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一名博主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篇硕士研究生论文《她为什么换了导师》,论文小节标题中包括“遭遇下马威”“苍白蜜月期”“实习风波劫”“相识的尴尬:‘我当时真的特别傻’”“导生情感淡漠:‘对对对’”“悄然离去:‘不想再有什么纠葛’”等,博主称其为“学术圈自己的小说”。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热议。
一篇发表于好几年前的硕士学位论文被晒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热议,一方面是因为这等“骨骼清奇”的学位论文实属少见,不仅高校、科研机构师生很关注,很多已经毕业的“局外人”也很感兴趣。另一方面也说明,论文中提到的那些问题今天依然一定程度存在。一些研究生的关注转发,更多的是一种见识过之后的“心有戚戚焉”,乃至曾经或正在遭遇中的“感同身受”。
导师不仅是研究生的科研领路人,而且掌握着论文能否通过、能否按时毕业等“生杀大权”,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乃至职业生涯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很多大科学家在回忆与导师的交往时,无不心怀感激、无比崇敬,他们中不少人都认为如果没有导师的引路,自己可能一辈子都摸不到科学的大门。郑哲敏院士回忆恩师钱伟长时说,钱先生指导论文坚决不署名,从不掠学生之美。郑院士回忆道:“钱先生曾教导我要认真对待每一篇投稿,不要轻易否定年轻人,‘一棍子打死’,应该多发现他们的优势,悉心修改,帮助年轻人成长。”有成就人的胸怀、有“爱惜年轻人”的格局,这样的导师才能让人怀念。
反之,当今一些高校、科研院所中,一些导师,一门心思想着搞课题、上项目、发论文,对教书育人、培养学生不够上心。有的顶着教授、硕导、博导的名头,却对教学和带学生敷衍了事,并没有真心实意为学生发展考虑。这样的导师,怎么能让人感激得起来呢?更有甚者,习惯于以“老板”自居,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当成自家的“长工”,极尽压榨、利用、控制之能事,全然没有一点尊重人、栽培人、成就人的师者风范,这样的导师怎么能让人崇敬得起来呢?
《她为什么换了导师》中那个“她”,选择“悄然离去:不想再有什么纠葛”,显然是下了很大的决心,鼓足了很大的勇气。所幸的是,她所在的院所同意了她换导师的申请,不堪其重的她得到了制度的救济。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有换导师的决绝、勇气和运气。很多时候,学生换导师意味着“鱼死网破”,需要承受太大的压力;有的无异于“一场豪赌”,需要承担太高的风险。因此,大多数人即便对导师非常无语,大概率也不可能成为《她为什么换了导师》中那个“她”。也正因为如此,“她”换导师的故事,才成为一个值得研究和传播的案例。
解决类似的问题,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更有力的监督,对导师进行科学的约束、管理。高校、科研院所也不妨进一步健全“导学双选”机制,既让导师有选择学生的权力,也让学生有选择乃至更换导师的机会。另一方面需要从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入手,在重视科研的同时,引导教授们把更多精力向教学、带学生倾斜,让导师真正“导”起来,有个“师”的样子。
早在前些年,湖北等省市就开始探索职称分类评审,把教师分为教学为主、科研为主、教学科研并重、社会服务与推广4种类型,对以教学为主型的教师,重点考查其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实绩,这样的制度广受好评。近年来,教育部等部门着力促进教授、副教授参与一线教学,各地也陆续涌现出一批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教研、培养学生上的教学型教授。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真心热爱讲台、真心热爱教学、真心培养学生的好导师出现在研究生的备选名单里。
回到《她为什么换了导师》这篇论文,作者揭示了导师准入制度固化封闭、导生匹配制度僵化单一、导师评价过程和方法缺乏系统性、导生主体责任意识不足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解决起来有一个过程,也许很难一蹴而就。但是,敢于直面这些问题,认真对此进行调查、反思和研究非常必要。一篇论文能够引发这么多人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和思考,颇有意义。
期待,在更广泛的讨论中,人们能够进一步明确“导生”之间到底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如何努力促其成为导学关系乃至合作伙伴关系,避免沦为雇佣关系乃至主仆关系。