是文理科思维习惯不太一样,导致管理难度也不一样。
理工科的学生通常比较省心,只要他们不打架、不犯错,就没什么大问题。而且他们通常比较直,发的通知,基本都会照做。
而文科生想的就比较多,批判性思维强,对于老师的安排常有其他看法。再就是文科生(特别是艺术类)相对来说情感丰沛,性格敏感,更容易遇上人际/情感关系问题,陷入抑郁、焦虑等情绪困扰,处理起来还挺头疼的。
当然了,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作为老师,都有义务去帮扶他们。
作为辅导员,我始终坚信“以真心换真心”。虽然辅导员工作很累,但我在工作中能感受到学生们给予我的温暖与信任,那种成就感是其他工作无法比拟的,而这正是我做辅导员的最大动力,也是我选择成为辅导员的初心。
▍往期内容
>>《“放弃高校offer后,我到企业当牛马”丨高才情报局第128期》
>>《高校大量招人又辞退?入职这类高校要小心!丨高才情报局第127期》
>>《应届硕士入职民办高校,我都有哪些真实感受?丨高才情报局第1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