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浙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郝治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发表了题为“Mobility gradientsyield rubbery surfaces on top of polymer glasses”的研究成果论文。这是浙江理工大学第一次以第一作者单位/通讯作者单位发表Nature,创造了该校的历史,作为第一作者的郝治伟可谓是居功至伟。
正当大家为郝治伟的科研前途无限憧憬时,一则消息让众人惊掉了下巴:郝治伟没有选择继续读博或去高校谋取教职继续科研工作,而是转身回家乡安徽宿州做了一名经济开发区的公务员。目前,郝治伟已在该单位入职。
《Nature》作为世界公认的三大顶级科学期刊之一,能在上面发表论文一直是众多科研人员梦寐以求的梦想,在其上发表一篇论文就可以在国内一些高校评选副高甚至正高职称,分量可谓极重,正处于风华正茂年龄的郝治伟在学生时代就达到了很多人一生都难以企及的高度,无疑让人对他的科研之路抱有很大期待。然而,其反差极大的选择让人遗憾之余不禁疑惑:难道宇宙的尽头仍是编制?
之所以发出这样的“神感慨”,是因为近年来关于体制和编制、关于公考的话题实在太热了,让广大内卷的高学历人才都不免加入其中。今年国考报名中,西藏自治区阿里邮政管理局科员一职的报考比例到达了2678:1,引发舆论一度热议。地处偏远的阿里地区,职位也仅是科员,真的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吗?
编制真的是个神奇的东西,能够让无数父母、学子为之如此着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的往公务员队伍里挤。进入体制内拥有编制,到底有什么好处呢?真的值得放弃其他更好的待遇条件去追求编制吗?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窥得一二。
01.
编制代表着身份
受几千年封建社会制度和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影响,当下人们仍然有“吃皇粮”、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才是有身份和地位的普遍观点。近年来,每年的公考热和由此催生的火爆的公考辅导行业即是例证。而近几年网上热议的找女婿首选公务员、过年回家公务员处于鄙视链上层的幽默梗,让人捧腹之余也引发深思。
一般来说,这种向往编制的思想和认识,北方地区更重一些。仔细分析,也不难理解:我国的政治中心在北方,政治氛围相较浓厚,更重要的是,北方省份的社会经济中大多以国有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因而无论是政府管理还是在民生就业中,都能直观的看到机关或在机关单位管理下国企的影响力和辐射能力,因此老百姓向往编制,认为“吃皇粮”者有身份、有地位,也就不难理解了。
实际上,越是经济相对落后或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占比重较大的地区,这种“学而优则仕”思想就越严重,而沿海或南方一些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这种思想要稍微淡一些。然而,在当下经济社会发展普遍处于转型创新的快速发展时期,由于竞争的激烈与受过高等教育学生的激增,又出现了向体制内寻求庇护与稳定的反向选择,因此也就出现了笔者在开篇提到的“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的感慨。
虽然新型实体或自由职业不断涌现和发展,但仍然处于市场的竞争和不确定中,对于追求稳定和管理权力的人来说,体制内工作仍然具有十足的魅力。而各类市场主体也处在政府或职能单位的管理之下,相关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仍然是管理者、监督者,因此,编制内工作更多的是代表着管理者的身份,是“劳心者”的体现,因而广大民众认可体制内人员有身份、有地位,也就不难理解了。
02.
编制意味着稳定
选择了体制,也就选择了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体制内,只要不触犯党纪法规,一般不会有下岗或被开除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广大父母希望子女能够进体制的原因:不指望子女能够大富大贵,只希望子女能够安安稳稳、衣食无忧的过完一生。这种想法,只有为人父母了才能更真切的体会到吧。
编制还是一种社会秩序的稳定器。你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师范类学生面临学校事业编和校外辅导机构职位的就业选择时,即使辅导机构收入更高,他仍然会选择具有编制的学校职位。为什么呢?编制内的工作是非常稳定的,而编制外的辅导机构,因为各种原因人员流动性大,受诸如“双减”等政策性因素影响大,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相较之下,大家一般还是会选择稳定的编制内生活。
这种稳定,一方面是大家追求这样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编制具有足以支撑稳定的保障措施: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即便是在一线城市,基本也都可以解决户口问题,各种福利保障,只要法律规定的基本都会有。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虽然在体制外的收入很多,但风险和不确定性也很大,设想在四十或五十岁的年纪遭遇了事业危机,很可能会让自己和家庭陷入困境,而这样的情况在机关事业单位里基本不会碰到,除非因违法乱纪而被处理,否则会一直平稳的工作直至退休。
体制内的稳定是一种一生的稳定。所有的同事基本上都是在退休的年龄才会与你再见,你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都是相对固定的。你对未来生活的预期也是一定的。虽然不会荣华富贵,但也会衣食无忧,而且社会保险保障较为完善,可以保证你处于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或以上。
03.
编制象征着权力
虽然现在强调机关事业单位“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服务属性,但社会经济发展仍然离不开政府等职能机关的有效管理,各个机关事业单位也即具有了相应的管辖职权或特定服务范围,在这些管理范围内,身处其中的公职人员们就是这些职能权力的掌握者。党委部门掌握着领航掌舵和政治职能的权力,政府部门掌管着行政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具体职权,人大等立法机关掌管立法权,公检法等司法机关掌握者司法执法的权力,特定的事业单位掌握着特定的检测、鉴定等等“职权”。
权力的属性和价值毋庸置疑,掌握权力意味着可以决定事情的走向甚至改变自己的命运。拥有体制内身份,是拥有管理权力的前提条件,因此进入机关拥有编制,毋庸置疑具有吸引力。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编制覆盖下的权力虽然具有极大魅力,但行使权力仍需要谨慎和敬畏,因为权力也意味着责任,更会受到广泛的监督。如果你有幸掌握一部分权力,不妨做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事情,让手中的权力更好的造福老百姓,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赢得更多老百姓的赞誉。这样的权力才会更值得人们尊重,也才对得起编制身份所赋予的职权。
04.
编制蕴藏着价值
今年屡屡曝出“85后”知名大学博士选调生当选县委书记的新闻,让人在感慨其如此年轻就能主政一方的同时,也对其造福一方抱有极大期待。当然,并不是体制内的每个人都能如此幸运的成为书记、县长,更多的还是千百万普通的公职人员,但这并不能否定他们能像黄文秀那样做出平凡而伟大的贡献。
任何一份工作,都是有其相应的价值的,体制内工作也不例外,它不仅是谋生的工具,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桥梁。体制的性质决定了这份工作往往会影响所在地方的发展和面貌,辐射面和影响范围也会更广。因此,做好体制内的本职工作,无疑是实现自我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极佳方式。
选择了体制进入编制,就应珍惜这份工作,慎用手中的权力,多做为老百姓着想的事情。清代的郑板桥就说过,“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不管你是高居庙堂,还是身处街道乡镇,你工作中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为周围的人带来影响。踏实为老百姓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这样当你任期结束或退休离职时,能够自豪的总结自己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难道不是对自己最高的评价和褒奖吗?
编制虽然有诸多优势和吸引力,但归根结底也只是一份工作。只要选择与自己匹配的工作,勤恳踏实的创造出一定成绩,不管是不是在体制内、具不具有编制身份,都可以实现人生的价值。而选择体制,不能仅因为编制带来的各种好处,更应该看到它所带来的一种责任。只有同样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才能对得起编制赋予的身份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