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梦想、目标、方向,可能在年幼牙牙学语之时,每个人就接受着灌输或是引导,可自己的追求到底是什么,真正的喜恶又是什么,我却一直未曾明了。直到完成学业之时,那个方向才渐渐明晰起来。
01.
懵懵懂懂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博士后,人要上很多很多学呢!”——啃着棒棒糖,听着小伙伴的科普,我也在心里不禁感叹:要上这么多学才算完呀。
那时的我不知道大学的学位叫学士,不明白博士后原来不是学位,我所知道的就是父母和老师教导的“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至于上了大学之后应该是怎样,我曾试图幻想过,但总被眼前一道道函数、几何题给打扰,那些刚冒出头的想法便被打消了。
好好学习,慢慢升级,这就是我对人生最初的想法。
02.
若即若离
在升级至大学后,我的观念被冲击着——涵盖面极广的课程、种类繁复的社团、活力四射的学生会、极度自由的课余时间。我想要什么?我要成为怎样的人?我的未来又该当如何?第一次,我有大把的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可答案却找不到。
于是,跟随着大多数人的步伐,我去参加学生工作、社会活动,收获朋友与实践经验。活动中的我很快乐,但那份快乐却总是短暂,似乎徜徉在题库、书海与实验室,我的内心才寻到宁静。
在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时,我也独享着自己的不同:在专业上精益求精,力争把学业成绩做到极致。当别人在惊叹我的社会实践成果、学业成绩和保研资格时,我细细斟酌:最适合我发展的应该是学术研究吧,因为我可以比别人做得优秀。可我又在犹豫着:我真的有做研究的天赋吗?我真的喜欢吗?我……不确定。
就这样迷迷糊糊,我还是被所谓的好成绩推进了研究生阶段,继续在所谓的“四大天坑”中的一个里辛勤耕耘。《爱情公寓》里有这么一句台词,人类共分为三种人,男人、女人和女博士。
我时常会想,我会是那第三类人吗?会有那么可怕吗?这次的问题很快便有了答案:我可以是那第三类人,只是没有可怕,只有痛与快乐的并存。这次的快速作答,并不是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而是被现实狠狠地敲打。
学术研究没有想象中那般可以时常酣畅淋漓,在无数次自我肯定与否定、导师肯定与否定中,在无数次通宵达旦地做实验与查文献中,在脸上疯狂爆痘、头疼反复不止之时,我与他人的研究进度差距渐渐拉大,读博是我能为自己争取研究时间的唯一机会,所以不得不如此。
在真正成为一名博士研究生之后,对科研的“折磨”渐渐习以为常,也会有研究突破、文章被接受时那种片刻的喜悦。我熟悉了科研的节奏并有所积累,这些足以成为我人生前进道路的积累。我感觉自己似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但这样的决定可以吗?
我所奠定的基础同一名优秀的博士生比起来,真是不堪一击,文章数量可能够格,可却没有一篇能令人竖起大拇指的代表作,更别提还有无数优秀的海外归国博士生。在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圈子,无助感渺小感无刻不在。对研究灵感、亮点的把握一再使我身心俱疲。留下?离开?我犹豫着。
03.
原来如此
“去追去闯,去乘风破浪,就算鞋很脏,也笑得像国王”这是《舒适圈》里的歌词。在研究生活中踌躇了很久的我,不愿再被动接受生活给予的情境,我要主动出击,找寻自己的心中所向。在2+3硕博连读的第四年,我选择换种方式来分配时间。
没有了时时刻刻对实验室的蹲守,学生活动中再次出现了我的身影;没有了对导师安排的完全按部就班,我允许自己涉猎更感兴趣更前沿的科研知识。尽管这些改变并没有使我的科研文章有更好的发表平台,我生活的颜色却明艳起来。能做并不是擅长做,擅长做也不是喜欢做。
我的心中所向渐渐明晰——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
在这个方向的指引下,我也第一次没被所谓的成绩推着向前走:在求职季时,我避开了读博后的选择,踏上了漫漫求职路。跳出学校这个最熟悉的环境,面对各样的求职者与面试官,从仓促应答“你为什么不继续读博后”,到侃侃而谈自己对求职单位的向往与看法,一次又一次的尝试让我慢慢变得从容,也终于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现在的我,终于从“7 11 7”变为了可以有双休日的社会人,在专注于工作的同时也终于可以正大光明的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我想,我这次找到了我的答案——主动地生活,快乐地生活。
求学数载,我终在最后阶段,自己做了次选择。虽然没有选择继续读博后,在更高的平台上施展自己的能力。但我在求学路上所积累的知识、能力,同样是我今后人生路上处理难题时的宝贵财富。
人生路总得有方向,无论你的方向目前是否明晰,请先充实地度过每一天,为方向明晰的那天积蓄力量。希望当那天到来之时,每个人都是一个万事俱备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